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軍事 > 正文

硬核幹貨:美西戰争艦船資料

作者:談書

美國戰列/鐵甲艦

————————————

十九世紀中後期,世界上出現了由蒸汽驅動,渾身布滿裝甲的大型軍艦,這些軍艦被稱為鐵甲艦。按照當時的習慣,排水量10000噸以上的鐵甲艦一般被稱為“一等鐵甲艦”,5000-10000噸的鐵甲艦則被稱為“二等鐵甲艦”。

“緬因”号二等鐵甲艦:

1888年開工的“緬因”号是美國第一次認真搞的大型遠洋鐵甲艦。

其排水量6682噸,9000馬力,航速17節。斜角布置2座雙聯裝254毫米炮,6門152毫米炮。

“緬因”号主炮布局包括外觀都跟北洋水師的“定遠”級鐵甲艦很相似,都是斜角布置兩座雙聯裝254毫米主炮,有點像略小一點的“定遠”。

直到甲午海戰整整結束後剛好一周年的1895年9月17日,“緬因”号才服役。

美國這才開始第一次擁有自己的真正意義上的遠洋鐵甲艦,被列強甩了幾條街不說,連大清的進度都趕不上。

“得克薩斯”号二等鐵甲艦:

“緬因”号剛開工不久,美國又開工了 “得克薩斯”号,其排水量6135噸,8600馬力,航速17節。

同樣是斜角主炮布置。但是更集中在中央鐵甲堡内,主炮從4門254毫米更換成 2門305毫米單管炮,6門152毫米炮,在1895年9月,跟“緬因”号同時服役。

“緬因”号和“得克薩斯”号都屬于二等鐵甲艦。屬于美國大型鐵甲戰艦的首批嘗試。

1891年,英國“君權”級戰列艦下水後,開拓了戰列艦的新時代。特點是前後雙聯裝全中線主炮,幹舷高,航海性能優異。

英國“君權”級戰列艦結構圖:

列強們跟風紛紛采用了同樣布局。這種樣式的大型遠洋鐵甲艦逐漸被統一稱為“戰列艦”。“戰列艦”後世也稱“前無畏艦”,“鐵甲艦”這一稱謂逐漸不用。

美國也緊跟時代最新的潮流,與1891年開工了相似的全中線布局的“印第安納”級戰列艦,于1895年完工。

至此美國終于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艘足以匹敵歐洲列強高等級戰艦的頭等戰列艦。

“印第安納”級戰列艦

排水量10288噸,9000馬力,航速15節,裝備2座雙聯裝330毫米主炮,4座雙聯裝203毫米副炮,4門152毫米單管炮。

這是美國第一批萬噸大艦,同型号共造了三艘。

美國還全球首創性的給每艘艦安排了一個編号,BB代表戰列艦即Battleship。按建造順序依次編号BB-1、BB-2、BB-3……後來各國才效仿美國給艦編号的做法。

從劃時代的“印第安納”級開始,同型三姐妹編号及命名如下:

  • BB-1“印第安納”号:1891年開工,1895年服役。

  • BB-2“麻薩諸塞”号:1891年開工,1896年服役。

  • BB-3“俄勒岡”号:1891年開工,1896年服役。

“衣阿華”級戰列艦:

針對“印第安納”級航速過慢的問題,美國很快又設計了提升航速的改進型,第二款戰列艦——“衣阿華”級戰列艦:

它的排水量提升到11400噸,幹舷提高了一層不易上浪,更适合遠洋航行。而且功率提升到11000馬力,航速提升到17節,沒那麼烏龜了。

該艦的主炮口徑較“印第安納”級要小一點,為2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4座雙聯裝206毫米二級炮,6門102毫米單管炮。

該型艦隻建造了一艘:

  • BB-4“衣阿華”号,1897年服役。

以上四艘萬噸級的精銳戰列艦成為了美國海軍在美西戰争爆發前的頂梁柱。

“奇爾沙治”級戰列艦:

排水量11540噸,10000馬力,航速16節。裝備兩座雙聯裝330毫米主炮,主炮上又摞着兩座雙聯裝203毫米副炮,兩側舷共計布置14門127毫米單管炮。

同型艦兩艘:

  • BB-5“奇爾沙治”号:1896年開工,1900年服役。

  • BB-6 “肯塔基”号:1896年開工,1900年服役。

“奇爾沙治”号是美國唯一沒有用州名命名的戰列艦,它的命名繼承了南北戰争中北軍的一艘戰績優異的同名帆船。不過她的姐妹艦“肯塔基”号恢複傳統的州名命名方式。

美國人設計該級艦的時候,腦洞大開,把雙管203毫米次級炮塔疊摞到330毫米主炮塔上,跟着主炮塔一起旋轉。好處是節約了重量,壞處是203毫米次級炮不能自由旋轉,且彼此互相影響。這種新穎設計頗有争議。

“伊利諾伊”級戰列艦:

排水量11565噸,10000馬力,航速16節。裝備兩座雙聯裝330毫米主炮, 14門152毫米單管炮。

同型艦三艘:

  • BB-7“伊利諾伊”号:1897年開工,1901年服役。

  • BB-8 “阿拉巴馬”号:1896年開工,1900年服役。

  • BB-9 “威斯康星”号:1897年開工,1901年服役。

在“奇爾沙治”奇思妙想玩票後,“伊利諾伊”級又回歸中規中矩的傳統主流布局,并列雙煙囪是其主要特征。

“緬因”級戰列艦:

美西戰争後首批開工的新款戰列艦,首艦以沉沒的“緬因”号再度命名。

排水量12846噸。

有了出口俄國的高航速戰列艦“列特維贊”号的經驗,“緬因”級一改美國戰列艦慢速重甲的傳統,把主機功率提升至16000馬力,航速提升到歐洲主流的18節水平,是美國首艘達到18節航速的戰列艦。三煙囪是其主要特征。

該艦主炮口徑縮小到305毫米,但更換成身管長度提升到40倍徑。安裝前後兩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16門152毫米單管炮。

同型艦三艘:

  • BB-10“緬因”号:1899年開工,1902年服役。

  • BB-11“密蘇裡”号:1900年開工,1903年服役。

  • BB-12“俄亥俄”号:1899年開工,1904年服役。

“弗吉尼亞”級戰列艦:

排水量14948噸,功率高達19000馬力,航速19節。裝備兩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8門203毫米二級主炮,12門152毫米單管炮。

該級軍艦又玩起了堆疊炮塔設計,把203毫米炮疊摞到305毫米主炮上。

該級軍艦是西奧多羅斯福上台之後開工的首批戰列艦,航速較高,一口氣訂造了5艘:

  • BB-13“弗吉尼亞”号:1902年開工,1906年服役。

  • BB-14“内布拉斯加”号:19020年開工,1907年服役。

  • BB-15“佐治亞”号:1901年開工,1906年服役。

  • BB-16“新澤西”号:1902年開工,1906年服役。

  • BB-17“羅得島”号:1902年開工,1906年服役。

“康涅狄格”級戰列艦:

排水量16000噸,16500馬力,航速18節。裝備兩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四座雙聯裝203毫米二級炮塔,12門178毫米單管炮。

203毫米次級炮不再堆疊到主炮上,而是放到兩側。

體型進一步增大,羅斯福執政期一口氣開工了六艘:

  • BB-18“康涅狄格”号:1903年開工,1906年服役。

  • BB-19“路易斯安那”号:1903年開工,1906年服役。

  • BB-20“佛蒙特”号:1904年開工,1907年服役。

  • BB-21“堪薩斯”号:1904年開工,1907年服役。

  • BB-22“明尼蘇達”号:1903年開工,1907年服役。

  • BB-25“新罕布什爾”号:1905年開工,1908年服役。

“密西西比”級戰列艦:

排水量13000噸,10000馬力,航速17節。裝備兩座雙聯裝305毫米主炮,四座雙聯裝203毫米二級炮塔,8門178毫米單管炮。

該級屬于“康涅狄格”級的縮小廉價版,保持了基本的火力配置,不過航速較慢,噸位較小頭重腳輕。美國隻訂購了2艘,玩了沒多久發現不好用就賣給了希臘。

  • BB-23“密西西比”号:1904年開工,1908年服役。

  • BB-24“愛達荷”号:1904年開工,1908年服役。

美國裝甲巡洋艦篇

————————————

裝甲巡洋艦,就是加裝了較厚裝甲的大型巡洋艦,地位僅次于戰列艦。裝甲巡洋艦的防護和火力比戰列艦較低,但是航速更快。有更高戰術機動靈活性。

美國大型裝甲巡洋艦如下:

“紐約”号裝甲巡洋艦:

排水量8200噸,16000馬力,航速20節。前後兩座雙聯裝主炮塔,兩側各一座單管主炮塔,共計 6門203毫米主炮,12門102毫米副炮 。

  • ACR-2“紐約”号:1890年開工,1893年服役。

“布魯克林”号裝甲巡洋艦:

排水量9215噸,16000馬力,航速20節。前後左右菱形布置四座雙聯裝主炮塔,共計 8門203毫米主炮,12門127毫米副炮 。

  • ACR-3“布魯克林”号:1893年開工,1896年服役。

此後美國很長時間未建造6000噸以上的大型裝甲巡洋艦,直到羅斯福上台後,一下子開工了一大波:

“賓夕法尼亞”級裝甲巡洋艦:

排水量高達13680噸,艦體修長,高達23000馬力使得航速達到22節。前後裝備兩座雙聯裝203毫米主炮,14門152毫米副炮

該艦實際造價并不低于戰列艦。

羅斯福政府一口氣開工了6艘:

  • ACR-4“賓夕法尼亞”号:1901年開工,1905年服役。

  • ACR-5“西弗吉尼亞”号:1901年開工,1905年服役。

  • ACR-6“加利福尼亞”号:1902年開工,1907年服役。

  • ACR-7“科羅拉多”号:1901年開工,1905年服役。

  • ACR-8“馬裡蘭”号:1901年開工,1905年服役。

  • ACR-9“南達科他”号:1902年開工,1908年服役。

“田納西”級裝甲巡洋艦:

排水量高達14500噸,23000馬力航速22節。前後裝備兩座雙聯裝203毫米主炮,16門152毫米副炮。

該艦其實是“賓夕法尼亞”級的改進型,副炮進一步增加.

同型艦共有四艘:

  • ACR-4“田納西”号:1903年開工,1906年服役。

  • ACR-5“華盛頓”号:1903年開工,1906年服役。

  • ACR-6“北卡羅萊那”号:1905年開工,1908年服役。

  • ACR-7“蒙大拿”号:1905年開工,1908年服役。

美國防護巡洋艦篇

————————————

所謂防護巡洋艦,是指缺乏主裝甲帶,外殼無甲,僅靠船内一層穹甲防護防止進一步進水的巡洋艦。

穹甲防護巡洋艦是當時輕型巡洋艦的常見設計。

穹甲防護巡洋艦,因為輕防護重量輕,噸位相對小,成本較低,航速快,一度風靡一時。缺點是外層無防護,上層很容易被打爛。

穹甲隻能盡量避免不沉,無法保證上層不被打成馬蜂窩。水線被打爛進水過多也容易傾覆。

美國截止到美西戰争前一共完成了16艘防護巡洋艦

“亞特蘭大”号防護巡洋艦

美國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具備遠洋出海作戰能力的鋼制現代化蒸汽戰艦。

排水量3189噸,名為防護巡洋艦,但動力很弱僅有3500馬力,航速僅有龜速的13節,裝備2門203毫米主炮,6門152毫米副炮。設計保留了全套風帆結構。

同型艦2艘:

  • “亞特蘭大”号:1883年開工,1886年完工。

  • “波士頓”号:1883年開工,1887年完工。(參加了馬尼拉灣海戰,是杜威艦隊四号艦)

“芝加哥”号防護巡洋艦

美國第二款防護巡洋艦,排水量4500噸,5000馬力,航速隻有14節,好不到哪去。裝備4門203毫米主炮,8門152毫米副炮。設計依然保留了全套風帆結構。

同型艦僅一艘

  • “芝加哥”号: 1883年開工,1889年完工。

“紐瓦克”号防護巡洋艦

排水量4083噸,8500的馬力使得航速達到了主流的18節。裝備12門152毫米炮。

法系三桅杆風格,設計依然保留了風帆結構。

美國開始第一次使用艦編号,賦予編号C-1,同型艦僅一艘:

  • C-1“紐瓦克”号: 1888年開工,1891年完工。

“查爾斯頓”号防護巡洋艦

前幾艘防護巡洋艦并不成熟,美國決定掏錢向英國拜師學藝。

他們購買了英國阿姆斯特朗工廠為日本建造的“浪速”級圖紙來生産,外形跟甲午戰争活躍的“浪速”級幾乎一模一樣,算是山寨高仿版“浪速”。

“浪速”級在當時是一款設計相當優秀的英式标準穹甲防護巡洋艦。美國照貓畫虎後,穹甲巡洋艦算是入了門,終于去掉了風帆設計。

該艦排水量3730噸,7650馬力航速18節,2門203毫米主炮,6門152毫米副炮。

同型艦僅一艘

  • C-2“查爾斯頓”号: 1887年開工,1889年完工。

該艦參與了美西戰争向菲律賓護送陸戰隊的任務,并參與奪取了關島。

“巴爾的摩”号防護巡洋艦

排水量4413噸,美國首艘過萬馬力的戰艦,10750馬力,航速19節。裝備4門203毫米主炮,6門152毫米副炮。

“巴爾的摩”号屬于典型法式風格,頭部并排安裝兩門主炮。日本後來的甲午主力“秋津洲”号跟它設計風格有些相似

美國這段時間還是處于小步快跑摸索期,财大氣粗,什麼設計樣式都嘗嘗,交交學費。

同型艦僅一艘:

  • C-3“巴爾的摩”号: 1887年開工,1890年完工。

該艦作為杜威艦隊二号艦參加了馬尼拉海戰,是隊中二号主力。

“費城”号防護巡洋艦

排水量4324噸,9000馬力,航速19節。裝備12門152毫米炮。

跟“巴爾的摩”号類似,依然是法式風格布局。但是裝備清一色152毫米炮。

  • C-4“費城”号: 1888年開工,1890年完工。

“舊金山”号防護巡洋艦

排水量4088噸,10500馬力,航速19節,12門152毫米炮。法系三桅杆風格布局。火力大體布局跟“費城”号近似。

  • C-5“舊金山”号: 1888年開工,1890年完工。

“奧林匹亞”号防護巡洋艦

排水量5865噸,13500馬力航速20節。前後2座雙聯裝203毫米主炮,10門127毫米副炮。

美國在經過一系列摸索和模仿後,終于走出了自己成熟的設計風格。該艦是美國第一款超過5000噸的巡洋艦,性能優異。該艦作為杜威的旗艦,在馬尼拉海戰中大放異彩。現在在博物館永久收藏。

  • C-6“奧林匹亞”号: 1891年開工,1895年完工。

“辛辛那提”級防護巡洋艦

排水量3183噸,10000馬力,航速19節。僅1門152毫米主炮,10門127毫米副炮。

同型艦2艘

  • C-7“辛辛那提”号: 1890年開工,1894年完工。

  • C-8“羅利”号: 1889年開工,1894年完工。(作為杜威艦隊三号艦參加了馬尼拉海戰)

“蒙哥馬利”級防護巡洋艦

排水量2094噸,5400馬力航速17節,9門127毫米炮。

該艦是當時美國噸位最小的防護巡洋艦。

同型艦3艘:

  • C-9“蒙哥馬利”号: 1890年開工,1894年完工。

  • C-10“底特律”号: 1890年開工,1893年完工。

  • C-11“馬布爾黑德”号: 1890年開工,1894年完工。

“哥倫比亞”級防護巡洋艦

排水量7375噸,功率高達21000馬力,航速21節。裝備1門203毫米主炮,2門152毫米副炮,以及8門102毫米炮。

該級艦雖然排水量高達7000噸以上,但是火力和裝甲都很薄弱,屬于餡大皮薄,戰鬥力遠不如“奧林匹斯”号。

它的設計定位是依靠大馬力實現高速航行和持久續航,主要用于在遠洋破交戰中襲擊對方商船用,并不适合艦隊決戰。(破交戰:破壞海上交通線的戰鬥)

一号艦有四個煙囪,但二号艦僅有兩個煙囪:

同型艦2艘

  • C-12“哥倫比亞”号: 1890年開工,1894年完工。

  • C-13“明尼阿波利斯”号: 1891年開工,1894年完工。

“新奧爾良”級防護巡洋艦

排水量3769噸,7500馬力,航速20節。6門152毫米主炮,4門120毫米副炮。

由代表當時穹甲巡洋艦标杆精工著稱的英國阿姆斯特朗工廠生産,該廠巡洋艦産品以航速快火力強的特點在全球大受歡迎,日本、大清、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智利、巴西、美國……等等多個國家均有采購(緻遠、浪速、吉野……等等均為該廠傑作)。

該型艦共有2艘,原本為巴西的訂單,但因為巴西缺錢,無法支付貨款,船廠隻得将其挂牌出售。

美西戰争前夕,因為局勢緊張,财大氣粗的美國怕這兩艘船被西班牙買去增加“無敵艦隊”的實力,于是自己幹脆直接砸錢把2艘都接盤,省得夜長夢多。

因為是臨時購買,未賦予編号。

同型艦2艘:

  • “新奧爾良”号: 1895年開工,1898年完工。

  • “奧爾巴尼”号: 1897年開工,1900年完工。

“新奧爾良”号1898年3月剛剛完工就被緊急買回美國參戰,5月開始就參與了封鎖聖地亞哥灣,炮轟了西班牙炮台,之後還俘虜了一艘法國運輸船。

但“奧爾巴尼”号戰後才完工回到美國。

“丹佛”級防護巡洋艦

排水量3200噸,4500馬力,航速僅16.5節,10門127毫米炮。

美西戰争之後生産的便宜貨,用于日常巡邏。

同型艦6艘:

  • C-14“丹佛”号: 1890年開工,1904年完工。

  • C-15“德梅因”号: 1890年開工,1904年完工。

  • C-16“查塔努加”号: 1890年開工,1904年完工。

  • C-17“加爾維斯頓”号: 1891年開工,1905年完工。

  • C-18“塔科馬”号: 1890年開工,1904年完工。

  • C-19“克裡夫蘭”号: 1890年開工,1903年完工。

“聖路易斯”級防護巡洋艦

大型防護巡洋艦,排水量高達9700噸,21000馬力航速22節,14門152毫米炮。

如此大噸位,卻僅有穹甲輕防護,薄皮大餡,火力也相對薄弱。設計定位也是利用其遠洋高速航行的能力在破交戰中襲擊商船,無法跟同噸位的裝甲巡洋艦正面抗衡。

這種噸位大價格昂貴,但是火力防護又很弱的船,也就美英法這種足夠有錢又有遠洋破交戰需求的國家做得出來。

同型艦3艘:

  • C-20“聖路易斯”号: 1902年開工,1906年完工。

  • C-21“密爾沃基”号: 1902年開工,1906年完工。

  • C-22“查爾斯頓”号: 1902年開工,1905年完工。(原C-2“查爾斯頓”号事故沉沒,重新命名新船)

西班牙大型主力艦

————————————

“佩萊約”号戰列艦

排水量9745噸,9600馬力,航速16.7節。

這是西班牙向法國購買的一艘戰列艦,是當時西班牙最大戰艦。該艦濃郁的法國菱形布局風格:

前後各一門法制320毫米主炮(跟日本三景艦同款),兩側各一門克虜伯280毫米次級炮,艦首甲闆下一門162毫米炮,兩側共計12門120毫米炮。

1885年4月開工,1888年7月服役。美西戰争時候已經是10年的老艦,射速等技術指标開始落後。

該艦曾在美西戰争中趁着美國主力艦都被牽制在聖地亞哥灣無法抽身,試圖從本土開往亞洲營救菲律賓。但剛開到紅海就聽說在古巴的“無敵艦隊”已經全軍覆沒,為防範美國艦隊進攻西班牙本土,不得不折返回家。

“特雷莎公主”級裝甲巡洋艦


排水量6890噸,13700馬力20節。前後各一門280毫米主炮,兩側10門140毫米副炮。

該艦由英國人設計,在西班牙畢爾巴鄂建造。

同型艦三艘:

  • “特雷莎公主”号:1889年開工,1893年完工。

  • “比斯開”号 :1890年開工,1893年完工。

  • “奧肯多海軍上将”号:1890年開工,1893年完工。

三艘全部在聖地亞哥灣海戰中損毀,殘骸至今還在,成為潛水愛好者的旅遊景點。

“哥倫布”号裝甲巡洋艦

排水量8000噸,13500馬力,航速20節。原設計是前一門254毫米主炮,後雙聯裝203毫米次級炮,兩側10門152毫米副炮。

西班牙向意大利購買,屬于加裡波第級裝甲巡洋艦,是一款很成功的作品。除意大利本國裝備外,還遠銷阿根廷、日本。

因為跟英國阿姆斯特朗有糾紛,254毫米主炮沒有到位,未能以全狀态參加聖地亞哥灣海戰。

但該艦的防禦設計水平較高,比較耐揍,雖然最後還是擱淺損毀,但堅持最久跑得最遠的就是它。

它的同型艦日本購買的“春日”号和“日進”号在日俄戰争中表現出色。

“卡洛斯五世”号裝甲巡洋艦

9090噸,18500馬力,航速20節。裝備前後各1門280毫米主炮,8門140毫米副炮。

火力跟“瑪利亞特蕾莎”級差不多。但是噸位更大裝甲更完善。1894年開工,1898年剛完工。

美西戰争中該艦跟“佩萊約”号去往亞洲方向想去救菲律賓,在聽到古巴艦隊覆滅的消息後一起折返回家。

大白艦隊環遊世界

————————————

美西戰争結束後,西奧多.羅斯福因為麥金萊總統被刺殺而成為總統。美國海軍戰艦生産迎來了高峰期。

到了1907年,美國已手握22艘戰列艦,其中18艘是1900後的新銳。羅斯福此時已經急不可待地要向世人炫耀一番美利堅的新玩具。

1907年12月16日至1909年2月22日,他策劃了16艘戰列艦環遊世界活動,向全球展示美國海軍的肌肉。

環球航行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

1907年12月16日,美國海軍的16艘戰列艦在漢普頓錨地集結,羅斯福總統親自乘坐“五月花”号總統遊艇前來歡送。

從美國東海岸漢普頓錨地出發,以康涅狄格号為總旗艦。

南下繞整個美洲一圈,并沿途訪問,最後到達美國西海岸舊金山。航行14556海裡。

16艘戰列艦編隊出發時陣容如下:

  • 第一分艦隊第一中隊:康涅狄格号、堪薩斯号、路易斯安那号、佛蒙特号;

  • 第一分艦隊第二中隊:佐治亞号、新澤西号、羅得島号、弗吉尼亞号;

  • 第二分艦隊第三中隊:明尼蘇達号、緬因号、密蘇裡号、俄亥俄号;

  • 第二分艦隊第四中隊:阿拉巴馬号、伊利諾伊号、奇爾沙治号、肯塔基号。

第二階段:

艦隊到達舊金山後,進行了人員調整和艦隊輪替,用内布拉斯加号與威斯康星号接替了緬因号和阿拉巴馬号。

然後從舊金山出發,訪問美國西北角沿岸直到普吉特灣,返回舊金山後,一路向西環遊世界。于1909年2月22日,返回出發點漢普頓錨地,第二階段總航程超過30000海裡。

重新編隊後再出發的16艘陣容如下:

  • 第一分艦隊第一中隊:康涅狄格号、堪薩斯号、明尼蘇達号、佛蒙特号;

  • 第一分艦隊第二中隊:佐治亞号、内布拉斯加号、新澤西号、羅得島号;

  • 第二分艦隊第三中隊:路易斯安那号、弗吉尼亞号、密蘇裡号、俄亥俄号;

  • 第二分艦隊第四中隊:威斯康星号、伊利諾伊号、奇爾沙治号、肯塔基号。

四艘美西戰争功勳老戰列艦未出動,參加的都是1900後的新型戰列艦。

大白艦隊完成環球航行後,羅斯福在大白艦隊總旗艦“康涅狄格”号上興奮的講話:

此次環球遠航總共耗時432天,累計航程超過46000海裡。

16艘嶄新的戰列艦,向全球展示了美利堅合衆國新海軍的威容。大白艦隊也向當時氣勢正盛的日本傳達了一個信息:

美國海軍的武力輸出可以抵達世界的任何一個海域,即使從大西洋的港口出發,也足以保護美國在太平洋乃至菲律賓的利益。

附錄

———————

美國戰列艦列表:

美國裝甲巡洋艦列表:

美國防護巡洋艦列表:

大白艦隊兩次編組陣容: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