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在生物學分類中屬于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龍膽目,茜草科,咖啡屬。咖啡屬下有66種木本植物。咖啡樹的種類有 500 多種,品種有 6000 個,世界上主要的咖啡樹有四種,真正具有商業價值而且被大量栽種的隻有兩種,所産的咖啡豆品質亦冠于其它咖啡樹所産的咖啡豆。
不同品種的咖啡豆有不同的味道,但即使是相同品種的咖啡樹,由于不同土壤、不同氣候等影響,生長出的咖啡豆也各具有獨特的風味。
1. 阿拉比卡種——嬌氣細膩的貴族
俗稱小粒種,原産埃塞俄比亞,為常綠灌木。植株較小,高4~5米,分枝細長,枝幹木栓化較早。葉片小而尖,長橢圓形,較中粒種為硬,葉緣波紋細而明顯。果實較小,鮮果與幹豆的比例為4.5~5:1,種子外果皮較厚而韌,種皮較厚,易與種仁分離。種子較小,每公斤幹豆4000~5000粒,單節結果較少,約12~15個,但枝條結果數較多,所以,管理良好的畝産可達500公斤左右。
外形: 豆形中等,正面呈長橢圓形,中間裂紋窄而曲折,豆子背面的圓弧形較平整,大小一緻,顔色均勻有光澤。果皮稍厚,果汁多且甜,果皮易與種子分離 。
産地: 阿拉比卡種咖啡多産于南美的巴西、哥倫比亞,中美洲諸國,加勒比海的哥斯達尼加,危地馬拉、牙買加、墨西哥以及埃塞俄比亞等國。一般為大家所熟悉的咖啡豆如巴西山多士、蘇門答臘曼特甯、葉門摩卡、牙買加藍山等,都是屬于阿拉比卡種的優質咖啡豆。栽種量約占咖啡總栽種量的 70% ,價格也相對較高。
氣候需求: 阿拉比卡種咖啡比較難栽種,它們喜歡溫和的白日和較冷的夜晚,需要種在高海拔的傾斜坡地上,在高地(600~1800 米)栽培的生長得比較茂盛,而且需要特别的氣候條件—全年的平均溫度在 20 攝氏度左右,有充沛的降雨量,而又不會降霜的地區。全世界隻有 50 多個國家有這樣的條件,大約都是在赤道南北 160 公裡左右的區域。它的采收一定要人工爬上爬下地進行,難度較大。不耐低溫高溫,也不耐多雨少雨,耐腐性很弱,對葉鏽病的抵抗能力也很差。
風味:阿拉比卡種的咖啡豆香味醇厚,口感醇和、有果酸味,而且咖啡因含量1.5%,僅是羅巴斯塔種含量的一半左右。
2. 羅巴斯塔種——粗壯呆闆的鄉下漢
俗稱中粒種,羅巴斯塔種經考證認為這是原産非洲赤道森林内的咖啡樹(C. canephora,又稱甘弗拉種)的一個變種,該種為常綠小喬木,株高5~8米,分枝細長而柔軟,枝幹木栓化較遲;葉片較大,呈橢圓形,質軟而薄,葉緣波紋大而明顯;枝條單節結果較多(平均25~30粒),果實大小不一。成熟時紫紅色,果肉較薄,鮮幹比3.5~5:1,漿果汁液少;種皮(銀皮)薄,緊貼種子,不易脫落,每公斤幹豆3000~4000粒。
外形: 豆形較大,正面漸趨圓形,背面呈圓凸形,裂紋直。果實中等大,果皮薄,果汁少,果皮不易與種子分離。
産地: 羅巴斯塔主要生産國是印度尼西亞,越南以及科特迪瓦,阿爾及利亞,安哥拉為中心的西非諸國,近年來越南更緻力于跻身主要咖啡生産國的行列 。
氣候需求: 羅巴斯塔咖啡樹适合種植于海拔 500 米以下的低地,耐腐性很強,耐高溫多雨,較阿拉比卡種具有更強的抗葉鏽病能力。在整地、除草、剪枝時也不需要太多的人工照顧,可以任其在野外生長,是一種容易栽培的咖啡樹。
風味:炒麥子香味,苦澀味比小粒種濃、果酸味不明顯。咖啡因的含量3.2%左右,品質上也遜色很多,所以大多用來制造速溶咖啡。近年來少數國家(如印度)緻力于改進羅布斯塔種咖啡的品質,他們将羅布斯塔栽植于高海拔地區、施以最細心的照護、以及精細的水洗處理,結果得到非常優異品質的羅布斯塔咖啡豆!
3. 利比裡亞種——實驗室裡的研究員
俗稱大粒種,原産地在非洲西海岸的利比裡亞的低海拔森林内,多做為研究用。
外形:豆型湯匙狀,果實也很大。它的種皮緊貼種仁,成熟時為紅色或橙紅色。
産地:主要栽種的地方僅限于利比裡亞、蘇利南、蓋亞那等少數幾個熱帶低海拔地區種植,産量不足咖啡總産量的5%。
氣候需求:它栽培曆史比其它兩種咖啡樹稍短,利比裡亞咖啡樹适合種植于低地,200m以下的高度,它的樹幹又高又壯,有 18 米高,樹葉大而堅韌,對于無論是高溫和低溫,潮濕或幹燥等各種環境,皆有很強的适應能力,唯獨不耐葉鏽病,耐腐性很強。
風味:風味濃烈,咖啡因的含量1.5%左右,刺激性強,品質較差。由于它的味道比較獨特,需求量低,栽培面值較小,所以生産量也少。
4. 埃塞爾薩種——少有人識得部落男孩
埃塞爾薩種是 1904 年才發現的一個品種原産于非洲的查理河流域,果小,單株産量高,尤其是一種抗旱品種。
外形:果小,成熟果實朱紅色。
氣候需求:适應性強,成齡樹不需要蔭蔽。抗鏽病,主根深,較耐旱、抗風、耐強光。
風味:産品味香濃烈,稍帶苦味,咖啡因的含量0.66%左右,栽培較少。
上一篇
抱歉,窮人的社交毫無價值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