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戰争系列進行到現在已經第四期了,根據目前收到的反饋來看,存在相當一部分“一方戰役為何獲勝、另一方戰鬥為何失利、美日雙方損管差異原因、美日航為何有時候看起來不堪一擊”此類的疑惑,我認為像這類的問題可能都是比較缺乏對早期航母的相關認知所導緻的。
如果将這一些相關船艦的知識補全了,那麼就将很容易理解“這艘船為什麼會沉、這些機群為什麼會是這種進攻形式、那艘船為什麼天天中彈也不歇菜”這些問題的原理,也怪我之前在篇幅前後設計上存在一些問題,這些船艦的解析本該在戰役解析篇之前就出了,但由于一些原因拖到了現在,所以在本期我将會補充上這些在之前曾頻繁出現的航母之具體設計思路剖析,以及一些各類舊時代航母的相關設計内容分析,為諸位從根源上增添一枚對太平洋海戰的原理的理解基石。
【解析的對象】-以時間線排序的解析對象航母名稱為了方便認知,本期選用了前幾期中頻繁出現的“列克星敦号(USN CV-2)、薩拉托加号(CV-3)、遊騎兵号(CV-4)、約克城号(CV-5)、企業号(CV-6)、胡蜂号(CV-7)、大黃蜂号(CV-8)。
以及日本的赤誠号(IJN CV-2)、加賀号(CV-3)、龍骧号(CV-4)、蒼龍号(CV-5)、飛龍号(CV-6)、祥鳳号(CV-7)、翔鶴号(CV-8)和瑞鶴号(CV-9)這種舊時代的早期航母設計結構,來作為本次解析的主要分析對象,以對應之前介紹過的各種太平洋初期海戰(解析設計結構,而非特定航母介紹)。
【兩條不同的航母設計線的開始】-雙方在甲闆和機庫結構設計和定義上的區别在早期的航母設計中,遠不是當今已被定型了的航母框架,以當時主要的海權國家英、美、日三國而言,在航母的設計中各自摸索、汲取出了多條完全不同的航母設計路線,其中又以美、日這兩個太平洋戰争的主力差異最大,在結構設計、損管設計、裝甲設計、艦島設計、艦載機設計、動力設計和雷達設計等方面均有不同,形成了兩條獨特的航母設計路線。
這裡從結構方面切入,先來講講雙方在舊時代航母中至關重要的甲闆和機庫方面結構設計。
這裡與我們普遍認知中的斜角甲闆和封閉式機庫不同,在50年代前各國基本都是使用“全通式甲闆”和“開放式機庫”的,即一種純直線型的甲闆和一種側向/正向皆可封閉/開放式的機庫,美/日雙方由于對這兩者的作戰定義不同,所以演變出了兩種完全不同的船體結構。
其中美國的“全通式甲闆設計”由“艦艏艉雙向起落”加“中央停機區艦載機多系留”的定義形成(系留有艦載機受損問題)。這種設計可以在規避敵對向起飛的同時,還獲得雙向降落的能力,并且能夠通過提前在甲闆上系留快速聚集大部分的機群,來組成在二戰中美軍最常用的甲闆速攻流多次機群攻擊波(甲闆上本身就停留這一大部分的艦載機)。
另一種“單層開放式機庫設計”則是由“大面積開放式單層機庫”和“頂部懸吊備用機”這兩種定義形式。
這種設計的誕生是由于美國在早期彈射裝置(用不着)上的錯誤設計所導緻的,美國因為想擁有一種在甲闆頻繁收容艦載機時的緊急起飛對敵能力,所以在早期的美國航母機庫上基本都有一種彈射裝置用來緊急機庫起飛(太平洋戰争中期取消),而這種彈射裝置的添加就意味着機庫有了必須開口的必要,那麼選用封閉式配合船體抵消總縱彎曲的機庫就必然會破壞船體的總縱強度了,因為封閉式機庫本身就是需要承擔船體總縱彎曲型變量的(開放式靠甲闆的伸縮結構承擔)。
并且,這種不需要承擔總縱彎曲的開放式機庫也會對升降機的限制會小很多(封閉式需要承擔總縱彎曲,所以升降機設計的小且偏僻),大量美航因此原因得以在中軸線上布置三座超大型升降機,讓美國機群的甲闆集結形成攻擊波更加迅速(珊瑚海戰役中有體現,單波量多且快)。
這也可以解釋為何美國在早期的航母結構設計上基本都選用了大型單層開放式機庫的設計了(并不是全部,列克星敦封閉式),因為這種設計不管在當時還是人員編制增多(空間大,日航空間後期極度逼仄)的二戰末期都很實用。
另外,美航的開放式機庫除了上述的優勢外,機庫側向開閉(卷拉門)和懸吊備用機的結構也為美國航隊“提供了降低日軍通用彈(半穿甲)殺傷和增大艦載機搭載量的功能”。在側向可開閉機庫的模式下,美航被穿甲彈進行入機庫後可緊急将易燃易爆物丢入大海,然後就可以有效的減少炸彈爆炸蔓延的二次傷害和沖擊波産生的殺傷(封閉情況下沖擊波殺傷大),也使得本身在頂上懸吊的備用機更加安全,并且這種結構還可以有效的保持良好通風環境和緩解艦載機暖車産生的廢氣,在這種優勢定義下的美航甲闆和機庫設計一定程度上為後來離譜的美國損管提供一定的助力。
以上為美國對全通式甲闆和開放式機庫的定義了,下面我們來說說另一方日本這兩種航母内部結構産生的完全迥異的設計定義和作戰方式定義,這演變出了另一種航空作戰模式。
簡單來說,日本的航空戰攻擊波相對美國的多波次攻擊波是一種一波流的打法,其強調機庫對艦載機全收容的搭載方式(日航多為低幹舷,海浪導緻需要全收容),一般的會在短時間内就将艦載機從機庫中全部升上甲闆,在集體熱車,最後在甲闆聚集大量的艦載機後發動一波流的航空戰攻擊波。
這種作戰形式儀仗的是日航雙層或三層的大容量開放式機庫(鷹系列和鳳祥是單層),其可以通過多層機庫将大量當時較輕的舊式螺旋槳飛機全部都收容在機庫内,然後進行大批量的甲闆蓄機,這種作戰方式在多艘航母的協同作戰或偷襲的情況下會相當強力,第一、二波攻勢基本是無法抵擋的,類似珊瑚海海戰和珍珠港偷襲戰都可以體現。
不過,這種航母設計導出的作戰方在某些環境下雖然強勁,但因為劍走偏鋒的原因,同樣是存在着許多缺陷的,這些缺陷大多與它的總體框架無關,而是細節上的問題居多。
以同樣類型的甲闆和機庫為例,日航在全通式甲闆上布置的單面少量攔截索和網(艦載機降落輔助工具)并不具備雙向起落和規避敵對向起飛的能力,這造成了中途島海戰時日機降落成一鍋粥的局面,以及遭遇近程航戰時起飛困難的問題。同樣,在機庫的設計上也缺失細節,導緻造成了多場戰鬥的最終失敗。其輕薄的柚木甲闆面對美航SBD型俯沖轟炸機的短延時穿甲彈時更本起不到阻攔作用(觸甲闆爆炸穿甲彈/藥量多,日軍損管難救),因表面大爆炸而産生的甲闆大創面日本損管隊根本無法進行快速修複,這就導緻了過度密集且集中的多層艦載機機庫極易在上方防護缺口的情況下被二次攻擊攻擊産生大爆炸的情況,日航一但在停留大量艦載機時被兩發入魂,就極有可能産生大規模的殉爆。這些種種因素加上日航極其離譜的機庫側封閉式設計(日本的開放式機庫隻開前後),就構成了日航在蓄機時(屯機群攻擊波)被貼臉時神仙難救的情況。
講到這裡想必大家也理解了為什麼美軍在中途島南雲換彈操作下大殺四方的原因,日本航母在内部甲闆和機庫的結構設計上存在有兩個緻命的缺陷,其高密度載機的機庫和封閉式的機庫側舷在無形中制造了一個隐形炸彈的設計布局(後面的大鳳号改了),在特定情況下這種布局的防禦力會降低到最低點。
其實,這樣的航母設計緻命缺陷美航也有,不過不是在同一方面,美航過度集中的是鍋爐和輪機的動力系統,這使得他們總是被雷擊戰擊毀動力系統而失去行動能力任人宰割,回頭看看曆史可以發現多艘美航都是這麼沉的,不過區别在于燈塔國問題出現的早 ,所以他們可以在後來的設計中改掉這個缺陷,而本子在發現時已經局勢扭轉了。
【損管的差異】解析美國的離譜損管從何而來上述提到的結構設計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雙方的損管優劣,因此此處承接上述的結構解析,繼續剖析一下由結構設計和其他多個方面組成的美日航損管差異。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美航離譜損管的聲名,也會對這種現象存在一定的疑惑。因為在相當多的時間段内,美航總是會顯得屹立不倒,而對日航又會常覺得一碰就碎,很難想象出這種差異是如何産生的,因為單看人員編制和船體性能其實也差不多了多少,美航的損管隊總不可能都是一個頂倆吧?那麼這種神奇的觀感是如何産生的呢?
其實這個答案很簡單,在上述的結構設計中就有顯現,美日航的損管差異主要體現在本身的開放式機庫設計和艦載機的炸彈設計上。
此處先論航母本身的機庫結構設計,這個部分在上述稍微提了一下。其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日航機庫的逼仄設計和先紮堆再起飛的作戰模式,相比美航甲闆系留加懸吊備用艦載機的戰備模式,日航在平等信息局勢下會始終處于一個将大量易燃易爆物積累于頂層的狀态,加之側向封閉式的上方内部空間,這種航母的戰備狀态會在信息劣勢或着敵方機群距離貼近的情況下顯得十分緻命(日航的進攻型艦載機也是個隐形炸彈)。
其實美日雙方本身對艦體損管的思路都是一樣的,均使用了當時普遍的柚木鋪滿(防滑/黴,保溫)、來進行破哪補哪的速修方式(鐵甲闆速修不了),因為柚木本身就做過阻燃處理(不易傳燃),所以在受損面不大的情況下隻要快速更換了木闆就可以隔絕二次受創的可能性了。
不過,講到這裡也就涉及到了另一種雙方的損管差異設計了,也就是美日之間不同的機載彈設計,這種不同的機載彈設計對雙方損管隊的能力限制産生了不一樣的後續影響。
以日本的機載彈為例,由于它的設計思路存在問題,就導緻了其造成的傷害皆在美國損管隊的修複範圍内,讓美國損管隊得以在短時間内快速修複一次創傷,防止一般會更嚴重的二次受創。而美國的機載彈設計則恰恰相反,其主要針對上層的設計完全超過了日本甲闆的承受限值,就這造成了日航損管隊無力在短時間内修複一次創傷,極易遭受更嚴重的二次受創的局面,此為雙方在機載彈設計不同的情況下形成的損管差異原因之一。
其中日本的機載彈主要有兩種,分别為九七式通常彈和九七式陸基彈,後者為日軍擴展九七式艦攻多功能性的彈藥之一,是對艦有煙無傷的典型,這裡不贅述了。
日軍主要的機載彈對艦手段還是前者九七式通常彈,這種彈藥的設計思路存在問題,且恰好被美軍的艦體的上部設計結構給完全的抵消了,所以其實實際能力也不強,注重穿深、忽視裝藥量的結構無法對甲闆造成大面積殺傷,通常隻能造成一個正常人類半身大的創口,所以美航損管隊通常可以進行快速修複,而且它還穿透不了美航下層3-40mm的強力甲闆,因此基本面隻能在機庫裡爆炸,而我們提到過的,美航的備用艦載機是有懸吊設計和機庫側壁的可開閉設計的,這就隔絕相當一部分易燃易爆物被爆炸蔓延産生殉爆的情況,因此日航艦攻機的炸彈基本隻能做到一次殺傷,而且還是主要對人員和受創區域面的直接殺傷,所以這也是亡與日本機群的戰艦主要沉與雷擊戰的原因。
而這種情況完全相反的正好是美航機載彈的設計。
美國的SBD無畏式轟炸機一般攜帶的是一種裝藥量極大的短延時引信穿甲彈,在接觸突破到甲闆的瞬間就會引爆,如下圖這般造成人力無法快速修複的大面彎卷創傷,所以日航的損失慘重其實和損管沒啥關系,它一但受到創傷都屬于快速修複不了的級别,加之上述提到的機庫高密度設計問題,也就形成了在載機狀态下的日航對美航的二連發攻擊基本難以阻擋的情況。
那麼講到這裡了也就很明白了,這雙方之間的損管差異基本可以總結為“沒機會修和讓你瘋狂的修”的兩種情況,而日本就屬于沒機會修的那一方,日航在遭受SBD通常彈的襲擊後,那窟窿一時半會根本填不上,更何況敵人的襲擊不可能隻有一波,這就凸顯了兩者損管巨大差異的觀感。
而這種差異後期是越來越大的,随着在珊瑚海海戰中列克星敦号的沉,美航提前在戰鬥中找到了己身防衛缺陷的部分,及時彌補了這部分,因此它在後期更加顯得刀槍不入了,反觀轉入劣勢後不查漏補缺的日航,就經常會給人一種一碰就碎的感覺 。
【裝甲對比】刨除外在因素的雙方航母裝甲實際對比那麼,在理解了現實中的雙方防衛和損管差異以後,我們這裡在從這一點進行延伸,了解一下雙方航母在裝甲上的具體差異,畢竟上述隻夢算是上半部的一些設計問題和外部原因,隻針對了機載彈和機庫進行了剖析。
這裡依舊從航母的上半部分開始談起,對于最上層的裝甲飛行甲闆而言,美日雙方其實都差異是不大的,為了上述損管的快速修複力和防腐、防黴、防滑、保溫能力,其都選擇了東南亞地區較多的柚木來作為最上層的甲闆,且為了損管的快速更換能力,其都設計的不太厚重,這種甲闆是航母初期螺旋槳飛機時代的獨有産物,在戰後就因為噴氣式飛機的出現而淘汰了(尾焰遭不住),換成了更厚重的特種鋼加抗溫塗料的組合。
而飛行甲闆往下是則防護能力較強的強力甲闆,也就是航母真正的上層防護,但因為美航對日航的炸彈襲擊基本不打這塊,而日航的通常彈也很難穿透厚達3-40mm的強力甲闆,因此這一塊區域在兩邊都不是主要目标和受創區域。而其他上部的結構,類似兩舷的裝甲和指揮塔、舵機、防水壁、裝甲線等部分都是重點防護的對象,基本都是在4英寸左右的厚度,因此雙方的上部裝甲在不談結構設計的情況下其實都差不多。
裝甲防護區别比較大的地方在于水線下的部分,早期的企業号等美航對水線下的防護設計較為忽視,在雷擊戰中吃了很大的虧(被擊穿水下動力)系列,之後才在1943年的改裝中增添了防雷鼓包和多層分倉的防護設計,在此之後才美航才擁有較強的防雷能力。而相比之下,同期聲的鶴級日航早就有了三層的水下分倉和防雷鼓包,因此在最新型航母(鶴級是新型航母)的水下防雷設計上,日航的早期是做得較好的,不過這種裝甲優勢在戰事轉向劣勢後就被開始粗制濫造的本子反轉了,在之後戰事中日本的水下防護反而成了劣勢的一方,前有大鳳被一發入魂,後有信濃被四發擡走。
【外部/性能設計解析】赤誠加賀的左艦島來源和左艦島設計的淘汰那麼,在了解了太平洋戰争中雙方航母的内部結構設計原理、裝甲分布和損管區分等根源性問題之後,這裡我們也擴展一下,對一些甚少提到的外部/性能設計,類似艦島(群體物體,與艦橋不同)、艦載機和雷達等方面的設計進行解析,還原那個舊時代航母的整體形象。
首先是對當時左右艦島設計存在的來由原理和被取締的原因進行剖析。
相信了解過IJN聯合艦隊的朋友都知道赤誠、加賀号左艦島的設計,也清楚這是一種失敗的設計,那麼什麼是它産生的原由和被取締(飛龍開始就停止了左艦島設計)的原因呢?我想諸位對此是心存疑惑的,這裡就由我來解惑!
其實他的來由和失敗的原理都很簡單,其來源是日本在1935年召開的一次名為【航空母艦艤裝に関する件照會】的會議,在這次會議上日本航母設計院以平衡左右的理由為核心,提出了左艦島、右煙囪布局的航母外部設計思路,這種設計思路在會議被通過的條件下确定了之後赤誠、加賀号一段時期内的左艦島異端生涯(後來改掉了)。這種設計其實算是日本走過的一條歪路,在别家都能以右艦島加煙囪的結構穩定艦體平衡的情況下,怎麼看船體失衡都是己身的内部設計存在問題,但不管怎麼說,這種左艦島的異端設計在30年代的下半旬誕生了,這就是它的來由。
但是拆東牆補西牆設計方面注定行不通的,它被取締的速度也很快,在它面世的的不久後,這種設計在後來的龍級航母中被取消了。
這裡他失敗的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他們想要到效果比不上設計缺陷産生的損失。
當時的日航設計師在設計時有許多的盲點,設計的右側向下大煙囪雖然在大部分時間處于既定的向下排氣的狀态,但在日航的低幹舷傳統劣勢之下,海浪的沖擊還是會将煙霧帶回甲闆的,所以這也就造成赤誠号艦載機起落困難的問題。
另外,舊式螺旋槳戰機的特性他們也沒有考慮到,按照舊式螺旋槳飛機的原理來看,擁有右手使用慣性的艦載機機械員在手動制動螺旋槳運行時,螺旋槳會産生一個天然向右偏航的狀态,前方的駕駛員通常需要向左稍微調整才能穩定航線。而這種隐性的特性會在螺旋槳飛機降落減低螺旋槳速率的情況下産生左偏航的情況,因為在螺旋槳帶動的右偏航力矩減低的情況下,本身位置航線的左偏操控在快速高度下降下反而是加速的,因此在人本身從坐往後觀察的人眼慣性下,自帶的左偏航容易拉扯艦載機進入左艦島産生發視覺盲區,造成降落的危險性,還原到現實的事實就是多架的日機因此而受損墜毀。
所以,在此之後的左艦島級成了海上諸國的禁區,即使現在戰機和煙囪等結構都已經多次叠代,失去了當時産生危險的條件,各國也都将右艦島作為一個幾乎定型的部位。
【外部/性能設計解析】雙方在艦載機的區别另外,除了在艦島方面的差異,雙方另一個差異較大的地方是航母上搭載的主要攻擊手段“艦載機”,比起走了歪路的艦島設計,美日在艦載機的設計方面屬于兩條完全不同的合理設計路線。
雖然總體上都是一個向高航速堆疊的路線,但雙方的艦載機卻是各成體系,這緣于雙方達成這種武器體系的過程是全封閉的,因此形成了兩種的艦載機體系。
美日在這個戰争期間的時間段内共有兩代艦載機系統誕生,其中日本的第一代艦載機系統為九六式艦戰(戰鬥機)、九七式艦攻(雙用轟炸機)加九九式艦爆(俯沖轟炸機)組合,第二代艦載機系統為零式艦戰、天山艦攻加彗星艦爆的組合;這兩套系統對應的是美國的另外兩套艦載機系統,其一為F4F式艦戰(野貓)和SBD式艦攻(無畏式)加TBD魚雷(魚雷機)的組合,其二是F6F式艦戰(地獄貓)加SB2C式艦攻(地獄俯沖者)的組合,這雙方以這些空中力量形成了自己的艦載機體系,下面具體介紹一下這些空中武器。
先從雙方的艦戰說起,日本方面在1942年之前屬于九六式艦戰和零式艦戰的混合,屬于一個九六式逐漸被零式替換的過程,到1942年以後日航就完全搭載的是零式了。
這其中的前者九六式艦戰是1936年由三菱重工開發的一款戰機,是日本第一款全金屬單翼式戰機,采用了名為41型氣冷的9缸發動機,最高航速在430km/h左右,主要火力系統為兩台7.7mm的九二式機槍。綜合他的對标選手F4F野貓來比對,這款戰機在火力、航速方面皆被碾壓了一個緯度,如果日本是以此戰機做為主力顯然在早期并不會擁有現實中的那麼大優勢,不過日本所幸的是,他們在發動戰争之時已經将零式換裝了絕大部分。
這款換裝彈零式戰機在日本空中力量中完全屬于裡程碑式的戰機,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世界先進級别的戰機。日本在它身上應用了如可全封閉收放式的起落架、電熱型飛行服、大火力的機關炮和超硬鋁承力飛機殼、大視界座艙、可卸載油箱等等的新新技術,在附加了這些當時日本的最高科技以後,零式戰機的航速(533.4km/h)、爬升率(800m/min)和航程(3350km)達到一個相當離譜程度。
同時,它的攻擊能力也增加了一倍多不止(機炮子彈少,所以隻有一倍多),兩翼下方新增了兩台機炮,并攜帶了多枚低威力炸彈,這在性能比上完全碾壓了同期的F4F野貓型戰鬥機,加之早期日航飛行員勝出多籌的空中作戰經驗,零式在早期甚至取得了1/3的驚人交換比(可信度較高,美軍早期逆風1/6那個說法基本可以當笑話看),直到美軍将這阿留申群島作戰中繳獲的零式戰機解剖後,才針對零式開發出了一套應對高爬升和快速過彎能力的新型戰鬥方式,零式的奇迹到此才得以中止,美航在戰機上勝過了日航的戰機,不過這個時候地獄貓戰機已經開始替代野貓了,所以這實際算不上同代F4F的戰績。
這款F4F戰鬥機是美國用來對标零戰的一款戰鬥機,也稱為野貓戰機,是美國格魯曼公司貓系列戰機的起點。
這款艦載戰鬥機在航速(534km/h)和火力(6挺M2)上與零式趨近,但為了在裝甲防護上的強力而犧牲掉了航程(1240km)、爬升(590m/min)和過彎能力,所以他在機動性上遠不如靈巧的零戰,他的優勢是自身的自重和防護,其在俯沖時可以利用自重産生的加速度進行咬尾作戰,防護能力也讓他擁有比零式更高的容錯率,所以他和零式的對比大抵是強壯的搏擊健将和靈活的運動健将之間的區别,在混戰和貼臉的進攻方式中,野貓可以發揮更大的優勢,在小規模纏鬥和遠程的航空戰中,零式可以占據優勢,所以就戰鬥機而言的話,零式和野貓其實算是各有千秋了,但因為早期的戰争形式和飛行員水平利與日本發揮,所以零戰和野貓在早期的戰力差距很大。
到這裡為止,戰機暫時都處于日強美弱的階段,不過這種差異很快就被反轉了,在破解零式的戰鬥方式不久後,美國又研發出了新一代的F6F型地獄貓戰鬥機,在解除了敵方優勢的同時還反轉了己方的艦載機的性能劣勢。
在太平洋戰争中後期,格魯曼公司對貓系戰機進行了提升,這個提升到内容和過程說起來複雜,但其實都可以簡單的總結為兩個行為,一是對防禦力的加強,二是對航速的提升,F6F地獄貓在将航速提高到630km/h的同時還加強了座艙防護和機殼等關鍵部分的防護,達成了在航速超過零式的同時還比它硬無數倍的成就,這就導緻了後期在烈風(A7M)研發失敗的情況下,由菜雞飛行員駕駛的零式被降維打擊下成為了一種隻能執行神風行動的工具,與彗星艦攻組成了自雷雙人組,所以F6F的這種戰機在戰争中發揮的作用其實擴大優勢,本身在進入後期後日航的戰機就已經無作為能力了。
下面說說艦攻,相比艦戰,雙方在艦攻的情況則簡單很多。之前在珊瑚海提到過的九七式艦攻就是對标美軍TBD蹂躏者魚雷機的雙用轟炸機,這兩款艦載機主要用魚雷對目标戰艦、航母産生殺傷(南雲換彈屬于特殊事件)。
雙方在航速等性能方面相差不多,隻在載彈方面有所區别,九七式可選用的彈藥包括1枚800kg炸彈(珍珠港用的)、1枚500kg炸彈、2枚250kg炸彈、6枚60kg炸彈和1枚900kg魚雷;TBD可選用的彈藥包括1枚450kg魚雷、1枚350kg炸彈、3枚230kg通常彈和12枚45kg碎片炸彈。
綜合來看,日本九七式兩用機在載彈量上要好過蹂躏者,貌似攜帶更大的炸彈,産生更好的效果,但實際上的真相卻不是如此,根據現實中的情況來看,日機攜帶的陸基炸彈和通常彈都存在有設計問題(上面損管寫了),因此用處很小,實際上日方隻有魚雷方面占據少許優勢。
至于艦攻的後續第二代,美國選擇了在TBD型魚雷機的續航力和航速上做改進,日本選擇開發新的天山艦攻。
在這兩種不同的選擇中,雙方收獲了不同的結果,日本的天山艦攻雖然加入層流翼和大頻率的發動機,在性能上勝過了TBD的後續型号,但在飛行員水平下降和戰場局勢扭轉的情況下,艦攻機本身能在劣勢方發揮的餘地就很小了,更何況他還是在戰争中後期的投入的,這意味着投入的天山發動進攻的話基本隻能淪為高航速地獄貓的标靶。
最後的艦爆,也就是俯沖轟炸機,也屬于同樣的情況,日本通過德國提供秘密的技術支持研發出了與美軍先進程度相差無幾的九九式艦爆,在早期因為戰争局勢的優勢和護航戰鬥機的航速優勢取得了全面的優勢。
但這種優勢同樣在後期飛行員素質下降和空中護航能力的缺失而轉向劣勢。
與上述天山艦攻和九七式艦攻的區别在于,日軍對俯沖轟炸機的後續繼承者的思路不同,他想要開發一款超500km/h高航速的俯沖轟炸機,來對高航速的敵軍戰鬥機進行性能抵消,繼續執行一些逆風狀态的轟炸任務,但這種想法最終沒卻有實現。
對于駕駛低航速艦載機都勉強的日本後期菜雞飛行員來說,這款名為彗星艦爆的俯沖轟炸機過于難操控了,把炸彈丢到敵方臉上成了難事,反倒是撞自己的友軍和飛行墜毀熟練的不行,因此這款戰機在後來完全成為了一款組合零式進行神風襲擊的自雷小隊成員之一,畢竟炸不到的情況下蝗軍必然是要物盡其用的。
美日雙方的動力系統、雷達系統最後這裡簡單介紹一下美日的動力系統和雷達系統(懶得扣字了)。
日本用的動力系統是重油鍋爐和蒸汽輪機(功率大、可靠性高、價格低)的一種搭配,也有少量的油煤混合鍋爐來補充動力,這個系統以鶴級和赤誠級、加賀級為例,基本都位于艦體的底部位置,是一種當時比較普遍的動力供給。
美國在這方面用的類型與日本一樣,但在配比上有稍許的區别,他的蒸汽輪機要比日航多出一倍,也沒有油煤混合鍋爐的使用,反而是配置了兩套柴油輪機作為輔機。
綜合來說,雙方航速相差不大,但在這種動力系統的配比之下,續航力要比美航要更好一些。
至于雷達方面,美航使用的是CXAM型雷達,在珍珠港時期就已經裝備在戰艦之上了,因此美航是一開始就具備雷達探測能力的,而日本的22式雷達在1943年才研發完畢,到1944年後才正式運用到己方武器之上,因此美日之間的雷達探測方面差異還是挺大的,這也是前文中寫到的珊瑚海海戰日航探測困難和遲緩的原因。
本文完到這裡航母篇的介紹就結束了,其實還有許多方面我都打了草稿,但太複雜了把我頭都搞昏了就取消了,先寫到這裡收筆。
感謝所有觀看完的觀衆,最後求波點贊和關注。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