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有 5400 字
如果覺得頁面很長
那是因為留言很多
我們似乎正活在一個低社交的時代。
不知道跟别人說些什麼,也沒什麼動力去結識新朋友。
覺得維持關系非常累、非常麻煩,交流或閑聊都特别費神,有那時間甯願在家裡刷刷劇、上上網。
以前,一個人待着會特别悶,就想跟朋友待在一起;現在,隻想有些時間,能一個人靜靜發呆,不想動、不想說話、不想費勁去展現自己和交際……
這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呢?
不妨開宗明義:人究竟需不需要社交?能否完全不需要社交而活着?
答案也非常簡單:需要。不能。
我在 中講到:心理學裡有一個假說,叫做「社會大腦」:這個假說認為,人類的大腦會不斷地理解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并調整自身,使其向着「能夠更好适應社會」的方向進化。
比如:2020 年的一項研究發現:當人類跟有生命的對象互動時,大腦前額葉皮層中有一條通路會被激活;反之,跟無生命物體互動時,這一通路則保持靜默。(Ninomiya et al., 2020)
這表示:我們的大腦天生就會對「人類的反饋」更加敏感。
這一現象在其他哺乳類動物(猴子)的身上也同樣存在。這說明:對于哺乳類動物而言,群居,以及如何更好地适應群居,是一件非常重要、值得專門開辟一個「功能」的事情。
因此,在大多數需求模型中,積極的社交反饋,都是一項最基本的需求,跟食物、睡眠、穩定性是并駕齊驅的。一旦缺乏,就會造成内部的平衡态失調。(Cacioppo J et al., 2014)
比如:2020 年一項研究發現:當人們長時間缺乏跟其他人進行社交時,會在大腦中引起跟饑渴非常相似的反應,亦即焦慮、不安、恐慌,以及對有效的社交線索的渴求。(Livia Tomova et al., 2020)
所以,如果你長時間奔波在公司和家裡的兩點一線上,每天就是上班工作、下班宅家,缺乏有效的社交,那你實際上就是在「餓着」自己的大腦。
久而久之會怎麼樣呢?可能會導緻中腦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失調,從而導緻更難自主地産生多巴胺,更需要依賴于外在的刺激和反饋 —— 亦即比如遊戲、綜藝、影視劇、信息流,亦即各種能夠短期刺激的娛樂。
所以,有句話叫做「宅着宅着,人就廢了」,也許是有一點道理的。
那麼,不社交,真的就這麼可怕嗎?
其實也不是。我們應該把「不社交」分成兩種:不想社交,跟不能社交。
前者是隻需要輕度的社交,不希望把太多的時間、精力花在社交上,主動選擇了「不社交」;而後者是存在社交需求,但因為種種原因(比如社交恐懼、社交焦慮),難以跟别人進行有效的社交,導緻社交需求得不到滿足。
他們分别對應着心理學中的兩個術語:獨處(Stay alone)和孤獨(Loneliness)。
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别的。有研究表明:有意選擇的獨處可以獲得甯靜和恢複活力,但被迫的社交隔離會引發大腦的抗拒。(Nguyen T et al., 2018;Thuy-vy T et al., 2019)
因此,前面講的缺乏社交所導緻的問題,其實針對的,應該是後者,也就是孤獨。
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那其實問題不大 —— 你完全可以從獨處中,獲得更甯靜的心境,更有序的思維,以及更富有創造力的想法。
什麼樣的人可能會更喜歡獨處呢?最簡單的,就是性格偏内向的人。
為什麼呢?因為内向者有一個特征,就是對多巴胺的阈值較低。因此,當來自外界的信息過多時,他們會特别容易感到疲憊和「超負荷」。
亦即,對他們來說,社交是一件高成本、低收益的事情。一方面,它需要付出很多精力和腦力去行動;另一方面,他們又特别容易被外界的刺激和反饋打亂心境,破壞平穩的生活狀态。
對于内向者而言,從獨處中獲取能量、整理思維,跟自己對話,間或有幾個知心朋友,能夠滿足輕度的社交,才是一個理想的生活狀态。
另一種可能是:你可能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
為什麼這麼說呢?2016 年,一項發表在《英國心理學雜志》的研究表明:更聰明的人會更加傾向于獨處。他們針對 18 - 28 歲的成年人,抽取了 1.5 萬例樣本,發現:在學業、工作上表現更好的人,在獨處時會報告更高的滿意度。
當然,這并不意味着獨處的人一定更聰明,也不意味着喜歡群居、社交的人更不聰明 —— 不要這樣機械地解讀喔。我們要關心的,是它背後可能的原因。
研究者認為:更聰明的人往往意味着更高的适應能力,因此他們受環境的幹擾和影響會更少。也就是說:對大多數人來說,「獨處」是一件需要去适應的事情。但是更聰明的人,更容易從這種獨處的環境中盡快适應、找到樂趣。
另一方面,聰明的人擁有更高的能力去獨立解決問題,對社交支持的需求會更低。因而,他們天生就不太需要強社交。
從常識上來想也很好理解:聰明的人本身就是人群的異數,因此會有一些特立獨行的觀念和想法,從而會更加難以融于大衆的圈子。因此,與其讓他們花費精力去融入和适應,不如保持适度的獨處,以便更好地發揮才能。
對這些人而言,一個好的環境,可能是一個大家彼此間不需要付出太多精力去維護關系,可以更加直接地進行溝通、交換想法、碰撞點子的環境。
所以,我常常說:不合群并不是一種錯。當你感到「不合群」時,也許隻是因為,你需要一個更高層級,能更好适應你、容納你的群體。
當然,對于喜歡獨處的人來說,零社交也是不可能的,他們需要的是「輕度」的社交。
研究社交的心理學家 Robin Dunbar 提出過一個非常經典的「鄧巴數」。他把一個人在社會中所可能擁有的社交圈層,分成下面幾層:
支持圈:上限為5個人。這些人往往是我們最親密的家人和好友,是我們最信任的人,會無條件地支持和幫助我們。
共情圈:上限為10個人。這些人是我們能夠感同身受的對象,也是我們願意去花費時間精力去交流、安慰、伸出援手的對象。
熟人圈:上限約為35人。這些人是我們能夠記住他們的喜好、習慣和基本信息的對象。我們跟他們的聯系可能不多,但是不至于忘記。
聯系人圈:上限約為100人。這些人是我們能夠記住的人。大部分是點頭之交。
把這些數字加起來,你會得到150。這就是經典的「鄧巴數」,也是我們的大腦皮層可以支撐的「朋友」的上限。
同樣,一般情況下,在一個社群中,低于150人,我們就會傾向于認為「它是比較小衆、私密的」,内部聯系也會比較強;而超過150人,我們就會傾向于認為「它是比較龐大、開放的」,從而削弱社群成員彼此間的聯系。
Dunbar 認為:在這個4層的模型中,前兩層(包括一部分的熟人)屬于強關系,也就是我們經常聯系、能夠第一時間想起來的朋友;反之,其他的人屬于弱關系。我們可能對他們并不陌生,但可能一年下來都不怎麼聯系。
當然,這是一個統計結果,對于個體而言,會有不同的結論。不過無論如何,如果你是一個喜歡獨處的人,我也會建議你:
1)建立屬于自己的強關系圈層。
2)适當維持一定的弱關系。
第一點很好理解。任何人都需要從外界獲得一定的能量和支撐,至少,在你面臨焦慮、壓力、憤怒和困惑時,有個窗口可以傾訴和求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千萬不要把任何事情都憋在心裡,一定要給負面情緒一個出口。
不妨想一想:如果你剛剛邁過人生中一個重要關口,想開一個聚會,把你最信任、最想感謝的人聚到一起慶祝一下,你能列出多少人的名字?
如果你現在處于困境之中,需要有人能慷慨解囊,向你伸出援手,你能列出多少人的名字?
試着把這份名單維持在一個你認為合适的數量範圍内(5-15)。他們會是你最可靠的支撐。
第二點,主要是為什麼呢?是通過這些弱關系,為你打開一扇了解這個世界、接觸這個世界的機會。
我們的強關系,往往是跟我們自己極為相似的人。因此,如果你隻擁有少數幾位知心朋友的話,是特别容易陷入「信息繭房」裡面的。那麼,你很可能會失去許多機會和窗口。
因此,對于喜歡獨處的朋友而言,一個非常重要的建議就是:保持開放性。
什麼叫保持開放性呢?你不需要非常頻繁、深入地去進行社交,但一定要撥出一點點時間,去做一些能夠認識陌生人、接觸陌生領域的事情。不斷拓寬自己的視野。
要麼,在線上的社群裡交流,可以是回答别人的提問,也可以是分享自己的心得、經驗、技巧;
要麼,參加一些線下的活動,比如各種興趣社群、技能教室、同好俱樂部等等。或是跟朋友聚會,通過朋友的朋友去認識更多的人。
重點是,讓自己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之外,再撥出一定的時間,去探索世界,引入各種可能性。很可能,它們就會在日後生根發芽。
不妨把它放入你的「15%可能性」裡面,種下一顆種子。
可能有朋友會說:我也想多拓寬視野,跟别人交流,但就是很害怕,特别容易陷入社交焦慮之中。怎麼辦?
這裡,跟前面講到的第二種情形「不能社交」(孤獨)是重合的。剛好可以放到一起講。
害怕跟别人進行社交,應該是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了。上一篇文章 中,我開篇拿了個社交恐懼的場景來做例子。沒想到好多朋友在評論區表示:說得太對了,我就是這樣的。
突然發現這麼多「同道中人」,甚是欣慰。
那麼,為什麼我們會那麼容易陷入社交焦慮之中呢?
在 中,我講到了一個非常核心的原因:高标準 + 預防焦點:我們總是想表現得非常好,認為這樣才是一個理想的「我」該有的樣子,不能出錯,出錯了就會破壞這個形象。
正是這兩點結合,使得我們一直活在一個高度的自我監控裡面,從而使得「社交」這件事情,被我們賦予了太多的負荷和能量消耗。
這就導緻我們很容易把社交跟負面的感受聯系起來,久而久之,變成「習得性無助」,從而更傾向于采取回避策略。
這個核心原因,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叫做「中心化效應」。
什麼叫「中心化效應」?簡而言之就是:我們總是會把自己看得十分重要,認為别人會有跟自己相同的想法、感受和反映,從而無限放在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位置。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與生俱來的能力,叫做「心智理論」能力。它指的是:我們會天生地「默認」别人擁有跟我們一樣的心智,跟我們憑借着同樣的想法、動機和意願去行事。
簡單來說:看到一個東西,我們産生什麼樣的反應,就會下意識地覺得别人也會有一樣的反應。我們出于某種原因去做某件事情,就會下意識地認為别人也是這樣想的。
原因很簡單:我們在一生中會遇到數不清的人,如果遇到每一個人,都要動用大腦的資源去「理解」的話,會給大腦造成巨大的負擔。因此,大腦進化出了「心智理論」能力,試圖将我們自己的心智推廣到我們所接觸到的人身上,默認大家擁有同樣的心智 —— 這可以大大節省認知資源。
但這樣一來,就會導緻一個結果:
我們非常重視自己,關注自己的一舉一動,就會下意識地認為,别人也會像我一樣重視我,關注我的一舉一動……
但事實上,别人重視自己嗎?重視。但别人關注和重視的,是「他自己」,而不是「我自己」。
所以,我把它叫做「中心化效應」,就是因為:在我們的心智世界中,我們把自己放在最中心,一切信息都是圍繞着「我」來組織的。
那麼,我們推己及人,就很容易認為,在别人的心智世界裡,「我」也位于非常中心的位置……
這就是造成我們種種困擾的根源:别人根本沒有你想象的那樣關注你。在别人眼中,你隻是他生命中的一個片段,他對你的關注,就如你對他的關注一樣。
因此,在社會心理學上,有一個非常有趣的研究叫做「社會認知錯覺」:每個人都認為,我非常了解對方,我清楚地知道對方是怎麼想的 —— 但事實上,你遠遠沒有你所想象的那麼了解對方。
舉一些簡單的例子。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形:跟别人在聊天,想結束對話,但總覺得對方還在興頭上,貿然結束很不禮貌,會給對方留下一個壞印象。從而,哪怕自己不想繼續說話了,也「被迫」繼續陪對方聊下去。
然而,一項最新的研究發現:
當你這樣想的時候,對方很可能也是這樣想的……
根據這篇研究:當人們進行閑聊時,隻有 2% 的談話在雙方都希望的時間結束;30% 的談話在某一方希望的時間結束。而在超過 50% 的談話中,雙方都被迫說了比想說的更多的話。(Mastroianni et al.,2021)
甚至,哪怕是朝夕相處的伴侶,這個效應也一樣存在:當參與者猜測他們的伴侶什麼時候想要停止談話時,64% 的情況下,他們都沒有猜中。
所以,對話雙方最常出現的情形是:兩個人都想結束對話,但都以為對方不想,從而「不得不」繼續禮貌地「配合」下去……
另一些研究表明:比起正襟危坐、毫不犯錯的演講者,聽衆會更加喜歡什麼呢?是在演講過程中犯了一些小錯誤的演講者。
比如:不小心打翻了杯子,PPT 播放錯了,不小心講錯了幾個單詞……
為什麼?因為這些小錯誤,會把聽衆從「理想的我」拉回「現實的我」,讓他們感到台上的人跟真實,更像自己,從而賦予更高的好感和親切感。
所以,一個簡單的小技巧是:當你陷入社交焦慮的時候,想一想,對方很可能也跟你一樣。
比如:
當你覺得自己表現不好,害怕對方心存芥蒂的時候,請記住:
對方很可能也在想「我是不是表現不好?會不會給他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當你因為拒絕了對方,一直心存愧疚、不安,擔心對方敵視你的時候,請記住:
對方很可能也在想「我是不是太唐突了?會不會破壞我們之間的關系?」
所以,為什麼要互相傷害呢?
退一萬步講,哪怕對方沒有你這麼強的「預防焦點」,對方更可能的想法是什麼呢?
是壓根就沒有想法。
不妨問一問自己:你在對方的圈層裡,處于哪一個層級?支持層,共情層,熟人層,還是聯系人層?
如果你位于前面兩個層級,你又有什麼必要需要「給對方留下一個好印象」呢?你們之間一定已經非常熟悉了。
如果你位于後面兩個層級,你又怎麼能指望對方能記住你的一言一行呢?
畢竟,大家都非常忙。哪怕留下一個簡單的印象,也是需要占據 1/130 的「社交額度」的。
最後,簡單總結一下。
如果你是「不能社交」,請結合這篇文章及上一篇文章,采取低标準+促進焦點,以及破除「中心化效應」,來消除自己的恐懼。
如果你是「不想社交」,那麼,享受這種獨處的狀态,并且保持一定的開放性就好。
但無論如何,适度的社交,永遠是必要的。它可能為我們帶來充分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積極的社交線索(比如微笑的臉孔、别人的肯定和回應),可以激活大腦的獎賞回路,為我們提供愉悅感。(Bhanji et al., 2014)
跟陌生人進行一些最輕度的社交,哪怕隻是簡單的問候,或者幾句交流,都能顯著提高我們的主觀幸福感。(Gul Gunaydin et al., 2020)
同樣,社交也是為我們的生活增加多樣性的方式,可以幫我們拓展認知的邊界。
那麼,有哪些社交的小技巧可以使用呢?
1. 尋找共同點
一個最核心的思路是:我們總是更喜歡跟自己相似的人。因此,當你跟别人交流、拓展朋友時,不妨試着從尋找雙方的共同點出發。
有哪些共同點呢?Dunbar 提出過一個「友誼的七大支柱」:具備這些共性的人,更容易彼此成為朋友。
共同的語言或方言。
共同生活、成長的地區。
相似的教育和職業經曆。
相似的興趣和習慣。
對社會事件有相似的觀念和看法。
共通的幽默感(接地氣的說法叫做「能接梗」)。
對音樂有共同的愛好。
不妨試試從這些方面開始話題,也許能幫助你更容易地「破冰」。
2. 提高透明度
在日常交往中,我們總是被教導說,要含蓄,要委婉,不要太直接。
但研究表明:在社交中更充分地表露内心想法,做到言行一緻的人,往往具備更高的主觀幸福感;與此同時,他在社交上的得分也會較高,更不容易出現矛盾和沖突。(Human L et al., 2019)
原因很簡單:在大多數的社交中,最常見的是什麼?是彼此的誤解。
我們總是小心翼翼地維護着一種「虛假」的和諧,殊不知對方其實也是如此。
因此,把這些問題攤開來,好好溝通,充分交換意見,達到更高的透明度,對雙方而言,都是一件如釋重負的事情。
3. 多考慮給予
如何才能交到更多、更适合自己的朋友?一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讓他們更容易發現你。
那麼,通過「給予」的方式,去幫助你所遇到的人,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做法 —— 它可以使到别人最快地了解你,并且為你獲得一個良好的社會評價,擴散你的影響力。
比如:
看到力所能及的問題回答一下。
幫别人做一些舉手之勞的事情。
遇到沖突時試着去協調和調節。
站在别人的角度考慮問題。
分享自己的心得、經驗和知識,幫助别人……
這些,都是讓你展示自我,去「拉近」更多的人的方法。
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一些朋友,破除對社交的困惑和恐懼。
如果你也有過相似的困擾,或是覺得文章幫到了你,歡迎留言一起交流喔。
也可以讀讀這些文章: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