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母嬰育兒 > 正文

為什麼孩子受驚後“丢魂”,老人要“叫魂”?并不是迷信很管用

鄰居家三歲寶寶被狗叫吓到很長時間都哭鬧不止,奶奶準備東西“喊魂”後不再哭鬧,大家都覺得十分神奇,這種看似迷信的方法真的有用嗎?

血脈延續是自然規律也是人類珍視的血緣感情,孩子往往是父母生命延續,承載着所有希望與希冀,有人甘願自己受苦也要給孩子創造良好教育環境。

對于孩子健康問題也十分在意。現代“熊孩子”就是家長過于溺愛的結果,稍微磕破皮心疼得無以複加,更不用說受驚後“掉魂”了。

小孩出生後初次接觸世界三觀還未形成,器官也還未發育完全,他面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卻又容易受驚,比如有的孩子喜歡帶光亮或者響聲的玩具,稍有不慎卻又被自己吓到。

因為他們意識和思維能力都達不到标準不懂,而受驚後如何“壓驚”,古人早就想好了。

老祖宗雖然有時候不靠譜,留下裹小腳陋習,但大多時候傳承的智慧還是有效的。

站在巨人肩膀上看世界能看的更高更遠,當今盛世是吸取古人經驗締造而來,古人應對小孩受驚有種辦法——叫魂,看似迷信實則有一定道理,很管用。

封建社會時期神鬼理論盛行,古人認為世界上除了人類以外還有神仙和鬼魂的存在,《内觀經》曰:"動以營身之謂魂,靜以鎮形之謂魄。"

《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謂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人死後化為鬼魂,以另外一種形态存在于世間。

《昭公七年》:"人生始化曰魄,即生魄,陽曰魂;用物精多,則魂魄強。"相傳魂魄附着于身體之上,《抱樸子地真》:"欲得通神,宜水火水形分,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小孩子由于年紀小在世界上存在時間短還不穩固,受到驚吓後容易魂魄離體。

嬰兒或者孩童遭到大聲訓斥或者突然聽到吵鬧聲音,從而受到驚吓恐懼哭泣狂躁不安,或者困倦呆滞,老人覺得這就是“丢魂”了,也就是魂魄離體需要喊回來,也就是“喊魂”。

喊魂是舊時的一種叫魂儀式。孩子因驚吓而鬧病,在科學不發達的時代認為"丢了魂",就給孩子喊魂。

具體操作方法是将孩子抱到床前,點繞一隻香插在香爐上随後放在頭頂,祈求床頭婆婆幫忙,喊魂的人一隻手拿碗一隻手拿飯勺,一邊敲一邊叫孩子名,再将水倒在蒙着紙的碗上,直到積水裡出現閃亮圓圈代表“喊魂”成功。

其實這有一定科學道理,當喊魂的時候通常抱着孩子手撫摸背部喊他的名字,整個過程都是安撫性行為,主要起到心理作用,雖然孩子年紀小但是對于自己名字還是有認知的,呼喊姓名和撫摸背部能增強安全感,從而促使孩子情緒快速穩定下來,也就達成了“喊魂”效果。

如果孩子血管發青可能是患“驚風”也就是俗說的“丢魂”,有的醫生會觀察虎口處青筋,中醫上講究“青風、紫熱、紅傷寒,黃色就把肝積斷”,從而做出相應救助措施

不過雖然農村老人做法有一定科學道理,但内裡門道不是人人精通,最好還是去醫院檢查治療,一般人對于症狀無法準确判斷,家長請勿直接按照“丢魂”方式處理,以免贻誤病情耽誤治療。

萬一是真的生病而孩子無法準确表達,被家長運用喊魂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就得不償失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