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森林重慶”發展林下經濟是“五個重慶”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助推兩翼農戶萬元增收的重要支撐。據調查兩翼地區有林地4700萬畝,其中可開發發展林下經濟的約1000萬畝。目前兩翼地區林地綜合産出極低,對農民收入貢獻不足1%。萬州及其周邊的三峽庫區具有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的優越自然條件。三峽庫區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植被類型多樣,中草藥種類多、蘊藏量大,已知藥用資源達5430種,素有“天然藥庫”之稱。萬州最高海拔1762米,最低海拔175米,中山、低山、丘陵呈立體分步。全區林地120萬畝,未利用土地達68萬畝,發展中藥農業的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萬州及周邊地區有着中藥材種植的良好産業基礎,曆史上是川藥的主要産區,不少優質道地藥材品種在全國占有相當地位,二十世紀上半葉中藥銷量占全四川的50%左右。目前,中藥材的種植加工也已引起庫區各縣的高度關注。
林下種植中藥材,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與生态價值。種植一般中藥材每畝年收入2000元以上,種植貴重藥材則可上萬元。林下種植中藥材,不占用基本農田,能很好解決經濟作物與糧争地的矛盾,并能有效涵養水土,保護生态環境。為此,建議區委、區政府将發展林下中藥材種植,帶動中藥産業發展,作為助推農戶萬元增收的重要措施,并重點做好以下三件事:
一是抓好林下種植中藥材産業規劃編制。結合我區自然條件和産業基礎,從形成規模優勢考慮,在我區可規劃建設穩定的中藥材生産基地20萬畝,帶動10萬農戶實現萬元增收。在品種選擇上,宜集中發展市場競争力強、供求關系穩定的中藥材大品種,如厚樸、重樓、金銀花、木瓜、雲木香、闆藍根、薄荷、山胡椒等,力争一定數量的品種種植面積達萬畝以上。在區域布局上,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地區,重點發展厚樸、重樓;海拔300—800米的中山地帶,重點發展金銀花、木瓜、山胡椒;海拔300米以下的河谷地帶,重點發展闆蘭根、薄荷、魚腥草和藥食同源的柑橘、桂圓等品種;在海拔1200米以上山區試種太白貝母。同時,因地制宜開展中藥藥用動物養殖,進一步提高林地綜合效益。
二是做大做強中藥産業鍊,以萬州為中心打造中國西部中藥材産業基地。充分發揮萬州對三峽庫區周邊區縣的輻射帶動作用,聚集三峽庫區的中藥材大品種,延伸中藥材産業鍊,做大做強中藥材種植業的下遊産業,種植、加工、銷售同步發展,大力發展中藥材加工業和中藥商貿流通業,打造中國西部最大的中藥生産加工基地和中藥商貿物流中心。
三是搭建中藥産業發展科技研發平台。依托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中藥研究所等科研機構,打造三峽中藥種植與加工應用技術推廣中心、三峽優質中藥品種繁育中心、三峽中藥資源開發中心、三峽中藥科技信息中心,大力開展中藥種植繁育技術研究和中藥深加工技術和産品開發。組建中藥科技服務團,辦好三峽中藥博覽會,為政府決策和産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作者系重慶市萬州區人大代表、重慶三峽醫藥高等專科學校校長)
湖北竹溪縣加大力度增加林下中藥材種植面積
國家林業局政府網7月27日訊 近幾年來,湖北竹溪縣堅持依托市場抓發展,強化措施保目标,按照規範化、标準化的要求,不斷把林下中藥材種植這塊“蛋糕”做大做強,全縣林下種植中藥材面積現已突破8萬畝,生态環境不僅得到進一步改善,而且廣大種植農戶也從中獲得了良好收益,實現了生态、經濟雙赢。
一是加大服務指導力度,切實提高種植效益。該縣始終堅持林下規模化、布局區域化,運作産業化、發展集群化、經營集約化、銷售市場化的總體方針,按照典型引路、示範推廣的發展思路,充分挖掘現有林下優勢資源,辦好樣闆,建好基地。他們不僅在信息、技術、法律上指異,而且在種植、管理、銷售上不斷加大引導,另外還在林業政策給予支持。不斷通過典型示範、擴大輻射,上規模、提水平、增效益,創品牌,讓林下藥材種植項目真正成為農民增收的主要支撐點。
二是加大市場信息工作力度,引導農民自覺發展。該縣按照“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思路,廣拓信息渠道,以市場為導向,并結合《竹溪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一五”規劃》,積極引導廣大農民充分利用山場廣闊、林下資源豐富的有利條件發展中藥材,培植了一批專業村和專業戶。
三是加大獎勵力度,不斷增強藥材種植、生态可持續發展的後勁。該縣充分發揮依托優勢制訂了《關于迸一步加快中藥材産業發展的意見》,對林下種植大鎮、大村、大戶并且生态保護好的進行評比表彰,給予适當的物質和精神獎勵,并免費為他們進行多種形式的技術培訓。
林下種藥材 趟出富路來 僅此一項收入,東五岔口村年經濟效益就增加近700萬元
上一篇
貔貅供養需要注意的事項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