裁翦冰绡,打疊數重,冷淡燕脂勻注。新樣靓妝,豔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閑院落凄涼,幾番春暮。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裡、有時曾去。無據。和夢也、有時不做。
--宋徽宗《燕山亭》
1. 《清明上河圖密碼》:以懸疑推理的手法,審視曆史上的北宋之前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讨論,最被低估的文學作品是哪一部,有人就提出了《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
因為之前看過《清明上河圖密碼》的前五部,對此十分贊同。自從丹布朗的《達芬奇密碼》之後,國内一窩蜂地上了無數'密碼'作品,這些小說良莠不齊,有些讀起來實在是一言難盡,因此同為'密碼'系列的《清明上河圖密碼》很容易被人給忽略掉。
但是一旦你開始閱讀《清明上河圖密碼》系列,就很容易癡迷于其中而不能自拔。有人評價它是'四大名著之後格局最恢弘的漢語小說。'話雖有些誇張,也是體現出這部作品的優秀之處。
《清明上河圖密碼》以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為切入點,以汴京為平台,通過一樁案件,演繹出一部驚天巨著。書中所述案件之複雜,涉及人物之廣泛,幕後指使者層次之高,所引起的後果之嚴重,都是其他懸疑小說所不曾涉及的。
另外該書以清明上河圖為引展現了汴京的繁榮風貌,要知道,當時的汴京可以說是超級大國的中心,來自世界各地的人都彙聚在此,各國各民族的文化交融,經濟發達,思想開明,多年無戰争,可以說是當時一個難得的盛世局面。
但是在《清明上河圖》完成僅十數年功夫後,就發生了曆史上讓人扼腕歎息的'靖康之變',宋徽宗被金人擄往北方五國城,龐大的宋朝帝國轟然倒塌。這與書中開頭所描寫的宋朝的繁華與強大形成了相當鮮明的對比,讓人不禁感歎,到底發生了什麼?讓如此的一個龐然大物變得羸弱不堪?
冶文彪以文化曆史尋根探底的方式,運用懸疑推理的手法,以曆史的視野審視宋朝那段不同尋常的曆史。在遵照曆史記載的基礎上,通過合理的推測和藝術化的虛構,通過一樁通天大案,對大宋朝由盛轉衰的過程,給出了自己的一個答案。
在設計情節的過程中,冶文彪借助深厚的文史功底,構建了北宋王朝命運走向的大框架。在這個框架中,上至皇帝,下至黎民百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而每個人的命運都被裹挾着一路向前,不管是自願的還是非自願的。
可以說《清明上河圖密碼》是一幅全面展現了北宋社會風貌的立體畫卷,讓人們對那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在作品前五部裡面,通過五絕,即'訟絕'、'牙絕'、'鬥絕'、'作絕'、'相絕'作為線索的串聯者,已經将案件的主體和細節基本上都捋了一遍,對于各部伏筆和最終大結局,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了。
而這一切,都在《清明上河圖密碼6》中被一一破解。悲壯的結局,強烈地震撼着每個人的心,尤其是這種悲怆的場景,在幾十年前還曾經重演過。這種悲壯,這種感同身受,這種激發出來的民族自強心,能夠引起大家的思想共鳴。
事事皆相連,萬物皆因果。
《清明上河圖密碼》超越了懸疑小說的範疇,可以說是對國家的命運、民族命運的一次深刻思考,也引導着讀者在文化的長河中進行一場尋根探源的旅行。
2. 荒唐書畫皇帝:迷局的幕後設計者在汴京這個超級大舞台上, '五絕','十二奴','天工十八巧',輪番上陣,演繹出一幕幕悲歡離合的劇目。
在《清明上河圖密碼6》中 '北宋六賊'也出現了,案件幕後的大boss已經呼之欲出。
其實從前五部各個細節處已經可以感受到,幕後之人已經是呼之欲出。能夠将案件設計得如此巧妙,能夠調動如此衆多的資源,能夠将金國、遼國、西夏、高麗、方臘等各方面勢力都牽扯其中,恐怕也隻有高居廟堂上的那個人能夠做到了。
事實也是如此,宋徽宗受到'梅花天衍局'的啟發,在朝廷衆位高官的配合下,完成了這樣一樁驚天大案,貫穿整部書的'梅船案'以及紫衣人之謎,終于是水落石出。
整樁案件設計缜密,案件套案件,新的線索和伏筆不斷湧現,呈現出一張密密麻麻的大網。在這其中,每個人都是一顆棋子,每個棋子都有着自己的命運,每個迷案都深不可測,而最終,這些棋子與故事合成了一部大戲。
但是細品一品,總有一股玩笑的意味。涉及到國運的關鍵時刻,居然就妄圖依靠着這樣的伎倆,解決内憂外患。這也足可以體現出宋徽宗這個人的特點,那就是在外交政策和戰略決策上的輕佻為政,搖擺不定,優柔寡斷,忠奸不分。最終金國滅北宋,宋徽宗含屈而終,死相慘烈至極。
其實悲劇的種子從一開始就已經種下。
一代書畫皇帝宋徽宗趙佶,熱愛藝術,在政治上卻極為昏庸。南宋鄧椿《畫繼》開卷第一句就這樣贊揚道:'徽宗皇帝,天縱将聖,藝極于神。'
隻可惜這位錯生在帝王家的皇帝,藝術上成就斐然,在政治上卻是任性胡鬧的。
他任用奸臣,橫征暴斂,用度奢侈,整個帝國的隐憂已經在慢慢顯現。
《清明上河圖密碼》中出現的艮嶽案中,'花石綱'所運送的巨大太湖石一路扒城門,拆橋洞,費盡周折運到汴京,太湖石被封為'盤固侯',運送大石的朱勔由于有功被封為甯遠節度使。
何其的荒唐!而這也隻是宋徽宗奢侈無度、荒唐任性的一個縮影罷了。
宋徽宗所重用的'六大賊臣',蔡京、王黼、童貫、梁師成、朱勔、李彥,無一不是能夠揣度皇帝心思,能夠附和皇帝想法的人物。他們征斂了民間大量财富,導緻怨聲載道。
這種情況下,宋徽宗這時候使用了一個曆代帝王都會用的方法:利用對外矛盾來化解民怨,将内部矛盾引到外部去。這個對外的矛盾就是'燕雲十六州'。
宋徽宗設計了'天衍梅花局',設計了'梅船案',将五方的勢力拉攏其中,企圖畢其功于一役,何其的天真。
這種棋局,已經可以說是戰争的宣言了。對于任何國家來說,軍事行動的原則都是:不輕易言戰,戰則必死戰。也就是民間所說的:'不主動惹事,有事也絕對不怕事。'
但北宋正好相反,最需要和平時,宋徽宗任用的是鷹派;最需要抵抗時,宋徽宗任用的卻是鴿派。這種大政方針的錯位,讓北宋完全沒有能力去應付一場全局性的沖突。
理想是美好的,現實是殘酷的。好大喜功、不學無術的宋徽宗的這一決定将整個北宋帝國拖入了無底的深淵。
宋徽宗本是藝術家,結果卻生在了帝王家,何嘗不是一種無奈。
3. 古典文風,白描寫法:《清明上河圖密碼》的詩話般語言從初中起就很喜歡古文,感覺讀起來語言凝練且古樸,非常有韻味。尤其是半文半白的古典小說,是我的最愛,《四大名著》基本上是每個假期都要翻上一遍的。
中國古典文學有着深厚的曆史傳承性,承載着鮮明的民族特征,古典語言、章回體結構、朝代的特征、樸素的哲學思想,這些很鮮明的特點随着現代文學的演變已經越來越少看見了。偶有幾部作品采用古文方式來書寫,總感覺模仿痕迹過重,讀起來很難找到曾經的那種韻律。
但是《清明上河圖密碼》則不然,翻開書本,一種古樸的味道就鋪面而來。文字精煉,簡短有力,仿佛能透過紙張,将厚重的曆史展現在我們面前。
描寫人物、景物文字簡短,卻又入木三分,寥寥數語就能夠将美景躍然紙上。這種文字在書中,随處可見,頗像是典雅凝練的詩文話語言。譬如在描寫清明時節汴河周邊的景物時:
'汴河兩岸仍舊人頭如蟻,聲喧如蜂。加之一河春水漾漾東流,兩岸新柳淡淡籠煙,景緻仍舊鮮明活暖。'
像是在讀詩一般,一下子就把汴河兩岸的景色都寫活了。
在《清明6》中描寫池了了出門逛街前的場景時:
'她見門外春日明麗,天氣晴暖,興頭不由得生起,便尋出那件最鮮豔的桃花紋彩絹衫,配了一條淺紅纏枝紋紗裙。穿戴梳洗好後,她又特地從钿盒裡揀出一支銀钗。這銀钗是她那十幾樣首飾中最珍貴的一件,钗頭細雕作孔雀形,雀嘴銜了一串瑪瑙珠子。單這珠子,一顆也得三五百文。'
這裡的描寫頗有《紅樓夢》叙事的風格,将青春少女風和日麗,出門遊玩的歡快親情描寫得淋漓盡緻。而最難得是是對于細節的描寫,無論是北宋時期人物的衣裝、服飾、打扮,都描寫得極為詳盡,這些看似簡單,但是沒有相當的曆史文化功底,沒有查閱大量的資料的話,是很難将這些細節不失真地呈現在讀者面前的。
雖然整部書帶有古言的特征,但基本上還是偏向于白話文,讀起來非常像是古典文學中的白描技法,突出主題,注重人物的刻畫,注重細節的描寫。雖然沒有華麗的語言,但是在樸實中透出典雅,書中人物衆多,案件複雜,但是往往在關鍵時刻,通過幾句話,用幾個動畫,就能揭示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推進情節,以形傳神、形神兼備。
在情節的推進上,《清明上河圖密碼》也深得古典小說的精髓。整部作品行文流暢,通過清明時分的'梅船案',一步步引出更多的線索,用懸疑推理的方式,層層推進,讓讀者的心始終懸在空中,為書中的人物所擔心,營造出一種閱讀的沉浸感。
另外《清明上河圖密碼》以解開'梅船案'和紫衣人的身份為主要線索,采用多線程的方式,每個故事都不離開清明節前後時間段,每個地點都是在汴河兩岸,每個人物都是與'梅船案'關聯重重,讓故事始終充滿了沖突與懸念。
從《清明1》到《清明5》,就像是古典文學中的短打書一般,從士、農、工、商、兵各方面的懸念入手,一個案件接一個案件,相互之間都有關聯,卻并不是一路平鋪直叙。期間有高潮,有低谷,就如同汴河之水,一層層,一疊疊,波浪逐漸彙聚,最終在《清明6》将一切謎底揭開,将整個故事情節推到悲壯的高潮。
4. 121本文獻,842個人物:細節決定成敗:冶文彪老師在寫《清明上河圖密碼》的時候,可以說在各種細節上極盡所能,力求符合北宋的曆史事實。
在《清明6》的最後,列出了作者所閱讀并參考過的文獻,共121本(篇),範圍涉及到北宋的曆史、政治、經濟、文化、建築、思想等各個方面,足可以見作者之用心,寫作之嚴謹。
就像是《清明2》中,對于'牙絕'馮賽的描寫,其中對交易過程中牙牌作用的描寫,鹽引鋪作用的描寫,交引的套利交易等,都與當時的曆史吻合,作者對于細節的把控可見一斑。
在《清明3》中,'鬥絕'梁興在禁軍中的訓練、生活,晉級制度,禁軍的軍饷等方面都描寫得很詳細,看這一本書,基本上就可以把當時北宋軍隊的羸弱,混亂了解的比較清楚。
《清明5》中,則重點介紹了'方田均稅法'和'括田令',朝廷勒令百姓租佃,強征稅錢。劣童案和宗子案即是在這個背景下産生的。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作為宋朝社會最最基層的細胞,家與宗族之間的各種矛盾。
細節的把控不僅僅體現在文本内容上,在每一章的題記上,都有着來自宋人的著作選文,該選文與當前小說的情節都是相關聯的。讀完每章節的内容,回頭再翻看題記,你會發現作者對于文章的把控之高,對于文字内容書寫之細膩。
前五部内容分别對應着士農工商兵,題記内容則來源于北宋的理學家、王安石司馬光、武經總要、沈括著作、易理解釋等。《清明6》題記則基本上都是采用的北宋各位皇帝的語錄,從一開始就可以體會出最終結局的與衆不同,果然幕後的大boss地位高不可攀。
在寫作的手法細節的把控上,作者冶文彪顯然也有着自己的考量。前四部的寫法緩急相間,徐徐漸進,節奏急徐有度,讓讀者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等到了第五部,因為'相絕'是主角,背景轉變為易經八卦,這些内容本身就很神秘,冶文彪采用了八八六十四卦,環環相扣,卦中有卦,用一種漣漪式的寫作方法,讓故事在循環中不斷前行。 '相絕'陸青根據八八六十四卦的漣漪結構,對于每個人都有一個卦詞,細細品評會發現,這些卦詞并不是作者為了炫耀古文功底而生硬的編造出來的,都是符合當時對應人物的心理特點,對于細節的推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等到了《清明6》,一切伏筆都得到了解決,案件的最終謎底已經得到破解,而這個案件格局之大,影響力之深遠,已經不是'五絕'等人所能掌握的,已經上升到很高的層次,對北宋朝廷的走向起到關鍵的作用。而結果也是如此,異想天開的'梅花天衍局'并沒有起到什麼作用,病入膏肓的北宋在皇帝的胡鬧下走向了沒落,在案件背後推波助瀾的'北宋六賊'一個個落得身首異處的下場。真是'眼見他起高樓,眼見他宴賓客,眼見他樓塌了'。
5.相同的時空,不同的畫面:交錯更叠叙事的應用《清明上河圖密碼》定位為文化曆史懸疑小說,與傳統的懸疑推理小說不同,并沒有采用案發、推理、搜集證據、解開謎底的模式,而是将懸疑與中國曆史文化相結合,通過曆史文化的框架來設置懸疑,推動情節向前發展。
在設置懸疑情節的過程中,涉及到宋朝官階制度、經濟、農業制度、科學文化、兵役制度、市井百态等等方面,可以說在解謎的過程中,将整個北宋的曆史都展現了一遍。
《清明上河圖密碼》以破解梅船案為主線,同時伴随着幾條副線講述不同的人物在梅船案中所起到的作用。'五絕'在梅船出事的前後,都遇見了不可思議的事情,事情兜兜轉轉到最後,發現他們都是一個驚天棋局中的一枚棋子,身在局中卻無法窺探出全貌。
這種交替更叠叙事的手法,一方面避免了按照順序講故事所造成的的境界簡單的場面,增加了懸疑小說的厚重感。另外一方面,可以通過平行處理的方式,将處于清明前後幾天,汴河虹橋周圍所發生的事情,利用不同人物的眼睛和嘴巴,清晰地表現出來。這樣結構上比較清晰,'五絕'探案時候雖然基本上是在同一個時空,互相之間卻并不影響,反而是通過每個人的發現,将所有的線索逐漸展示出來,并将所有的線頭逐漸彙總。
終于在《清明上河圖密碼6》中'五絕'開始碰面了,他們聯合解密梅船案的秘密,并探尋紫衣人的身份之謎。而在這個時候,五個神秘的紫衣人出現了,他們分别施展法術殺人,被殺者死狀都極為怪異,死法暗含着金木水火土五行之術。如果采用順序式叙事的方法,那這五個紫衣人很難區分,給讀者造成極大的幹擾。而冶文彪娴熟地采用交替更叠叙事的手法,通過交替叙述,很好地解決了同一時空中所出現的事件,避免了情節的重疊與混亂。
另外,在書中有不少地方用運到類似電影中的'閃回'技法,通過不同場景,不同時間點上北宋臣民對金國的抗争,營造出一種一往無前的的氣氛。雖然隻是文字表述,但是卻營造出一種非常強烈的視覺效應。例如:
'李綱立在城牆邊,高聲問:'須募兩千敢死之士,去城外迎敵,何人願往?' '我!''我!'接連兩個人高聲應道,是趙不尤和梁興。 崔豪忙仰頭大喊:'我!'耿五也急忙跟道:'我!' 接着,城上城下,不住傳來:'我!'一聲聲如同重槌擊鐘,不多時便集齊兩千人,整齊排列城下,每人發一根一丈長鈎、一把大刀。崔豪和耿五握鈎佩刀,立在趙不尤、梁興身邊,心頭從未如此振奮。'
将國破山河肅的一種悲壯與凄涼沉重地體現出來,将市井小民在家國大是大非之前的果斷選擇與對敵戰鬥的英勇無畏立體地展現出來。
具有特别強烈的視覺沖擊力和感染力。
6. 眉目如畫,有情有義:曆史進程中小人物的悲哀與擔當
《清明上河圖》中所畫的人物衆多,作者将這些人物在《清明上河圖密碼》中一一複原,給予畫作中的人物全新的藝術生命。
在這點上對作者是非常佩服的,824個人物,在書中全都有名有姓,有自己的性格,對人物的刻畫是全面而且立體,簡直是太難得了。
之前讀日本的推理小說,基本上每部小說多的有十幾個人,少的隻有寥寥數人,就能夠撐起整部小說的情節發展,《清明上河圖密碼》中的八百多個人,不光要起名,安排職業,刻畫性格,還要給每個人都設定好在懸疑情節中的作用,這工作的繁瑣程度不是一般的難,估計故事大綱、人物設定就得寫好多頁吧。
之前讀過的小說中,印象中隻有《三國演義》中出現的人物是1100餘人,其他的并沒有這麼多人出現的,從這個角度上來說,評價《清明上河圖密碼》是繼《四大名著》之後的第五大華語小說,也是不為過的。
最難得是,不光是每個主角形象豐滿,對一些小人物的刻畫也是栩栩如。印象最深的是黃鹂兒出場的時候,她搭救了梁興,
'梁興被幾聲貓叫喚醒,睜眼一看,是個少女,彎眉細眼,面容秀巧,笑眯眯地瞧着他,大約有十六七歲,身穿淺綠的絹衫,從沒見過。梁興有些發蒙,又掃了一眼四周,是一間卧房,陳設簡樸,對牆一扇小窗透進暖紅霞光。他自己躺在一張舊床上,被褥也都半舊,但十分潔淨。屋裡并沒有見到貓。他回過眼又去看那女子,那女子忽而啟唇,竟發出一聲貓叫,活似真貓。随即,那女子笑了起來,眼睛彎成了一條細縫。'呵呵,騙到你了?''
将一個天真爛漫的少女寫活了。
黃鹂兒與曾小羊的青梅竹馬之情也是讓人羨慕,雖然在嘴上對曾小羊不屑一顧,整天互怼,但是可以看出黃鹂兒對曾小羊是用情至深的,
一邊端出碗碟擺放,一邊瞅着曾小羊撇了撇嘴,将一碗熱騰騰、嫩鮮鮮的三脆羹放到他面前,'瞧在你動了歪心,還知道來告訴我,又幫了梁大哥的忙,我特地煮了這羹,知道你愛吃,也有你一碗。'
但是浪漫的愛情并不是一定會有美好的結局。金兵攻入汴京,國破家亡,所有的人都無法幸免。黃鹂兒和爹,曾小羊和娘,逃入城中,僥幸占到個存身的地方,饑寒交迫,兵災和雪寒不知道哪一個更兇狠。兩位老人得了風寒相繼去世,禍不單行,開封府奉金人之命,開始搜捕黃鹂兒,
'那些兵卒尋見了她,兩個人攥住她雙臂,拎起便走。她的身子已失去大半知覺,卻聽見曾小羊哭叫着來搶她,和其他兵卒抓扯起來,随後咚的一聲。她拼盡氣力扭過頭,見曾小羊倒在廊檐下的石階上,頭頂流出血,浸到雪泥地裡,似乎還冒着熱氣。她想掙紮,卻掙不動,喊也隻是微弱嘤嘤之聲。最後一眼,她瞅見曾小羊的腳尖似乎動了動。正是這一眼,讓她不敢再哭,怕一哭,連曾小羊也哭走。'
看到這段,不自覺地觸到心中那最柔軟的部分,實在是讓人心中不忍,眼中也有濕濕的感覺。唉,造化弄人啊。
另外像崔豪和耿五為代表的一大批人,甚至包括丁豆娘等女子,雖然身為北宋社會的最低層人民,雖然食不果腹,但是在家國存亡的局面前,勇敢地站了出來,幫助守城,幫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苦難讓所有的人都團結在了一起,也讓人性的光輝熠熠生光。
7. 時光的河床,讓曆史凝固從《清明1》讀到《清明6》,就像是沿着一幅亘古流傳的古畫,一路向上。
沿途中,'一河春水漾漾東流,兩岸新柳淡淡籠煙'的汴河河道中擠滿淤泥,隻剩淺淺一些水流。河邊生滿黃草枯藤,将那些柳樹掩盡。
曾經'讓鋪林立,舟船如梭',兩岸栉次林比的店肆盡都不見,隻剩一些焦黑殘垣斷牆,隐沒于荒草間。
那'如長虹卧波'的虹橋,也隻剩兩邊殘破斷樁,唯有十千腳店河邊那根木樁還立在那裡,頂上那隻候風銅鳳在夕陽裡徐徐轉動,發出吱扭吱扭聲。
那'鹿銜花去彩雲氣,萬歲山前夢已迷'的艮嶽,如今已經變成了殘磚碎瓦,所有的光華都已經不再。
從這幅畫中,我們看到了汴京從繁華到破敗的過程;
從這幅畫中,我們看到了國家羸弱所帶來的屈辱與痛苦;
從這幅畫中,我們看到了從官宦到平民對國家的熱愛,對命運的不屈。
就像是海子在《村莊》中有句詩:'萬裡無雲,如同我永恒的悲傷'。
對《清明上河圖密碼》的解密,不光是一場曆史遺密的追尋,也是對曆史的探索與反思。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會時常在腦海中出現。
在戰亂中,人如蝼蟻般弱小,沒有絲毫的尊嚴可言。
這段'靖康之恥'的曆史雖然已經過去,但是對于現代的國民來說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參考意義。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我們生活在難得的和平時期,我們現在快速發展,無論是科技水平,還是财富水平,都已經走進世界的前列。但是我們還要居安思危,畢竟國際形勢錯綜複雜,稍有不慎,就會一步錯,步步錯。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