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旅遊 > 正文

尋訪卡拉苗寨


因為“古苗疆走廊”課題,我去了黔南的三都縣。途中我去了丹寨縣的卡拉村。

吳明海是卡拉村的村民,我們是家門。非邀請我去不可,盛情難卻嘛。說實話,我去過卡拉村多次,同學宏良先生曾到那裡接待過我,隻記得,曾給那裡寫過一篇小報道。這次去了,我想也得寫一點東西了。

這次我去的時候,時間有一點晚了,但我還是覺得到村了裡轉一轉,那裡的農家,那裡的院落……都是我感興趣的地方。

純淨心靈的美麗聖地

我們的車停到了村中的一個不大院子裡,我們下了車。這院子已停了不少的小車子,從牌子看出,有浙江的、貴陽的、廣西的,有十來輛之多,看得出他們都是來吃農家飯的。

這院子是卡拉村景緻确實不錯。東南角一片古樹吸引了我,我想看卡拉村的景就從這裡開始吧。一棵大樹有了年頭了,有很多的枝丫還枯着,可葉子卻很茂盛,在夕陽之下熤熤生輝。古樹下還建有一個小小的土地廟。别看這土地廟小,它可是全村人共同供奉的神——因為那塊署有二百多個人名的碑可以看出它在村民心目中的地位。苗族人認為,不論你是從何而來,明天或到什麼地方去,在每個人的心靈驿道裡,人人都希望擁有着這片土地,并從這片土地裡獲取更多的生活來源。也正因為如此,他們不論姓吳或是姓楊,都會把自己的名字镌刻在那塊碑上。

土地廟的下面一塊大大的古井,不知深淺,烏黑烏黑的,出水很大。溢出的水順着一條水溝一直延伸到村前的那片田園裡去,滋養着那裡的莊稼。一座拱橋橫跨溪溝之上,其倒影如一輪朗月一般。井的外面用一石坎隔離着,劃出了洗衣的大池。一個老奶奶正在那裡洗滌衣物。老奶奶告訴我,那個古井其實不是井,人吃水的井在寨子裡。後來,我去探尋才知道,井在寨子的中央,條形的古井四周高,有古樹圍繞着,旁邊還建有兩個精美的亭子。有南北兩條梯狀石級路進入其中,也分成四個小池子,由小到大一字排開,分成水井、洗菜池、洗衣池、洗污池。過完這些池子之後,水一頭鑽進了地下溶洞,然後又在土地廟下流出。讓外面人以為那就是水井了。

這“古井”,當地人叫它“先曼”,也就是“鬼井”之意,相當于漢語中的“神井”。苗族人沒有“神”概念,隻有“鬼”的說法。隻不過這鬼有好鬼和壞鬼之分而已。“鬼井”是卡拉人心目中最為神聖的地方。天地間的神界在那裡居住着,它們或遊蕩,或娛樂,和人寄居的地方一樣熱鬧。未出事的子孫靈魂在那裡玩耍着,打鬧着。瞅準好的人家之後,它們投生到某家去。

臨近井的地方建有一個大大的蘆笙場。從園的中心向外圍延伸,鑲嵌有各種詭異的圖案,我真不知道這些圖案什麼意思,我想這裡面一定有它特有的含意的。這裡是村裡人開展活動的地方。一旦到了節日或迎接客人時,村裡人會穿着盛裝不約而同地到這裡來聚會。他們在這裡吹蘆笙、吹茫筒、或唱苗歌、交流感情。2011年冬,我曾到這裡參加一次集會,村裡也就是以這樣的形式歡迎我們的。那一夜,我們都瘋狂了。蘆笙場的中央燃起了一大堆篝火,然後大家圍繞着篝火堆,随着蘆笙曲和芒筒聲亦步亦趨的跳起舞來。來自黔南的外鄉人縱情不小,人人都釋放出來了自己的歡樂與娛悅。直到現在,我還在記憶猶新,回味無窮。

蘆笙場之外隔着兩棟木亭是荷花池,是新修建的。外圍有行廊,供人參觀之用。沿着池子一周還建有護欄。護欄仿木的鋼筋的混凝土做成。卡拉人很聰明,他們做出的護欄象真的木欄一樣,有木紋,有疙瘩。可能是季節的原因,池子裡的荷花沒有長出來。深藍色的荷花池給人一種神秘之感。

村子裡也有精品店鋪

逛完村子後,我去了吳明海家住宿。他的家在村子的東角,背靠村子,前面還圍有古樹,古樹之外就是田園。有一點桃花園般的感覺。他是個熱心腸的人,老臘肉煮了幾大埦,還殺了雞,這是苗寨人最高的禮節了。幾杯酒下肚,我們無話不說,他講述了很多關于村子裡的故事。夜深了我們才睡覺。他家的房屋有兩棟,一棟有三間,一棟有五間。新修的那棟居然是五柱六瓜,大得很。闆壁都是新裝修的,還散發濃濃的木材清香味。這是他花了三十多萬元建起來的。他說,村子裡搞旅遊,他用這棟房子來做農家樂的。房子裡面還設标準間。一次可供十個人居住。他說,我就是住進這一标間的第一人。這讓我這個外鄉人感到莫大的榮光。

入夜的村子并不平靜,除了偶爾能聽到狗吠之外,讓人最難忘的就是蛙鳴的聲音。那蛙聲總“多達達——多達達……”的,你仿佛置身于山野之中。閉上眼睛,那聲音總在忽高忽低,忽斷忽續,此唱彼和。當麻雀的聲音參雜着進來之後,你才知道:天已亮了。

我們起了床,洗漱完比之後,吳明海又帶我去村子裡轉悠去了。在村子裡,我見到了一幢木樓,裝修得十分的精巧,門楣上還挂着一塊大大的牌子。牌子上寫着“丹寨縣民族文化手工制品展示廳”,這讓我驚愕不已。走近展廳看個究竟,才發現這展示精品真的不少。中間放着回字形的展櫃,一台電腦面向來者,正放村子裡舉辦活動的各種跳舞場景。櫃子裡的燈光忽明忽暗,擺放有苗家人的銀制飾品,還有丹寨當地的名優特産,什麼蠟染、小蘆笙、石橋土紙,茶葉應有盡有。卡拉村是鳥籠之鄉,鳥籠當然是這個店裡的主題。有挂着的,有放着的,大大小小幾十個之多,而且染得很铮亮,一看就讓人心愛。價格從幾十到千元不等。而最讓人心愛的是那些隻有巴掌大小的鳥籠——當然是不能關鳥的,标價居然到了六七百元。聽說銷量最好,到這裡的外地人和國人十分喜歡。就憑着“工藝”二字,常常被人帶上飛機,走進了富豪人家的裝飾櫃裡。

在一個壁櫃裡,我們看到了很多的證書和獎杯。打開一看,才知道展廳的主人叫吳文軍。這些證書和獎杯,是近年來是他在全國各地參加比賽得。什麼“原創獎”、“新工藝獎”等等。據介紹,吳文軍這幾年來,他鳥籠生意的農家樂做得不錯,一年下來,純收入達六七十萬元,這讓我刮目相看了,誰能說當農民不賺錢,吳文軍就是一例。

卡拉村位于貴州丹寨縣龍泉鎮,是一個苗族聚居且遠近聞名的民族文化村,素以編制鳥籠馳名。全村158戶人家,其中就有121戶從事竹編工藝。由于其生産鳥籠的曆史悠久,2007年卡拉村被貴州省文化廳命名為“鳥籠編制藝術之鄉”。就是這小小的鳥籠,每年為村裡賺回了600多萬元的收入。

吳明海原來是村裡的老支書,對于他們村的鳥籠他了解得十分的清楚。他介紹說,卡拉村制作鳥籠的曆史可有四百多年了,因為工藝好,做工精細,用材又講究很受外面人喜歡。但是,都是作為禮品送給别人的。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他當上了支書之後,在分析村裡的經濟發展時,他大膽提出用鳥籠作為全村發展的切入點。當他們的鳥籠走進了市場之後,村裡人才知道,原來這鳥籠也是可以賺錢的,于是家家戶戶都做起了鳥籠來。而做鳥籠這門技藝男女能上,老少皆宜,一個人一天能編出四個來,每天能賺上一百至兩百元錢,比外出打工強多了。卡拉村呈現出家家編制鳥籠,戶戶都有鳥籠,人人都是藝人的場景。當時間推到了十多年之後,問題又出來,因為生産的鳥籠多了,賣不出去,愁壞了村裡人。這可把這位年輕的老支書也急得夠嗆的。他認為必須給村民找好銷路,不然這樣一個不出門的好産業将夭折了。經過深思熟慮,他與幾個村民一道成立了公司,并放棄了支書這一職務,騰出時間來專門從式外銷活動。經過調查研究,他先後到貴陽、凱裡等地成立了代銷點。又利用網絡技術網上銷售。就是這一舉動,他們的産品從此打開銷路。産品不僅銷售在本地區,還銷到了台灣、香港及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有的還遠銷到了西歐。

村裡人都說,還是老支書有辦法。如果沒有他,可能村裡人又到沿海打工去了。

是的,正因為鳥籠,讓卡拉出盡了風頭。凱裡到丹寨的高速公路突然修進了這個村莊,高速路把一個本來不大的村莊分成了東西兩半,高速路出口處就離村子不到一公裡的地方。而丹寨金鐘工業園區也推到了村後,給這個本來十分甯靜的村子,帶來了喧嚣。為了保住這個村子的民族文化,丹寨縣将卡拉村劃出了保護地段。一項新的藍圖正悄悄的在實施之中。環村的街道已修通,征用拆遷的新居民點也在如火如荼的在建設之中。更讓我感到驚奇的是,這裡正在建設中國第一座鳥籠博物館。一個有幾萬平方米的廣場已接近尾聲……卡拉,已不再是一般意義上的民族鄉村了。

二0一四年四月十四日于偏橋古鎮

作者:貴州省施秉縣苗學研究會吳安明(紫夏)

郵箱: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