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健康養生 > 正文

王四進老師經方中醫講堂(113)

小孩子在媽媽子宮裡面就是屬于先天,頭在下腹在上。因為陽性親上、陰性親下,這是小孩的腹為陽、頭和心肺為陰。胎兒的氣血運轉是靠母親的氣血推動,他自己是運轉不了的,上乾下坤是天地不交的。出生後就變成了後天的陰陽,陽氣走到腹部丹田處了,上面是陰下面是陽。陰性要親下就往下走,陽要親上就往上走,小孩生下通過第一聲哭接到了天氣,就有了肺氣,吃奶接到了地氣,就有了脾氣。開始了一身的氣血升降循環,心肺屬陰就要往下降,離火中有一點真陰。肝腎的陽氣要往上升,腎水中有一點真陽,這就從先天的陰陽變成了後天的水火坎離,形成了水火既濟的狀态,中間的脾胃戊己土開始中氣斡旋。

從陰陽化成中氣,從中氣化成五行,生出五髒六腑、十二經絡,在天應十二個月。然後二氣對沖合成六氣,人體就産生六氣和六經,咱們治病也是按六經來的。人體得病在淺表時都在經絡,重了才能入到髒腑,所以必須先了解到六經的情況才能全面分析。光靠髒腑辨證,忽視六經和外感情況就治不好病。蔡長福老師的長處就是明确傷寒論的條文,但很多症狀都不太明顯。三陰虧、陽明有熱的時候,受到風寒就沒有抵抗力。不發冷不發燒你就不知道是感冒了,其實就在身上長期攜帶了,症狀不明顯你也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是身上不舒服。蔡老師就把張仲景沒有說的說出來了,虛邪賊風對人體的影響是靠自己悟的,三陰先虛然後造成三陽化寒或化熱就實了,有了這個思路看到的東西就比較多。

溫病派隻看到三陽卻看不到三陰,火神派就隻看到三陰沒看到三陽,其實人體得病往往就會三陰和三陽結合。現代社會各種信息來得比較快,學習就比較方便。蔡老師認為,太陽虛沒有惡寒發熱,脈浮或不浮。少陰虛了太陽經也就虛弱了,抗風、抗病能力就差,表現就不典型。表現明顯證明病人的三陰旺,才能正常抗邪。太陽虛就會長期怕風、怕冷,項背強,脖子硬,自汗惡風,鼻子不通氣,受風後鼻鳴。太陽病的提綱就是脈浮緩,正氣比較強,能達到表上,緩證明胃氣有力,沒有胃氣就沒有浮緩脈了,就是有桂枝湯證沒有相應的脈象,蔡老師叫它副中風。

這就叫虛邪常帶,自己不懂就按頸椎病治療,或者髒腑辨證看到虛弱就用補藥,其實是有風寒在身上。這就要用瓜蒌桂枝湯,就是桂枝湯加天花粉,強出汗傷到津液了,脈沉遲證明裡面津液不足了。受寒叫傷寒,受風叫中風。傷就比較表淺,風寒進入人體就走到皮毛,就用麻黃湯,中風比較深到了肌肉,就用桂枝湯,病的部位就不一樣。脖子硬、脈浮緊、無汗就用葛根湯,有汗就用桂枝加葛根湯。單純用桂枝湯效果不太好,桂枝湯必須得加生姜大棗補胃氣,因為脾胃之氣充實才能做汗而解。所以說常年脾胃虛弱的人更容易受風寒,飲食上要注意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米粥等五谷清淡的食物把胃氣養壯,胃氣沒有消化食物的負擔,充養到周身身體自然才能好,抵抗外邪就有了足夠的後援軍了。否則天天吃大魚大肉,風寒仍然出不去,越吃肉身體越弱,胃氣越受傷,越有濕熱。

外面有風寒,人體的中氣都去抗風寒了,中氣就比較虛了,現在一碗肉吃下去就是中氣的敵人。人體得分泌各種腺體和酶去對付這一碗肉,外邪就跟着正氣内陷,風寒就進來了。小孩子感冒後亂吃難消化東西,退燒後馬上又開始燒了,這就是飲食不當引起的發燒。吃生冷油膩東西,加上表邪内陷,前後夾擊燒的就更厲害了。桂枝湯證條文下,強調喝完藥後喝半碗稀粥,以助胃氣,微微汗出而自解。胃虛不能作汗就解不了表,把胃氣固好才能把風寒擋住。用生姜紅糖熬湯喝思路也是強脾胃,溫性入脾的小米粥還有清熱、利小便的作用,又不助濕,大米可以入胃滋陰。因為胃屬陽得陰始降,脾屬陰得陽始升,沒有喝米粥造成食積的。

太陽經長期虛弱不通眼睛就愛發酸流淚,時間長了整個太陽膀胱經都是硬的了,人體的肌肉都僵到那裡了。正常肌肉是能來回伸縮的,風寒或淤血凝到這裡,長期不動就黏連住了,經脈就拘急了。給他把津液補足,用上桂枝湯,加上花粉、葛根,長期用一段時間就好了。如果化熱轉到陽明經了,陽明熱氣往上沖,額頭就壓得慌,裡面有熱外面太陽受風,就是外寒内熱的葛根湯證了。

如果還得不到正确治療,那位老太太就得到了青光眼,兩眼老是脹、流淚,熱氣出不來積到膀胱經攢竹穴這裡,水液代謝不走造成眼壓高、怕光。開始服用葛根湯就不會造成青光眼了,也不需要做那五次眼部手術了。做手術用消炎藥就傷到肝髒了,表證就不明顯了就成厥陰證了,肝脈沉細就用吳茱萸湯合桂枝茯苓丸。後來眼壓不高了就出現表證了,這是從陰病提到陽病了,感到脖子壓得慌、眼流淚,最後用葛根湯收尾,眼睛就保住了。

常年流清鼻涕、流眼淚,這是通着督脈的部位,就會腎陽不足,那是風寒直中少陰寒化了。就要用麻附辛了,有一種過敏性鼻炎,就是鼻涕跟流水一樣。用一段時間藥早晨就不打噴嚏了,因為早晨的陽氣比較旺盛,打噴嚏是在排風寒。再就是肺熱、肺氣不宣也會流清涕,但鼻子呼出來的是熱氣,擦鼻涕後鼻子是紅色的,口唇還幹燥,這樣肺脈就比較大一些,這樣就可以用麻杏石甘湯,肺熱不能去疏布發散水液,肺髒喜溫喜涼,裡面不斷産生津液,熱氣郁閉就散發不走,就從鼻竅流出來了。純熱就是流清涕,出現黃黏鼻涕就是有濕熱了,就是麻杏苡甘湯證了,加一些黃芩黃連去熱或去濕的藥,黏是熱不黏是寒。

肺氣弱的人一着風寒就咳嗽,可以用桂枝湯加幹姜補他肺的陽氣,一個調外一個補裡。幹姜入脾,土生金脾強了肺才能得到溫。外面是太陽膀胱經保護着肺,它是雙重保護。肺寒了表不足了,下面脾再虛土不能生金,外表固不住後援又沒有。所以這種人就弱不禁風,時間長化熱了出現黃痰就用葛根湯加黃芩,這就是陰旦湯。張仲景的瀉心湯就是黃連、黃芩和幹姜一起用。

太陽證外寒内飲,冷飲吃多外面又受風寒,有表證腸胃又不好。内飲代謝不走上犯到肺,就會咳嗽痰多,寒飲沒有化熱痰就好吐出來。發燒也可不發燒,這就是小青龍湯證,其實還是太陽證多了内飲,用桂枝和白芍一解外寒,用細辛、幹姜、五味子去化内飲。肺寒厲害用幹姜,内飲厲害用細辛溫陽,從少陰一股陽氣直沖到肺裡面祛風寒。生姜和幹姜一起用化胃中飲。如果長期不解化熱了,有了黃痰、口渴和煩躁就加石膏,如果脈沉細少陰證就加附子,這就是本身少陰虧又受風寒,又喝冷飲。本身有三陰虧的老病,看病要先看病人體質,有沒有陳舊病和新病外感,這就有思路了。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