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中醫内科常用秘方(七)

外科

【仙方活命飲】陽癰

組成:白芷貝母防風赤芍當歸尾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沒藥各6g 金銀花25g 陳皮9g

功用:清熱解毒,消腫潰堅,活血止痛。

主治:癰瘍腫毒初起。紅腫焮痛,或身熱凜寒,苔薄白或黃,脈數有力。

【陽和湯】陰疽

組成:熟地30g肉桂3g麻黃2g鹿角膠9g白芥子6g姜炭2g生甘草3g

功用:溫陽補血,散寒通凝。

主治:陰疽。漫腫無頭,皮色不變,酸痛無熱,口中不渴,舌淡苔白,脈沉細或遲細。或貼骨疽、脫疽、流注、痰核、鶴膝風等屬于陰寒者。

【消風散】皮膚病

組成: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蒼術苦參石膏知母當歸胡麻仁生地各6g 木通 生甘草各3g

功用:疏風養血,清熱除濕。

主治:風疹、濕疹。皮膚疹出色紅,或遍身雲片斑點,瘙癢,抓破後滲出津水,苔白或黃,脈浮數。

【消炎止癢洗劑】浸泡30分鐘

組成:荊芥30g 苦參30g 大風子30g 紫草30g 五倍子20g 地榆30g 大黃20g 枯礬20g 生甘草15g

功用:清熱燥濕,祛風止癢。

主治:風疹、濕疹,各種瘙癢性皮膚病。

婦科

【溫經湯】調經

組成:吳茱萸9g 當歸6g 芍藥6g 川芎6g 人參6g 桂枝6g 阿膠6g 牡丹皮6g 生姜6g 甘草6g 半夏6g 麥冬9g

功用:溫經散寒,祛瘀養血。

主治:沖任虛寒,瘀血阻滞證。漏下不止,月經不調,或前或後,或一月再行,或停經不至而見入暮發熱,手心煩熱,唇口幹燥。亦治婦人久不受孕。

【兩地湯】陰虛

組成:生地黃30g 玄參30g 麥門冬15g 阿膠9g 白芍15g 地骨皮9g

功用:滋陰清熱,涼血調經。

主治:經期提前,量少、色鮮、質粘,伴有煩熱、潮紅、口幹;或經期延長,行經發熱,舌紅少苔,脈細數。

【清經湯】血熱

組成:地骨皮10g 牡丹皮9g 青蒿6g 黃柏3g 白芍15g 茯苓6g 熟地黃9g

功用:清熱涼血,滋腎養陰。

主治:月經先期,崩中漏下,産後血露不絕,經行發熱,月經提前,量多、色紫、質粘、有塊,口渴咽幹,面紅耳赤,舌紅苔黃,脈滑數或弦數。

【壽胎湯】保胎

菟絲子30g 桑寄生12g 續斷12g 阿膠12g 黨參20g 鹿角霜12g 巴戟天9g 杜仲12g 當歸12g 枸杞15g 白術15g 砂仁9g 熟地黃12g 艾葉9g 黃芩6g;水煎服

主治:習慣性流産。

【保孕方】懷孕

沉香、細辛、川烏、降香、紫蔻仁、甘草各10g,鹿胎膏1枚

蜜丸九克重,每次一丸,每日三次;每月停經後開始服用,直至懷孕為止,若未孕,同法再用;摘自《蒙醫學證治方略》。

【生化湯】惡露

組成:全當歸24g 川芎9g 桃仁6g 炮姜2g 炙甘草2g

功用:化瘀生新,溫經止痛。

主治:産後瘀血腹痛。惡露不行,小腹冷痛。

【滋乳湯】下乳

組成:生黃芪30g當歸15g知母12g玄參12g穿山甲(炒,搗)6g路路通9g王不留行(炒)12g

功用:補氣血,通乳汁。

主治:産後氣血兩虛,經絡瘀阻,乳汁甚少者。

【固沖湯】崩漏

組成:白術30g生黃芪18g煅龍骨24g煅牡蛎24g山萸肉24g白芍12g海螵蛸12g茜草9g棕榈炭6g五倍子1.5g(沖服)

功用:益氣健脾,固沖攝血。

主治:脾氣虛弱,沖脈不固證。血崩或月經過多,色淡質稀,心悸氣短,腰膝酸軟,舌淡,脈微弱者。

【治崩極驗湯】血崩

焦栀子9g 黃芩12g 黃連9g 生地黃30g 牡丹皮9g 地榆24g 蓮須9g 牡蛎15g 白芍24g 甘草6g;水煎服

主治:婦女肝經有熱的血崩,量多色紅,舌紅苔黃,脈數有力。

【完帶湯】白帶

組成:白術20g山藥30g人參6g白芍15g車前子9g蒼術9g甘草3g陳皮2g黑芥穗2g柴胡2g

功用:補脾疏肝,化濕止帶。

主治:脾虛肝郁,濕濁帶下。帶下色白,清稀如涕,肢體倦怠,舌淡苔白,脈緩或濡弱。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