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一位同事跟我聊天,談到現在的人跟以前的人不太一樣,似乎感慨良多。那種語氣,那種腔調,怎麼聽都是在懷念以前,怎麼聽都是感慨現在的人跟以前的人相比差了許多。現在的人是指年輕人,以前的人是指中年人。以前的人四十多歲的人,懂得與人合作,懂得包容他人,懂得感謝他人,而現在的年輕人似乎覺得别人幫助自己是天經地義的,自己不必對别人的幫助表示感謝,甚至覺得别人的幫助對自己沒有很大的意義。
這是為什麼呢?是以前的人(中年人)比較傻,還是現在的人(年輕人)比較精明?我不敢輕易地做出判斷,但是我作為一個中年人很能夠理解那位同事所發的感慨。畢竟我們這些中年人與年輕人所處的年代是有差距的,畢竟我們所接受的教育也是有區别的。我們六七十年代成長起來的人所處的那個環境似乎比較傳統,做事情是講規矩的,而且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我們的父母對我們的要求都比較高,另外我們的家庭大部分是多子女家庭,兄弟姐妹彼此之間得互相謙讓互相關照;而且一旦得到别人的幫助會總覺得自己欠了别人什麼的感覺,總會想方設法去彌補别人,感謝别人;而現在的年輕人似乎多是獨生子女,家裡什麼都以他們為主,他們覺得别人對自己的關心理所當然,而對别人的幫助與肯定或者關心他們并沒有任何感激之意,反而有時會覺得别人的幫助是一種累贅,是一種麻煩。自然就談不上感恩。這說明什麼問題?不同代的人之間存在差異,不同代的人對這個世界的理解有區别,不同代的人對感恩的理解與感悟是不一樣的。
為什麼中年人的内心還有感恩之念,而年輕人卻總覺得這個社會,還其他人還欠他們的?這裡既有兩者在人生最關鍵階段所接受的教育不一樣的原因,還有每個時代的社會氛圍不一樣這個原因。特别是後者對人的影響是極大的。一個時代的文化氛圍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都是講究索取而不是對别人的幫助心懷感激,那麼這個時代的人是很難理解感恩的内涵,是難以将感恩之意轉化為實在的行動。其實不是以前的文化太傳統,太古闆,而是現在的文化太實用,太實際,太功利,正是因為兩代人身處兩種文化環境,自然他們對感恩的理解完全不同。
其實還有我們的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對孩子這種觀念的形成起到了極其重要的影響。我們的家庭教育的指向并不是把孩子的個人品性與道德習慣的養成作為重點,更多是把孩子的分數成績當成第一要素;學校教育的目标盡管口頭上是要培養全面發展的人,而落到實處卻是真真切切的考試分數,用分數将人與人冷冰冰地區分開來。這樣的社會環境裡成長起來的孩子是很難去感激别人的,在他們的心中隻有排名與分數,隻有競争與勝利、失敗這樣的字眼,一旦他們取得好的成績,很多時候都覺得是自己拼命掙來的,是自己辛苦努力獲取的,與别人的關心幫助并沒有直接的關系。這樣的教育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孩子想要求他們成為那種懂得感恩,懂得理解關心别人,懂得與人合作,懂得寬容别人,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