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清靜經》原文及釋義

《清靜經》全稱《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原文】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欲牽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唯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欲豈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衆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老君曰:上士無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衆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仙人葛翁曰:吾得真道,曾誦此經萬遍。此經是天人所習,不傳下士。吾昔受之于東華帝君,東華帝君受之于金阙帝君,金阙帝君受之于西王母。西王母皆口口相傳,不記文字。吾今于世,書而錄之。上士悟之,升為天仙;中士修之,南宮列官;下士得之,在世長年。遊行三界,升入金門。

左玄真人曰:學道之士,持誦此經者,即得十天善神,擁護其身。然後玉符保神,金液煉形。形神俱妙,與道合真。

正一真人曰:人家有此經,悟解之者,災障不幹,衆聖護門。神升上界,朝拜高真。功滿德就,相感帝君。誦持不退,身騰紫雲。


作為玄門日誦功課中最重要的一段經典,字數不多,但概括面很廣,既講天地宇宙演化及形成,也講修行人悟道參玄的一些法門與途徑,無論對教門中人,還是對芸芸衆生、善男信女,都有着啟發和度化的作用。

《玄門日誦功課經》中說:“誦持萬遍,妙理自明。”這裡的“持”是身體力行去實踐。

《紅樓夢》中有句很經典的話,“内典語中無佛性,金丹法外有仙舟”。

這對修道人來講非常有意義,第一句雖說是佛教用語,但參禅悟道有共通之處,那就是無論修道修佛,都不要太執著于經書、文字,而是要身體力行地在生活中尋找和體悟大道的真谛。就像丘祖“磻溪六年,龍門七載”的苦煉修行一樣,如果沒有身體力行的行道經曆,很難有後來那樣大的成就。

《清靜經》開篇即講“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通常人們對大道的理解就是:大道是至高無上的,在天地之前就存在,沒有形狀。這裡我們将其理解為一種形而上永恒的客觀存在。形而上的東西本來就是看不見摸不着的,就是用來解釋事物和分析事物的,道既然隻是形而上的客觀存在,所以我們當然說大道無形了。如果非要把大道具體說成是什麼,那都是對道的理解程度不夠。對“得道”的理解就是,如果你是世俗中人,那麼不管從事任何行業,隻要把所從事的行業徹底學通,徹底搞明白了,那就是“得道”了。作為修行人,所謂得道,就是把人生徹底搞懂、搞明白。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既然隻是一種形而上的客觀存在,也就是說連形狀都沒有,又哪來的生命呢?

這有些類似于《道德經》第5章中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隻是《清靜經》中講的是無情,而《道德經》中講的是不仁,但意思是一樣的。有句詩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很能說明道理,天既然無情就無所謂仁與不仁。但世間萬物該生長時自然會生長,該消亡時自然會消亡,這裡面自有其自身規律,這個規律就是道,與天地仁與不仁是無關的。之所以說天地不仁,是因為天地視萬物為平等,不會對誰好對誰壞。就像南華真人提出的“齊物論”,也就是沒有差别性。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這好像看似不通,因為既然都已經稱大道了,又怎麼還能說沒有名呢?

“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就是說連道這個名字也是勉強加上去的。大道本來就隻是種形而上的客觀存在,所以無形、無情、無名。那又怎麼說能生養萬物呢?這裡講的生養,其實指的是大道的一種博大胸懷。具備這種博大胸懷的大道無須有名,同樣,具備這種博大胸懷的人也不需要名。就像《南華經》中講的“神人無功,聖人無名”。這裡說的聖人就是得道之人。因為有道之人都是遵循道的準則做事的,當然也就無須追求名了。所以《道德經》中也說:“是以聖人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這段經文的意思就是說,道是萬事萬物的總根源,沒有形狀,沒有情欲,沒有名字,但可以生育天地、繁衍萬物,可以運行日月、列序星辰。這就是道的偉大之處。所以道包含萬事萬物,也可以解釋萬事萬物。

人能做到無形,就能忘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

《道德經》第13章中就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意思就是說,人還是執著于形,這裡講的有身就是有形,修行人做到忘掉了身,也就沒有了形,那麼身邊的一切現實利益就都影響不到了,這樣自然就沒有了一切煩惱和憂患,這也就是對《清靜經》中“無形”的一種最直觀解釋。

人又怎樣才能做到像大道一樣無情呢?

首先就要正确理解無情在這裡指的是什麼。這裡的無情其實是指人無情欲、無雜念、無一切妄念。通常人們一聽到無情,就會想當然地聯想到無情無義,這樣就免不了會産生誤解。與《道德經》第5章中所說的“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一樣,很多人都會産生誤解,以為聖人就是要不仁,其實不是這樣的。修道有個境界叫天人合一,意思是要修煉到人與自然高度融合的境界,也就是要人效法天、效法自然。修到天人合一了,也就無所謂有情無情了。這與世俗中的情義無關,是兩種概念。無情其實指的是一種修道境界,也就是要人做到無情欲、無雜念、無一切妄念,這是人達到清靜的一個重要前提。

《清靜經》本來就是以清靜為重點的,所以正确理解無情非常重要。

修道人都知道淡泊名利、恬淡虛無,這是經典中常提到的,也是需要通過修煉才能達到的。因為不容易做到,所以也就經常成為一種形式和口号了。喜歡名是人的本性,作為世俗中人一生中就兩個目标,一個是利,另一個就是名。不管虛名也好,實名也罷,名對人來說總是充滿着巨大誘惑的。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像大道一樣無名呢?首先我們要一分為二看問題。

一是隻講自然,不講絕對,這不是偷換概念,因為自然就無絕對,絕對就不自然。為什麼要這樣說呢?因為作為世俗中的人,需要生存就必須要去創造和追求,這就必然要與名利相關。這也是人要體現自身價值的一個标準,對生活在現實中的人,這就是自然的,也是正确的。按照道教的思想,符合自然的也就是符合道的。如果一定要讓芸芸衆生都學出家人一樣清靜無為、超然名利,且不要說社會将會變成什麼樣子,那也是不符合自然、不符合道的。

相對來說,道教講淡泊名利,講超然和清靜無為。如果出家人也學世俗中人去追逐名利,那也就成了不自然和不符合道了。南華真人說:“為善無近名。”就是說我們修行人做的所謂善事是出于我們的本性,沒有目的性。這是種真正的超然。修行人隻要真正做到了恬淡虛無、寂寞無為,也就無所謂有名與無名了。所以這裡我們必須要一分為二地來看問題,不能因詞害意。

應該學習大道運行永不停歇的精神,學習大道博大無私的胸懷,學習大道養育萬物而又不為名利的超然。不管大道有多麼深奧和玄妙,我們學習與我們生養作息相關的事情,目的是提高和改變自己,讓生活更有質量,讓生命更有意義。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