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國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各諸侯國争奪霸主,戰争頻繁。看一下這一時期10大戰争.
1、長勺之戰公元前684年,魯莊公率軍在長勺(今山東萊蕪東北)擊敗齊軍的作戰。
齊軍仗着兵強馬壯,侵入魯境。魯莊公暫時避開齊軍鋒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長勺。齊國統帥鮑叔牙以下将士都輕視魯軍,認為不堪一擊,于是發起聲勢洶湧的攻擊。魯國先退讓齊軍2次進攻,然後防守反擊,取得大勝。
後果:齊國的争霸勢頭被遏止。
春秋末期,東南地區吳、越為擴張勢力,逐鹿中原而進行的争霸戰争。
公元前510年,吳國興起,占領越國檇李。公元前505年,吳軍主力在楚都郢時,越乘機侵入吳境。此後雙方延續了20多年戰争,吳國先勝後敗。公元前473年),越國攻吳,吳王夫差自殺,而越國吞并吳國。
後果:吳國滅亡。
3 三家分晉從公元前633年晉文公作三軍設六卿起,六卿一直把握着晉國的軍政大權。到晉平公時,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相互傾軋。後來趙把範、中行氏滅掉後,公元前453年又聯合韓﹑魏滅掉了智氏,晉國公室名存實亡。
後果:春秋強國晉國滅亡,曆史進入戰國時代。
4、桂陵之戰公元前354年,魏圍攻趙都邯鄲,次年趙向齊求救。齊王命田忌、孫膑率軍援救。孫膑認為魏以精銳攻邯鄲,國内空虛,于是率軍圍攻魏都大梁,使魏将龐涓趕回應戰。孫膑卻在桂陵伏襲,打敗魏軍,并生擒龐涓。
桂陵之戰後,經過幾年的休整後,魏國逐漸開始恢複對外進攻。公元前341年,魏國發兵攻韓國,韓國向齊國求救。齊國繼續運用“圍魏救趙”戰法,率軍直趨魏都大梁,誘使魏軍回救。孫膑運用減竈之計,在馬陵大破魏軍,前後殲敵10萬餘人。
後果:魏國被削弱,齊國崛起,秦國坐收漁利,魏國從此無力阻止秦國東進。
5、五國攻秦公元前318年),魏、趙、韓、燕、楚五國聯軍在函谷關(今河南靈寶北)進攻秦軍的作戰。
魏王驅逐張儀,改用公孫衍為相,行“合縱”之策。在公孫衍的推動下,魏、趙、韓、燕、楚五國共推楚懷王為縱長,組織聯軍進攻秦國。公孫衍還聯絡義渠國由側背進攻秦國,配合聯軍。楚、燕兩國暫時受秦威脅不大,态度消極。隻有魏、趙、韓三國軍隊與秦軍交戰,被擊敗。
後果:各國不能一心,被打敗後魏趙韓更加虛弱。
前284年,燕國名将樂毅統率燕為首聯軍攻打齊國的一場戰争,燕軍僅在六個月的時間,就攻取了齊國七十餘城,隻剩下莒和即墨兩城未被攻克。
前283年,齊襄王死守莒城以抗燕軍,并号召民衆起來抵抗。齊國宗室田單在即墨率領全城軍民抵抗,雙方交戰五年。前279年,燕惠王繼位,田單使用反間計,使得樂毅被廢除職務。最後,田單用火牛計反擊,最終将燕軍趕出齊國。
後果:齊國複國
7、趙破匈奴之戰公元前244年,趙邊将李牧率軍大規模反擊匈奴的重要圍殲戰。
此戰,李牧針對匈奴軍騎兵機動性、戰鬥力強及以掠奪為主要作戰目的的特點,實施堅壁清野,使敵優勢無從發揮,軍需無法補充,同時采取一切措施提高自身戰鬥力;俟雙方力量對比發生變化後,集中力量,充分發揮各兵種協同作戰的威力,進行包圍,取得勝利。
後果:大敗匈奴
8、長平之戰公元前260年,秦大将軍白起率軍在長平全殲趙軍的大規模殲滅戰。
此戰是秦、趙兩國之間的戰略決戰。戰争中的趙國由于連年戰争,國内糧草消耗嚴重。趙王棄用偏于防守的名将廉頗,而起用趙括代替廉頗。秦國白起針對趙括急于求勝的弱點,采取了佯敗後退、誘敵脫離陣地,進而分割包圍、予以殲滅的作戰方針,最終獲得戰争的勝利。
後果:趙國元氣大傷,秦國加速統一進程。
9、邯鄲之戰公元前259年,秦軍與趙、魏、楚聯軍在趙國邯鄲進行的一次城池攻守作戰。秦昭襄王在趙國内部團結、外部合縱抗秦形勢已成的情況下,堅持攻趙,在戰略上已屬失策;而在初戰失利、頓兵堅城時,仍一再增兵繼續強攻。
公元前257年12月,魏、楚兩國軍隊先後進抵邯鄲城郊,進擊秦軍。在三國軍隊内外夾擊之下,秦軍大敗,損失慘重。秦将鄭安平所部2萬餘人被聯軍團團包圍,隻好投降,趙魏韓楚聯軍先後收複魏之河東郡以及安陽,趙之太原郡以及皮牢、武安,韓之上黨郡以及汝南。
後果:推遲了秦國統一六國的步伐
10、秦滅六國的戰争
公元前236—前221年,秦軍攻滅趙國(今河北南部、山西北部等地)、韓國(今河南中部)、燕國(今河北中部北部、遼甯大部等地)、楚國(今湖北、湖南、安徽、江蘇、浙江大部等地)、魏國(今河南中部偏東)、齊國(今山東境)六國,統一中國的戰争。
後果:秦滅六國,結束了中國曆史上長達數百年的諸侯割據的分裂局面,建立了第一個高度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具有十分深遠的曆史意義。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