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輔行決髒腑用藥法要》(以下簡稱《輔行決》),自1988年馬繼興《敦煌古醫籍考釋》首次轉載以來,引起了廣大中醫愛好者的幸趣,屢有轉載。此卷子曾在太老師張大昌先生家秘傳三世,我雖不敏,畢竟有近水樓台之便,現不揣淺陋,略述如下。
一、《輔行決》問世的意義
據馬氏所載《輔行決》,可分為兩部分,從卷首至陰陽二十五味藥,為第一部分;二旦、四神及神仙救急方,為第二部分。應說明的是,馬氏所載《輔行決》是王雪苔先生1974年訪問太老師時,因原卷毀于文革,據抄本及太老師的背誦錄音整理而成。由于種種原因,漏掉了金石藥部分,此事引起了北京中醫藥大學錢超塵教授的注意,和我們一起,對《輔行決》正在進行重新整理,不久,大家就會見到這部分内容。根據它在太老師60年代的親筆秒本位置,緊接陰陽二十五味藥之後,當為第二部分。那麼二旦、四神等就隻能算第三部分了。現分述于後。
(一)、第一部分的意義
1、首次明确提出了内傷雜病五髒辯證的題綱。《傷寒論》每篇各有題綱,頗受曆代醫家的重視本書五髒虛實證候(即題綱)對臨床辯證起着大海航燈的作用。如:“肝虛則恐,實則怒;心虛則悲不已,實則笑不休;脾虛則腹滿、飧瀉,實則四肢不用、五髒不安;肺虛則鼻息不利、少氣,實則喘咳、憑胸仰息;腎虛則厥逆,實則腹滿、泾溲不利”。記得我們這些晚輩,初次接觸太老師時,他總是把這些内容抄下來,讓我們背誦。可見太老師對題綱是多麼重視。
2、五髒各具休味、用味、化味,以及五角圖的出現,是包括《素問》《靈樞》在内,講解五行、五味最系統、最規範、最實用、最權威的專著。正如陶氏自言:“此圖乃《湯液經法》盡要之妙,學者能谙于此,則醫道畢矣“。
3、五角圖休、用相合産生化味這一理論,是經方的精髓。說明了經方的治療作用,是不同藥物的有機結合,是合理配伍後産生的化機,不似藥物學單強調某一味藥的作用。難怪賢如孫真人也有“經方難精”之歎。經方臨床家也有“經方以不加減為貴”的經驗。
4、過去雖有“七方、十劑”的名稱,但對七方、十劑的具體格式,未有專論,此書小方三(四)味,大方六(七)味,首次明确了大方、小方的格式,對方劑休例格式的研究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5、某些方劑豐富了《傷寒論》和《金匮要略》的治法,如大補肝湯治“關目苦眩,不能坐起”,彌補了《金匮要略》澤瀉白術湯單一的治法。
(二)、第二部分的意義
陶隐居以其卓越的仙才,将登真永年的金石藥,應用到祛邪療疾上,填補了中醫專用金石藥的空白。《神農本草經》三品均以金石藥為首,仲景曾用五石散防治王仲宣二十年後必死之病,看來,金石藥用的好,療效遠勝草木之品,故名“金丹”。這是一片未經開發的處女地,若沒有現有政策的限制,是很有前景的。
(三)、第三部分的意義
據我初步體味,前兩部分是陶氏自撰,第三部分是陶氏從《湯液經法》中摘錄的内容,二旦、六神(應為四神,筆者注)諸方,解決了伊尹湯液隻聞其名,不見其實的的問題。将經方的曆史,從仲景所處的東漢,上溯到商代。規劃了經方的命名,為仲景的《傷寒雜病論》的《湯液經法》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首次站在《傷寒雜病論》以上的高度,審視《傷寒雜病論》,避免了後世注家“不識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的局限。
二、瀉、下有别
陶氏筆下,瀉與下是有區别的,不似現在方劑學所稱的瀉下劑。篇首自序有“服藥汗、吐、下後……”等語,這裡的下,就是現在瀉下劑的意思,後文諸瀉湯,當與下有别。如小瀉脾湯由附子、幹姜、甘草組成,正是《傷寒論》的四逆湯,為回陽救逆的溫裡劑,可見陶氏諸瀉湯的命名有他的原則,不可将諸瀉湯理解為瀉下劑。觀五髒補瀉小方,二用一體加化味為補;二體一用為瀉,也就是方中用味多為補,體味多為瀉。
三、通則和别則
通過對《輔行決》五髒大小補瀉諸湯的學習,可以看出一個規律,以小補肝湯為例,桂枝、幹姜、五味子各三兩,薯蓣原缺用量,據其它四小補湯的體制,應為一兩,六辛三酸一甘,小瀉肝湯,枳實、芍藥、生姜各三兩,六酸三辛,或二辛一酸,我們把這種不拘藥,隻論味與量的法則稱為“通則”,通則審視天下群方,就如同孫悟空的火眼金睛,任妖魔千變萬化,均逃不過他的法眼。仍以桂枝湯為例,桂枝六兩五味子三兩 薯蓣一兩,可以看作小補肝湯。幹姜六兩 五味子三兩甘草一兩,也可以看作是小補肝湯。甚至大蒜(辛)米醋(酸)白糖(甘)也可看作是小補肝湯。餘皆類推。
再據陰陽二十五味藥,“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可以看出,五髒補瀉均有君藥,不可混用。如桂枝、細辛、附子,三味雖同為辛藥,桂枝是補肝的代表,附子是瀉脾的代表。同為甘藥,人參是補脾的代表,茯芩是瀉腎的代表。餘皆仿此。我們把這一原則稱為“别則”
以上能則和别則,如車之兩輪,相輔相承,不可偏廢。
四、陰陽二十五味藥的重新整理
《輔行決》于虛勞五補湯後,列有陰陽二十五味藥,正如陶氏所言,諸藥可默契經方之旨,可明五行互含,五味變化。自以為此是對前五髒補瀉的總結,鑒于馬氏所載《輔行決》,此處有明顯的差錯,決定重新整理,以期真正做到五行互含,循環無間,如齒輪之運轉,環環相吻。
以下為《輔行決》原文:
“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椒為火姜為土細辛為金口口為水
味鹹皆屬火,旋覆花為之主大黃為木澤瀉為土厚樸為金硝石為水
味甘皆屬土,人參為之主甘草為木大棗為火麥冬為金茯苓為水
味酸皆屬金,五味子為之主 枳實為木豉為火芍藥為土薯蓣為水
味苦皆屬水,地黃為之主黃芩為木黃連為火術為土竹葉為金”
可疑者1、椒前方中未見用。2、麥冬據小補肺湯作君藥,可知應屬酸味。3、薯蓣小補肝湯作化味,故應屬甘味。4、厚樸前方未見用。5、硝石當是金石藥誤入于此。
味苦皆屬水五藥,若将黃芩、竹葉互換一下,最為規範。試分析如下:地黃、竹葉苦以補腎,黃連、黃芩苦以瀉心,術為水中之土,于屬土的不小補脾湯作化味。并且,補腎的地黃、竹葉,相生(水生木),瀉心的黃連、黃芩,相克(火克金)今仿照這一原則,對其它諸藥重新整理:
味辛皆屬木,桂為之主生姜為火幹姜為土細辛為金 附子為水
味鹹皆屬火,牡丹皮為之主大黃為木旋覆花為土 葶苈子為金 澤瀉為水
味甘皆屬土,人參為之主薯蓣為木炙甘草為火 甘草為金茯苓為水
味酸皆屬金,麥門冬為之主枳實為木豉為火芍藥為土五味子為水
味鹹皆屬水,地黃為之主竹葉為木黃連為火術為土黃芩為金
說明:凡是改動過的地方,均用粗體加以區别。雖有不盡人意之處,但比上文要規劃地多。個人觀點,不足為據,僅供參考。
五、建中補脾湯的組方解析
《輔行決》有救諸勞損病方五首,為什麼單建中補脾湯呢?因為此方不僅與《傷寒論》小建中湯的藥味藥量基本相同,而且各個傳抄本隻有此方完全一緻(注:《傷寒論》小建中湯桂枝三兩,《輔行決》桂枝二兩)。
《輔行決》建中補脾湯的方藥:
甘草(炙)二兩大棗十二枚(擘)生姜三兩(切)
黃饴一升芍藥六兩桂枝二兩
此方以黃饴一升為君,即《内經》“五谷為養”的具體實踐。大棗為果,也即“五果為助”的體現,生姜為菜(也可作藥)是“五菜為充”具體應用。
一般認為勞損諸方是在補湯的基礎上,加谷、菜、果而成。細觀建中補脾湯餘藥,桂枝芍甘草芍藥生姜(即可作菜,也可作藥),完全是辛酸化甘之制,其中,甘草為化味,芍藥六兩,桂枝、生姜共好五兩(按傷寒論為六兩)體、用基本均等,即非瀉肝,也非補肝,實為平調肝木之劑。
初讀《輔行決》,于此頗為不解,既言補脾湯為何反多用調肝之藥。後見徐靈胎有“木能克土,亦能疏土”之論,并結合現代醫學知識,膽、胰分居人身左右,一分泌膽汁,幫助消化脂肪,一分泌澱粉酶,消化澱粉,共同幫助胃完成“腐熟水谷”的任務。大悟《輔行決》建中補脾湯多用調肝木藥的原理。原來勞損諸方,以谷直補本髒,菜、果相助,藥則調克我之髒,并非在補湯的基礎上加谷、菜、果而成。難怪陶隐居說:“方義深妙,非俗淺所識……先聖遺奧,出人意表”。
觀其它勞損四方,多是由相應補方,加谷、果而成。直到80年代,太老師親筆抄錄的别集出現,勞損諸方才統一了與建中補脾湯一緻的組方格式。這是我們應該留意的地方。
六、《輔行決》處方應用
1、大瀉肺湯治驗
患者,男,28歲,廣宗縣城關鎮東街人。1989年9月5日,經廣宗縣醫院診斷為結核性胸膜炎,中等量積液,已抗痨治療數日。症狀:咳喘,左胸刺痛,夜間尤甚,不能平卧,舌質暗,苔白膩,脈弦滑。處方:大瀉肺湯加柴胡、白芥子。
葶苈子15.0(布包) 枳實15.0 大黃15.0(後下)細辛6.0 黃芩12.0 炙甘草12.0 柴胡15.0
白芥子20.0(炒)
水煎服,每日一劑。
用藥二劑,咳喘減輕,痛止,大便每日三行,小便量多,停藥。過數日,到縣醫院胸透胸水已消失。
2、患者,男24歲。1995年10月7日,感冒發熱,自服西藥退熱,數日後複發,體溫39度,咳吐黃痰,粘稠難咯,胸悶痛難忍,常自奮力捶打,聽診兩肺大量濕羅音。處理:先肌注安痛定以退熱,煎小瀉肺湯以瀉熱除痰。
葶苈子(布包)30克,大黃30克,枳實30克。
加水10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3次溫服,于一日内服完。
盡劑,腹瀉數次,咳、痰、熱均失,數日後随訪,其病未複發。
3、大補肝湯治驗
患者,女40歲,本村人。
1995年秋在縣醫院診斷為美尼爾氏綜合症,服西藥三天,不見好轉,天旋地轉,甚則嘔吐,不敢翻身,心悸,自汗,血壓80/舌淡,苔薄,脈細欲無,處理:外雙側太陽,内關,炙百會,煎大補肝湯
肉桂20克 幹姜10克 五味子20克 山藥20克 旋覆花10克(布包)丹皮10克 竹葉10克 生姜6片 加水15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溫三服。
二劑,頭眩嘔吐停止。五劑,汗出心悸全愈。小其制,續服十天,血壓100/脈象沉緩較前有力。
4、大補脾湯治驗
患者,男72歲焦莊村人。慢性乙肝病史十年,1996年春,腹脹,乏力,不能進食,夜晚尤甚,大便時溏,體瘦面黑。肝未觸及,脾大,脅下二橫指,腹部移動性濁音(-),舌淡,苔滑,舌下脈絡青紫,脈沉細而緊,處方:大補脾湯加麥芽、内金
太子參20克 幹姜20 克 炙甘草20克 白術20克 枳實(炒)20克 白芍10克雲苓20克 炒麥芽15克 雞内金10克
加水1500毫升,煎取500毫升,分數次溫服,每日一劑。
服藥五劑,脹滿稍減,早晨、中午飲食基本正常,晚飯隻進流質食物。
上方服至20天,飲食基本正常,大便成形,每日一次,面色轉潤,自覺有力。
至40天時,三餐過常人,脹滿全消,脾也明顯回縮,改丸藥已鞏固。
5、大補肺湯治驗
患者,女,45歲,廣宗縣李懷鄉李磨村人。高血壓病史三年,現鼻塞,不聞香臭,兼咳嗽,血壓160/,體溫37度,查雙側鼻胛紅腫,舌紅,苔黃,脈細數。據題綱肺虛則鼻息不利,以大補肺湯合升降散
麥門冬15.0 五味子10.0 旋覆花(布包)10.0 細辛6.0 黃連5.0 黃芩10.0 白芍10.0 白僵蠶10.0 大黃6.0 姜黃6. 蟬退3.0 水煎服,每日一劑.
三劑,鼻塞大減。六劑,鼻胛紅腫消退。九劑,全全愈。
6、大瀉肺湯自治口瘡
1997年夏天,工作繁忙,加上早晚勤誦經咒,以緻心火上炎,發生口瘡,下唇有兩處如豆大潰瘍,未介意,間斷服複合維生素B。不料,十天過後,病情加重,上唇、舌尖均發生潰爛,稍飲食,則疼痛難忍,口熱如火燒,舌體鮮紅,見《輔行決》大瀉心湯可治“舌上生瘡”,急煎大瀉心湯:黃連10.0 黃芩20.0 白芍20.0 幹姜6.0(炮 )甘草10.0 大黃6.0 加水1000毫升,煎取400毫升,分兩次溫服.
一劑,疼痛減輕,三劑,全愈。停藥未複發。
7、吹鼻治療忿氣
患者,男,39歲,本村人。1999年冬,因發動三輪車時用力過猛,突發右脅劇烈疼痛,連及腰背,不敢改變體位及深呼吸,十分痛苦。
用事先配制的皂角細辛散少許,以園竹筆管吹入右側鼻腔,二分鐘後,噴嚏連連,涕淚俱下,全身微有汗,痛立止。
8、點眼治癔病屍厥
患者,女,45歲,焦家莊人。有神經衰弱病史數年,發則頭痛,憋氣,嘔不能食,面色晦暗,目光凝滞,遍經威、廣兩縣名醫,服藥稍有不慎,則立即吐出。我配合心理安慰,用百合地黃丸治愈。一年後,因心情不順,發生屍厥,仰卧不語,經本村醫生針刺、按摩無效,請我出診,見呼吸微弱,心音低落,雙手摸不到脈搏。用張錫純的五行化妙丹點右眼内,不久面部、四肢振動,呻吟而起。
按:張氏五行化妙丹,是在《輔行決》點眼方的基礎上,加皂礬、辰砂、梅片而成。
2006年12月14日
下一篇
評估中醫藥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