▼
每晚9點與你聊艾灸| 與你說晚安
網友提問:
馮名雨老師,我想問咨詢一個關于下肢水腫的情況。
我下肢腿部水腫有三五個月了,最開始是因為我做了一個胃部的息肉手術。手術後一個月不到出現了腿部的水腫問題,當時用藥了,但是沒有持續多長時間水腫情況就一直加重了。期間中藥西藥也用了很多,效果不是很理想。
現在在家一直靜養,請問老師關于下肢水腫的情況,有沒有合适的穴位推薦呢?
1
病症淺析
■.關于你的水腫情況的由來,我相信和你的胃息肉手術是有一定的關系的。這個不是說手術不成功,而是手術傷及脾胃,對于體内水液的代謝系統,出現了損傷的問題。
■.體内水液和五髒的關系
在《醫宗必讀·水腫脹滿論》有提及:「脾土主運行,肺金主氣化,腎水主五液。凡五氣所化之液,悉屬于腎;五液所化之氣,悉屬于肺;轉輸之髒,以制水生金者,悉屬于脾」
■.什麼意思呢?
就是說我們水腫的問題出現,多半是和五髒的肺,脾以及腎有很密切的關系。
我們都知道中醫是建議在天人合一的基礎上的,我們先了解下大自然水的循環。然後,反觀我們身體的水液循環情況。
■.自然界中的水,如何循環?
大地上所有的水,在太陽照射後蒸騰為水汽,然後上升化為雲。當雲越來越厚之時,就開始下雨,重新變為水來到大地。這是天地間水循環的基本原理。
■.身體内的水液如何循環?
首先,我們身體内的水,有口腔攝入,然後經過食道,進入胃,經過脾胃的運化,上輸于肺。
然後,肺有通調水道的作用,把水液布散到全身。此時的水有清濁之分,清者為水谷精微可以供給人體的營養。濁者下輸大腸,從小便排出體外。
需要注意的是,脾胃的運化蒸騰,就像一口鍋,鍋内的水要沸騰氣化,還要鍋底下有火。這個鍋底下的火就是腎陽。人身的腎陽就如天上的太陽。
■。綜上所述,中醫認為:肺主肅降,肅降的是水。脾主運化,運化食物和水液;腎主水液,通調一身的是水液。
所以,肺脾腎和水液的代謝有着密切的聯系。上面這個朋友的下肢水腫,多半是因為脾胃損傷導緻脾胃運化水液能力下降導緻的可能性較高
■.穴位推薦
第一組:肺俞穴,脾俞穴,腎俞穴,
第二組:陰陵泉,足三裡,三陰交
2
穴位參考
■.肺俞穴,脾俞穴,腎俞穴
「肺俞穴位置」:
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脾俞穴位置」:
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腎俞穴位置」:
在腰部,當第2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
「釋義」:
肺俞穴,脾俞穴以及腎俞穴,是肺,脾,腎的經氣在背部轉輸的地方。簡而言之就是艾灸這三個穴位,可以有效的調節肺,脾,腎髒器的功能,使之功能恢複正常,從而有效調控,代謝水液。
■.足三裡穴
「位置」:
用拇指沿小腿内側骨内緣(胫骨内緣)由下往上推,至拇指抵膝關節時,在小腿内側骨(胫骨)向上彎曲處可觸及一凹陷,即為本穴。
「釋義」:
之前講了,患者脾胃受損導緻下肢水腫,所以我們艾灸足三裡穴,可以起到健脾胃的作用。畢竟此穴歸屬于胃經,「本經穴位,治療本經病症」,同時還是胃經的下合穴,中醫認為:合治内腑,調節胃病
■.陰陵泉穴
「位置」:
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穴下3寸,距胫骨前緣1橫指(中指)。
「釋義」:
陰陵泉,歸屬于脾經,是脾經的合穴,五行屬水,而脾五行屬土,故而艾灸陰陵泉穴相對于是疏通了脾之水道,有清利水濕的效果
■.三陰交穴
「位置」:
在小腿内側,當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側緣後方。
「釋義」:
三陰交,是肝經,脾經和腎經的交會穴,作用很多。既可以疏肝,又可以健脾,還可以強腎。艾灸三陰交穴可以疏肝理氣,強腎運化水液。
最後,我強調一個點,就是上述的調節穴位的方法,是針對脾胃損傷導緻的下肢水腫問題。有的水腫和脾胃關系不大,可能是心,腎或者其他的病症導緻的居多。所以,我們要看水腫導緻的原因來選擇适當的穴位。
·END·
馮名雨艾灸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