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大千世界皆為虛幻,凡有所相,皆為虛妄,見相非相,即見如來。
就是說常人大多看到的都是事物表象,虛相,破除這些虛妄的表面現象,你就能透過表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原來如此。
比如:你看到一個人豪車豪宅,名包名表,出入高檔場所,無疑富豪一個,其實背後早已負債累累,就全靠這些炫耀和包裝,去進行下一次融資了。
同一個人你看到的是他在職場中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我看到的卻是他在家中吆五喝六,把自己當做皇帝老子。
同樣一件事,我看到了巨大的危險,早就遠遠逃離;你卻從中看到了巨大的機遇,能力加上一點運氣,短短數年就逆襲成為了讓我難以仰望的存在……
萬事萬物都總在陰陽平衡之間不停轉換,極陰則陽,物極必反,總是在向那個“平衡點”轉變。
日出日落,春種秋收,人生起伏,公司的興盛衰落……無不如此,這就是事物的客觀發展規律。
婚姻之間需要平衡,男人就要有陽剛之氣,女人溫柔,但是女人卻總可以以柔克剛,男人看上去身體粗大勇猛,卻也總要向女人低頭認錯,不平衡婚姻就會出問題;
鍛煉身體是平衡,鍛煉身體,本質上就是尋找自我身體的平衡性,達到身體健康的目的,不鍛煉不行,過度鍛煉也不可取;
無論是生活中争論,或者生意裡的談判,更是雙方或者多方在求同存異,尋找一種“平衡點”……
賺錢的本質,其實也是遵守客觀規律,尋求平衡的一個過程。
有的人斤斤計較,生怕自己吃一點虧,有便宜不占王八蛋,自私自利,賠錢的生意絕對不做;
有的人追求利他思維,凡事都要先利他,信奉我對别人好,别人就一定會對我好。
哪怕我去對十個人付出真心,隻有一個人給予我回報,我就是賺到了的原理。
小氣的人也有能賺錢的,利他的人也不乏賺錢能人,然而這兩種人都賺不到大錢。
所有成功的商業模式,一定是先成人,後達己!
你定我的貨,便宜優惠都可以,但是必須先付款。
有的商家瘋狂追求利他,不但貨物質優價低,還主動給客戶送貨上門,打官司都收不回貨款,利他是利了,最後自己破産跑路。
利他也要利己,才是平衡之道。
總有人和知信行者說,沒辦法啊,我不便宜人家不要我的産品啊?
怎麼辦?
三萬元一輛的汽車,也不影響豪車賣三百萬;
五毛一根的冰棒,也影響不到大品牌冰糕賣99元一顆。
為什麼,怎麼辦?
誰說賣貨就一定要比别人便宜,誰規定的?
小張前些年辭職,自己搞了個小裝修公司。
一開始和競争對手大打慘烈價格戰,差點把自己全部身家都賠光。
知信行者告訴小張,你幹嘛非要降價,反其道而行,你漲價不行嗎,反正也快要幹不下去了,颠倒一下試試呗。
小張把一平米裝修價格提升了一倍,宣傳确保裝修質量品質,承諾多年保修,果然生意量大減,不過也有一些追求高質量的客戶簽單。
慢慢小張咂摸出點滋味,開始專注于自己的裝修質量,承諾假一賠十,隻服務于相對高端注重質量的客戶群體,逐漸也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别人用百分之二十的能力和資源,去砸百分之八十的市場。
小張就完全反過來,用自己80%的精力能力和資源,去死磕那20%的高端客戶,居然慢慢也闖出了自己特色的一條路。
生意的本質就是賺錢。
賺錢沒錯,但是你隻想着自己賺錢,那就大錯特錯了。
你想賺錢,那就必須要先舍,去給予對方價值,畢竟誰也不是傻子。
比如:你眼前有一大一小兩大蘋果,你會選擇拿哪一個?
當然,取哪個都沒有好壞對錯,拿小蘋果的人就是喜歡利他的人,拿大蘋果就是願意先利己的人。
問題在于,凡事都有個界限和度,如果始終讓你拿小蘋果,你會一直都願意,不會産生怨氣,覺得自己憑啥總是吃虧嗎?
産生這個想法,你會怎麼做,我也拿一次大蘋果,我一直是吃虧,占一次便宜總不過分吧?
沒問題,但是别人早就拿慣了大蘋果,你也去拿大蘋果,雙方都要拿,怎麼辦?
開始價格戰,價高者得,你出一塊錢我就兩塊,要麼就雙方拼實力,幹上一架,赢者得?
弄不好,就是最後誰也吃不上蘋果,沒準還要去派出所醫院走一趟。哈哈。
最好的辦法就是平衡!
要麼就是制定雙方都認可的規則,這次你拿大的,下次我拿大的;
要麼就是平衡補償機制,例如大蘋果價值三元,小蘋果價值兩元,拿大蘋果的補償一元錢給小蘋果。
大家利益均等,自然也就無需再掙了。
但是大家都公平了,那豈不是這個社會中,就沒有貧富差距,大家都一樣了?那也不太可能?
最佳的辦法就是信息差,例如以前市場上賣服裝的就經常用這一招。
一件衣服380元,被你砍價80元,實際進價50元,加上房租工商稅務水電成本至少要賣到100元,才能不賠錢。
商家往往會堅決不讓步,畢竟賠錢的生意誰也不會做,商家就會給出一個平衡方案。
你看這樣行不行,賠錢确實不能賣,你稍稍開價多一點,我贈送你一條價值80元的腰帶,再送你一件标價160元的襯衣,你看怎麼樣?
大多成交就OK了,你覺得占了便宜,商家也不吃虧,互赢。
隻想着自己的利益,不顧對方的利益,永遠賺不到錢;
總想着對方利益,自己沒有利益,幹不了幾年也就賠死了;
損人利己,坑蒙拐騙,遲早被貼上奸商的标簽,被逐出市場;
隻有先讓對方感覺有利益,先讓對方感覺占到了便宜,自己也能從中獲利,才是生意平衡之道。
最後,還是說知信行者的自媒體文章。
許多人學富五車,才高八鬥,擁有海量的知識儲備,一生的經驗智慧,卻用不出來,賺不到錢。
根本原因,就是輸入太多,自己卻沒有去輸出,就像武俠小說中的一些有奇遇的常人,空空獲取了一身内力,卻不會去使用,最後遲早把自己憋死。
沒有輸出能力,就要去多學習,多輸入自己的知識儲備;
學習夠了,就要去持續輸出你的知識和價值,這才是互聯網自媒體賺錢的平衡之道。
這就是許多學佛論道的人整天誇誇其談,自己卻賺不到啥錢,生活過得一塌糊塗的真正原因。
其實,也不光是做事賺錢,任何事最後追求的都是一個平衡狀态。
你知道如何讓自己抓住規律,掌握平衡之道嗎?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