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星光(ID:hrxg2020)原創内容
作者:華人星光
轉載請聯系後台授權
12月13日,
南京城破日,中華國難日!
縱使70載烽煙殘盡,
但那山河破碎的警鐘,
當在14億兒女心中長鳴。
當年,在這個戰火紛飛的日子裡,
所有該為南京負起責任的人,
逃的逃,避的避,
隻有一位南京市市長,
和日寇拼殺到最後一刻為國自盡!
今天,
全中國人都該記住他的名字,
他叫,蕭山令。
1892年6月11日,
蕭山令出生湖南益陽一個小山村,
蕭家是書香門第,三代連中秀才,
他們家門口對聯寫盡當年榮耀:
秀才本微末功名,
卻喜叔伯兄弟父子公孫三代蟬聯不絕;
寒家無豐盛筵席,
幸叨宗族鄉鄰親朋戚友八回燕賀都來。
蕭山令本欲詩禮傳家,
但身逢亂世,
山河國破激起他心中熊熊怒火,
就此投筆從戎,
16歲少年,立下豪情萬丈的誓言:
他日兵符在握,定要一掃群魔!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
蕭山令考入保定軍校,
這是我國曆史上,
第一所正規化高等軍事學府。
畢業後蕭山令參加北伐戰争,
一路升遷至南京衛戍司令部。
到1937年,
已經是全國憲兵副司令、參謀長,
然而曆史,開始走向既定的悲劇。
蔣介石閱兵
1937年11月,上海失守,
大批日軍兵分三路,直逼南京,
民國首都危在旦夕。
危難中蔣介石連開3天會議,
研究南京戰守問題。
出乎意料的是, 絕大部分将領從軍事角度, 都主張放棄南京。李宗仁說:“讓他徒得南京,
對戰争大局無關宏旨。”
白崇禧說:“應将大軍撤出城外保留實力,
以便機動打擊敵人。”
何應欽也認為南京非決戰之地,
且兵力不足,難以守衛。
李宗仁、蔣介石、白崇禧
蔣介石深知,
于軍事角度而言兵力難擋,
南京已不能守,但于政治角度來說,
南京畢竟是國都是臉面,不得不守。
一片沉默的衆将領中,唐生智突然站起,
大聲疾呼:“首都是國父陵寝所在地,
值此大敵當前,
在南京如不犧牲一二員大将,
對不起總理在天之靈,
本人主張死守南京,和敵人拼到底!”
這番慷慨激昂的陳詞,
讓蔣介石大喜,
當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司令長官。
不過,很多人并不看好唐生智,
因為唐生智長期生病身體很差,
11月18日,國民政府教育部長王世傑,
曾兩次就南京救濟問題,
和唐生智通電話,
結果被告知對方在睡覺;
白崇禧和唐生智在城外視察陣地,
發現唐的身子骨衰弱不堪,
連一座稍微高點的山都爬不上去......
大戰一觸即發,
但就唐生智這樣“不靠譜”的表現來看,
所謂與南京共存亡的豪言壯語,
很可能成為一句空話!
唐生智
于是,蔣介石在這危急時刻,
緊急起用了另一将領,正是蕭山令。
他被委以重任,身兼南京市長、
首都衛戍副司令長官、
南京市警備司令三職,
成為拱衛國民政府首都的實際負責人。
看似大權在握,實則是為死守南京,
備下的“高級犧牲品”,
對此誰都一清二楚,
然,蕭山令欣然應允,
因為在他的心裡,
早就抱上了為國赴死的決心!
有道是:
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
12月5日,
南京保衛戰正式打響。
而身為總負責人的唐生智的實際表現,
可謂讓人大跌眼鏡。
前線嘛,幾乎是不去的,
整日窩在家裡,
一手捧把小茶壺,熱氣騰騰品香茗,
一手夾隻香煙,抽着玩吐圈圈。
唐生智悠閑安詳的同時,
蕭山令正率領憲兵隊和敵寇殊死搏鬥,
12月9日,日軍一部沖進光華門,
軍情緊急即将失守!
蕭山令火速趕往光華門增援,
其間,數次有流彈從他身邊掠過,
手下勸他回指揮部,他笑道:
“衆雲,将軍難免陣前亡,
若我死在抗日報國前線,榮幸之至。”
光華門前累累彈孔,是将士們誓死保家衛國的血證。
當天,日軍空投《勸降書》數千份,
唐生智再次空喊起了口号,
他命令各部隊,
“應陣地共存亡,盡力固守”,
為了讓百姓看到軍隊要死戰到底的決心,
唐生智收繳了全部船隻以表“破釜沉舟”,
但私底下,
卻讓南京衛戍司令部參謀長,
偷偷在南京長江邊藏了一艘小火輪,
以備自己随時開溜。
至于十幾萬守城将士的死活,
還有滿城百姓的安危,
隻怕他從來都沒有想過。
令人失望的南京高級指揮官,
不止唐生智一個。
南京戰況最慘烈的時候,
71軍長王敬久,整日忙着打麻将,
中級将領來報告戰況,竟找不着人;
江防司令劉興消極抗戰,
部下建議主動進攻為守備赢取時間,
劉興搖頭:“守都不一定能守住,
還要進攻?”
衆位“大人”玩忽職守,
同樣居于高位的蕭山令,
卻在前線浴血拼殺。
敵軍20萬兵力,帶着重武器四面猛攻,
而蕭山令所領不過一萬人,
兵力懸殊下,
他為阻截日軍率部馳援各個城門,
第一道防線破了,
再建起第二道防線,
第二道防線再破......
明知道打不赢,
蕭山令仍率部疲于奔命。
隻要他在,
這一點挽救南京城的星星之火,
就不會滅!
這一點中國軍人馬革裹屍的血性,
就不會亡!
南京保衛戰時期的挹江門
日本陸軍情報部曾在《大陸戰史》中,
記載了1937年南京城光華門的戰鬥,
守城部隊拼死抵抗的慘烈程度可見一斑:
“敵人實施的是人彈戰術和手榴彈戰術,
我軍傷亡極大,
突擊隊長伊藤少佐也犧牲了,
城上城下、敵我雙方,
都能聽見對方的喘息聲和說話聲,
戰鬥一直呈膠着狀态。
10日激戰一直持續到11日。
先後進抵各城門的各部隊,
盡管都反複突擊,
但始終攻不下巍峨高大的城牆。”
奈何,
血肉之軀終究抵不過槍炮沖擊,
12月11日,南京城破在即,
蔣介石發來電報“可相機撤退”,
于是乎12日,
作為南京城最高統帥的唐生智,
連部隊突圍的安排都顧不上,
竟直接乘船麻溜跑了;
71軍軍長王敬久也緊随其後逃走,
連個後撤的命令都沒下達,
他的部隊在前線打着打着,
突然發現自己的長官再也聯系不上了......
主帥脫逃,兵家大忌,
群龍無首下,各路友軍後撤毫無章法,
為争相奪路而逃甚至互相殘殺。
那個生死存亡的關頭,
市長跑了、長官司令跑了......
所有應該負起責任的人都選擇了逃避,
隻有蕭山令,
就在此刻,選擇了力挽這最後的危局!
他臨危受命,一人竟身兼六職!
全國憲兵副司令、
首都警察廳長、南京市長、
代理南京警備司令、
防空司令、渡江總指揮!
如此六大重要職務集于一人之身的任命,
在全世界的軍事史上,
都是極為罕見。
他下令各憲兵部隊,
修補被敵機炸毀之工事,
與敵人在街道展開貼身肉搏,
為大部隊渡江後撤做準備。
城牆陣地,街頭巷尾,
滿眼是壯烈戰死者的屍體......
蕭山令的部下力勸他先行撤退,
不要做無畏的犧牲。
蕭山令慨然言道:“受命拱衛首都,
防守無方,無以對黨國;
殺敵不力,無以對金陵老小;
貪生怕死,俯首稱奴,何臉見江東父老?
我走了,南京的老百姓怎麼辦?
我決心留守,與金陵共存亡!”
拼殺到最後,南京被日軍重重包圍,
隻剩下渡江這唯一的退路。
江邊是人山人海的軍民,
因唐生智之前鑿了江上所有的渡船,
千萬軍民籠罩在死亡的絕望之中。
蕭山令再次挺身而出,
率部拆屋紮筏,
為這千萬條性命拼出一條活路!
他指揮将士們斷後:“讓老百姓先走!”
部下為了讓他先撤離,
幾次把他擡上筏子,
他卻都幾次跳了下來,
繼續回到岸上指揮。
但由于幾十萬人擠到岸邊,
造成極大的混亂,
這場撤退,
甚至比一場戰役還要複雜困難。
各軍你争我奪搶渡,
甚至有相互拔槍而對者,
看到這樣的場景蕭山令痛心疾首,
他指示自己的部下不與友軍争渡,
自紮木筏渡江。
13日,南京城破,日寇追擊至江邊,
中國軍民尚有萬餘人未及渡河,
日寇機槍對着人群掃射,
海天之下,
往前一步,浩瀚長江,逃生在望,
向後一步,火光沖天,人間地獄,
該往何處,再清楚不過,
然而就在那獵獵寒風中,
蕭山令定住,轉身,拔槍:
“沒有武器的退後卧倒,
憲兵部隊跟我上!”
他和憲兵部隊,
就地組成陣地和日寇進行猛烈射擊,
日軍想不到潰不成軍的中國軍隊,
竟能有這樣猛烈的反擊。
足足5個小時的激戰啊,
憲兵部隊幾乎傷亡殆盡,
半個長江都被染紅了!
而血戰,
給後撤的軍民赢得寶貴的時間,
萬人因此渡江逃走活了下來。
可蕭山令的子彈幾乎打完了,
自己的兵也大部都戰死沙場了,
他已是身中數彈,仍振臂高呼:
“成功成仁,今日是也!”
帶着所剩無幾的部下挺着刺刀,
迎上前去與敵人白刃格鬥......
那是抗戰史上最壯烈的一幕,
江邊日軍重重包圍,
江水中隻剩蕭山令,
一人一槍一彈。
他朝天磕了三個頭,
然後舉起手槍對準自己的太陽穴,
扣動了扳機……
甯死不降,殺身成仁!
他走時,半截身子仍然在滾滾江水中,
屹立不倒!
江水滔滔,狂風呼嘯,
一代名将,就此隕落!
蕭山令犧牲當天,
日寇對南京民衆,
進行了慘絕人寰的屠戮,
30萬中國軍民成為日軍刀下亡魂,
山河血淚,舉國同悲!
日寇種種行徑殘忍得令人發指,
震驚了全世界!
也在此刻,終于懂了蕭山令,
為何要拼死守護這座城。
而他走後多年,
後代因為他的國軍背景,
飽受批判折磨,
甚至連他的名字都不敢提,
直到1984年,
蕭山令才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但終因曆史原因,
如此慘烈而悲壯的民族英雄,
就這樣淹沒在曆史滾滾長河中.......
可我們怎能忘了他!
敦詩笃禮,義膽忠肝,
氣吞暴日,名并鐘山。
以我滿腹豪情染紅滿江紅枯葉,
以我滿腔熱血祭奠刀鋒冷冽。
問蒼天,生我欲為何,
生當固國安邦,
死亦魂佑中華!
從來沒有什麼現世安穩,
隻有人為國為民灑盡熱血抛頭顱!
2021年12月13日,
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蕭山令逝世84周年祭日,
大江東去,曆史無聲, 唯有熱淚對忠魂:勿忘國恥,英雄千古,
為中華民族而犧牲的英烈們,
将永世長存!
精忠報國·蕭山令列傳(一)臨危受命 精忠報國·蕭山令列傳(二)誓死守城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