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動筆寫故事,寫着寫着就想補充很多細節,結果文章變長。
變長不一定是壞事,但讀起來婆婆媽媽,語句拖泥帶水,想删減又無從下手,怎麼辦?
比如以下這段文字:
劉十三一點點收拾自己的情緒,慢慢從失戀的陰影裡擡起頭來,仿佛世界煥然一新,重見天日,整個人脫胎換骨,得到新生了。五天前,他還覺得世界都塌了,天空是灰色的,花兒是萎靡的,悲傷像洪水般蔓延開來,淹沒了每一個人的頭頂。
乍一看,好像文采不錯。
仔細一讀,你會發現,作者在同一個意思上,重複用了很多看起來高大上的詞語:煥然一新、脫胎換骨、得到新生。
另外,情感也有矯揉造作、過度渲染的嫌疑,“悲傷像洪水般蔓延開來,淹沒了每一個人的頭頂。”
說白了,悲傷就是劉十三你自己的事,跟他人無關;說什麼“淹沒每一個人的頭頂”,這不是強加于人,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
初學寫作,不知不覺就犯了類似的毛病,還有救嗎?
今天分享一個“六字箴言”:去、剔、減、多、克、控,希望能幫助你逐步學會簡練表達,寫出筆力。
01
去掉可有可無的“的”“了”“着”等虛詞
什麼叫虛詞?
跟虛詞相對的就是實詞。
為了便于理解,我們可以這樣說,實詞就是有實際意義的詞,比如你能看得見摸得着的,像“樹林、面包、奔跑、咳嗽、苗條、美麗、十五、你我他”等等,主要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量詞、代詞六類。
其他的就是虛詞。
虛詞在句子中沒有實際意義。
句子裡面可有可無的虛詞,往往使句子讀起來不夠幹淨。比如:
她走進屋子裡來了。
改成:
她走進屋。
改完後,意思不變。
這就說明原句中的“子、裡、了”其實都是多餘的。
又比如:
在房子頂上,有一隻褐色的大鳥咕咕地叫着。
改成:
房頂上,一隻褐色大鳥咕咕地叫。
是不是意思也一樣,但去掉多餘的虛詞,句子看起來精神抖擻了吧?
前一種寫法,中小學生經常出現,如果成人寫作還保留那樣的習慣,就得改改了。
02
剔除瑣碎的日常口語
日常生活中,咱們說話大多是随意的、不加思考的,經常出現重複啰嗦,甚至颠三倒四的現象,但不影響我們交流。
因為有一定的語境支撐,大家都能理解。
比如,到飯點了,有人在樓下喊一聲:“吃飯了!下來。要去居委會辦事。”
聽到的人,就明白該吃飯了,吃完飯還得去居委會辦事,這是在催促你抓緊點。
可是,如果單獨把這句子拎出來:
吃飯了!下來。要去居委會辦事。
有什麼感覺?
是不是覺得有點前言不搭後語,甚至莫名其妙。
這就是缺少語境支撐。
寫作時,要防止類似現象發生,剔除瑣碎口語。
這不僅為了保持語句幹淨利落,還體現對作者的尊重。
邏輯不順、廢話連篇,這是傷害讀者。
又比如下面的句子:
姐,去不去超市?我和你一起去超市。
吃好飯,嗯嗯,好的呀,我們一起去超市吧。
應該改為:
姐,一起去超市?
好,吃好飯,一起去超市。
意思變得簡潔流暢。
這裡的“剔”與上文的“去”看似差不多,實則有别。
去,看到多餘的直接去掉;剔,看到多餘的,想一想,挑出來再去掉。
03
根據上下文,使用代詞,減少重複
讀文章,最怕重複。浪費時間不說,還讓人覺得渾身難受。比如下面的語句:
秋高氣爽,老友和我一道去秋遊。老友和我走進人民公園,桂香陣陣,老友和我選了個幽靜的位置,坐下來,老友和我邊吃邊聊,好不快活。
看出重複了嗎?讀到這樣的語句,有沒有一種倒胃口的感覺?
可改為:
秋高氣爽,老友和我一道去秋遊。我們走進人民公園。桂香陣陣。選了個幽靜的位置,坐下來,我們邊吃邊聊,好不快活。
04
多用三字句、四字詞
不知你有沒有注意,三字句和四字詞,使用得當,會有一種特别的精煉之美。
如果是古詩詞,三字句搭配使用,更具節奏感、韻律美。
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鬓雲殘,夜長衾枕寒。
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溫庭筠《更漏子》
“玉爐香,紅燭淚”,不但前後對應,畫面凄美,而且讀起來節奏感十足,像是“叮叮當”的音樂聲。
“梧桐樹,三更雨”,仿佛能聽到雨打梧桐葉的聲音,與“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天明。”呼應,字字珠玑,句句動人。
在現代文裡,三字句同樣精煉,富有表現力。
比如:
花徑的北端有兩大片洋葵,深綠葉,淺紅花……
——老舍《非正式的公園》
兩組三字句,就把洋葵的形象描畫出來,顔色鮮豔,給人鮮明印象。
四字詞,包含成語,是極為簡練的,往往能單獨成句,言簡意豐。
比如:
大中橋外,頓然空闊,和橋内兩岸排着密密的人家的景象大異了。一眼望去,疏疏的林,淡淡的月,襯着蔚藍的天,頗像荒江野渡光景……
右岸的河房裡,都大開了窗戶,裡面亮着晃晃的電燈,電燈的光射到水上,蜿蜒曲折,閃閃不息,正如跳舞着的仙女的臂膊。
——朱自清《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
“大中橋外,頓然開闊”此處起筆,給讀者一個顯豁的鏡頭。
前一個四字詞,指明方位;後一個四字詞,點出開闊之感。
“疏疏的林,淡淡的月”頗有點詩歌的味道,AABC式的四字詞,極其簡明地勾勒出淡月疏林的平淡之美。
“蜿蜒曲折,閃閃不息”把燈光打在蕩漾的水面上,光随水動、水與光舞的動态美表現得十分清晰。
用好三字句、四字詞,給人感覺惜墨如金,卻能韻味十足。
如果拿捏得當,多多益善。
05
克服惰性,打破習慣表達
從小到大,我們都有不少習慣表達。
比如,一描寫革命烈士,脫口而出:
抛頭顱,灑熱血。
一提到中華文化,出口成章: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曆史悠久,源遠流長。
錯嗎?沒錯。
可是今天這樣,明天這樣,後天還這樣,不覺得有點膩味嗎?
是時候打破這些習慣表達了。
如果提筆寫文章,我們是不是可以提醒自己:
有沒有更新鮮更合适的表達呢?
最簡單的,就是用比喻。
比如,寫中華文化,可以這樣:
如長江之水,一瀉千裡,滔滔不絕;如巍巍泰山,高不可攀,歎為觀止。這就是我們的中華文化。
形象、生動,新鮮的感覺,不就有了嗎?
懶惰是一種病,得治。
寫作者的惰性思維,習慣表達,妨礙創新,也得治。
06
控制泛濫的表達欲
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
讀到好書美文,總是令人興奮的。
可是,如果深陷美文的好詞佳句,處處都想要搬過來,塞進文章,那可就有點“中毒”症狀。
為了美,為了曬出好詞佳句,為了滿足自我美感偏好,不顧全文大局,終會得不償失。
比如:
職場小說,第一章要寫一場争吵。作者開篇,就來一段:
毒辣的太陽光讓我們像小老鼠似的,在道路上東躲西藏,尋找着僅存的樹蔭。可是一旦入冬,這裡卻是寒風肆虐,大雪紛飛。遠處的山連着山,風景秀麗。
這段環境描寫,看上去很美,但為啥要寫?
是為了烘托人物麼?沒有。
是為了推動故事發展麼?也沒有。
或許作者覺得少了這些描寫,自己對不起自己,找不着美感了吧。
類似這樣的“好詞佳句”式的描寫,于事無補,對全文幾乎沒有任何意義。
怎麼辦?
控制一下吧,不可讓自己一廂情願的表達欲,沖昏了頭腦,以至于因小失大。
文質兼美,方能取勝。
文采和内容,就像硬币的兩面,互相和諧,相互統一,才是恰到好處。
共勉。
好課推薦: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