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治感冒小心“壞病”

《傷寒論》中的“壞病”,指因誤治而緻病情惡化,證候複雜,病情多變,無規律可循,已經不受六經傳變規律的約束,不能再用六經常規證治方法治療的“變證”,這是張仲景救治傷寒誤治變證後所創立的一個重要的病證學概念。《傷寒論》對因醫理不明、辨證不清,違背治療原則而造成誤治的“變證”,進行了較為詳盡的論述。其中因誤治而緻壞病的條文約有77條,其中僅太陽病篇就有66條之多。可見張仲景的用心良苦。
  中醫的“感冒”,包括西醫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各類疾病,如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病毒性咽炎和喉炎、疱疹性咽峽炎、咽結膜熱以及細菌性咽扁桃體炎等。實際上,很多重病、頑症開始都是由感冒所引起,或誘發,或發展而成的。《傷寒論》就是首先從辨治外感病入手而創立了完整的六經辨證體系,這個體系不僅對于外感病的發生、發展以及誤治所造成的變證提出了非常切合實際的辨證綱領和具體的治療方法,而且也揭示和概括了各種病證的病變規律,方證相關的理法,随證治之的治則以及方藥,主旨就是辨證論治。
  而現今臨床對感冒的誤治是非常普遍的。原因就是不少人經常是初患感冒就被誤治,如對于鼻塞流涕,咽痛咳嗽,或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狀,不論是成人還是小兒,不看舌脈,不辨寒熱虛實,動辄給予清開靈,或熱毒甯,或雙黃連等針劑靜脈點滴,或口服闆藍根顆粒、清熱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銀黃口服液等,還常常聯用各類抗生素,為了退熱,再加上地塞米松,或強的松,患者用藥後,大汗淋漓,熱退了,但正氣也損傷了,緻使病人體質虛弱,或引邪入裡,造成壞病。陽證治成陰證,表證治成壞病。
  因此,要大力提倡中醫學經典,做明白醫,治病首明陰陽,熟谙方證,會辨證,切忌參雜西醫思路。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