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随月轉陰晴收錄于新浪博客文/夏汐
眼下中秋節快臨近了,不管是網絡還是現實生活,中秋節的氣氛越來越濃郁起來了,網絡上描述月亮的詩詞歌賦也越來越多,商場商店各式各樣的月餅也盡展人前,整個中國可謂是都迷茫在“中秋節”中。在中國人心中,月亮始終具有柔和與光明的象,寄托着中國人的美好向往。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征,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托深情。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月亮這一意象常常成為人類思想情感的載體。中國人對月亮的“親近”,追根溯源可與中國最原始的神話傳說及哲學思想聯系起來。
而月亮作為一種自然界的“天體”從古到今,曆來是文人墨客歌詠的最佳對象。我們很多時候也用月亮來比喻一些“美好”的事物。很多時候我認為月亮之所以這麼”美好“可能和她的距離也有一定的關系,所謂”距離産生美”,月亮離我們很遙遠,我們隻能遙遙相望,而沒有看到她的實質。人世間很多東西也是這樣,因為我們得不到,因此顯得更渴望更美好而更想得到,“愛情”何嘗不是?
我記得小時候,那個時候我們還住在老家,老家後面就是瓯江,這是我們溫州的海,也我我們的母親河。那時候的生活條件沒有今天好我們沒有什麼玩的東西,每逢夏天月夜的時候,我就和堂哥堂姐還有隔壁的幾個小朋友去海邊玩兒,月夜下的潮汐是最美的,當海浪拍打着潮汐的時候,月亮變得很朦胧隐隐約約的在“舞動”,那種情景真的很美,每逢你站在海邊,看着天上的月亮,你都不禁會覺得大自然造物的神奇和美妙。
在每年的中秋節,海邊的明月更成為人們觀賞的對象。每逢中秋節我們除了一家人坐到一起吃團圓飯外,就是到海邊賞月。中秋節這天我們這裡的人們早早的吃完“團圓飯”大家都會去海邊觀潮,一年中隻有中秋節這一天的潮水是最大的,也是最壯觀的,也在這一天我們更能感受到“中秋節”的那種震撼的“美”。因此每年的中秋節我們都會去海邊賞月看潮,海邊都是人山人海,特别是戀愛中的男女,去海邊賞月成了他們談情說愛的最好去處。他們一邊傾聽着海浪聲,一邊欣賞天上那輪又圓又亮的月亮,那種情景真的很美好,不禁使月亮更增加增添了幾分美感。
以我個人而言,對月亮也有着深深的情結,每逢月圓之夜我都特别喜歡遙望夜空,幻想着很多往事和一些過往的人,望着朗朗明月,似乎看到自己思念的人也在世界的另一個角落望着我。其實中國人對月亮都一直有着延綿的情結,從古代起就有不少文人騷客用月亮來寄表情絲,轉托思念。中國文學史從詩經就歌頌月亮。所以月亮俨然成了天下悲歡離合的代言人,在中國文學史上,李白和蘇轼,一個用詩,一個用詞,造就了不朽的月神,他們是月神最偉大的崇拜者。以李白為例,流傳下來的九百多首詩中,竟有三百二十多首與月亮有關。
對我們中國文人而言“中秋節”不僅僅是“團圓”的日子,還是詩興大發的時節。中國的文人對月亮的情節可謂是“極緻”的。不管在古代還是在現代,每逢中秋節或者月圓夜,人們都是情思萬千,感慨無限。因而每年的中秋節成了中國人“團圓”的日子,也是中國傳統中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人們總是喜歡在這一天訴說着自己的情感,借用月亮來表達自己的心聲。
關于中秋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月亮上的廣寒宮前的桂樹生長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邊有一個人常在砍伐它,但是每次砍下去之後,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攏了。幾千年來,就這樣随砍随合,這棵桂樹永遠也不能被砍光。據說這個砍樹的人名叫吳剛,是漢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是他犯了錯誤,仙人就把吧貶到月宮,日日做這種徒勞無功的苦差使以示懲處。李白詩中有“欲斫月中桂,持為寒者薪”的記載。
在月光世界裡“我們追求浪漫的愛情,渴望美好的事物的心弦,每每被朦胧的月色輕輕觸動。仿佛一切的煩惱郁悶,一切的歡欣愉快,一切的人世憂患,一切的生死别離,都盡在月色中盡顯,而人們種種飄渺的心境,能夠在溫婉宜人的月光世界中有所寄托”。淡淡的月光世界不僅僅反映出中國人的審美境界和意趣,也反映出中國文人的心思敏捷的情緒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不管是現代人還是古人看着月亮,總想知道它的背面是什麼樣子,越發對它充滿了無限想象,因而我們便有了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有了嫦娥奔月,有了詩詞情感追尋着月亮。
在中國人眼裡月亮也是冰清玉潔的象征,住在月上嫦娥的形象是孤寂,幽怨,靜谧而多情的。在月光下,人們仿佛感受到的是女性的溫柔,娴靜與妩媚,這正是中國式的“美”的境界,中國人曆來認為距離會産生美之說,而月亮正好能夠為他們提供一個休憩的精神家園,撫慰那些疲乏了充滿了思念的心靈,因而得到中國藝術家們的青睐。
中國的詩人詞人詩詞裡常常表現出望月思鄉的主題,舊夢重溫的情思,月亮也是愛情的象征,詩人懷念家園,父母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的傳遞。從李白的《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擡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到“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張九齡《望月懷遠》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寄托了對遠方親人愛人的無限思念。
李商隐詩中有雲:“曉鏡但愁雲鬓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的詩句,“夜吟應覺月光寒”并不是月光真有冷暖之分,而是月亮構成了孤獨與失意者的苦苦心理。歐陽修《生查子·去年元夜時》“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長征人未還”……等等,詩人詞人望着玉盤般的明月,想起獨在異鄉的親人,朋友,希望能在月下團圓,而客居他鄉的人們,在皎皎的月夜又何嘗不是在思念家鄉的一切?月亮成了我們寄托思念最好的東西。
蘇轼在詞中寫道“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這裡寫出了“月亮”高高在上隻能欣賞而不能觸摸,就如很多美好的東西隻能遠遠觀賞,而不能擁有也不能觸摸,從這裡我們看出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人固然有悲歡離合,月也有陰晴圓缺。她有被烏雲遮住的時候,有虧損殘缺的時候,她也有她的遺憾,自古以來世上就難有十全十美的事。這幾句從人到月,從古到今,作了高度的概況,很有哲理意味。
我想這也是寫中秋月亮最好的一首詞,這首詞仿佛詩人直接與明月的對話,在對話中探讨着人生的意義。既有理性,又有情趣,很是耐人尋味,由此可見蘇轼對月亮的情結更為深刻,自古以來無人能及。我想在大自然的景物中,月亮是最具有浪漫色彩的,她很容易啟發人們的藝術聯想。中國人離不開圓月,而圓月又總喜歡将自己的柔光罩在人們的身上。月亮是那麼的遙遠,但他又是那麼的美麗,在我們中國人的心中,她早已被聖化,神化和美化。
天上的月亮雖然隻有一輪,而映照在中國不同的山川河流就反映出不同的月影,也反應出人們不同的心境和情感,因而在中國文化裡,月亮一開始就不是一個普通的星體,它伴随着美麗的神話的故事,承載着美麗而又讓人向往的東西,例如愛情,親情,友情等等,因此人們常常用月亮來形容一切美好的東西。而月亮也負載着深刻而深沉的文化内容,從而有了文化屬性上的“中國月亮”。
中秋之夜遙望着星空朗朗明月,人生對酒當歌幾何?對中國人而言一輪滿月,可聯想到美好的團圓生活,月亮的皎潔讓人聯想到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中秋節的月亮更讓人想到了“美好的愛情,美好的相聚”,“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一切盡在月色中。在不同的時間隧道裡,在不同的精神世界裡,中國人對月亮都有着令人向往的美好和幻想,在月亮這一意象上集中了中國人多少美好的憧憬與理想,也承載了中國人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和追求。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