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簽: |
梅山武功來自于湖南新化的王爺山。王爺山是新化舊時的一個地域名,為現在橫陽山一帶,那裡盛行武功,舊時有句俗語叫“關雲長的大刀,趙子龍的馬,長沙城的戲子王爺山的打”,這“王爺山的打”指的就是新化王爺山一帶好打、善打、尚武。八十年代全國武術挖掘整理工作開始後,“王爺山的打”便以新化古名—梅山正式命名為梅山武功。可以說,梅山武功,淵源流長,它有着悠久的曆史和廣泛的群衆基礎,是梅山人民在長期生活與鬥争中逐步積累和發展起來的一項地域文化遺産,是湖南武術庫中一個有名的民間武術拳種。在新化縣域的許多村落中,特别是橫陽山一帶,它是村民常年練習和娛樂的主要體育項目。自從清朝中期形成拳種以來,就有許多梅山武功傳人通過多種方式使它傳承和推廣開來,經過梅山前輩們的代代傳承,它已從精英化體育項目轉變成了大衆化體育項目。梅山武功是地域民間武術,它套路繁多,形式古樸,風格獨特,處處體現了地域文化特色,是一種典型的俗文化。它為當地居民喜愛和練習,并承載着巨大的社會文化功能,以緻于解放以來,它成為了當地的标志性文化。
清時朝中,梅山武功的許多拳械套路日趨完善,如梅花拳、棍、鐵钗、钯、櫈、流星、桌拳等套路。梅山武功已初步形成有理論、有獨特風格,有完整套路的地方拳種。而且,拳師輩出,當時在王爺山一帶最為著名的是劉應樸、蕭老四、發轉子。劉應樸是王爺山田蕩垣人,善長梅山南拳,曾在開封為人家當镖師。蕭老四是王爺山逆壩凼人,善長鐵钗,發轉子是王爺山大石夏屋場人,善長齊眉棍,被當地人譽為“樸少爺的拳、蕭老四的钗、發轉子的棍”。《湖南湘技紀聞》記載,新化武師伍再明(王爺山人)為顯其能,相室中一桌,其木系堅木,鋪置地面,并五指插之,洞木及土。此舉足可以見得伍再明的勁力之大。新化人伍再先(王爺山人),号稱命再先,此人武功高強,據傳有人在他吃飯時,突發一流星,被他用筷子挾住。相傳在湖北漢陽碼頭,伍再先上船,遇一夥強盜,他縱身一躍,輕如飛燕,瞬間已在桅颠。著名武師劉祖樸,從小随父習練梅山武功,不但功力大,而且能識風辨器,據傳他身背一沙鍋,讓衆人持棍擊之,無人能擊破。劉紹祖系王爺山人,身手敏捷,個子高大,因排行老七,人稱紹老七,此人家境富裕,地主出身,但行俠仗義,他棄文練武,不惜花費家中巨額錢财,拜師當地名師劉春山,練就一身好武功,據說高餘丈的練武樓,可飛身上下,一籮筐谷物,用一手托起,一手一拳,便可把谷物從丈餘外打進倉裡。民國時期,新化縣舉行過三次大比武。民國21年。縣首屆國術比賽,王爺山拳師廖滿山獲得第一名;民國24年,第二屆縣國術比賽,王爺山拳師曾斌獲得第一名,民國27年,第三屆縣國術比賽,王爺山拳師陳渭南獲得第一名。解放後,梅山武功有了更大的普及和發展,許多套路更加完善,如梅山南拳、南刀、梅山棍、梅山鐵钗、梅山锏、流星、钯、梅山大刀、梅山刺、梭标、梅山戟、闆凳拳、桌拳等。群衆活動更加繁榮,梅山武功已從精英化武術走向大衆化武術,從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群體武術活動增多,逢年過節,舞龍耍獅,都有武術表演。1972年,新化縣體委邀請王爺山鵝塘鄉、橫陽鄉的武術代表隊來城關鎮表演,觀衆達數萬人。1975年,鵝塘鄉被評為全省農村體育先進單位。1978年8月,江西、江蘇兩省代表團來王爺山參觀,鵝塘鄉組織了1000多人參加的拳術,500多人參加的棍術,300多人參加的刀術,100多人參加的對練表演,受到高度稱贊。七、八十年代,王爺山以教梅山武功為生的職業武師增多,他們常年在本地或外地教武,并經常相互之間進行比試,既提高了武技,又促進了梅山武功發展,王爺山拳師陳福球曾在七十年代以犁腳進和轉手封打敗過當地許多拳師,其犁腳進和轉手封被當地人稱為絕技。他曾在當地橫陽山廣為授徒,為傳承梅山武功做出了較大貢獻。
1983年1月,王爺山的中心地帶橫陽鄉成立了第一家私人拳社,此後,全縣有17個鄉建立了武術輔導站,成立了22家私人拳社。1983年到1984年,湖南省第一次在新化縣進行民間武術傳授執照考核試點,縣體委對全縣拳師進行了技術考核,根據技術等級發放一、二、三級拳師證,這次考核,全縣有628名拳師獲取了民間武術傳授執照。全縣習武成風,參加武術活動的人數已達21萬多人,被評為武術之家的村戶有400多戶,三、四代同堂習武的有上百餘戶。1983年8月,全國武術挖掘整理工作開始,經過深入挖掘和搜集,得到武術文獻史料14本,古兵器34件,整理出77個拳械套路。王爺山拳師陳益球被評為全國千名優秀武術輔導員,1986年,代表湖南參加全國武術觀摩比賽,以精湛的梅山拳表演獲得最高獎----雄師獎。1987年,他整理梅山武功資料,編著《梅山武功》一書,第一次把新化武術命名為梅山武功,也打破了新化作為武術之鄉無武術專著的曆史。1984年10月,湖南省授予新化縣“武術之鄉”稱号。八十年代末期,王爺山一帶許多武館相繼成立,他們以教梅山武功為主,使梅山武功又一次得到普及。東方武院院長晏西征因倡導梅山武功被評為全國“武林百傑”。梅山武功後起之秀陳永輝,自幼随父習武,精通梅山武功,在其父的指點下,其編著的《梅山武功徒手技擊法》一書已于2007年6月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第一次從技擊角度出發,較為系統地對梅山武功技擊性作了較深研究,并首次作為高校選修教材,走進大學校園,梅山武功又一次得到提升。1992年,國家體委授予新化首批“全國武術之鄉”稱号。
進入二十一世紀,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工程在全國啟動,梅山武功已被納入新化縣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體系中,該地區已正式将梅山武功作為本地各學校體育教學内容,要求各學校進行教育和活動開展。美、日等國家每年都有留學生來當地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習、交流梅山武功。
近現代以來梅山武功的主要曆史傳人有:劉應樸、蕭老四、發轉子、伍再明、伍再先、劉祖樸、劉春山、劉華妙、邱先财、楊三恒、遊世命、劉紹賢、楊交禹、廖滿山、曾斌、陳渭南、遊本恒、陳福球等。
梅山武功形成的社會學因素
一 梅山峒民的狩獵和農耕生活對梅山武功的影響
上古時期,梅山峒民生活于惡劣的環境中,據宋代吳緻堯《開遠橋記》記載:梅山,春秋戰國時期乃“古梅山蠻之地。地方千裡,廣谷深淵,高岩峻壁,繩橋棧道,猿猙上下,民居十洞之中,”食則燎肉、飲則引藤、衣則斑讕、言語誅離、出操戈戟、居枕铠弩,刀耕火種、摘山射獵手”,這段記載生動地再現了春秋戰國時期梅山人民與惡劣的大自然作鬥争、謀生存的原始生活情形。古梅山分上中下三峒,民諺謂“上峒梅山,裝車挽弩;中峒梅山,遊山弋獵;下峒梅山,捕魚打網”,王爺山四面環山,地處中峒梅山。遠古時期,這裡的梅山峒民就是過着摘山射獵的狩獵生活。遠古時期的狩獵生活堅苦、殘酷,面對惡劣的地理環境,梅山峒民必須用意志、用體魄、用武力來與它們作鬥争,也正是長期這樣的磨煉,梅山峒民練就了頑強意志,粗曠的體魄,掌握了狩獵生活中所需要的原始技擊術,應該說,遠古時期的狩獵生活為梅山武功日後形成的古樸、迅猛、粗犷風格打下了沉實的基礎,到春秋戰國後期,随着生産工具的進步,農耕生活逐漸發展,農耕生活和狩獵生活同時推動着梅山峒民的生存方式。據《史記·楚世家》記載,越族(當時的梅山蠻土著民族之一)聚居湘東北、湘中(現新化)等地,有其政治中心,農業和交通均有發展。這裡的農業指的就是農耕生活和生産工具。秦漢莫徭時代是當時大農業的鼎盛時期。相傳當時居住在梅山峒巒中的另一土著民族莫徭族人利用自己的體力和智力,創造了許多用于農耕的原始梯田,至今在新化王爺山一帶,除了四面環山之外,中間盆地就是良田萬頃。宋代招撫梅山後,漢民移入,狩獵生活逐漸被農耕生活代替,農耕生活成為了苗、徭、漢族雜居的主要生活方式,也正是因為有農耕生活的存在和開展,這為梅山武功日後形成提供了強大的物質保障,梅山人才開始有精力和智力去創造強身自衛的技擊套路,農耕生活的開展也相互加強了漢族和土著人的文化交融。這也為後來漢族人逐漸成為梅山主人,并吸取土著人一貫剽悍的性格創造了有利條件。梅山蠻原始的尚武風氣,已通過農耕生活滲透到了遷入的漢民文化之中。
二部落争鬥和朝廷征讨對梅山武功的影響
據《史記·五帝本紀》記載,上古時期發生在湖南境内的部落戰争主要就是堯、舜、禹對“三苗”的征讨,“三苗”是蚩尤部落被黃帝部落打敗後的殘部與散居在湘、資、沅水之間的南方諸蠻勢力重新組合的蠻族部落。據《史記·五帝本記》記載,上古時期,中華民族中有三個較大的民族部落,一個是位于陝西渭河一帶的炎帝部落,第二個是位于黃河中下遊的黃帝部落,第三個是位于長江以南、江淮一帶以蚩尤為首領的九黎部落,蚩尤好戰,先與炎帝部落作戰,勝之,遂爬越高山向四周擴展,讨伐黃帝,敗之,被殺于河北涿鹿之野。蚩尤部落戰敗後的殘部,跑回湖南境内,與各地蠻人組合,繼續作亂。堯、舜、禹曾先後征讨三苗,堯未打敗三苗,遂死,舜繼讨,未成而死,禹兩次征三苗,最後打敗三苗主力。《禮記·擅弓下》載:“舜葬于蒼梧之野”。蒼梧就是現代的邵陽甯遠縣境内的九嶷山。不容置疑,黃帝、堯、舜、禹都曾在湖南征戰過三苗之亂。據考古學者發現,戰神蚩尤出生于梅山地域内的大熊山,有證據證明蚩尤屋場的故址在大熊山上,而大熊山與王爺山相隔不遠,所以蚩尤部落對外的戰争中,必有許多王爺山一帶的梅山峒蠻參與。這些人與人鬥的部落戰争,是人類智慧與肢體力量的結合,它們對梅山峒蠻日後的成長,帶來了深遠的影響,使梅山峒蠻更加勇猛,部落戰争也為梅山武功日後形成提供了更豐富的原始技擊素材,許多打鬥技擊動作開始形成雛形。據《史記》載:“蚩尤好兵喜亂,做刀戟大弩,以暴虐天下,兼并諸侯,……”,表明蚩尤善造兵器,好五兵,以為亂,南派武術中的許多器械都與蚩形似,如南派武術中鐵钗、钯等。這說明蚩尤發動的部落戰亂推動了南派武術器械的形成與發展,梅山武功日後形成的器械更是深受其影響。三苗敗落後,湖南境内形成了“苗蠻”集團,“蠻”起源于“三苗”,居住在王爺山一帶的梅山峒蠻包括越、徭等土著民族。這些土著民族散居在梅山境内,仍保持原來的剽悍作風,不服王法,以至于多次發生朝廷征讨梅山的戰争。據《後漢書·南蠻列傳》記載:“吳起相悼王,南并蠻越,遂有洞庭蒼梧”。《三國志·吳志》記載,三國東吳名将黃蓋征服梅山蠻未克。《宋史》記載,梅山蠻侵入潭、邵二卅,宋太宗派翟守素征梅山未平。朝廷征讨,使梅山峒蠻在刀光劍影和殘酷的血腥戰鬥中,磨砺出了一種剛烈堅忍、甯死不屈、猛勇善鬥的剽悍、尚義精神,使原始的尚武風氣更加得到提升和堅固,練拳護洞,保存民族,抵制征伐殺戮。朝廷征讨也為梅山武功日後形成系統的拳械套路提供了更為可取的技擊材料。
三梅山蠻尚武風氣的沿襲對梅山武功的影響
宋代後期,宋主改用懷柔政策,招撫梅山,命名“新化”(渭王法之一新),此後,大量漢民遷入梅山地帶,今居住在王爺山一帶的陳姓人,大多就是由江西漢人遷移過來的。漢民遷入後,與當地的土著族雜居。梅山峒蠻雖然歸順朝廷,但仍然保持猛勇、強悍的性格和尚武精神,反抗性強,因而“叛服無常”,時時引發沖突。漢民遷入梅山後,更多的沖突轉化為遷入的漢民與梅山土著人之間的沖突,這種沖突規模較小,體現的是村落之間的打鬥,但這種沖突對梅山蠻尚武風氣的沿襲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漢民從與土著人沖突中看到了他們不服輸的精神和蠻橫風格,久而久之,也就影響了漢民的成長,文化本身就具有浸透性,随着村落沖突和農耕生活的全面開展,漢民與土著族在生活習俗上逐漸融合、滲透。大部分土著人被漢化,少部分遷出梅山,漢民也深受當地土著文化影響,至此,一種融漢文化和土著文化于一體的梅山古文化形成,尚武風氣因土著人獨有的性格特征也在這一文化形成中被沿襲下來。但此時的尚武精神被注入了更多的血液,含義更加豐富,它包含了四方面的含義:(一)蠻橫,這是土著人保留下來的一貫作風,好鬥、不服管、不服輸;(二)勇猛,多年的沖突、征讨使梅山人不懼怕戰争,他們形成了勇猛頑強的性格;(三)忠誠,梅山人不光蠻橫,更多的對主忠誠,對入侵者打擊狠;(四)義氣,梅山人講義氣,敢打相幫,替天行道。據曆史記載,農民起義領袖楊麼起兵造反;宋末元兵南侵,張虎、周龍起兵抗元;明代,李再萬子孫三代聚衆反抗暴政。清代,新化民衆支助太平軍李自成部将戰鬥。這些曆史記載都說明了梅山人尚武精神的全部含義。梅山峒蠻被沿襲下來的尚武精神對日後梅山武功形成和發展起了推動作用。梅山武功之所以能形成一個拳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梅山地域尚武氛圍的存在,有了這種濃厚的尚武氛圍,也就造就了許多梅山武功高手和傳人,也使得該地域習武者比較普遍,而這正是作為拳種存在必須要具備的條件。如果沒有傳人,也沒有廣泛的習練者,那梅山武功也就不可能成為日後功法套路較為完善的拳種。
四.外來武功對梅山武功的影響
捕殺、狩獵、打鬥與戰争使梅山峒蠻掌握了基本的軍事技擊術,并逐漸形成軍事拳械武藝。梅山峒蠻操拳練棒,舞刀玩钗,更多地存有擴張、叛逆、結案自保、抵制入侵等軍事意圖。直至清朝中期,外來武功介入梅山,梅山人才真正開始練習民間拳械武藝,此時,梅山峒蠻的軍事武藝已和一些外來武功融合,最終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和軍事特色的梅山武功。外來武功流入湖南大緻有以下幾種途徑:(一)起義失敗散落在民間的起義将領、士兵,這些人流落在民間後,教當地居民演練武藝,如李自成部将牛才萬曾帶兵在王爺山一帶與清軍激戰,後戰敗,其部下一些将領、士兵就此隐藏、流落于王爺山。(二)少林、武當、峨嵋等僧道及武林高手雲遊湖南各地,或在湖南各地授徒,他們将一些拳械武功引入了湖南。(三)湖南本地人到少林、武當、峨嵋山等地拜師學藝,然後回家鄉授徒傳藝,如王爺山一帶的劉應樸、肖老四、發轉子就曾在少林寺學藝,并各懷絕技,被梅山人譽為“樸少爺的拳,肖老四的尺(鐵钗),發轉子的棍”。(四)外地的武進士、武舉人以及武林高手,來湖南軍隊傳授武藝。外地武術先後傳入湖南後,逐步與湖南本地的拳械技術相融合,形成拳種。梅山武功就是在這一時期,由梅山人根據本地地域環境,在以軍事拳械技擊作為基礎上,對外來武術拳種的套路與招式,取其精華加以改造而形成的新拳種。從内容形式來看,梅山武功更注重實用技擊,因此在套路演練風格上,梅山武功套路形式古樸,動作簡單,結構緊湊,技擊性強,一招一式兇狠潑辣,攻中有防,防中有攻,招招帶有殺機。從單個動作表現形式來看,梅山武功又和少林、峨嵋、廣東南拳有許多相似之處。外來武術的介入,是梅山武功形成的一個中介點。它使梅山本地的拳械技藝最終從軍事技術嫁接成為民間武術
五地域環境和風俗習慣對梅山武功的影響
《宋史》記載,“梅山峒蠻,舊不與中國通,不與漢民交通,其地不得耕牧。”循史記脈胳發現古梅山的确是一個獨立自主的民族社會群體,自遠古時期至宋朝,有千年不服王法的獨特曆史,而造成這種曆史的原因之一就是古梅山天然險惡的地域環境。據曆史記載,遠古時期梅山就地方千裡,廣谷深淵,高岩峻壁,到現在,在新化、安化一帶仍然是山巒重疊,峽谷交錯,并有許多原始的洞穴,如新化大熊山,是國家級森林公園,這裡古木參天,至今保持着原始森林狀态,位于新化王爺山太陽鄉的梅山龍宮,以及冷水江(原新化縣冷水江鎮)波月洞,都是原始社會的天然洞穴,洞中空曠,并綿延數裡,足可以在裡儲糧并栖身藏兵數千人。這天然的地理屏障造成了古梅山人千年不服王法的剽悍性格。王爺山位于古梅山中段,是天然的古梅山盆地。這裡四周被重山環抱,山巒疊叠,溶洞萬千,荊棘叢生,而中間卻是壯闊的萬頃良田。至今通往該地域的隻有一條解放後修建的縣級公路。天然的地理條件保障了王爺山尚武風氣的沿襲,促進了王爺山人好打、善打的性格。古語講:“王爺山是支鍋,來一個煮一個。”相傳古戰神蚩尤還曾在這裡訓練和選撥士兵。這種地理條件為日後王爺山人學武、練武,以緻于創造梅山武功帶來了精神和物質保障,很大程度上也影響着梅山武功日後形成的演練風格。古時王爺山四周多峽谷、中間多田野、小溪,不宜跳躍和起腿,隻能以保持下盤穩定,穩打、穩紮為主,故在現在的許多套路中,套路表現形式很古樸,直來直去,很少跳躍和起腿,多以箭樁和坐樁為主,特别講究下盤功夫,在下盤功夫穩定的基礎上變換各種手法。天然的地理環境和物質生産方式制約着王爺山人的社會生活、精神生活,社會生活、精神生活又促進着梅山武功日後的形成,獨特的盆地環境和農耕生産使王爺山人養成了“日出而耕,日落而習”的生活習慣,也創造了一套完整且适應他們所需的文化生活。如信教(包括佛教、道教、梅山教等)、唱山歌(反映農耕生活和狩獵生活的梅山歌謠)、建廟廟、祭祀、舞龍、打八排鑼鼓等。這一整套文化生活體現了漢文化與土著人文化的融合,反映了王爺山人的心理需求和風俗習慣,也導緻着日後梅山武功形成的文化特征。至今,梅山武功還保存着許多古老的梅山風俗習慣。反映着古梅山人的風土人情,如拜師學藝要寫投師約,習武要加束腰帶,舞龍時要準備武套人馬(會梅山武功的人)等等。在一些古武術拳譜中,也可以看出古梅山人的風俗文化。
梅山武功文化特征
一樸實無華、勇猛強悍的套路演練風格
梅山武功套路繁多,共有77個拳械套路,但套路短小、精悍、直來直去、且動作緊湊、豪放、勇猛、剛健有力、樸實無華,既無虛招、花架,也無跌撲滾翻起伏動作,少腿,重樁功、手法、勁力練習,講究練拳先練樁,俗話說:“三分打,七分力”,“四十天打,三十夜樁。”梅山武功以練樁功和勁力為主,要求手臂有勁,樁功穩固,多在坐樁、箭樁、丁樁的基礎上,配合各種手法進行勁力、技法練習,同時注重引力,講求以氣助力,要求把全身之力注于每一動作上,使得從動作演練外在來看,大多有一種“僵硬”感。但也可看出當地村民保存下來的梅山峒蠻的個性特征,當地村落自宋代以來就沿襲了梅山峒蠻猛勇強悍的性格,村民說話做事直來直去,敢作敢為,這些個性特征現在還體現在當地許多村民的作為之中。
二“靠身短打”的技擊風格
梅山武功很注重動作的技擊性,招招式式都講求攻防含意,梅山拳譜雲:“沖拳為三角,熬拳似牛角;好打緊逼前,掌法似刀鐮;好打前後打,左右開弓打兩邊;對方來得兇,我把肘沖;上用打,下用穿;……。”梅山武功運用于打鬥時,非常注重起手,隻要一動手,就轉手(手法招式轉換),繼而進步靠身,以功力和手法取勝。手法運用上,通常用抓、拉、牽、帶、封、閉、壓等技法來控制對方腕袖、衣領、肩肘等部位,或利用沖、砍、劈、挂、叉、穿、挑、撞等技法來擊打對方臉、頸、肋、腹、裆等部位;步法運用上,常通過犁進步、邊進步、鑽步等步法,靠近對方,封逼對方,使對方無還手出招之力。這種打法帶有梅山蠻一貫“蠻橫”之風格,也體現了當地王爺山一帶村落好打、鬥狠、蠻橫的一貫民風。
三融尚武精神與風俗文化于一體的民俗事象特征
梅山武功從傳承組織形式到交流方式以及其他活動形式中,都反映了當地的一些民俗特點,它和當地各種民俗活動聯系在一起,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事象。“任何一種民俗事象,都不是個人行為,而是社會普遍傳承的風尚和喜好。”當地民間有“設廠習武”傳統,當地拳師多在農閑之際開廠授徒,教武有時還要打“進廠”和“出廠”。春節龍燈會時要有武術表演,拳師常組織一班拳套人馬,表演拳套,交流技藝,村落人常稱這些拳師為“把師”(意為耍把式的師傅)。各村落拳師常常以武會友,進行過招,切磋技藝,他們可在堂屋裡比試技藝,也可坐在飯桌櫈子上邊喝酒邊比試手法。民國期間,該縣曾舉辦過三次大型的擂台比武。當地村落人為村落名譽,常常聯手“打相幫”,即村民不問青紅皂白,互相幫忙,對付外地人。這些活動方式要麼是以“民間遊藝”的形式進行,要麼本身就是一種“民俗”活動,它們反映了當地自農耕生活以來形成的民俗特征。傳統的民俗,由于不斷地補充新生活的内容,有時甚至改變原有民俗的内容而産生變異。當地村民自新化置縣以來,就沿襲了當地土著人的尚武風氣,這種尚武風氣随着社會發展而逐漸融合在一些民俗活動中,并形成當地特有的尚武文化,雖然有的已經逐漸被抛棄,如強橫無禮的“打相幫”等,但有的仍然還具有較大影響力。如剽悍、好狠、勇猛的打鬥作風等。
四“庸俗”的民間文學特征
梅山武功主要在當地村落中流傳,因此,在許多文化現象上體現了當地民間文學色彩。從清朝中後期形成拳種以來,傳習梅山武功的基本上是屬于那些沒有條件接受系統文化教育的廣大村民,而且傳授方法是身傳口授,因此在清末民初出現了許多拳諺、歌訣,這些拳諺、歌訣雖沒有形成系統的文字理論,但也表現了當地村落中形成的一些通俗文化,古梅山人傳承下來的一些俗言俚語也出現在拳諺中。如“一要打、二要練、三要打人心莫善”;“九打九金剛,十打十金剛”;“上打雪花蓋頂,下打雷火燒天”;燕子抄水;五馬破槽;朝天三柱香;“雙來力轉手,陰陽轉手扒”;“二龍戲珠是好打,徒子徒孫莫亂傳”。這些拳諺、歌訣不難看出梅山武功作為俗文化在當地民間流傳的痕迹,既便是在當今,這些口頭文化仍然經常出現在一些中老年村民和老拳師的口中,他們常常以此來引導和教育新生代村民習武。當地王爺山在清末出現過許多有名的村落拳師,這些拳師在當地,甚至在外地有許多和武功有關的事迹被流傳下來,雖然有真人真事為原形,但在村民口中多半是通過方言俗語的表達,所以情節變得更富有民間文學色彩,以至流傳下來成了地方民間故事。
五承載村落民風和心理意識的文化象征意義
梅山武功從某種程度上講,是新化方圓一帶村落組織的文化代言,具有村落組織的一般文化意義,無論是在行為規範、地位、權威方面是其他文化所不能比拟的,梅山武功在當地村落中流傳,招招式式體現了當地村民抗争意識和生活意義,已成為了當地村民村落主義的象征。格爾茨認為,象征就是在“任何物體、行為、事件、質量以至關系”中,充當某種主義的“載體”的東西。梅山武功經過積累和沉澱,已形成了一種實實在在反映村民生活的載體的東西,形成了村民潛意識的文化歸屬。村民通過參與梅山武功活動,擴大社會交往面,促進自己社會化程度的提高,通過參與,從文化層面上發現和确認自己身份,實現村落組織認同。七、八十年代,它整合了當地村落,加強了村落凝聚力,也強化了村民等級對立觀念,在維護村落聲譽時,村民一緻對外,而解決個人争端時,又常常訴諸個人武力。七、八十年代當地村落尚武成風,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梅山武功不但是村民個人身份象征,而且也是村落組織的文化象征。
梅山武功曆史文化功能
一民衆個體構建功能
(一)情緒調控
七、八十年代,是當地村落村民尚武成風的高潮時期,孟公、紅星、峨塘等村的拳師經常在寒暑假或秋收以後辦武術班,春節期間或村裡、鄉裡有重大活動時,常進行舞龍武術表演活動。這段時期,村落經濟有了一定發展,農業生産由集體制轉向責任制,生活逐漸好轉,村民的精神生活需要提高。但由于文化、經濟相對還落後,精神活動過于單一,村民的精神需要被壓抑,因此,村民隻能從參與梅山武功活動中來宣洩自己的情緒,調節自己的心境。
二)品德教育
梅山武功的開展在某種程度上講也是一種教育方式,不論在舊社會、解放初期還是改革開放後,村民都能從武術活動中受到一定的教育。當地資深的老拳師在授武時,常常在操練之餘給徒弟講述先輩武師們的個人事迹,從他們習武的艱辛、精湛的技藝到個人的品德,一定程度上啟發了徒弟。操練中,徒弟常常能從嚴厲、艱苦的操練氛圍中感受鼓舞,促使自己養成不怕苦、不怕累、頑強向上的意志品質。在一些舞龍武術表演活動中,可促使村民産生榮譽感。通常,一個村落要想進入另一個村落舞龍,必須準備好會武套的人手,以備對方村落村民的圍困。對方村落村民往往會困住進來的布龍,要求對方比拳套,輸了奪走布龍,赢了則用鞭炮、糍粑等禮品歡送。這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村民榮譽感和恥辱感的産生。
(三)防身自衛
梅山武功具有較強的傳統技擊價值,清朝末年,習武者比比皆是,在當地也湧現出了許多有名氣的拳師,如伍家六、伍再明、羅雲卿、楊三恒等。羅雲卿在貴州為煙販保镖,未曾失事,綠林皆知。解放前,一些有名的武師常常為地主護院,或教人家習武。解放後,許多本地人常常把小孩子交給當地一些拳師去習練梅山武功,以求能學點防身本領,不遭欺負。六、七十年代,還有一些武師經常去其他村落以武會友,交流技藝,比試誰的功夫好。
(四)娛樂健身
八十年代,當地村民讓小孩拜本地村落武師為師學藝,武師們每年利用假期在家門口開廠授徒。這些小孩常在早晨和下午習練梅山武功。在那個活動單一的時代,能有這樣的機會聚集到一起,增加了小孩的情感交流和娛樂。小孩通過操練,磨練了自己的意志品質。通過對别人的動作操練,感受娛樂,調節了心情。每年一度的春節舞龍武術活動,也增加了村民的娛樂性。村民常聚集在一起,觀看武術表演,有時表演場地被圍的水洩不通,村民常常評論誰的功力大,誰的功架好等,以此來調節自己的心情。梅山武功作為一種傳統武術,同樣具有健身價值,但在那個尋求解決溫飽的年代,健身意識在村民頭腦中缺乏。雖然,村民在刻苦操練中,不知不覺地鍛煉了身體,但這種主觀意識尚處于萌發狀态。
五)歸屬感的獲得
在傳統農業中,村民的歸屬意識十分強烈。梅山武功能培養村民的歸屬感。在實踐中形成的梅山武功,不僅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而且,其獨特的健身價值、娛樂價值、教育價值、文化傳承價值等是人們生活的總結。梅山武功在當地一些中老年村民頭腦中根深蒂固,梅山武功已成了他們作為新化人的标志性文化歸屬。村民習武時,村民的習武夥伴可能成為他們今後的朋友,由此而形成一個自己的生活圈子。因此,村民通過習練梅山武功來确認自己的身份歸屬。村落之間的舞龍武術表演活動則強化村落地域的歸屬,村民通過舞龍武術表演,通過對方村落的圍困和競技,在情感上加強了實現族群、村落的歸屬認同。
二村落社會結構構建功能
(一)強化個體等級的分化
少有外來沖撞的傳統社會,需要各種途徑,形成它的等級秩序性,在當地,武術的師徒關系等級明顯,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徒弟必須孝敬師父。功夫的強弱可造成個體身份、地位的不同,形成拳師内部武力秩序等級。有名氣的拳師往往在村落有名望、威信,能得到村民的尊敬。在村民的潛意識中,有功夫的拳師都顯得有身份、地位,村民常常請他們喝酒、吃飯,請他們幫助調解矛盾和糾紛。也有一些村民,因為練過功夫,而被另眼相看,往往在解決個人矛盾時,付諸武力,這樣造成了以弱服強的局面,加強了村民強弱等級的分化。
(二)促進村落的整合
梅山武功活動的開展又整合了村落社會,加強了村落的凝聚力。七、八十年代,新化王爺山的一些村落常常在村長、資深長者或文化站領導組織下,組織村民習武,春節期間,還帶領把師和習武的村民在本村或鄰村進行舞龍武術活動,常常會應對方要求而進行拳腳比試,這刺激了村民的村落凝聚力。有研究表明:那些對曆史記憶清晰的村莊往往内聚力也強,村莊公共輿論發達,而那些對曆史淡忘的村莊内聚力不強,村中各色人等自行其事,缺乏公共的行為評價标準。七、八十年代,在新化王爺山一帶的孟公、峨塘等村深受先人曆史影響,凝聚力強,濃郁的尚武風氣使得外地村民不敢輕易進入這一帶活動。
三社會文化功能
(一)文化隐喻功能
梅山武功是一種典型的地域傳統體育。特别是八十年代,王爺山一帶村落習武成風,梅山武功不知不覺成了村民生活方式的一個重要内容,成為村民“自我表達”的一種方式和“身份認同”的主要來源之一,在其簡樸的文化形式中積澱着堅韌、蠻悍、坦誠、樂觀的人格精神,它作為一種集體無意識在一定程度上演化成為當地社會的行為準則。梅山武功涉及的不僅僅是肢體活動,而且涉及與當地民俗風情、鄉土文化有關的文化符号與象征偏好。它利用肢體動作的顯在性,隐喻了諸多不利彰顯的村落文化特征,如當地拳師練武時束腰帶、行拱手禮,隐喻了古梅山人的習俗禮儀。一些動作、套路名稱,如五馬破槽;朝天三柱香;單邊釣魚;公雞啄米;爛草纏麻;深山牛擺尾;五點梅等,還有拳譜中的一些諺語口訣,如“一要打、二要練、三要打人心莫善”;“九打九金剛,十打十金剛”;“上打雪花蓋頂,下打雷火燒天”;“雙來力轉手,陰陽轉手扒”;“二龍戲珠是好打,徒子徒孫莫亂傳”等,隐示了村民在勞動生活和鬥争中所獲得的實踐經驗和自然哲理。不同程度地展示了當地村落民俗文化特征。
(二)文化承載功能
傳統的體育生活方式作為一種文化模式,積澱于民族的文化心理之中,具有極強的生命力和穩定、堅韌的結構形态,世代傳承。梅山武功套路古樸,動作簡單,演練時,給人強悍的風格。運用技擊時,注重手法多變,講求靠身短打,以功力和手法取勝,給人勇猛的感覺。這些傳統傳統風格和特色,承載的傳承文化功能十分明顯。當地村落善打、好鬥、“蠻橫”的民風,就是以梅山武功為載體,通過村民營造的習武氛圍而沿襲下來的。古梅山蠻自古就與朝廷對抗,加上當地險惡的地理環境,造就了他們強悍、勇猛、好鬥的個性特征,雖然後來一部分古梅山蠻被漢化,一部分遷出,但當地梅山蠻勇猛、好鬥的習性一直被延續下來。梅山武功的形成和發展,促進了這些個性特征的進一步發展,以至于形成一種風氣。至今,無論是村民的個性特征,還是村落“蠻橫”的民風,都能在梅山武功套路演練和技擊對抗中體現出來。
三)文化構建功能
傳統是民族的“根”,是“活”在人們現實中、頭腦中的東西,是深入一個民族靈魂深入的東西,是一個民族進行新的文化創新的根基。梅山武功既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又是地域文化傳播和滲透的載體,它作為一種傳統體育文化,具有文化構建功能。新化王爺山,由于梅山武功的盛行,拳師的存在,民國時期的擂台比武,春節的舞龍武術表演活動,村落拳師的比試以及一些大型武術表演、比賽事件等,構建了傳統尚武文化,賦予了當地村落鮮明的尚武文化個性。梅山武功的内容和活動形式構成了當地村落民俗文化的一部分。梅山武功,一方面在民俗背景中進行,另一方面,能延續和構架村落民俗特色,如“打進廠”、“打出廠”、“打相幫”、龍燈會等。梅山武功的動作和套路名稱、拳諺口訣、功夫演練中的“禮”等,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民俗文化的構建和維持。“一切已死的先輩們的傳統像惡魔一樣糾纏着活人的頭腦。”梅山武功既是對先輩文化的傳承,也是對後輩文化的構建。
梅山武功徒手技擊特點
梅山武功的技擊特點可概括為狠、快、靠、穩、低五字。
狠:即心狠膽大,梅山拳譜雲“打人莫容情,容情莫動手,手打真言語,膽大遂打他”,“一要打二要練,三要打人心莫善”。王爺山一帶的村民在打鬥時往往都能體現狠的特點,也正是因為這一特征,外地人都認為王爺山人蠻橫、好鬥、好呈狠,其實,這是梅山武功技擊性的特點之一,拳師運用梅山武功技擊法時,特别要求要先攻克自己心理關,即心狠膽大,否則就不能發揮自己的實用技術。這一特點是梅山人民在長期與封建統治者鬥争中形成的。
狠:即心狠膽大,梅山拳譜雲“打人莫容情,容情莫動手,手打真言語,膽大遂打他”,“一要打二要練,三要打人心莫善”。王爺山一帶的村民在打鬥時往往都能體現狠的特點,也正是因為這一特征,外地人都認為王爺山人蠻橫、好鬥、好呈狠,其實,這是梅山武功技擊性的特點之一,拳師運用梅山武功技擊法時,特别要求要先攻克自己心理關,即心狠膽大,否則就不能發揮自己的實用技術。這一特點是梅山人民在長期與封建統治者鬥争中形成的。
快:“快”有三層含義,一為起手快,梅山武功特别強調出手打人時的快速迅猛,梅山拳譜雲“好大就是閃電哼”講的就是要打就要快打,起手要快,在對方還沒反映的情況下,迅速擊打對方,給對方殺傷力;二為進身快,梅山武功很注重手法技術和功力,因此強調攻擊對方時,要迅速靠近對方,因為手法和功力運用離不開近身,梅山武功技擊法中常用來近身的步法有犁進步和邊進步,功力大的人可利用犁進步從正面近身對方,封閉對方,功力小的可采用邊進步從邊攻擊對方;三為轉手快,即手法變換要快,梅山武功技擊法中強調搭手就要轉手,意思就是打鬥時要迅速變化手法攻擊對方,搶占有力地位,置對方于被動,而不是被對方牽制,處被動地位。
靠:即為近身,梅山武功的技擊法中運用較多的技術就是短打技術,這些短打技術中的推、砍、挂、穿、套、翻、挖、橫、掃、熬、頂、提、牽、封、閉等手法及摔法都要求采用步法靠近對方,才能達到技擊效果,即所謂“好打要近前,長短齊到要靠身”。靠也即為手法、步法、功力三者的綜合體現,靠身短打是梅山武功技擊法的主要特征。
穩:即為架子穩,下盤穩,所謂十打九要力,這“力”字不光是功力大的表現,同時也是架子穩的表現,而功力大本身是架子穩的基礎,架子一穩就可經受對方的近身攻擊,同時也可依靠自身的穩定架子,有效攻擊對方。
低:即為出腿低,梅山武功技擊法中腿法不多,而且要求出腿要低,且迅速,由于出腿低,出其不意,通常具有較大殺傷力。
梅山武功的功法練習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 樁功:梅山拳譜雲“四十天打,三十夜樁”,即學四十天武功,要練三十個晚上的坐樁,可見樁功的重要性。通常以練坐樁(紮馬步)為主,常随着練習次數的增加而延長練習時間,有時為了不亂樁子,可在地面點灰畫圈或擺磚或在頭頂、手、膝、肩上放碗以增加練習難度。練習時,身子不可上下左右晃動,眼睛目視前方,要做到四平八穩,直到四肢發抖、汗流夾背方可稍稍休息。
二 練單操:主要是練習一些基本技術,即基本功練習,俗語講“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基本功練習對于技擊法運用是非常重要的,通常自己的功力、手法、步法及身法都要通過無數單操練習才能提高,并達到協調一緻。梅山武功的單操練習方法通常是在以坐樁、箭樁、丁樁、敗樁的基礎上,運用犁進步、上步、退部等步法,将梅山武功中一些主要的進攻、防守動作串聯成多個短打組合,并在一個固定的場地上(操坪、堂屋等)進行循環重複練習,通常每一個短打組合要練習3-5分鐘,才換練另一個短打組合。
三 練拳套:梅山武功拳套很多,但通常短小精悍。習武者練功時,每天都要反複練習數個拳套,每個拳套要練習數遍,在熟練拳套後,可在手、腿、腰上捆綁沙包等重物進行拳套練習,以增加練習難度,常年累月堅持,習武者對動作技能可達到孰能生巧,手法、身法、步法運用自如,且功力也會提高。
四 練手勁:每天舉各種重物,如石鎖、石擔、磨盤等;提水桶,用木桶裝些水,反複直臂上提;舞沙棍(竹子中灌滿沙子當棍使)或鐵棍等,練習時由輕到重,在有一定臂力後,再用石鎖進行沖拳、熬拳練習,用沙棍或鐵棍進行棍術套路和棍法練習。
五 練抓勁:每天早晚用手指抓木墩、石墩,或雙手抓房屋上的橫梁,進行懸挂和移動,最後練水中抓木瓢,木瓢倒置水中,用五指把木瓢抓起來,常年練習,直到把木瓢抓出水面。
六 練拳頭勁:每天練習數次拳頭俯卧撐,或握緊拳頭對磚、沙包等硬物進行錘打,捶打時,要掌握自己的用力程度,由輕到重,切莫受傷。
七 練插勁:初用米、稻谷,再用沙子,最後用鐵沙放入木桶或籮筐中,五指伸直并攏,反複下插,可配合藥物洗手,有助于練習。
八 練統子功:用數根小竹子捆成把,對四肢、胸、背等部位進行鞭打,由輕到重,長久練習,再用木棍、鐵釵捶打這些部位,直至皮膚變厚,肌肉變硬,耐打而不疼痛。
九 練身法:每天進行翻腰下橋、俯背、仰身、甩腰、刷腰練習,待身子柔軟後再進行一些筋鬥、絞柱、打挺、滾翻練習,常年練習,可使身子活動自如。
十 練輕功:在腿上、腰上捆綁沙包,常年練習跑、掃、踢、跳等動作,久練成功,身輕如燕,腳走如飛。
十一巴手:手法比試的意思,有一定基礎的拳師常互相進行手法比試,交流技藝,看誰的手法變換、轉手快,通常點到為止,不傷和氣。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