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财經 > 正文

理想主義者自救指南


人可以分為兩種: 1)理想主義,2)現實主義
一部分以感情驅動比較理想狀态 ,如我身邊部分女性朋友習慣把感情放首位,幻想有屬于自己的“白馬王子”;認為賺的可以不多但一定要愛她。
另一部分以物質驅動,比較現實 ,好比我身邊的男性朋友,他們覺得有一定物質基礎作為前提才可繼續發展,賺錢很重要;有錢後什麼類型的對象談不來,至于感情無非是多培養,多關愛的問題。
這是理想主義和現實主義之間巨大的鴻溝,前者會遭遇很多現實困難,在旁人眼裡若不低頭會被披上“假清高”的标簽,後者會因太計較得失會而失去很多機會,被人判定“太物質”。
我非常理解這種情況,也非常理解兩種不同人格的想法與感受; 不論偏向哪一方都是極端 ,都不能讓人過好「每個階段」。
這猶如:找份工作選擇“發展”還是要“現金”;總認為自身屬于潛力股,好像潛很久也未遇到伯樂;可是問題來了,遇到這種情況該怎麼辦?
身邊人會說較多正反兩面的話,如:有理想很好敢闖敢做,堅持就是勝利;這麼大年齡不要與現實做鬥争;我想,不管哪種回複對自身而言,難免會有些不舍對不對?
它們猶如太極圖,一邊陰,一邊陽;那麼太極為陰還是陽?皆非,陰陽相成為太極;人也一樣平衡兩者關系是門必修課,不妨從根本處來認識下。


有關理想主義

什麼是理想主義(idealist)?

恐怕我也無法通達解釋,柏拉圖的《理想國》或能給我們一些幫助;假設以《理想國》為源頭,似乎“理想”一詞生來就超越生活,它也許是某種品質。


若對它這麼粗淺的定義,那就不難區分和現實的區别。
因為理想總是先于生活,它必然超越曆史,它又是對未來的展望;這種展望又寄托在生活本身面目之上,猶如藝術,我們可以把兩者劃為約等号。 如:
我經常在聽到身邊少部分創始人說“我做此事的目的就希望幫助部分企業”,而當問到如何賺錢時,他們便認為你是個“大俗大雅”的人;換言之,沒有可盈利持續發展的能力,如何幫助更多人? 很明顯,這種特質和藝術有什麼區别呢? 藝術屬于“自由主義”,理想屬于“普世主義”;前者而言,是種主觀性較強的物種,對世界的無意識想象升華的高度極具抽象,後者出發,它凝結是内在統一。
什麼意思呢? 舉個例子:
我的理想是成為醫生、演員、作家;身份雖不同可都是社會的産物,普通人再怎麼理想化始終逃不掉社會的洗禮。
藝術不一樣,它不“合乎社會規範”,如畢加索的《格爾尼卡》,卡夫卡的《變形記》諸如此類。 不管是現代古典、傳統浪漫或未來期許,藝術總有與社會“格格不入”的地方,因此我們可以說,藝術不可及,理想可及并能虛實結合。 總而言之,可以得到結論,除藝術外理想基于生活和社會出發,我們不僅要關注現狀還要思考發展是否與社會步伐相匹配,要不就會出現思維「極端」的情況。


由此可見,理想屬于“唯心主義”,它是當代西方哲學的代表,源頭來源柏拉圖,它認為意識第一性是世界的本源,“物質依賴意識,意識發展決定物質”;繼而産生兩種形态。
如《人間正道是滄桑》中的台詞: 一種我實現了理想,另一種是理想由我得以實現,不管哪種歸根結底是“自我價值”的實現,是具有自我性,這才稱之為「理想主義者」。
可見,現實中人們會把理想主義想成“不接地氣”,由此看是不對的; 在著名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先生關于心理學類型MBTI人格理論中,把理想主義人格有8種類型: INFJA、INFJB、INFPA、INFPB、ENFJA、ENFJB、ENFPA、ENFPB ;可以對比測試下自身屬于哪一類。
這些人群雖然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可能會有着不循于常規忠于思想的表現,但僅僅是表現,而非終極和本質。
這也恰好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人在追求理想或者實現目标過程中表現的很“理想主義”,但在實現之後他們能迅速地重新回到“自我主義”的懷抱中,将理想的過程視做為「自我驅動“的本質力量。 換句話說,理想型人格的自我主義者們實現理想之後會「更加自我」,而非「更加理想」,因為他們懂得合乎社會規範,也體驗出與當下社會具有“共鳴”的特征。
關鍵難度在于“理想驅動型很難”,大多數敗給現實, 舉個例子:
日常工作中我看到很多“理想型人格主義者”,習慣把項目方案做的準确無異議再進行實施,盡管結果是完美的,可過程中困難的阻力非常大;而身邊的人總會勸阻說“先行動了再說”,小步叠代,加速快跑。 兩者差距是一個要求完美屬于夾縫中燃燒到最後,另一個倡導先行動。
對于INTJ型的我來說早些年屬于前者,後來被現實打敗成為後者;我發現這樣做反而阻力小得到正反饋快,比忍到最後一刻擁有豐碩果實更有驅動性。 當然,從特點上理想主義者思考方式也有所不同,具體表現在兩個方面: 1)原則,2)意義
第一方面 ,這類型的人善于運用直覺去認識世界,出發原則基于「真理,我的原則,責任」三者,運用此價值觀對身邊的人做出判斷,屬于高于現實并能調校現實的一種思維傾向。 第二方面 ,無時無刻的尋找做事、生存、驅動的意義;比較習慣人與人之間各種關系的正直和真實部分,特别容易将别人理想化。
好處是他們喜歡幫助别人進步,也是很好的傳播者,被認為積極變化的催化劑,劣勢是“萬事要尋找意義”。 什麼是意義呢?
事物存在的原因作用和價值,假設沒有意義所在,他們認為做事會比較痛苦;如,一份好的工作普通人認為賺錢開心就好;理想主義的人要求得有「使命感」。
若意義不大,放棄的概率會随時間拉長而增加,它和物質多少無關;其次比較崇尚和諧,不願意在競争或四分五裂的環境中發展;根據調查數據顯示理想主義者僅占人口的1%,這也應了那句「一群人的孤單」。 和其相對的是“現實主義”,部分人會把它狹義的往「太現實、拜金主義」上面靠攏可并不全面,那具體是什麼呢?


有關現實主義

它是一種價值觀,屬于「唯物主義」,是本體論的一種理論。

具體探讨“什麼是真實存在”的問題,認為物體的實際存在(reality)是獨立于我們的描述的,并且認為科學是可以通過同樣的方法論去認知探索解釋。
通俗的說,你在生活中能看到的人和事, 主要有兩種形式:
1)經驗現實主義(empirical realism) 2)批判現實主義( critical realism )
前者認為 ,要理解真實的存在實體就需要運用合适的方法,通常就是經驗;但由于沒有認識到「潛在的生成機制」是可以創造出更多「可觀測現象」,因此就會停留在表面階段。 比較難理解對不對,什麼意思呢? 現實分為「現」和「實」兩部分組成,廣義來說對自然,當代生活從現在出發做出準确實際的描述和體驗,是對某件事樸素的觀點或自然現象當下的表述。 但這種經驗裡面會存在“表層現象”和“底層規律”兩個維度,我們想通過肉眼觀察到,就需要通過「批判」的方法找到規律。 可人們往往在遇困境時通過會用“你現實點”此類話語來安慰人,實則反應的是面對挫折時的狀态,而非真正的現實問題。 因此經驗的現實主義,多半會被用在“放棄吧,不要做無畏的鬥争”場景内,那是因為經驗存在歸納和演繹法,在經過理想狀态處理時人們更偏向于歸納總結來保證成功的概率,而不會用演繹直接創新做嘗試。 這種現象我把它稱之為,無法達到最終目的我還需要一個完整的借口,它也和問題所在場景,狀态有巨大關系,不能蓋棺定論。 後者認為 ,認知存在是去認識自然規律和社會事項的發生,并且覺得對社會領域來說,隻有當我們能夠認識到社會事件是如何構建(structures)時,才能理解并去改變什麼是「存在」。 但這些構建并不會與社會事件同時顯現,隻有通過對社會科學進行理論和實際研究才能看到。
如同:自然科學對真理的概念化理解隻是認識真理的一種方法,并不能直接代表真理,怎麼淺顯的理解呢? 我們可以把它總結為“重在對現實問題的批判”上,好比大家都在說好,批判現實則從反面揭發其劣勢之處來鞭鞑不公,它隻代表某個問題的單一現象,但不能概括此問題的全部。 舉個例子:
我們常說創業有多種成功的方法,但唯一不能缺失的部分在于“融資”。
有人覺得創業本身屬于一種生意,靠融資活着的企業很難存活; 但還有另外一種狀态, 融資上市後盡管企業财報虧損,依然可持續發展。
這就是批判性現實主義重要的部分。
換言之,批判更加露骨但不是絕對;而經驗現實更看重人們對某個現象的具體理解與感知,屬于自身完全的認知内,也就是所謂的本能給帶到的場景中。 總結而言,現實是當下的狀态,批判和經驗現實主義不過是一種視角和看法,均無對錯之分;要把它從「哲學」和「日常」視角來對比,就難免有些理論感和雜糅現象。


由此看來,人們在日常中把“現實主義”折射到“金錢、物質”上,顯然是種以偏概全的方式,但也是客觀存在的,對“物質的現實生活”和“拜金主義”我們該怎麼理解呢? 第一方面 ,人本身就是由物質構成,依靠着它來生存,我們在衣食住行上追求更好沒有什麼不可以。 曾經我也羞于談物質,而今原諒我已變成一個物質的人;随着年齡增長和閱曆的增加,也慢慢明白追求更好的物質生活和獨立的精神是共存的。 每個人對物質生活的定義都不同,我對于更好的物質生活定義的也許比較寬泛。
如“我居住的地方要「幹淨、簡潔、寬敞」,我穿着要簡單但不意味自身不追求品牌,區别于處在什麼場合。 第二方面 ,拜金是對金錢的癡迷,可以為之不顧一切,事事為了金錢;時時刻刻不擇手段 的 想要盡可能多的錢,認為錢是萬能的。
在拜金主義人眼中,金錢至上是思想道德觀念,用它來衡量身邊一切行為的标準。 如:這人沒錢就沒有能力,這人沒錢就應該被嫌棄,他也許能力還沒有找到施展才華的地方,或者沒錢隻代表階段性狀态不好。 我并不拜金,不代表我不追求。
在我看金錢是種結果,它應該是「我們為某件事付出」的成績換來的籌碼,不應該視它為最終導向;導向錯誤可以賺到「機會主義」的錢,但拿不到長久的發展。 從廣義上來說,現實主義盡管「唯物」,可基于經驗現實和批判性現實實屬不同眼光罷,我們不應該以絕對的視角去審視。
而“物質的生活”和“拜金”又是兩種不同的現象,我們可以追求物質,但不應該拜金。 在我看來,當「現實主義」和「理想主義」有差距時,從表面角度進行理解和盲目的堅持,選擇“死磕”還是“算了”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關鍵在于心理的平衡部分。


兩者差距在哪

世界三大傳統哲學(西方,中國,印度)流派都在強調「算了」,倡導人們認清現實并接納才能帶來幸福和安甯。

如: 古希臘的斯多葛學派,即強調想法而非現實決定了我們的快樂與痛苦,又強調接受命運。
中國本土道家思想,老子強調「知足之足,常足也」,莊子更是“ 知其 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等,不一而論。
當然也有強調「死磕」的聲音,在無法獲得成功的前提下,繼續堅持某種想法,本質屬于堅持理想或「内在美德」。 如:儒家思想中孔子被笑「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者」,董仲舒将其解釋為“明其道不計其功”,孟子也闡述“雖千萬人吾往矣”的理念。
具體都在表達什麼呢? 孔子是聖人,而我不是,我們都在效仿聖賢的做法,可又有幾個能學的到呢?
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大智慧,我試了,當中的苦隻有自己知道;好像那句俗語“大丈夫有所為,有所不為”。 這裡重要的區别就是「算了」和「死磕」的出發視角是不同的。 強調接納流派的往往從功利主義或結果主義出發,強調認識并接納現實的有利于實現幸福和成功,而強調義利之說的儒家,并不是以結果或利益之上,而是闡述内在美德和人性。 這說明,假設生活中某種堅持符合人性需求,進而彰顯理想,又靠近現實擁有内在價值;不論結果成敗,這種堅持本身就是一種價值。
推而廣之,這種對内在美德的堅持,有時可能會超越現實,那不屈的精神或文藝屬性就會被人理解為「理想主義」,如同羅素強調的英雄主義,認清生活依然熱愛,即「現實的理想主義者」。


從心理學角度如何看待兩者的不同呢? 在「算了」方面,自我接納和悅納自我一直是心理學咨詢與治療的重頭戲,簡單來說它強調“自我友善”(在挫折中善待自己,允許感到失敗,給予積極鼓勵而非自我批評)。 有大量研究認為“自我關懷”“自我接納”,都是從客觀視角看待問題,即不誇大也不忽略,加上适當的正念和冥想的訓練,不僅在理念上解脫根本的痛苦,也能提供與自我“不樂感受”相處的心理技術。
比如:
很多人冥想時腿疼,坐不住,這并不是自虐而是“洞見”在改善内在習慣,當自我學會安靜下來,會體驗到“靜痛”隻是某種感受,在面對消極情緒能保持平等心時,那麼接納自己的較真,也不成問題。 再者,接納自我也屬于訓練應對靈活性(Coping Flexibility)的一方面,它強調可以死磕的地方就繼續,不行的時候就基于「現實主義」出發。 在「死磕」方面,心理學中并沒有明确指出,反之更多強調對内在美德的追求以及澄清價值觀上。
如:提醒人們不要隻知道現實主義的價值觀,工作和興趣也存在不同價值觀;要知道不同階段需要什麼,再做出選擇。 這樣一來,清楚知道「死磕」理想還是「妥協」現實背後的道理是什麼,我們就不會把它們變成“放棄學”。
甚至在我看來,不論是人們對成功學的追捧,還是如今流行的普通學,背後實則是浮躁的心态,要麼想一夜暴富,要麼想徹底躺平而已。
事實上,接納和改變并不相互沖突,可以在追求理想過程中因勞累而選擇适當調解,在追求現實時不忘理想的點綴,何樂而不為?
但是,從容接納外在環境,認真付出努力享受現有一切,不斷追求更好,這種平衡感,不論從“内在”或“外在 ”角度,都值得發展。


三條改變指南

具體到事物上,任何的理想和現實都有落差,這個落差就是一個人的「抱負、目标」。

抱負水平過高,在旁人看來可能就過于「蜜汁自信,不切實際,白日夢」,沒有抱負又顯得像鹹魚;不能怪旁人,主要取決于目标是否科學合理而已。

從特點上來說基于個人興趣及價值觀的内在目标比基于外部壓力的外在目标更可能達成,如彈奏曲子,寫作。


所以,設定合适目标不代表成功,個體的自我調節才是實現的保障,直接區别于抱負能否在挫敗感強烈時維持下去,有三個心理調節的方式能夠幫助你告别落差感,具體如下:
1.保持自我核心價值,保持積極幻想
積極幻想(positive ilusion)是自身在遭遇壓力和威脅時,對消極的信息進行過濾,把現實以歪曲的形式投入到自我意識中,快速的擺正。
我經常使用此信條。
一方面它能保護我的個人價值觀和自尊,另一方面讓我快速從負面中走出,而不是遇到挫敗就「算了吧,接受現實」。
總而言之我會用它安慰自己說困難隻是暫時的,隻要心态放好,大不了再來。
研究發現,積極幻想也可以增加人們的幸福指數和滿意度,也能激發關心他人的能力和創作力。 2.提高目标動機,采用未來場景思考 未來情景的思考(episodic future thinking)是認知層面的自我調節,對目标達成有重要的影響。
我會習慣性的将一件自己在做的事折射到未來,這樣會更加充滿動力,它能增加我的動機水平誤以為實際成就。
在心理學中稱為“炒作效應”(hype effect),即對理想的結果預先消費,又能直接降低個人的抱負水平; 可這種預見目标達成的難度并欲加以克服并不是所有人都一定适合。
原因是,我們很多時候會透支自身的“獎賞機制”,産生誤判成“自己還沒行動就開始享受結果的現象”,直接造成能量增強效應, 從而形成對目标的追求更加強烈或 “阻力更大” ,需要靈活使用。


3.減少空想成份,提高行動的能力
許多人容易犯的毛病,面對事情時總是想太多不執行,大腦思緒飄忽不定,總以旁觀者視角“自以為是”,反複琢磨對與錯,利與弊。
不要這樣。
那句最淺顯又簡單的話,“實幹勝于空想,執行重于泰山”;王明陽所談的知行合一,難道不就是這個這個道理嗎?
知而不行,隻是未知,懂得一個道理不去反向輸出始終都是别人的; 假設沉澱不下來,再好的藍圖也隻是鏡中花,水中月。
最好的策略是當你面對工作,生活,理想所制定的目标差距時,以“自我沉浸”角度投入到事情的氛圍中去,暫時把表達,感受去掉,狠狠的執行。
當遇到挫敗時再反過來思考,這樣理想的你和現實的你就不會是一個“糾結體”,它也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會給你帶來脫胎換骨的曆練。

總結一下:
拿出一張紙,把腦中所有理想主義的“天馬行空”寫下來,然後對比現實逐個篩選,思考哪些可落地,哪些是異想天開。 進而量化到每年、每月日程上狠狠地執行,從此它就不在遙不可及;認真做好現在,就是為理想行動,不是嗎?

《掃碼加入 ·智遠的寶藏星球》


《星球介紹》: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