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在學術思想方面繼承宋代大儒陸九淵,以自己的體悟加以完善,形成了獨具一格的“心學”體系。王陽明的思想一出世,便産生了巨大的反響,為當時萎靡消沉的社會灌輸了生機與活力。
01
君子如玉亦如鐵
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饑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譯文:名與實相對。務實的心重一分,求名的心就輕一分。若全是務實的心,就沒有一絲求名之心。如果務實的心猶如饑而求食、渴而求飲,哪來好名的功夫?
人生啟迪:“謙謙如玉”與“铮铮若鐵”,從不同側面展現了君子人格的兩種特質。當今之世,紛繁複雜,在不同的時候需要運用不同的品質。我們應當學習王陽明,講究方圓之道,既養铮铮鐵骨的一身正氣,處世有底線,為人講原則;又取謙謙如玉的圓融為人,包容四方。如此,才能在熙熙攘攘的人世間遊刃有餘。
02
養一身浩然正氣
須是勇。用功久,自有勇。故曰“是集義所生者”,勝得容易,便是大賢。
譯文:必須有勇氣,用功久了,自會有勇。因此孟子說“是集義所生者”。容易取勝,就是大賢人。
人生啟迪:王陽明認為,做每一件事都要符合良知的要求,這樣才能使心中的浩然之氣壯大起來,再遇到其他事情就更能以良知為指導,從而達到“從心所欲而不逾矩”的中庸境界。由此看來,要養浩然之氣,就要做正直之人,誠實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日積月累,不斷壯大。
浩然正氣,是人的精神脊梁,抵禦歪風邪氣的屏障。
03
去做才是孝
就如稱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此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稱他知孝知悌,不成隻是曉得說些孝悌的話,便可稱為知孝悌。
譯文:又如,我們講某人知孝曉悌,絕對是他已經做到了孝悌,才能稱他知孝曉悌。不是他隻知說些孝悌之類的話,就可以稱他為知孝曉悌了。
人生啟迪:人的一生難免有很多遺憾,其中最大的可能莫過于“子欲養而親不待”。當有一天我們募然發現,父母已兩鬓斑白,此時才孝敬他們,我們會錯過無數時機。甚至當雙親已離你而去,才幡然悔悟,卻已盡孝無門,這将成為永遠無法彌補的憾事。
04
孝不孝代表人格
善人也,而甚孝。
譯文:真正善的人,必是極為孝順的。
人生啟迪:在現代,家庭觀念正在日漸淡漠,孝的精神也逐漸喪失。我們不應該隻用一些時髦的理論“武裝”自己,仿佛自己不食人間煙火似的,完全沒有傳統文化中那種踏實、厚重的責任感,其實隻是自己的眼睛為花花世界所迷。親情就是親情,是人生最珍貴的東西,也是隻有放在心裡才能越捂越熱的東西,一切使之淡漠的理由,都注定會得不償失。
05
不孝無良知
不慈不孝焉,斯惡之矣。
譯文:不慈不孝,這是我的良知所厭惡的。
人生啟迪:王陽明提倡以良知為本的孝道觀。他認為萬事萬物的本源是良知,有了良知之心,自然就會發自内心地孝順父母。良知一旦被蒙蔽,孝順就僅僅隻是形式上的孝道,而非出自内心真誠的孝。
要孝敬父母不能光有外表的花哨言行,還必須有真正付諸行動的愛。
06
心至誠才能行至孝
此心若無人欲,純是天理,是個誠于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然要求各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然要求個清的道理。這都是那誠孝的心發出來的條件。卻是須有這誠孝的心,然後有這條件發出來。
譯文:
如果己心沒有私欲,天理至純,是顆誠懇孝敬父母的心,冬天自然會想到為父母防寒,會主動去掌握保暖的技巧;夏天自然會想到為父母消暑,會主動去掌握消暑的技巧。防寒消暑正是孝心的表現,而這顆孝心必是至誠至敬的。
人生啟迪:孝是發自内心的情感表達,沒有表裡如一的孝就沒有真心實意的愛。在孝敬父母時,我們要發自内心,真心地為父母做事,用一顆真正的孝心讓父母開心愉快,自己也就真正盡到孝道了。
07
身外物不奢戀
然可欲者是我的物,不可放失;不可欲者非是我物,不可留藏。
譯文:可以得到的,就是自己的,不能放棄。不可以得到的,就不是屬于我的,不可以留藏起來。
人生啟迪:随着社會不斷向前發展,人們越來越注重物質利益的追求,同時精神也越來越與自己的心靈分離,
人們心靈深處愈感孤獨、苦悶、煩躁、矛盾。如何使人們荒蕪、緊張的精神得以纾解、提升?王陽明指出的路,是以一種豁達的心态來為人處世,不要讓所遇之物成為心中羁絆,不做聲色貨利的奴隸。這不僅是一種灑脫,更是參透萬物後的一種平和。
08
克己才是真功夫
人須有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譯文:人需要有為自己着想的心,才能克制約束自己;能夠克制約束自己,才能成就自己。
人生啟迪:人活在世上,做什麼不需要克己呢?為人處世的功夫,明白道理隻是基礎,能夠做到克己才能實現。但克己不是壓抑自己,因為克己的實質,不是源于外在的壓迫,而是源自内心的不平。人心若平,世間便無不平之事。所以克己的真正指向,是修煉自己的心,修養自己的境界。
克己,如同佛家的戒律,隻要觀念上不要跑偏成壓抑欲望,而是明白這是為了修煉散亂之心、萃取出本心中真正美好的品質,便正是心靈修養的功夫。
09
榮辱毀譽皆泰然
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子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時,複以草為善矣。
譯文:天地化生,如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别?你想賞花,即以花為善,以草為惡。若要利用草時,又以草為善了。這些善惡都是由人心的好惡而産生的,所以從形體上着眼看善惡是錯誤的。
人生啟迪:
是非善惡,隻在一念;澄然本心,本是不動。一切功名利祿、悲歡離合都不過是過眼煙雲,得而失之、失而複得等狀況都是經常發生的。能看到這一層,就能把那些缭亂自心的東西,看淡些。
10
把世間當修行的道場
人須在事上磨煉做功夫乃有益。若隻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譯文:人必須在事上磨煉,在事上用功才會有幫助。若隻愛靜,遇事就會慌亂,始終不會有進步。那靜時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斂,實際上卻是放縱沉淪。
人生啟迪:
一切困苦,皆是磨砺。唯有靠世間種種難處的磨,亂心才能得以調伏。磨到最後,就是境界現前。天行健,君子大可自強不息,全心入世。隻要能夠做到厚德載物,便不會入歧途,而成利益自己與世間的事業。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