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的一天,北京昌平定陵——《明史》認為導緻王朝滅亡之禍首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的陵墓——裡的棺椁被考古人員打開,一件缂(kè)絲十二章衮(gǔn)服現世,當時面料已呈深駝色,各色圖案均有破損,但仍可見其概貌。
萬曆皇帝棺椁内的衮服
衮,是周天子以降曆代皇帝在祭祀天地、宗廟、社稷、神農,以及冊書授官、過生日和舉行大典時所穿的禮服,是龍袍中最為珍貴的精品。
這件衮服出土時,帶有絹制标簽,上寫“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衮服”等字樣,由此可知該衮服制于公元1617年,是目前所見最早、最完整的十二章衮服。
缂絲十二章衮服複制品
衮服局部
萬曆皇帝畫像
“衮”字,最早見于西周時期青銅器上的銘文,象形字“衣”的中間,加入“公”——公的本義是平分,在西周時用于對地位尊崇之人的祖先的尊稱。
若按同屬陣營的“衷”來推斷——衷為“衣”中有“中”,原義為内衣,後來引申為内心,則“衣”中有“公”之衮,造字本義為天子祭祀祖先時穿的禮服。
西周青銅器吳方彜蓋銘文,第二行第六字是“衮”
定陵出土的缂絲十二章衮服身長135厘米,兩袖通長234厘米(垂下來大約要接近膝蓋了),通體缂絲織就,上繡十二章和十二團龍為主體的紋樣,用色以藍、綠、黃等正色為主,配以二十餘種間色,富麗堂皇。
相形之下,清朝皇帝的衮服雖然也紋繡十二章,但其冠服制度迥異于華夏。
十二章源起周代,為日、月、星辰、群山、龍、華蟲、宗彜、藻、火、粉米、黼(fǔ)、黻(fú)十二種圖案,每一種圖案均有其象征意義。
按照曆代注疏《周禮·春官·司服》的解釋:
——日月星辰,取其明也;
——山,取其人所仰;
——龍,取其能變化;
——華蟲(鳥類,其頸毛及尾似蛇,兼有細毛似獸),取其文理;
——宗彜(宗廟彜器),取其忠孝;
——藻,取其潔淨;
——火,取其光明;
——粉米,取其養人;
——黼(斧形,刃白身黑),取其做事果斷;
——黻(黑青相次的“亞”形),取其背惡向善。
十二章
由十二章裝飾的衮服,體現了鮮明的等級制色彩。
據考證,中國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時期,到周代已逐步确立。西周時期,周王朝設司服,内司服官職掌握着王室服飾。服飾成為了物質與精神複合的産物,是政治的直接手段——賈誼《新書服疑》:“貴賤有級,服位有等……天下見其服而知貴賤也。”
不過,當今人熟知“衮”,卻是托了清宮戲的福——當然不是清帝的龍袍,而是和孝莊談戀愛的多爾衮——多爾衮是滿語音譯,意思是獾,是不是魯迅筆下《少年潤土》中偷瓜的獾,則不得而知。
其實這個名字已經很不錯了,他爹努爾哈赤的名字翻譯成漢語,是像野豬一樣的人;他弟弟多铎,翻譯成漢語是胎兒。其他王公貴族名字也高明不到哪裡去,貝勒嶽托,意思是傻子,将軍席特庫,意思是尿炕孩子。中國曆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就是由獾率領胎兒、傻子和尿炕孩子們所創立。
如果喜歡,請點個贊。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