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禹城老城四城門名稱由來

禹城老城四城門名稱由來

文/李明華

在禹城市禹王亭博物館内,現有兩塊石材材質、尺寸大小一模一樣的石碑,上面分别刻着兩個字——“禹迹”和“祝阿”。

要說這兩塊石碑的來曆,還要從禹城老城說起。

禹城老城始建于唐代

禹城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時代的龍山文化。它在堯舜夏商時屬兖州,西周時屬祝地。周武王滅商後,将祝封給黃帝的後代,稱祝國,城址在今濟南西郊的古城村。據《槐蔭區志》記載:“祝阿古城遺址,位于段店鎮古城村。春秋時期稱祝柯……”;《史記·周本紀》曰:“武王追思先聖王,乃褒封神農之後于焦,黃帝之後于祝。”足可以證明祝國作為諸侯國,在西周時就已存在。

禹城在東周時屬齊國,稱祝柯(又名督揚)。秦時置祝柯縣,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改為祝阿縣。北魏獻文帝皇興三年(公元469年),祝阿縣城址由濟南古城遷至齊州(濟南)西北的阿陽城(現禹城市城區邊上的楊城子村),仍屬齊州濟南郡。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置禹城縣,縣城址仍為阿陽城。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縣城守将李銑為拒史思明南犯,決河抗敵,緻使阿陽城被毀于水,縣城遂北遷至幾裡外地勢較高的善村(李善人村),即現在的禹城老城。始建土城,“周9裡3分,高1丈7尺,厚1丈5尺,池深7尺廣倍之”。

永樂帝公主葬于此地

禹城老城所在地自古就有城堡。在青銅時代,有鬲氏族曾主要生活在現在的禹城、齊河、濟陽一帶,活動範圍約1300平方公裡,後來此地被封為鬲國。史學界已經多方考察、考古論證,鬲國國都就在現在的禹城老城。康熙十二年《禹城縣志》載:“禹城自漢為要邑。”也說明漢代時期的禹城老城一帶,就已經是人口較為集中、交通較為方便、貿易較為活躍的聚集地。據舊《禹城縣志》記載:“明洪武六年增修縣城。”

明惠帝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舉兵南下,與明朝守軍激戰于濟南與德州之間,禹城正處其間,深受戰争之害。禹城城區西南5公裡處的石門王村,現有一公主墳。據舊志載,就是當年朱棣南征時,其愛女玉兒暴亡,因戰事緊急,就地下葬,故而名曰公主墳。據說,朱棣獲勝後,為報複當年奮力抵抗他的武裝與百姓,又從南京來了個“燕王掃北”,使得禹城地界更加災難深重、民不聊生。再加之連年的蝗災、水災,這片區域更是人煙頻絕、荒野遍布,形成了“白骨露于野,千裡無雞鳴”“春燕歸來無栖處,赤地千裡無人煙”的凄慘景象。

朱棣當了皇帝後,為女兒重修了豪華墓地及石門牌坊,并派一營兵士守墓三年,墓旁的村莊也因此而得名石門王村。明朝政權穩定後,為恢複農業生産、經濟發展,永樂年間從山西、甘肅、山東東部強行遷徙民衆到這裡落戶。經過近百年的休養生息,禹城一帶才重新出現了較為繁榮發展的局面。

四城門名稱銘刻曆史

明嘉靖十三年至二十一年(公元1534-1542年)的八年裡,禹城縣城相繼得以重修。明萬曆四年(公元1576年),為加固城防,對老城牆的外皮全部采用了磚砌,又在城牆的東南西北加修了四個城門樓子,并分别起了名字,用尺寸大小一樣的石材雕刻,鑲嵌到門樓上:東門名“祝阿”,南門名“禹迹”,西門名“鬲津”,北門名“都陽”。

“祝阿”指此城源于祝阿縣,因禹城的前身是祝阿;“禹迹”指此地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史學界已認定這裡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的地方,禹城這個名稱就來源于大禹在此治水的事實;“鬲津”指此城西門外有古代鬲國民衆協助大禹治水時治理的鬲津河,河上有“鬲津橋”,據《禹城縣志》(嘉慶本)記載:“……西石橋曰鬲津橋”;“都陽”是為了紀念此地的古稱“督揚”,訛為“都陽”。

民國時期軍閥混戰,1930年,韓複榘部與閻錫山部在禹城進行了多次拉鋸戰,不僅人民慘遭塗炭,而且縣城内的街道、建築物及其城牆、門樓等也遭受了嚴重的破壞,四個刻有城門名稱的石碑也在此時流落民間。

上世紀末期,為傳承大禹精神、弘揚大禹文化,禹城市斥資擴建禹王亭博物館,在面向社會征集相關文物時,“禹迹”和“祝阿”兩塊石碑被收于博物館内,而“鬲津”與“都陽”卻一直不知去向,至今下落不明。

(已載8月22日《德州晚報》)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