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從姐姐妹妹 “戰争”中得到的領悟



從姐姐妹妹 “戰争”中得到的領悟

我是兩個女孩子的媽媽,大女孩17歲了,小女孩子5歲了,我常說三個女人一台戲,于是我的家裡總是上演很多的故事。

昨天我下班回家做好飯,兩個孩子和爸爸也陸續回到家中。一家人高高興興吃完飯,我坐在沙發上休息,一會兒妹妹拿着平闆電腦上的遊戲來找我,讓我和她一起玩,可是我對于這種電子遊戲能力有限,所以很快就輸了,她很不開心的上樓去找姐姐玩。

我聽到她和姐姐說:“姐姐我陪你一起玩遊戲吧,你和我一起玩吧。”姐姐是高三的學生了,所以學習很緊張,在學校累了一天,回家來當然不想陪她玩,于是姐姐說:“我不想和你玩,你自己去玩吧!”結果妹妹坐在樓上的地闆上開始大哭,并且大喊:“我要陪姐姐一起玩遊戲,姐姐不和我一起玩,姐姐不和我一起玩!”我在樓下喚她:“萌萌,快來媽媽陪你一起玩。”可她依然在樓上大哭大喊:“我就要和姐姐一塊玩,就要和姐姐一塊玩。”姐姐被激怒了也大喊着:“我就不和你一塊玩,我就不和你一塊玩。”于是剛才家裡還一團和氣的場面變成了兩個氣呼呼的孩子對着大喊大叫,哭聲震天,我真是頭疼。我在勸解無效的結果下,和兩個孩子宣布:“這是你們自己的事情,自己去解決吧!”然後扭頭下樓了。

我在樓下看着報紙,耳朵仔細搜尋着樓上的動靜,剛開始哭聲還是繼續,慢慢的樓上沒了聲音。過了一會5歲的萌萌拿着平闆電腦下樓來了,她很高興和我說:“姐姐剛才教我怎麼玩遊戲了,不過現在她得寫作業了。”我和萌萌說:“剛才在樓上你大哭大喊影響姐姐寫作業是不是不正确的?姐姐要是有時間一定會陪你玩的,但是姐姐有事情的時候,你不可以強迫别人來陪你一起玩。明白了嗎?”萌萌此時情緒平和,在聽了我的話以後和我說:“媽媽我知道了,下次我看姐姐不忙的時候再和她一起玩,我也不哭了。”我繼續對她說:“你說你要陪姐姐一起玩,姐姐沒有要求你陪她對不對,其實是你想和姐姐一起玩。”萌萌說:“是,媽媽,是我想和姐姐一起玩。”我繼續說:“你想的事情是你自己的事情,不可以說成是别人的,你不能替别人做主。”對于這句話,她似乎是還不太懂,不過她也是點點頭。

如何處理兩個孩子的沖突的确是家裡的一道難題。在這裡我再說一個家庭。我有一個朋友有兩個孩子,哥哥7歲,妹妹4歲。每當兩個孩子發生争吵,妹妹總是用尖叫聲求助于父母,而大人一出來就不問青紅皂白地指責哥哥:“你是哥哥,她是妹妹……”這樣做的結果是兄妹間的矛盾越來越激烈。有一天,哥哥趁爸爸媽媽不在家時,因一件小事把小妹妹打得鼻青眼腫。

很多父母會像我的那位朋友那樣,遭遇此類問題時,通常的解決辦法是“護小”。這樣的結果往往是委屈了大的,寵壞了小的。所以我的建議是先要“護大”。我記得小女兒兩歲多的時候,又一次也是姐妹兩個在吵嘴,姐姐一生氣擡手做了一個要打妹妹的動作但是手還是放下了,但是妹妹大哭着和我喊:”媽媽姐姐打我了,你看我胳膊都動不了了。”同時拖拉着胳膊很疼的樣子,我在一旁把一切看在眼裡,于是過去嚴厲的對小女兒說:“我看到姐姐沒有打你,她隻是比劃了一下,你不用再一旁裝樣子。而且姐姐沒打你,你說姐姐打你了,你這是說謊,你必須跟姐姐道歉。”雖然很不情願,但是小女兒還是去和姐姐道歉了。

  其實“護大不護小”的原因很簡單:隻有大的得到尊重後,才能發自内心地去愛護、謙讓小的。所以要培養弟弟(妹妹)對哥哥(姐姐)的尊重。要知道大孩子也還是孩子,如果你沒有幫助他(她)樹立威信,他(她)就不能理解你所說的哥哥姐姐的意義。沖突一發生就“批大護小”,其實對兩個孩子都不好:大孩子因為委屈越發憎恨小,而小孩子則學會了因為一點小事就尖叫,日後甚至會利用大人去欺負大的。久而久之兩個人的關系隻會更加對立仇視。

不僅在兩個孩子發生沖突的時候要護大的,平時生活中就要注意在小的孩子面前樹立大孩子的威信。培養大孩子學會使用權力的同時,也要培養小孩子如何和大孩子交流。例如我家,姐姐去超市的時候,總是帶着妹妹在超市裡買她們所需要的東西。這時候妹妹就不得不服從姐姐。姐姐能為自己買東西的同時不忘記給妹妹買一些東西,這就是非常要表揚的。這個過程也讓妹妹學習怎樣向姐姐要求和商量。

《三字經》上說得很好:首孝悌。“悌”,就是對兄長的尊敬。在學習知識之前,孩子首先要學的是對待父母和兄長的順服态度。如果你每次都當着二寶的面罵大寶,二寶能尊重大寶嗎?

   當然當大孩子的威信樹立以後,你要不失時機地去引導他(她)去愛護弟弟妹妹。雖然我強調“護大”,卻并不是說要不講道理地去“護大”,當發現大孩子确實有問題時,也要批評,但是盡量不要當着小孩子的面。總之要在講原則的前提下,盡量尊重大孩子的需要,隻有這樣才能實現“兄則友弟則恭”的理想關系。

作者:任淑一 2015-02-03首發于搜狐博客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