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輔行訣》圖解、方劑命名

《輔行訣》圖解、方劑命名

2015-02-15 10:12:31|分類:|舉報|字号

之前我一直沒太看懂《輔行訣用藥法度校注講疏》,仿佛與沒有留下任何解釋的《輔行訣》一樣,仍然是晦澀難懂。最近好好琢磨了一下,發現并不難懂,隻是今人喜有把簡單東西複雜化的解釋,比如曾經看了一些人解釋的《輔行訣》圖,越說越玄,天馬行空,完全偏離了輔行訣本意,不知是為了體現其注解高度還是本身自己也沒搞明白。古人的東西思路都很簡單,不用想複雜了,寥寥數字,都在其本意,無須天馬行空,海底撈月。

圖解

1、五邊形圖中每一格中是五髒體、用之味及體用味進入人體後斥變的化味,因此每一髒有三個味。

2、在《輔行訣》給出的方劑中,五大補湯用藥7味,7為陽數,故圖上曰“陽進為補,其數七,火數也”(周易曰1、6水,27火)。同樣,大瀉湯用藥6味,6為陰數,故上圖曰:“陰退為洩,其數6,水數也”。

3、諸大補湯是母病及子方,因此用藥上除了要補本髒,還要補左邊的子髒,即虛則補其子。

4、諸大瀉湯同理,是子病及母,因此瀉本髒還要瀉右邊的母髒,即實則瀉其母。

5、除煩、除逆、除燥,除滞及除痞是兩種化味的結合或者四中體用味的結合共同産生的作用。

方劑命名

《輔行訣藏腑用藥法要》中每一髒的“辨病證文并方”中,給出的方劑都對應大、小和補、瀉兩類對方,其用藥思路是什麼?大小名字的不同說明的是什麼?

詳細研讀後,我的理解是“小”湯治療的是本髒病,而“大”湯治療的是母子之病,即本髒病損及其母或其子之病。全文的大小劑均以此思路命名,即母子關系,母子關系是五行生克關系中重要的一部分。

衆所周知輔行訣中方劑及用藥與今人常論功效而用藥決然不同。輔行訣是用藥物的“味”來治病,五味各有其用,辛散、酸收、甘緩、苦堅,鹹軟。比如辛味藥都有發散、升散的作用,辛味藥都能助肝用,這點偏于宏觀,而非今人用具體某一味藥的功效來治病如白術健脾,麥芽疏肝消食等,甚而至于開始研究其化學成分,開辟中藥化學專業。功效的說法也後世是從“五味”治病衍生出來的、能治療的具體症狀。

用“五味”治病說得具體一點是順應五髒的體、用之性。五髒各有體用,在五味的表現上不同。比如肝用為辛,肝體為酸,腎用為苦,體為甘,等。因此“補”不單要補其“體”還要補其“用”。《輔行訣》每方用藥的思路關鍵是體用之味和其化味,還有其本藏的母子關系的體用之味。補瀉用藥思路不同,但有規律可循。

古人素喜講“道”,道就是一種規律,大至宇宙自然規律,中至人體規律,小至事物規律。因而《輔行訣》用藥有法度規律可循。

未完待續。下一篇:《輔行訣》用藥法度分析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