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任何事物都是有一個循環規律的,從易經來分析,帶你認識這個規律,你會發現這個世界很有趣。《易經》認為,一切事物,無論是自然界或者是人類社會,都有其自身的發展周期和循環規律,一事物的的結束是另一事物的開始。
《易經》的第63卦卦名叫“既濟”,顧名思義,就是事情已經完成了,舊事物結束了,一個循環周期到頭了,《易經》到這裡也應該講完了。但《易經》到這裡并沒有結束,緊接着的第64卦,就來一個“未濟”,說明事物并沒有完結,隻是上一個周期循環完成了,下一個周期循環又開始了。但《易經》強調,這種循環往複不是簡單的重複,簡單的循環,而是一種由低級到高級,波浪式前進、螺旋式上升的發展循環運動。
比如經濟發展過程中的滞漲規律,形成經濟發展的一個又一個波峰和波谷,經濟就是在這種波浪式前進中不斷螺旋式上升的。認識到這個規律,對經濟發展中出現的通貨膨脹或經濟危機就不會感到恐慌畏懼,而是采取新的經濟措施去積極應對,推動經濟的更大發展。社會發展中一個新朝代取代了一個舊朝代,一種新的社會形态取代了舊的社會形态,不是簡單的改朝換代,而是由低級到高級的發展轉變過程。
自然界的循環周期也是如此。 “日往則月來,月往則日來,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則暑來,暑往則寒來,寒暑相推而歲成焉。”日出日落、月出月落,寒來暑往,暑來寒往,這種運動似乎看起來是無始無終,恒久不已,簡單的循環往複運動,今天的太陽還和昨天一樣明。
今天的月亮還和昨天一樣亮,今天的地球還和昨天一樣運轉,但實際上這種往來運動也是在不斷變化的。今天的太陽、月亮和地球與昨天是不一樣的,無論是地球圍繞太陽運轉的軌迹,還是月球圍繞地球運轉的軌迹,都是不斷變化的,隻不過在量變的過程中,你往往感覺不到而已。
今年的春天可能是春暖花開,明年的春天也可能會遇到冰凍災害;今年的夏季可能風調雨順,明年的夏天可能洪水暴發;今年的秋天可能秋高氣爽,适宜收獲,明年的秋天可能陰雨連綿,造成黴變;今年的冬天可能雨雪适宜,明年的冬天可能天寒地凍,甚至出現暴雪災害。因此,要未雨綢缪,做好應對各種自然災害的充分準備。
人也有其自身的周期規律。《易經》的六爻表明,人連續工作了六天,已經很累了,已經處于“亢龍有悔”的狀态了,再工作就會因勞累而出現失誤,因此,與時偕行,人們就創造個星期天或禮拜天,利用這一天休息一下,整頓一下,補充一下,或者到教堂裡面淨化一下因工作一天而煩躁的心靈。
然後朝氣蓬勃地投入到下一個星期的工作中去。其實《易經》的第六爻是“亢龍有悔”,表明到第六天人就已經很累了,再工作就會有損失了,因此工作五天就要休息了。現在以人為本,實行每星期“五個工作日”,這更加符合《易經》的規律。
《複》卦講“七日來複”,更進一步揭示了七天為一個循環周期的自然規律。我國醫學早就研究出人生七日或七年一個周期。一個人不吃不喝,一般來說,七天就會死亡。兒童七周歲開始上小學,十四周歲從兒童進入到少年。
女性七個七年,即七七四十九歲開始絕經,不能生育了。現在的計劃生育政策,也是規定育齡婦女超過四十九周歲就可以免以孕檢,這和傳統生理是相一緻的。有一句話俗話,“四十三,花眼關”,也就是說,人一過六七四十二歲,就要開始眼花了。
音樂為什麼隻有七個音符?七個音符不是現代人的創造。舞陽縣出土的骨笛,有七、八千年的曆史,說明在伏羲之前更加遠古的人就知道逢七的循環周期規律。
我們過去紀年是用天幹地支,這種紀年方式就非常科學。在天幹地支紀年中,從甲子年開始,每十年一個逢甲年,經過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到下一個甲子年,正好六十年。一個人隻要知道他是哪一個天幹地支年出生的,到下一個同樣的天幹地支年來到時,天幹地支就告訴你,你已經活六十年了。
六十大壽,到這一年,就要好好過一過,享受一下,為什麼?這也告訴你,你已經到該退休的年齡了,該休養生息了,不要再依戀在工作崗位上了,再幹下去對你的身心健康就不利了。
所以,六十退休制,是一個好的制度,現在有人根據期望壽命的增長,提出六十五歲再退休,就不是一種與時偕行觀點。六十退休了,讓更多年輕一點的人接替工作,也可以騰出更多的工作崗位和就業機會。
來源:易經解讀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