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3日,日本侵略軍集結駐滬陸軍及海軍陸戰隊約萬餘人,向我保安隊進攻,淞滬戰事拉開序幕。二十軍軍長楊森聞訊,急電蔣委員長請纓抗日。中央接電頗為嘉慰,命楊森即率二十軍開赴上海。蔣介石下令,陸軍中将楊森加陸軍上将銜,并由國民政府明令發表。二十軍開赴上海後,接受淞滬戰區第六兵團司令長官薛嶽指揮。
陸軍中将楊森加陸軍上将銜
13日夜,我一三三、一三四師遭敵第三師團主力猛烈攻擊,兩師奮勇抵抗,使大場、頓悟寺陣地得以保住。敵援軍部隊不斷增加,我軍傷亡甚重。10月15日,我八〇二團團長林相侯在陣地浴血奮戰,不幸以身殉國。一三四師八O四團團長向文彬在戰鬥中鎮靜自如,指揮若定,帶領全團戰士收複了陣地。戰後,他晉升為少将,獲獎金六千元。一三三師七九四團團長李介立,在炮兵配合下,經過激戰,終于把陣地從敵人手中奪回。戰後,也獲得了嘉獎。
二十軍這次在橋亭宅、頓悟寺、蘊藻浜、陳家行一帶與日軍鏖戰七晝夜,計傷亡團、營長二十多名,連排長二百多名,士兵七千餘人。
1938年春,楊森升為第二十七集團軍總司令兼二十軍軍長,接受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指揮。
1938年5月,徐州會戰開始,敵第六師團攻陷含山及巢縣,續向西犯,與我一三三師及一三四師等部,發生激烈戰鬥。我軍自10日起,協同友軍對敵發動攻勢,曾于11日晚,攻抵含山附近,又于13日午後,攻克巢縣,并協助友軍攻擊合肥日軍,迄15日,在含山、巢縣等地與敵成對峙狀況。
武漢會戰期間,我方對以武漢為中心的防務作了重要部署:命第五戰區司令長官李宗仁部駐防大别山,擔任長江以北的防務;楊森帶領第二十七集團軍擔任桐城、舒城一帶的守備,參加武漢外圍戰。
敵第十三師團主力由合肥南犯,其一部竄抵舒城以北之桃源鎮附近,楊森急命到廬江的一三三師與夏炯指揮的二十一軍兩個團立即阻擊日軍。以後,敵雖數次對我發動攻勢,我官兵頑強抵抗,沉着應戰,将敵擊退。6月中旬,敵第六師團及海軍隊之一部,與僞軍于芷山部,共約萬餘人,向潛山以北的源潭鋪進犯。15日,與我一三三師在該地西北地區發生激戰,我陣地一部被敵突破,使全陣地處于危急中。一三四師奉命派一部增援,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太大,使我軍遭受重大挫折,戰局發展到無法挽回的地步,于是部隊向潛山以西山地轉進,一三三師奉命留下部分人馬守備潛山。16日午後,敵後援部隊趕到,發起猛烈攻擊,激戰至18日,我部終因孤軍乏援,傷亡甚重,失掉陣地。
1938年11月初,南嶽軍事會議認為,中國抗戰,已達到新階段,戰略着重于持久戰,使敵陰謀不能得逞。在會上,對日作戰部隊進行了重新調整。薛嶽為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楊森為副司令長官兼二十七集團軍總司令。
第二十七集團軍總司令楊森及其幕僚
整編後的二十軍,進入了湘、鄂、贛幕阜山區北麓,擔任崇陽白霓橋及通山沿線的警戒任務。
9月22日,敵第三十三師團向通城東南地區進犯。次日,敵複陷麥市,适我一三四師四○二團及時趕到,在南樓嶺、苦竹嶺一帶與敵作戰,後占領了陣地,阻止了敵人前進。敵忽增加兵力,二十四日陷我桃樹港,我部被迫退守金鳳山至福石嶺一線。26日,福石嶺被敵突破。四○二向文彬團占領白沙嶺,敵猛攻兩日毫無進展,就取道苦竹嶺到南江橋。楊森急派總部新兵營向敵尾追,一直追到湖北通城。10月8日,一三三師又協助友軍光複渣津;10日,再克麥市,恢複原陣地。至此,日軍發動的第一次長沙會戰,以失敗而告終。
蔣介石立即傳令嘉獎,頒發了各種不同助章。薛嶽任第九戰區司令長官,楊森、王陵基升任第九戰區副司令長官,仍兼集團軍總司令。
1941年8月底,日軍在鄂南、湘北集結約十二萬兵力、一千六百挺機槍、四百一十多門炮、五十多輛戰車、四十多輛裝甲車、一百五十多架飛機,向長沙發動了第二次反攻。二十軍擔任鄂南通城以南唐城坳、高岘、七裡山等地防務。9月17日拂曉,敵以主力分由港口、潼溪街、新牆等方向,強渡新牆河,然後派一支突擊隊,直插我長官部附近,被我守軍猛烈截擊,受到重創。一三三師随軍奉命為左縱隊,配合第五十八軍及第四軍向易水以南之敵側擊,反複沖殺,激戰甚烈,除克複平江以北地區的關王橋,還向大荊街及長樂街之敵攻擊,予敵以嚴重打擊,斃、傷敵軍甚多,并尾追敵軍到新牆河南岸,與日軍隔河對峙。10月2日,由長沙敗退之敵來援,被我擊退,敵恐慌萬狀,改道向北突圍潰退。
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通電表揚二十軍的勇敢戰鬥精神,并讓其繼續守衛新牆河。
1941年12月,日本向長沙發起第三次進攻。為了牽制第九戰區部隊增援廣東,敵陸續集中第三、第六、第四十師團于嶽陽地區。24日,敵第六、第四十兩師團,突破我新牆河陣地後,連犯我關王橋、洪橋、大荊街、黃沙街、長壽街,我軍節節抵抗,鏖戰至31日,向文彬團日夜奮戰,給敵以嚴重打擊,使其不能東進。一三三師第三九八團的第二、第三兩營及第三九九團的一連,先後在傅家橋、洪橋及黃沙街等地的戰役中,全部壯烈栖性。
第三次長沙會戰後,二十軍仍擔任新牆河南岸的防守任務。但二十軍隻有兩個師六個團,兵力不敷分配,薛嶽調新二十師(師長李子亮、副師長李以助)的五十九、六十兩團,列入二十軍編制。周翰熙升一三三師師長、三九九團團長陳親民升副師長,彭澤生升三九七團團長。楊森為了團結新二十師,将久經戰鬥鍛煉的一三四師縮編為兩個團,即五十八團、五十九團,編入新二十師,将四OO團編入新二十師為五十八團,四○一團由軍直接指揮。
1944年5月,日軍由武漢大舉南下,發動第四次長沙會戰。日軍根據前三次失敗教訓,不僅調用關東軍參戰,而且在戰略上也有了修正,用最廣泛的兩翼包抄,放棄以往從中央突破的方法。敵軍用兩路進攻的作戰方針,一路由湖北的通城、通山,江西的修水等地進犯;一路經新牆河突破我軍防線直攻長沙,并配合空軍猛烈表炸。當時二十軍駐平江岑川,敵機轟炸時,所屬撤到岑川,準備撤退。日軍沿途轟炸,使二十軍遭受空前大損失。日軍一面與我軍周旋,一面推進至長沙,并不斷增加兵力。我一三三師為策應鄂西會戰,奉令協同第一三四師向嶽陽及臨湘附近地區之敵攻擊,以截其平漢鐵路南段之交通。一三三師在茶陵一仗,打得十分出色,軍長楊漢域親自指揮,化險為夷,守住了茶陵的彈藥庫,保證了我軍的彈藥補充。
8月中旬,楊森令軍長楊漢域率全軍前往安仁截擊日軍。二十軍經過八晝夜激烈戰鬥,多次擊潰了日軍掩護部隊。蔣介石叠電嘉獎。10月27日,各路敵軍同時進犯,以圍攻桂林、柳州為其作戰目标。桂林告急,楊森奉令率二十軍增援桂林,行至途中,桂林失守,又奉令固守柳州。我一三三師團長彭澤生在修仁英勇殉國,楊森侍從副官唐賢孝在羅城英勇戰死。一日後,柳州陷落。黔南重鎮獨山,無部隊防守,日軍乘虛而入。楊森奉急令指揮警衛團、二十軍、二十六軍收複獨山。原來日軍進攻獨山,其意圖在于把我軍排遠一點,今見我軍進攻,稍事抵抗,即向南退卻,退到廣西金城江以下,目的在于掩護柳州至鎮南關(今友誼關)交通,使其在印度及緬甸的占領軍有進退自如的通道。8日,獨山收複。我軍旋即奉令開往貴州的榕江、黎平進行補充整訓。
1945年7月,全國開始總反攻。下旬,二十軍奉命側擊百壽,使柳州主力反攻得勝。一三三師擔任二十軍進攻桂林的主攻任務。三九九團從貴州之榕江直撲桂林,三九八團也同時趕到。一三三師勝利完成了克複桂林的重任。湯恩伯對此給予嘉獎與慰勞。
接着,三九九團克複靈川。三九七團克複興安。8月16日,三九七團與三九九團,向全縣負隅頑抗之敵發起猛攻。此時,正是日軍無條件投降之時,敵軍以坦克二十四輛、裝甲車數輛、騎兵數百、步兵千餘向我反撲,妄圖作垂死掙紮。因日軍巳投降,上級命令我軍停止還擊,以示寬大。不久,二十軍奉命到衡陽,接替二十六軍看管一個日本戰俘團的任務。至此,日本發動的侵華戰争,以中國的勝利而宣告結束。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