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時期堯、舜、禹禅讓傳位
堯、舜、禹是古代中國曆史中自黃帝之後,黃河流域先後出現的三位部落聯盟首領。
堯,約前2377-前2259年,姓伊祁,号放勳,古唐國人,今山西臨汾堯都區人。他命羲和測定推求曆法,制定四時成歲,為百姓頒授農耕時令。測定出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設置谏言之鼓,讓天下百姓盡其言;立诽謗之木,讓天下百姓攻擊他的過錯。
舜,又稱有虞氏,出生在姚墟。擔任部落聯合體首領後,都蒲坂(今蒲州鎮),看來他的活動中心在山西的西南部。舜起自田間,躬耕曆山。選賢任能,舉用"八恺"、"八元"等治理民事,放逐"四兇",任命禹治水,完成了堯未完成的盛業。
禹,姒姓夏後氏,名文命,字高密,号禹,後世尊稱大禹,夏後氏首領。
禅讓之制自古以來有不同看法
對于堯、舜、禹之間的“禅讓”傳說,曆史上一直存在不同的看法。雖然儒家傳統上一直将其描述為一種平靜順利的權力交接方式,但實際上這種描述可能存在一定的理想化成分。
在古代社會中,權力交接通常涉及到複雜的政治和社會動态。即使在聲稱實行禅讓制的朝代,權力交接也并不總是平靜順利的。例如,曆史上有些記載表明,舜可能通過政治手段和陰謀手段奪取了堯的權力,禹也可能通過類似的手段繼承了舜的權力。
根據傳說舜帝去世于南巡途中蒼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現湖南永州市甯遠縣。後來大禹繼承了他的帝位。曆史的迷霧中我們不禁疑問為何舜帝為去世于南巡途中,到底是真的南巡還是一種放逐。
《竹書紀年》中有記載過這樣一段話“舜囚堯于平陽,取之帝位”。可見所謂禅讓不過是一種自欺欺人的說法,真相是舜囚禁了帝堯,而後禹也有樣學樣通過軟禁放逐舜帝攫取了帝位。儒家學者通過這種美化得以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卻掩蓋了曆史的真相。
陶寺遺址發現兩次大規模沖突應與改朝換代有關
宏偉觀象台,遠處是當年古人作為觀天坐标參照物的堯都崇山(現稱塔兒山)
陶寺遺址位于中國山西省襄汾縣陶寺村南,是一處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該遺址面積約280萬平方米,東西長約2000米,南北寬約1500米。據考古研究,陶寺遺址是中國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的重要遺址之一,也是中原地區規模最大的龍山文化遺址之一。
陶寺遺址的年代為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間,是華夏族先民所創造,華夏文明的源頭之一。在遺址中,考古隊員發現了規模空前的城址、與之相匹配的王墓、世界最早的觀象台、氣勢恢宏的宮殿、獨立的倉儲區、官方管理下的手工業區等。此外,還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文物,以及朱書陶壺、銅鈴、玉琮、蟠龍紋陶盤、玉璜等藝術品。
根據考古研究,陶寺遺址已經具有完備的都城功能,進入早期文明社會。陶寺社會貧富分化懸殊,少數貴族大量聚斂财富,形成特權階層,走到了邦國時代的邊緣和方國時代。因此,一些專家學者提出,陶寺遺址就是帝堯都城所在,是最早的“中國”。
陶寺出圖朱書扁壺明确寫有文堯二字
根據考古發現,陶寺遺址在公元前2300年至公元前1900年之間經曆了兩次毀滅性的破壞。在陶寺遺址的早期階段,王族墓葬和宮殿建築遭受了第一次大規模的破壞。這一時期的破壞可能與政治動蕩或内戰有關。到了晚期階段,王族墓葬和宮殿建築再次遭受了更為嚴重的破壞。這一次的破壞程度更為嚴重,可能是因為外族入侵或内部紛争所緻。
陶寺遺址發現的被殘酷虐待緻死的王族女性
值得注意的是,陶寺遺址的兩次大規模破壞都針對的是王族墓葬和宮殿建築,而其他類型的遺址則較少受到破壞。這表明破壞者的目标明确,旨在摧毀當時的政治權威和統治體系。
陶寺遺址的破壞規模之大,确實令人震驚。如此巨大的破壞,很可能并非來自外來的部落或族群,反而更可能是由當時的内部力量或是有組織、有計劃的行動所導緻的。我們不妨大膽推測,這兩次的大規模破壞事件,或許正是曆史上那兩次禅讓背後的真相。
這兩次的破壞,很有可能是由于内部政治紛争、社會矛盾的激化。這揭示了當時社會内部權力鬥争的激烈程度,以及社會矛盾的尖銳。通過這種有針對性的破壞行為,以實現對當時舊有政治體系的徹底摧毀。這兩次戰争通過破壞象征政治權威的設施,新興權力集團試圖在政治上占據主導地位,甚至徹底改變當時的政治格局。
陶寺遺址的存在似乎在向我們揭示了我們對上古時代的美好想象背後的另一個殘酷的曆史真相。
相關導覽: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