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頭條訊(文/記者趙梅圖/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提供)這是出土于小河墓地的25件毛織腰衣,它們在沙漠中沉睡了數千年後,已出現糟朽、褪色、殘缺等“病症”,有的甚至和泥土粘連成一團。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曆時一年,終于讓它們重現昔日“容顔”,向人們再現了小河人獨特的審美文化。
近日,記者從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了解到,這批腰衣是人們了解新疆史前社會生活難得的實物資料,同時又是史前古代居民毛紡織技術的重要佐證,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國絲綢之路博物館于2014年聯合申報《新疆小河墓地出土腰衣保護修複方案》,獲得國家文物局批準後,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7年年底完成了該修複項目。
曆時一年完成25件腰衣修複
3月13日,新疆頭條記者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庫房看見,完成修複的25件毛織腰衣,有11件女性腰衣,8件男性腰衣,另有6件腰衣殘片。其中,女式腰衣像今天人們穿的流蘇短裙,男性腰衣似裝飾腰帶。
腰衣,是生活在史前新疆小河人特有的服飾之一,穿着在腰間,既方便勞作,又能夠很好地裝飾腰間,勾勒腰部線條。
據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修複人員介紹,由于這批腰衣受損程度不一,修複前,工作人員首先對它們進行了檢測分析,看哪些腰衣纖維結構保存較好,可以用純水去清洗,哪些腰衣纖維結構已經被破壞,隻能承受回潮平整處理。檢測分析完畢以後,才制訂實施保護修複方案。
按方案,修複的第一步是要對它們進行低氧法消毒,清除腰衣上面的成蟲、幼蟲和蟲殼,有些腰衣間隙裡嵌滿蟲殼,修複人員需要用鑷子一個個将它們夾出來。
“清洗腰衣時動作要非常輕柔,不能拉伸,也不能擠壓,因為它們的纖維結構很脆弱,稍一用力纖維就會斷裂,它們就無法回到初始狀态,會失去原本攜帶的曆史信息。”修複人員告訴記者,因為晾曬會讓織物的纖維結構迅速發生變化,所以清洗過後的織物,隻能放在沒有光照的地方緩慢陰幹,以防失去它原有的彈性和光澤。
清洗平整之後,還需要在腰衣的下方墊上一種很輕薄的襯料,用針線縫合加固的方法,對它們進行修複,這個過程很嚴格。針線縫合加固的過程需要修複人員一個姿勢保持很久,修複人員經常累得肩頸麻木。
據悉,目前修複完畢的腰衣,都已裝入一種用無酸紙制成的囊匣中,送進庫房進行保存。據介紹,這種無酸紙制成的囊匣,能有效降低自身和外部環境對文物造成的酸性破壞,而庫房的環境也非常利于珍貴文物的保存。
當日,記者在庫房中了解到,庫房中使用的都是無紫外線燈,房中的溫度顯示13.7攝氏度,濕度為24.9%。據了解,這種無光照、低溫、幹燥的環境利于紡織品文物的保存,同時還能延長它們的壽命。
3500年前已掌握高超織造工藝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從修複的腰衣來看,3500年前,人們的物質生活雖然匮乏,可用的服飾材料少之又少,但是,小河人已在使用羊毛撚線,并用撚出的線為自己編織腰衣、毛織鬥篷等服飾,他們還會用西茜草等植物給毛織服飾染色。
出土于小河墓地的腰衣主要有兩種形制,一種為短裙樣式,主要為女性幹屍穿着,其特征裙腰比較寬,下綴一圈毛穗,像一條毛織的裙子,穿的時候把裙腰兩邊延伸出來的穗系住就可以了。另一種為帶式腰衣,為男性幹屍穿着,它像一條編織而成的寬腰帶,穿的時候把腰帶兩端延伸出的長穗系在前裆部位即可。
研究人員結合考古資料還發現,小河腰衣根據死者身份地位的不同,還存在着款式和形制上的一些變化,有的腰衣比較簡單,僅有基本形制,有的腰衣則增加了裝飾元素,看上去較為華麗。
這批腰衣中,有三件還使用了缂織工藝。據悉,這是目前國内發現年代最早的缂織工藝。
據介紹,缂織工藝的基本特點:即兩組經緯垂直交織的紗線,經線為同一色彩的紗線,始終連續并平行,而緯線則可一色或多種色彩與經線局部交織成平紋或斜紋,形成圖案,這種織造工藝也被稱作為“通經斷緯”或“通經回緯”。
記者查閱相關資料了解到,不同于普通織造工藝,缂織工藝制成的紡織品有厚重感,立體感很強,呈現出的圖案往往如雕琢镂刻一般,十分精美。
缂織工藝也是迄今唯一無法用機器取代的織造工藝。由于其工藝複雜,一天隻能完成少量缂織制品,所以,今天人們對這種織造工藝有“一寸缂絲一寸金”的說法,還對其有“織中之聖”的美稱。
新疆小河墓地位置示意圖(來源于網絡)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