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元略墓志》白話注解(九)

《元略墓志》白話詳細(九)

  《元略墓志》連載快要完結了。元略所處的那個時期,社會和帝王非常癡迷佛法,導緻朝野内外亂成一鍋粥。胡靈太後當政時對佛法的追求到了狂熱的程度。北魏帝國雖還強盛,但朝綱不振、貪污成風。皇室貴族競相鬥富,生活奢靡。河間王元琛富可敵國,馬槽以純銀打造。貪污來的錢多得燒手又不能天天讓人來府庫裡參觀,就捐錢建寺,看誰建得豪華。王公貴族這樣一輪輪比拼下來,洛陽城裡寶刹與靈台比高,廣殿與阿房等狀。胡靈太後也不能免俗,決定建造皇家寺院永甯寺,蓋過城中其他寺院的風頭。《洛陽伽藍記》中記載:被奉為禅宗初祖的菩提達摩來到洛陽,遠遠看到永甯寺塔金盤炫目,光照雲表,不由得口唱南無,合掌連日,認為這是造化神功,非人力所能及。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一時洛陽内外遍建寺廟,善男信女紛紛出家。城内終日梵音袅袅,俨然佛國。導緻大量民田、民宅被占,服兵役和從事生産的人越來越少。這樣的社會狀況為以後的河陰之變埋下了伏筆。

元诩即位後,其母胡靈太後擅權亂政,導緻北魏土崩瓦解。武泰元年(528年),元诩對胡氏專權非常不滿,于是發密诏命爾朱榮率兵前來幫忙。不料密诏被查出,胡氏看後大怒,于是毒殺元诩,時年十九歲。盤踞山西的爾朱榮借機起兵,進逼洛陽,要為孝明帝的死讨個說法。衆叛親離的胡靈太後躲進永甯寺落發為尼,希望得到佛祖的庇佑,保住一條性命。但很快被沉江。

在經曆了血腥的河陰之變後,北魏孝莊帝因不滿爾朱榮專權,于公元530年(永安三年)九月在明光殿設計殺爾朱榮。爾朱榮的堂弟爾朱世隆,與侄子爾朱兆得知消息合力調兵攻打洛陽。同年十月,孝莊帝被爾朱兆缢死于晉陽。晉州刺史高歡于次年攻占洛陽,并于533年進兵晉陽,消滅了爾朱氏的勢力。534年高歡立元善見為帝,即孝靜帝并遷都河北省臨漳縣建東魏。第二年,大将軍雍州刺史兼尚書令宇文泰立元寶炬為帝即西魏文帝,建都長安,立西魏。曆史的指針指向了分裂。

原文:

但民悖四方,主棄萬國,則百莫儲,唯虺斯應。母後握機,競權宗氏,将使産祿之門,再聞此日(口?)。大将軍榮遠舉義旗,無契而會,效逾叔牙,中興魏道。乃欲賞罰賢谀,用允群望,而和光未分,暴酷麾下,皎月沉明,垂棘喪寶。甘井先竭,莊惠言徵;鬼神依德,官奇匪驗。春秋卌(xì)有三,以大魏建義元年歲次戊申四月丙辰朔十三日戊辰薨(音HONG1)于洛陽之北邙。

注釋:

但民悖四方。悖,混亂。大魏帝國國外局勢混亂,有農民起義軍。民不聊生。

主棄萬國。主,君主。萬國,天下。字面是可理解為君主不理朝政。或朝政得不到有效治理。

則百莫儲。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兵燹不斷。

唯虺(huī)斯應。虺,一種古書上的毒蛇,比喻惡毒小人。應,應答。這裡比喻奸佞當道。

母後握機,競權宗氏。皇後掌握機遇擅權,與元氏皇族分庭抗禮。胡靈太後是北魏晚期政治舞台上頗具影響的人物,臨朝聽政達十三年之久,位總機要,手握王爵。元诩登極之初,地位猛升,臨朝聽政,猶稱殿下,下令行事,手筆決斷。

将使産祿之門,再聞此日(口?)。再聞,反複聽到。此口,同樣說辭。公元528年(武泰元年)二月二十五日,孝明帝去世(被其毒死),因事情突然,當時人議論都說是鄭俨、徐纥的主意。于是朝野憤怒感歎。2月26日,胡太後擁立元姑娘說是太子即位。 經過幾天,見人心已經安定,才說元姑娘本是潘充華所生的女兒,現在另擇接位的君主。于是立臨洮王元寶晖的兒子元钊為帝,元钊時年剛三歲,史稱北魏幼主,天下人對此事驚訝不已。

大将軍榮遠舉義旗:大将軍指的是爾朱榮,即釀成河陰之變的曆史人物。這句話是正面表達擁戴爾朱榮的。義旗,為正義而戰的旗幟。曆史的注解就看你站在那個立場角度來談,本碑帖是站在反對母後專權的立場來談。公元528年4月11日,爾朱榮大軍行進到河南省孟州市,爾朱榮遣親信進洛陽,将元子攸接到河陽立為皇帝,即北魏孝莊帝,改元建義,随後爾朱榮率大軍從孟津渡過黃河直逼洛陽。胡太後得知消息,調集大軍與爾朱榮決戰,被爾朱榮打敗,洛陽東北門戶河橋守将降爾朱榮投降,京城遂無險可守,将士四散。胡太後見大勢已去,下令後宮嫔妃和她一起到永甯寺出家為尼。

無契而會。意思是不謀而合。契,指的契約,字據。

效逾叔牙。效,效仿。逾,超過。鮑叔牙,春秋齊國大夫。善知人,能讓賢。

中興魏道。中興,國家從衰敗恢複到興盛。魏道,治理魏國的大道。

乃欲賞罰賢谀。賢,賢明之人。谀:谄媚。此話有撥亂反正、清理朝綱的意思。

用允群望。群望,星辰山川。群嶽衆神。

而和光未分同塵:和光,指混合各種光彩;同塵:與塵俗相同。此句指好壞不分。

暴酷麾下。暴,殘暴;苛刻。麾下,将帥旗之下。爾朱榮秘密派遣兒子爾朱天光等人進入洛陽城,與彭城王元勰之子、聲望很高的長樂王元子攸商議裡應外合攻打洛陽,并許諾事成後立元子攸為帝。爾朱榮大軍開到洛陽,12日,皇室、貴族官僚至河橋迎駕。13日,爾朱榮脅迫胡太後和幼帝元钊離開洛陽,當大軍行進到河陰時,沉胡太後及幼主于黃河。爾朱榮曾對親信慕容紹宗說:洛中人士繁盛,驕侈成俗,不加芟翦,終難制馭。采納部屬費穆的建議,計劃盡殺朝官。同日爾朱榮以祭天為名,邀請朝中百官到河陰之陶渚,孟津縣東,将文武百官2000餘人以鐵騎包圍,飛矢交加。北魏諸王元略等人皆遇害。爾朱榮将遷到洛陽的漢化鮮卑貴族和出仕北魏政權的漢族大家消滅殆盡。

垂棘喪寶。垂棘,古地名。春秋晉地,以出美玉著稱。

莊惠言徵。皇上和微臣對話。

春秋卌有三。卌音XI1,四十的漢字寫法。春秋,指的是年。意思是元略卒于四十三歲。

以大魏建義元年歲次戊申四月丙辰朔十三日戊辰薨于洛陽之北邙。薨,一定規格以上的人死的代名詞。洛陽的北邙山是一塊風水寶地。孝莊帝建義元年,元略死在河陰,後追贈為太保(官名),谥号文貞。谥号,指的是用最短的字概括死者一生。

白話翻譯:

時局不穩,民不聊生。君主不理朝綱,百官上書不被重視,隻有奸佞小人稱道。胡靈太後趁機弄權,壓迫元氏帝族勢力。擅自冊立儲君繼位,引起朝野嘩然。這時候鎮守邊關的爾将軍高舉正義的大旗,與反對胡靈太後的各種股勢力不謀而合,效仿古代的鮑叔牙,重新治理大魏帝國,使其從衰退恢複到興旺。以爾将軍為首的部隊打進洛陽城。打算對朝廷中的賢臣與奸佞小人區分對待,揚善懲惡,一心打造新的江山。但輕率的沒有仔細區分哪些皇族忠臣可用,哪些不是。簡單粗暴的對待那些朝中大臣。元略遭到暴力摧殘,好似明亮的月亮沉下去了,寶貴的朝廷财富喪失了。解渴的甜水井枯竭了。皇上與大臣還能對話麼。人神都有道德的标準去遵守,而大将軍卻沒有細斟酌去分辨好歹。元略享年43歲,四月十三日在洛陽辭世。

(墓志銘作者在記錄這段曆史的時候,是站在反對胡靈太後的立場上來寫的,為難的是反對胡靈太後的人同時荼毒了元略,為何要這樣寫,想來當時那些人正當權。所以仔細查看這段文字,耐後人尋味啊。)

史料鍊接:

《追先寺》記載:……(元)略遂潛行,自托舊識河内司馬始賓。始賓便為荻筏,夜與略俱渡盟津,詣上黨屯留縣栗法光。法光素敦信義,忻而納之。略舊識刁雙時為西河太守,略複歸之。停止經年,雙乃令從子昌送略潛遁江左。蕭衍甚禮敬之,封略為中山王,邑一千戶,宣城太守。俄而徐州刺史元法僧據城南叛,州内士庶皆為法僧擁逼。衍乃以略為大都督,令詣彭城,接誘初附。略至,屯于河南,為安樂王鑒所破,略唯數十騎入城。衍尋遣其豫章王綜鎮徐州,徵略與法僧同還。略雖在江南,自以家禍,晨夜哭泣,身若居喪。又惡法僧為人,與法僧言,未嘗一笑。衍複除略衡州刺史,未行。會綜以城歸國,綜長史江革、将士五千人悉見擒虜。肅宗敕有司悉遣革等還南,因以徵略。衍乃備禮遣之。略之将還也,衍為置酒餞别,賜金銀百斤,衍之百官,悉送别江上,遣其右衛徐确率百餘人送至京師。肅宗诏光祿大夫刁雙境首勞問,又敕徐州賜絹布各一千匹。除略侍中、義陽王,食邑一千戶。還達石人驿亭,诏宗室、親黨、内外百官先相識者,聽迎之近郊。賜帛三千匹,宅一區,粟五千石,奴婢三十人。其司馬始賓除給事中、領直後,栗法光本縣令,刁昌東平太守,刁雙西兖州刺史。其略所至,一餐一宿之處,無不沾賞。尋改封東平王,又拜車騎大将軍、左光祿大夫、儀同三司、領左衛将軍,侍中如故。又本官領國子祭酒,遷大将軍、尚書令。靈太後甚寵任之,其見委信,殆與元徽相埒。于時天下多事,軍國萬端,略守常自保,無他裨益,唯唯具臣而已。爾朱榮,略之姑夫,略素所輕忽;略又黨于鄭俨、徐纥,榮兼銜之。榮入洛也,見害于河陰。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