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1
一、二陳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制半夏150g,橘紅150g,白茯苓90g,甘草45g。為粗末,每服12g,加生姜7片、烏梅1枚,水煎服。
現多改為湯劑:半夏9g,橘紅9g,茯苓6g,炙甘草3g。烏梅有時用,也有時不用。
本方為治一切痰濕的基礎方。主治痰濕所緻之咳嗽痰多、惡心嘔逆、脘腹脹滿、食欲不振、頭眩心悸、舌苔厚膩、脈滑等症。方中以半夏燥濕、降氣、調中、利痰為主藥;氣滞則生痰,故用橘紅行氣和中為輔藥;濕盛則生痰,故以茯苓利濕為佐藥;更以甘草和中健脾為使藥,加生姜之辛,以助陳、夏之利氣化痰,加烏梅與甘草酸甘合化生陰,以防燥藥之過燥。共成和中行氣、化濕除痰之劑。
中醫認為痰之本為濕。濕聚而停留則為水,濕不能氣化則為飲,飲似痰而稀,可因氣化不利而停滞,濕受氣火之灼,可被煎灼變稠而為痰。所以前人說“稀者為飲,稠者為痰,水濕為其本也”。痰可随氣升降,無處不到,變證百出。
簡言之,痰在肺則咳嗽,在胃則嘔逆,在頭則眩暈,在心則悸怔忡,在背則冷,在脅則脹,在四肢則指節沉痛而類似痛風證,等等。對這些病症,均可靈活運用除痰之劑以治之。
本方加黃連6g、栀子6g,名連栀二陳湯,可用于治療胸膈中有熱痰,令人嘔吐,吐物味苦等症。
加砂仁5~6g、枳殼6~9g,名砂殼二陳湯,可用于痰盛氣滞而胸腹脹滿,功可行痰利氣。
加炒枳實9g、瓜蒌20~30g、炒萊菔子9g、焦山楂9g、焦神曲9g,名加味二陳湯,主要用于食積痰盛。
加蒼術6~9g、枳殼9g、片姜黃9g,主治痰氣上攻、眼目腫脹,以及嗜酒之人手臂重痛麻木等症。
二陳湯加膽南星9g、炒枳實9g,名導痰湯,功能燥濕豁痰,行氣開郁,用于治療頑痰膠固、頭眩脘悶、有惡少食、坐卧不安、痰盛暈厥等症。
再加片姜黃9g、木香6~9g,用于治療痰飲流入四肢、肩背酸痛、沉重、手足疲軟、乏力等症。
再加木香6g、香附9g,用于治療痰氣結滞、胸脘滿門、咳逆上氣等症。
二陳湯加枳實6g、竹茹6g,名溫膽湯,功能清膽和胃,除法止嘔,主要用于痰氣互阻,久郁化火,火熱憂心而虛煩不眠,或大病之後,膽虛氣寒,疏洩不利而緻的痰涎不化而胃脹少食、苔膩脘悶等症。
二陳湯加杏仁5g、白芥子3g,名六安煎,主治風寒咳嗽、痰多不易出、胸悶氣滞等症。
二陳湯加炒枳實6g、竹茹6g、膽南星9g、菖蒲6g、遠志9g、黨參6~9g(氣實者可不加),名滌痰湯。功能化痰開竅。主治中風痰迷心竅之舌強不語、神蒙錯亂、手足不遂等症。
我曾用此方随證加減用于治療氣郁、痰結蒙蔽清竅發為失語之證。舉例如下:
何某某,男,40歲。因生氣而兩夜未睡,就診前1天下午突然不能說話,自覺聽力減退、頭暈、頭脹痛、胸悶、食欲不振,舌苔黃膩,脈象弦滑。診斷為痰迷清竅之證。治法豁痰開竅。處方:陳皮6g,半夏9g,茯苓12g,枳實9g,竹茹9g,菖蒲9g,郁金9g,膽南星6g,生龍牡(先煎)各15g,3劑。追訪時說,取藥回來,服了1劑即會說話,又服2劑即痊愈。
還曾用本方加理氣藥治療梅核氣,舉例如下:
胡某某,男,34歲。1周來咽部有東西堵感,如有蟲子在裡面,常欲咽唾把物咽下或吐出。經耳鼻喉科檢查正常。小便黃,胃脹如氣囊隐痛,微有嘔惡,舌苔白,脈細滑。診為痰氣凝結所緻之梅核氣。治以理氣化痰。處方:陳皮9g,半夏9g,茯苓9g,厚樸6g,蘇梗6g,全瓜蒌30g,麥冬9g,玄參9g,枳殼9g,共服6劑而痊愈。
總之,二陳湯是除痰劑的最基本方劑,經過曆代醫家加減變化,又發展出了許多除痰方劑,前面已有一些舉例,還有不少由此方變化出來的方劑,不再一一列舉,讀者可以一隅反三地去學習。
後面要講的是明代醫家張景嶽先生根據二陳湯化裁出的兩張方劑,因為應用較廣,效果較好,故特做專門講述。
二、金水六君煎(《景嶽全書》)
當歸6~9g,熟地9~15g,陳皮5g,半夏6g,茯苓6~9g,炙甘草3g,加生姜3片,水煎服。
此方既是二陳湯加當歸和血養血而益心肺,加熟地滋腎水而潤肺金,又是六君子湯去參、術加歸、地而成,故名金水六君煎。
本方主要用于肺腎虛寒,水濕上泛為痰;濕痰内盛,可逆多痰;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寒,咳嗽嘔惡,多痰喘急,舌苔白厚膩,脈滑等症。
金水六君煎創既滋陰又化痰,治痰盛咳嘔而肺腎不傷之法,臨床用之确有良效。六君子湯适用于脾虛不化之痰濁壅盛、嘔逆腹瀉等症,金水六君煎适用于肺腎兩虛、痰濁内盛、咳嗽痰多之證。但如脾虛多濕而大便不實者,可去當歸加炒山藥9~15g;如痰盛氣滞留胸膈不快者,可加白芥子3g;如陰寒内盛而咳嗽不愈,吐白稀痰者,可加細辛3g;加兼寒居半表半裡,而寒熱往來者,可加柴胡6~9g。
我曾用此方加生地、藕節炭、白茅根、旋覆花、白及等,治愈肺腎兩虛所緻的支氣管擴張症,咳痰多,且痰中有血者,具體藥方如下:當歸炭6g,熟地9g,生地炭20g,半夏10g,化橘紅10g,茯苓15g,紫菀12g,藕節炭30g,枇杷葉12g,旋覆花(布包)9g,白及9g,炒蘇子10g。共服18劑而痊愈。
三、苓術二陳煎(《景嶽全書》)
帶皮茯苓12g,生曬術3g,淡幹姜(炒)1.5g,廣陳皮6g,澤瀉5g,姜半夏9g,豬苓5g,清水炙甘草1.5g。水煎服。
此方也是從二陳湯發展而來的,其健脾利濕的力量大于二陳湯,且能溫脾化氣。脾胃虛寒之人,中濕容易停滞,往往出現腹瀉便溏、胃氣呆滞、小便少、四肢懈怠、精神疲倦,或咳嗽吐稀白痰等症。以此方治之,最為适宜。
方中以白術、半夏為主藥,二苓、澤瀉為輔藥,陳皮、幹姜為佐藥,甘草為使藥,共成健脾化痰、溫中疏滞、化氣利水之劑。
與金水六君煎比較,本方偏重于溫脾胃、化氣利水而祛濕除痰。金水六君煎則偏重于補肺腎以助水之化源而祛濕除痰。
我曾用本方(用量稍加大)加桂枝6~9g及生麥芽、廣木香等,用于治療西醫診斷的胃腸神經官能症一類疾病。舉例如下:
毛某某,女,42歲。多年來食納不好,腹中常有似流水聲辘辘作響的感覺,口幹不欲多飲,腹部有時發脹,有時似墜,但都不嚴重,長期睡眠不佳,有時心慌心跳,四肢乏力,喜暖,倦怠神疲,輕度咳嗽,吐白稀痰。體重漸漸下降,頭部似發沉面欠清爽,大便有時1日2次,有時1次,不成形,小便少,舌苔略白水滑,脈象沉滑欠有力。曾經住過幾家大醫院做各種檢查,均末發現陽性所見,診為胃腸神經官能證。做對症處理,效果不佳,故請我會診。
我真為中焦虛寒、脾不健運之證。中虛水濕不化,上則為稀痰而緻咳,犯心而為心悸失眠;在中則為水飲而走腸間,影響水谷精微的升化;下則關門不利,氣化無權而尿少。後天失養,故日漸虛領。治宜溫健中焦,利濕除痰,佐以安神之法。
處方如下:生曬術6g,帶皮茯苓12g,陳皮6g,桂枝6g,淡幹姜3g,澤瀉15g,豬苓12g,姜半夏9g,清水炙甘草1.5g,生麥芽9g,廣木香5g,香附6g,遠志9g,炒蘇子9g,杏仁9g。以此方随證加減共進50餘劑(有時加黨參5~9g,有時加土炒白芍6~9g,有時加吳茱萸3~5g等等)而痊愈,上班工作。
我們通過對從二陳湯加減化裁出來的許多方面的學習,深深體會到中醫學中方劑的組處配伍、加減化裁,實是一門理論深刻、涉及面廣、出神入化的重要學問,必須深人學習中醫理論,掌握辨證論治,才能真正體會到方劑靈活運用的深義。
四、清氣化痰丸(《醫方考》)
姜半夏45g,膽南星45g,橘紅30g,枳實30g,杏仁30g,瓜蒌仁30g,炒黃芩30g,茯苓30g,共為細末,姜汁糊丸如綠豆大。每次服6~9g,溫開水送下。現在均把此方減量,作為湯劑服用。
此方為治熱痰的常用方,功能清熱順氣,化痰止咳。主治咳嗽,痰黃稠黏難出,痰熱内蘊,氣急嘔惡,胸膈滿門,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滑數等症。此語。多屬氣郁化火,或偏食肥甘,嗜飲酒醴,釀生内熱,灼津成痰而緻。故以膽南星清熱化痰為主藥;黃芩、瓜蒌仁清熱降痰為輔藥;陳皮、枳實順氣除痰,茯苓健脾滲濕,杏仁肅肺降氣(二藥體現着“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的理論),半夏燥濕化痰,共為佐使。而組成清熱順氣、降火消痰之劑。
本方重點在于清氣、順氣而達除痰之目的。因為氣有餘則為火,液有餘則為痰,痰随火而升降,故治痰必降火,治火必順氣。半夏、南星可燥濕氣,黃芩、瓜仁可平熱氣,陳皮可順裡氣,杏仁可降逆氣,枳實可破積氣,茯苓可行水氣。水濕火熱均為生痰之本,人體之氣亢則為害,氣亢為火,火退則還為正氣,而各安其所歸,所以化痰必以清氣為先,故本方名清氣化痰丸。
本方與蒼附導痰丸(蒼術、香附、陳皮、茯苓、枳殼、半夏、天南星、炙甘草)比較,前者功在順氣清火,使火降氣清而除痰止咳;後者則功在行氣導痰,主治婦女形肥體胖多痰,痰濕阻滞經脈,使月經不調而久不受孕。
本方與景嶽化痰丸(膽南星、半夏、礞石、枳實、麝香、朱砂)相比,前者功在清熱化痰以清順火熱之氣而化痰止咳;後者則功在清熱化痰、鎮驚開竅而安神,主治小兒痰熱壅盛、喉中痰鳴、驚風抽搐等症,藥力迅猛,隻宜臨證選用,不可久服,且久病虛證的慢驚風忌用。
本方與竹瀝達痰丸(半夏、橘紅、白術、大黃、茯苓、黃芩、甘草、人參、礞石、竹瀝、生姜汁、沉香)比較,前者主治氣火蘊熱、灼津為痰、痰熱壅盛而緻的咳嗽、胸悶、痰稠厚難出,功能清火降氣而除痰止嗽;後者主治實熱老痰,蒙心則癫狂、驚悸,入肺則痰稠難出、咳嗽、胸悶氣急,功能運痰從大便出而不損元氣。
諸方雖然都是治痰,卻各有巧妙不同,學者宜深思。
在農村巡回醫療時,曾治一小男孩,神昏抽搐,體溫不高,口中吐白泡沫很多,如吹小肥皂泡。經用竹瀝達痰丸方,加菖蒲、遠志、全蠍、蜈蚣、鈎藤而取消。
五、三子養親湯(《韓氏醫通》)
炒蘇子(打碎),炒白芥子(打碎),炒萊菔子(打碎),或用同量,或依據證候所需而各選君藥而加減用量,水煎服。
此方主治老年人中運力弱,濕滞生痰,或兼生氣,痰壅氣實而痰盛喘咳,胸悶懶食,舌苔厚膩,脈滑有力之證,故名“養親”。老年人氣虛而喘者則忌用。
方中紫蘇子降氣,白芥子除痰,萊菔子消食兼降氣。三藥合用,氣降則痰消。氣逆不順為主症者,可用蘇子為主藥,用量為9~10g,餘藥和減。食之為主症者,可重用萊菔子為主藥。痰積為主症者,可重用白芥子為主藥。但三藥皆為行氣豁痰之品,用之太過則恐傷正氣。故藥後諸症皆平後,則宜轉入治本之方,或加調補之品,以免過服而傷中氣。
前人對此方治标、治本有不同看法,茲擇錄以供參考。吳鶴臯說:“治痰先理氣,此治标爾,終不若二陳湯能健脾去濕,有治本之功也。”李士材則說:“治病先攻其甚。若氣實而喘,則氣反為本,痰反為标矣。是在智者神而明之。若氣虛者,(本方)非所宜矣。”
我把此方與二陳湯相合,再加麻黃、杏仁,命名麻杏二壺湯,用于治療風寒感冒,肺失宣肅,氣逆作咳,痰白而多之證,有良好效果。在臨床上常用于急性支氣管炎、喘息性支氣管炎、感冒咳嗽等,表現為風寒痰盛病證者。經驗方如下:
炙麻黃(表證未解者用生者)5~9g,杏仁9g,化橘紅9~12g,半夏9g,茯苓12g,炙甘草(或不用)1.5g,炒蘇子9g,炒萊菔子9g,炒白芥子6g。咳甚者加紫菀12~15g、杷葉12~15g。每收良效,請試用。
本方主要用于實證,其主證特點為“氣實痰盛,胸悶懶食”。如果是虛證(咳嗽已很久,痰很少,舌上無厚苔,氣短心慌,脈無力,食思缺乏,四肢倦怠,言語聲低等),則非本方所宜。
六、礞石滾痰丸(王隐君)
青礞石(煅)30g,沉香15g,酒蒸大黃240g,黃芩240g。将礞石打碎,同焰硝30g共入瓦罐内,鹽泥固濟、曬幹,用火煅至石色如金,候冷取出,與上藥共研細末,水泛為丸,如梧桐子大。根據患者身體強弱服用30~50丸,臨卧時生姜湯或溫開水送服。
本方取搬青礞石,藥性剽悍,質重性降,能攻除陳積伏匿之痰,消一切老痰積滞,為主藥;大黃蕩熱去實,滌積除陳,開下行之路,為輔藥;黃芩苦寒,瀉肺涼心,清上焦之火,為佐藥;沉香導氣散結,沉降下行以導諸藥,為使藥。
主治實熱老痰内結所緻的怪證百病。吳儀洛說:“風木太過,克制脾土,氣不運化,積滞生痰,壅塞中上二焦,回薄腸胃曲折之處,謂之老痰。變生諸症,不可測議,非尋常藥餌所能療也。此丸主之。”但本丸藥峻力猛,必須遇大便秘結、舌苔黃厚而膩、脈滑數有力之實熱證,才可應用。體虛者及孕婦不可輕用,以免傷正。
前人有“怪病皆生于痰也”之論,即指老痰、頑痰而言。老痰、頑痰緻病,往往不可名狀,或頭目眩暈,阻滞清竅,或停留胸膈腸胃,嘈雜痞悶,咽嗌不利,或心下如停冰鐵,或夢寐奇怪之狀,或腰背四肢筋骨疼痛,或胸腹間如有氣交紐,噎息煩悶,或發癫狂痙痢,或毛發焦槁,月水不通等等。王隐君曾對此有所論述,特制此丸以傳世治之。
我曾用此丸治療精神分裂症屬于中醫狂證者。此病為氣郁化火,木郁克脾,中濕生痰,痰火交結,蒙蔽心竅所緻,故以此丸攻逐痰熱,以醒心神。具體治法是湯丸同用,舉例如下:
曾治一婦女31歲,神情狂躁,笑罵無常,手持鋤、鏟,人不敢近,大便幹燥,舌苔黃厚,數夜不眠而神情不衰,脈滑大有力。治以消痰瀉火,清心平肝,佐以開竅息風之法。
處方:生赭石(先煎)30g,半夏12g,膽南星10g,天竺黃10g,化橘紅12g,茯苓18g,川黃連9g,郁金12g,生明礬3g,菖蒲12g,遠志12g,全蠍9g,鈎藤30g,香附10g,黃芩10g,帶心連翹15g,生鐵落50g(煎湯代水)。同時服礞石滾痰丸6g,1日2次。如大便不得,丸藥可再酌增其量,以大便瀉為好。藥後大便得瀉3~4次,瀉後即卧而入睡。此後湯劑漸轉入疏肝解郁、化痰開竅之劑,而丸藥仍每日服1次,每次40丸,臨卧時服,保持每日1~2次稀便(大便太瀉時,可減為20丸,随證加減)。如此調治20餘天而愈。
我用礞石滾痰丸結合應證湯藥曾治愈多例癫、狂之證。對西醫診斷的癫痫病,如見痰熱實證者,也可随湯藥服此丸,常取理想療效。但本丸不宜過久服用,一般服用1~3周即可停服。過一段時間如認為證候需要,可再服用。我經過多年應用,認為本丸療效可靠,并不十分峻烈。
把本方的大黃、黃芩減為各180g,加橘紅60g、半夏60g、甘草30g,用竹瀝汁(加生姜汁三四匙)和為丸如梧桐子大,名竹瀝達痰丸,治證同礞石滾痰丸,但藥力比較和緩。
體會:礞石滾痰丸處方精練峻利,開治老痰的一大法門,療效可靠,為臨床常用之品。凡久病頑痰、怪病難以名狀者,隻要不是虛證,皆可應用,往往收到滿意的療效,實為治療老痰、頑疾所不可缺之藥。
七、茯苓丸(《全生指迷方》《中國醫學大辭典》引)
半夏60g,茯苓(乳汁拌)30g,枳殼(麸炒)15g,風化硝(如一時未找到,也可用芒硝)7.5g,生姜汁為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30~50丸,姜湯送服。
本方主治因停痰阻滞經絡,而兩臂疼痛,或抖不能舉物,兩手疲軟無力,或不能轉移,背部凜凜惡寒,脈象沉細之證。正如清代名醫喻嘉言所說:“痰藥雖多,此方生小。”
從病因病機來分析,認為痰飲伏留于内,停滞于中脘,脾失健運,脾主四肢,脾氣滞而不下,故上行攻于兩臂,令人肩臂酸痛,手指握物無力,或攻脹不适,不可誤以為風邪,實為伏飲停痰所緻,胖人更應注意。此時治宜祛飲除痰,可用導痰湯加木香5g、片姜黃10g、生明礬3g、郁金10g,煎服,同時送服本丸。如痰涎重者,也可改服控涎丹(見後方)5~10丸。攻逐停痰伏飲後,則可使兩肩臂輕松,兩手有力。
此方以半夏燥濕痰而和中焦為主藥;茯苓勝利水濕而助脾運為輔藥;枳殼寬胸行氣通腸為佐藥;風化硝味鹹軟堅去停痰堅積為使藥。更用生姜汁制半夏之毒而加強半夏除痰之力。諸藥相合使痰行氣通,肩臂之痛脹麻痹自除。
由于目前此丸在藥店中不易購得,我在臨床上遇到此證常改用湯藥,把本方的組方用藥精神運用到湯藥方中,也收到良好效果。我常用的處方如下:半夏9~12g,茯苓9~15g,化橘紅12g,膽南星6~9g,炒枳殼10g,炒枳實6~9g,香附10g,廣木香6g,片姜黃10g,桑枝20g,郁金10g,炒白芥子5g,生明矶2~3g,元明粉(分2次沖服)6g。
組織此方,我把二陳湯、導痰湯、茯苓丸、白金丸、星香散、控涎丹幾張治痰方的精神,集中于一方之中,所以常收理想療效。但如痰證嚴重,須用攻瀉痰濁者,仍應加服控涎丹。
八、控涎丹(《三因極一病證方論》)
甘遂(去心60g),大戟(去皮)60g,白芥子60g。共為細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5~7丸,甚或10丸,痰盛體壯者,可适當加多丸數,臨卧前淡姜湯送服。
我在臨床上用此方時,有的患者服10丸即感到大便稀洩,但也有的服至20多丸,尚無出現洩痰之下,故關于用量,應根據具體情況而定,但需先從小量開始,慢慢增至見效的用量。藥效也可能與選用的藥品質量有關,請多方面考慮應用之。還要注意服用本丸時,不可再服用有甘草的藥物,因甘草與大戟、甘遂相反。
本方主要用于治療素有痰涎伏留在胸膈上下之處,令人忽然胸背、手足、腰部、頸項等處的筋骨牽引疼痛,或隐痛不止,也可能遊走不定,或手腳重着冷痛;或頭痛眩暈;或神志困呆多睡;或胸悶少食,痰多流涎;或腳腫重痛,不能步履;或某個肢體重着頑麻不遂等等。此乃痰涎所緻,不可誤為他症。
明代醫家李時珍曾說:“痰涎為物,随氣升降,無處不到,入心則迷,成癫痫;入肺則塞竅,為喘咳背冷;入肝則腸痛幹嘔,寒熱往來;入經絡則麻痹疼痛;人筋骨則牽引釣痛;入皮肉則瘰疬癰腫。”本方由仲景十棗湯中去蕪花、大棗,加入白芥子改為丸劑而成,為“治痰之本”的方劑。
痰之本是:水濕受氣火煎灼阻滞而結成,故以大戟逐洩髒腑之水濕,甘遂攻破經隧之水濕,白芥子驅散皮裡膜外之痰氣,三藥共成攻逐痰涎、水飲之峻劑,對痰涎伏留之實證,可建奇功。但大便素日溏洩及體虛之人,不宜使用本方。
如兩腳患濕腳氣,腫痛沉重,頑麻頹軟,不可步履,可加槟榔70~80g、木瓜50~60g、松枝60g、卷柏60g。如驚痰為患,神呆易驚,失眠膽小,可加朱砂(水飛)30g、全蠍60~70g。如氣郁受驚,久久不解,漸結痃癖病塊,可加炙山甲60g、鼈甲70~80g、元胡6g、莪術60g。熱痰之證,可加芒硝60~70g;寒痰之證,可加胡椒30~40g、丁香30g、幹姜30g、肉桂20g。用量仍可從小量漸漸增至見效劑量。
本方與礞石滾痰丸比較,本方偏用于治痰涎水濕為患,礞石滾痰丸則偏用于頑痰、老痰所緻癫狂瘋痫等病症。
十棗湯偏用于水飲,尤其是懸飲較常用,乃攻瀉水飲之劑;本方偏用于痰涎,尤其是痰涎所緻之肢體頑麻重痛,腰背、頸項牽引疼痛更為常用,乃破洩痰涎之劑。
葶苈大棗瀉肺湯偏用于肺癰胸中痰水膠結,喘咳不得卧,甚則頭面浮腫等病症。主治胸肺痰結、氣逆、作喘、作咳、作腫之證。本方則主要用于痰涎留滞于髒腑經絡之疼痛、牽引、重着、頑麻等證。
此方妙在加入白芥子。白芥子為除痰利氣之藥,其味辛性溫,善行善通,利氣豁痰,尤其善于祛除兩脅及皮裡膜外之痰。把仲景先師十棗湯攻逐水飲之劑,轉變為破洩痰涎之劑。可見陳無擇先生不但對仲景方有深入研究,而且對中藥的特性有深刻的認識,尤其是能把《内經》精神和病機病證及仲景辨證論治原則化為一體,而創出更廣泛應用的新方,實屬難能可貴,非常值得學習。
我在臨床上用此方時,多配合應證的湯藥。例如治療早期肝硬化腹水時,常用五子五皮活瘀利水湯送服本丸8~15粒,1日2次。處方如下(自拟治肝硬化腹水經驗方):炒蘇子10g,葶苈子10g,大腹子(槟榔)10g,車前子(布包)15g,水紅花子10g,桑白皮12g,冬瓜皮40g,大腹皮15g,茯苓皮30~40g,陳皮10g,桃仁10g,紅花10g,木香10,抽葫蘆30~40g,澤瀉20~30g,莪術6g,豬苓20~30g,白術6g,生姜3片,水煎服。
結語:
“治痰”是中醫藥學的一大特點,盡管有關“痰”的一些理論,尚不能完全用現代科學方法闡明,但在臨床上“治痰”法,是極為常用的方法,曆代醫家在“治痰”方面做出了很大貢獻,發展了關于“痰”的理論,創制了不少治痰的方劑,解決了不少疑難重病,這是很值得我們繼承與發揚的。希望同道們對“治痰”開展深入地研究,發揚光大,為人類的醫療衛生事業,做出新貢獻。
上一篇
釋懷,真好!
下一篇
宇宙中最大的聲音是什麼?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