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時尚 > 正文

迪奧廣告醜化中國女性,千萬級粉攝影師被罵上熱搜,網友:别跪了,惡心!

    我們鼓勵審美多元,但絕對不是建立在傲慢與偏見上的刻闆印象。

    作者:天生我材(富書作者)

    來源: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


    近日,迪奧的一幅攝影作品,引來網友口誅筆伐。

    整張圖色調陰暗沉悶,模特的狹長雙眼翻起下三白,臉色土黃,似笑不笑的嘴角彎起怪異弧度。

    太瘆人了,這迪奧走的午夜兇鈴風嗎?

    這幅作品由國内知名攝影師陳漫制作,網友不禁發出靈魂拷問:

    “為了迎合歐美市場醜化中國女性?”

    “這是美?這不是醜化嗎?”

    “眯眯眼,歧視亞裔?”

    一時間,陳漫成為衆矢之的。

    “别跪了,跪着拍不出好作品。”

    這不是陳漫第一次翻車了。

    有網友扒出陳漫在2012年拍攝的一組名為“中國十二色”的封面照,裡面的女模特個個複制粘貼的眯眯眼、紅臉蛋。

    不僅沒有展現出中國女性之美,反而更像是西方人眼中對東方人的刻闆偏見形象。



    我記得,陳漫鏡頭下的其它明星,不是這個風格的呀。

    (圖片來自陳漫微博)

    照片風格前後一對比,眼尖心細的網友們很快就真相了:“雙标”翻車現場!

    拍外國明星藝人精緻到零瑕疵,拍國内普通素人不修圖就算了,還要往臉上“加料”,難怪網友懷疑她讨好金主爸爸。

    畢竟迪奧是扭曲國風元素辱華的“老陰陽人”了。

    早在1997年,迪奧秋冬系列做過一期以中式旗袍為靈感的走秀。

    中國風的元素拉滿,但畫風就見仁見智了。

    有人覺得這是扭曲的男性審美。

    也有人趨之若鹜。

    說實話,這滿屏的媚俗和搔首弄姿,恕我難以看出高級感。

    還有這個一頭黑發、身穿龍袍衣裙、戴着護甲的模特,臉上塗着白粉、嘴上貼着膠帶、背戴枷鎖。

    全身帶着國風元素,但每個細節都諷刺意味十足。

    即使不是美術和設計專業的,基本美醜還是能分出來的。

    這個模特展現出來的,别說美感,連正常都算不上,不知道還以為是走錯片場的恐怖片演員呢。

    這不是展示真正的中國風,而是打着國風元素進行醜化抹黑。


    他們是不了解中國風嗎?不是,他們是不希望别人了解真正的中國風。

    最近幾年,國外奢侈大品牌、媒體對國人形象的醜化,并不少見。

    Burberry的中國新年大片,拍出了叙利亞的風格。

    時尚雜志《Vogue》拍的“中國臉”,滿臉寫着“苦”字。

    BBC報道武漢時,特意調了個“陰間濾鏡”。


    在西方人眼裡,亞洲人就該長成他們定義的模樣。

    然而,卻還有人幫着洗白:“那是你們不懂高級感,上綱上線!”

    每個人在審美修養的确有差異,但硬把“醜化”說成高級感,怕不是審美問題,是底線和三觀問題。

    從迪奧、杜嘉班納到清華美院畢業作品的争議,每次一有這些明顯違背認知的事情出現,就總有人陰陽怪氣地在那裡說中國人玻璃心。

    怎麼,我們看起來很好pua嗎?

    是覺得我們瞎呢還是蠢呢?還當現在是幾十年前,欺負絕大多數中國人沒出過國,任公知們利用信息差擺布呢?

    過去,什麼叫藝術,什麼叫時尚,好像都是西方人說了算。如果你不能苟同,那就是你的審美不夠“高級”。

    一些國風藝術品表面看起來是傳播中國文化,實際上站在西方人的角度對中國審美進行“自定義”。

    是好心幫忙傳播,還是幫忙黑化,明眼人,閉着眼都看得出來。

    為什麼我們要激烈反抗,因為,他們已經得逞太久了。

    在他們的傳播下,世界人民真的以為“中國人就是這樣”:

    曾經有留學生說過自己在外國親身體會過的“文化霸淩”。

    在外留學時,他曾經遭遇過校園喊話、口令淩辱。

    特别是對黃種人的那種口令,弄眼睛、扯衣服,也就是對中國人來說極具侮辱性的“眯眯眼”。

    當地的小朋友當做好玩,會跟着這些口令做出侮辱性的動作。

    從小被灌輸的思想觀念,會在成長過程中根深蒂固。

    往後每提到中國,沒有親自來過中國的外國人,腦海裡的第一印象就會是“眯眯眼”、“搔首弄姿”。

    而我們呢,又有多少人一看到“國際化”這個詞,第一反應就是時尚、潮、高級,有品位。

    就算你内心聲音,明明在強烈告訴你:好醜!

    可一聽到是國外某時尚大牌的傑作,你的不滿就變得好小聲了。

    說到底,還是不夠自信,老覺得自己不配。

    但卻不知道,我們美起來的時候,真是美極了。

    漢服舞蹈視頻《禮儀之邦》在B站非常火,單個視頻最高點擊量超過85萬,其它相關的視頻也是動辄幾十萬點擊量。

    動作簡約利落,漢服随着輕盈的動作飛舞,看着靈動又賞心悅目。

    這支古典舞的編舞設計和舞蹈服設計來自璇玑姑娘,一個自幼學竹笛書畫、熱愛漢服的中國女孩。

    璇玑姑娘汲取了漢服、傳統樂器樂器和中式禮儀的精髓,編排成古典舞《禮儀之邦》。

    結合安九,HITA,葉裡演唱的歌曲《禮儀之邦》,制作成舞蹈MV。

    《禮儀之邦》MV被傳到網上後,被衆多舞蹈愛好者模仿翻跳,被維和部隊女兵跳到聯合國日慶典的表演上,向世界亮出真正有内涵的中國文化。

    (圖片來源:新京報)

    璇玑姑娘對國風的推崇,來自年少時在英國留學的經曆。

    她和朋友穿着喜歡的漢服、拿着橫笛在英國街頭演奏,吸引了許多當地民衆。

    這讓璇玑姑娘大受觸動,沒想到異國他鄉也有人欣賞國風文化,她更加堅定地宣傳漢服、推崇國風文化。

    留學期間,璇玑姑娘舉辦的漢服講座,第一次登上了英國媒體;後來,她在倫敦大學親自展示中國傳統樂器,去到牛津大學演示并演講漢服穿搭。

    璇玑姑娘裙帶飄逸的舞姿,讓世界看見的是漢服的古典美,落落大方的東方禮儀。

    璇玑姑娘展示的漢服和舞蹈,正是千姿百态國風藝術文化中的一種美。

    國風文化的美,可以是李子柒視頻中記錄下的田園詩意。

    也可以是阿木爺爺精湛工藝制造出來的“魯班蘋果鎖”。

    凝聚在漢服、巧匠、美食、田園生活中的魅力,才是真正展示了我們的文化形象和審美。

    還有曆史的氣質:從史前時代之瑰麗想象,到先秦兩漢之磅礴粗犷,從魏晉之仙風道骨,唐詩之少年氣息,宋詞之哲思儒雅,到明清之煙火俗趣,民國的融彙中西。

    論審美,咱可佛可仙、可儒可爺、可濃可淡、可鹽可甜。

    用你來告訴我,我們中國人的美是眯眯眼、高原紅、大油頭嗎?

    放肆。

    中國市場份額在全球奢侈品行業中,已經從2019年11%,增至2021年的21%,未來還會更高。

    可偏偏就是這些奢侈品牌最愛惡心我們。

    世上最難看的吃相,大概是你明明饞我碗裡的好肉好菜,饞得要死。

    又非要說我不配吃肉吃菜,從我祖宗十八代起開始pua我,要我懷着謙卑之心,把肉菜都撥你碗裡。

    然後你一邊吃得吧唧響,一邊挑肥揀瘦、品頭論足,完了還把飯粒兒吐我臉上。

    豈有此理。

    我們不仰視、也不俯視,隻是要平視而已。很難嗎?

    若你們不懂,我們樂意教。

    今年真是見證曆史的一年。

    前有楊潔篪說“你們沒有資格在中國的面前說,你們從實力的地位出發同中國談話。”

    後有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上,國際媒體記者粗暴打斷中國特使解振華:“打斷一下,你能不能直接用英文回答問題?”

    解振華哈哈一笑,說道:“不如你用中文提問。”

    最後,我覺得,噴歸噴,罵歸罵,總有一天,一切辱華都會“茶葉蛋”。

    面對井底之蛙,網友們不僅不氣,甚至異常興奮,才子佳人們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一個個口吐芬芳,文采斐然,巴不得都能出本書。

    全民努力配合,盡力自嘲。順着笑話往下編,生怕井蓋蓋得不夠緊,讓井蛙們了解到了真實的中國。

    但若往此刻,倒數20年前,我們聽到“台商”這個詞,那谄媚的反應,又何異于今日聽到“國際化”這個詞。

    自信不是一日立起的,低級紅,無腦吹,建立不起真正的自信。

    我們需要更了解自己,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介紹自己,才能邏輯清晰、觀點鮮明、态度堅決地,反擊這些居心叵測的“代言”。

    共勉。

    點亮在看,轉發給更多人看見真正的中國魅力。

    或許你還想看


    作者簡介:天生我才,富書原創作者,和500萬人一起升級生活認知,新書《好好生活》正在熱銷,知乎@富叔,微博@富書,本文首發公衆号: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