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姚派用這首方最為有心得。
下面分享劉英鋒老師指導的黃希和胡任飛醫生寫的《從三焦理論看上焦宣痹湯的靈活應用》
《從三焦理論看上焦宣痹湯的靈活應用》
(上焦)宣痹湯出自清·吳鞠通《溫病條辨·上焦篇》(故稱上焦宣痹湯),由郁金、枇杷葉、射幹、白通草和香豆豉等五味藥組成,原為太陰濕溫,氣分痹結而設。導師劉英鋒教授師承姚荷生先生的少陽三焦膜腠理論,将此方的主治病機界定為濕中夾熱、郁痹上焦,并由此指導思想出發,将此方靈活運用于頑固性咳嗽、慢性咽喉炎、原因不明性胸痹、心悸、多汗、眩暈等多種疑難雜症的治療。屢獲奇效。下面筆者僅就從師所得,整理其理論、經驗如下。
1.理論依據要點
1.1少陽三焦的理論基礎
少陽三焦,自古有“有名有形”與“有名無形”之争,我們以為:少陽三焦,本有形質。《内經》以六腑論三焦,腑器本有形質,《難經》“有名無形”之辭,也應是“質無定形”之義,而非“沒有實質”之謂。其所以無定形,乃因三焦之腑居“髒腑之外,軀體之内,包羅諸髒”(張景嶽《類經》),即三焦的形态,因包裹諸多髒腑,随曲就伸,變形無定,而邊界難以言連。其實質,乃是外連腠理,内主膜原,遍曆胸腹,包裹髒腑,上絡心包之膜性組織。其功用為行水道、轉氣機、遊相火,進而協調上下内外之水火平衡,并為主司(協調髒腑)諸氣之樞紐。上焦者,為三焦腔腑之上停,“出于胃上口,井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内經·營衛生會》),具有宣氣機、布精微、散營衛之職,以“如霧”而喜宣透舒達為其常态。
1.2上焦濕痹的病理概要
濕為陰邪,易害陽位,濕郁于上,勢必影響上焦地帶的宣透舒達,緻使水、火、氣道通行受阻,水停生痰。火郁生熱,氣滞留濕,進而引發胸咽局部郁滞性的病證。如濕痹于上,郁營衛則咽梗而痛,汗多而不均;風痰夾濕則久咳留戀;濕熱郁擾心或心包,則胸悶心悸;濕阻清陽,肺氣不宜則頭昏不爽。濕痹于上,易于兼涉心、肺、心包。這不僅因為部位相鄰,還因于三焦水道通調于肺,且與心包互為表裡,以膜相連,共司相火,進而可影響于心。
1.3宣痹湯方的用藥特點
本方藥味平淡,貴在輕靈取勝。郁金芳香氣竄,舒氣透濕,專開上焦郁滞;枇杷葉清涼甘淡,清熱而不礙濕,肅降肺氣以助調通水道;射幹性寒昧苦,散水消濕,化痰利咽;通草淡滲通經,導濕下行;豆豉清香,也助解郁開胃以利運濕。五味相佐,共達宣透上焦濕痹、清解上焦郁熱之功。另外,郁金為血中之氣藥,兼入營血,欲行血中濕滞,非其莫屬,故其與枇杷葉清肺利氣之品配伍,一氣一血,心與肺兼顧,可為上焦濕熱通治之基礎。
1.4辨證與鑒别要點
(1)辨證要點:
有胸咽自覺痹阻與輕度郁熱的現象。
具體如①自覺咽梗或喉阻,局部或有微痛,或有漫腫暗紅,或咽幹不欲多飲(濕阻咽喉,津不能上達)(問診問咽喉梗阻感)
②自覺胸悶不舒,或有微咳不爽,或胸微痛,或喜深透氣或歎氣;
③常喜咳咯清嗓,有痰感,但咳咯不爽,痰白而粘稠不易出;(有核氣)(老清嗓子,感冒後遺咯咽性清嗓子)
④舌象、脈象不一定有突出改變,比較常見的是:舌質稍暗紅,舌苔薄白膩;或脈兩寸獨沉,或一寸沉而另一寸浮。(兩寸浮是銀翹馬勃散)
(2)鑒别要點:
與外感風熱相較,經脈、表證不典型;
與心肺髒病比較,裡證不突出;
多屬與上部胸膜比鄰兼涉之症,具體如——①或有寒熱外症,但并不顯著;或微發熱而不惡寒,但口不渴;或微惡寒而不發熱;②或有咳喘,或有心悸。但均不嚴重;或看似急重,但心肺并無顯著器質性改變;③或與外感史有關,但多為後遺病症,久久難愈。
2臨床運用舉例
2.1濕閉咳嗽
龔某某,男,73歲,2004年12月23日就診。
主訴:反複咳嗽3個月。初因受涼,引發急劇咳嗽,無寒熱,查血象無異常。胸透:肺紋理增粗。曾服麻杏甘石湯、止嗽散之類,咳嗽略減,近期因食油炸食品再度加重。服用前方及羅紅黴素、甘草片等效也不佳。現症:咳嗽,呈陣發,咳甚微有臉部發熱,咽略癢不痛,痰少而色灰白,吹風咳也加劇,但身無怕冷,二便、眠納均可;舌色稍紅,苔白稍厚,脈略弦、關旺寸部不足;咽稍紅,扁桃體不腫。
此為感冒流連,屬肺有風痰兼上焦濕邪郁熱,故治療在疏風宣肺化痰的同時,還須舒氣透濕清熱,以上焦宣痹湯台止嗽散加減:郁金15g,白通草5g,枇杷葉、射幹、荊芥、白前、陳皮、百部、紫菀、連翹、銀花各10g,桔梗6g。服7劑後,咳嗽大減近除,痰反易出而量相對增多,為上焦氣開邪出、痰濕未淨的應有反應。以杏蘇散合千金葦莖湯4劑理氣化痰善後而愈。
按:急性咳嗽多因風寒、風熱抉痰而作,以寒性凜咧、風熱急迫,故其作也速。但慢性久咳,除有氣虛、伏痰以緻外邪殘留不去之外,合有濕邪也是不可忽視的常見原因,尤其是濕與熱合,則如油人面,最是纏綿,辛散解表、苦寒清裡皆不能即應起效,久用重劑,反有助熱、礙濕之弊。對此,宣痹湯恰到好處,可為治療慢性久咳立一大法,尤其是常法難以取效時,轉用此法,往往有山窮水盡柳暗花明之妙。
濕郁咳嗽者,常為胸咽隐約不适(難以名狀)而作,咳雖不劇,但纏綿難愈。病久則濕也易與衆因夾雜,用藥又當加減合方。
如挾風則兼見癢而作咳,宜合止嗽散加減;
肺熱則也可嗆急而咳,或咳時覺有熱氣沖咽之感,宜合瀉白散加減;
挾寒可胸背怕冷、受涼加劇,可合三拗湯加減;
挾痰較多則咽梗突出、咯痰也多,或咳有痰聲,可合枳桔二陳或千金葦莖湯;若濕熱俱重而伴有高熱無汗,是已牽涉太陰,單用此方恐其病重位深,藥輕淺不足勝任,可合《溫病條辨》杏仁湯,多能轉疑難為神奇。
2.2濕阻咽痛
官某某,女,45歲,2005年1月27日初診。
主訴:咽痛咽幹9個月。緣于2004年4月牙龈膿腫,然後出現咽痛、咽幹。牙龈膿腫穿刺後已愈,唯遺咽痛至今未愈,語多則痛,幹甚,如食辣椒感,舌根部有異物感,喜飲溫水,無咳無痰,咽痛甚則引頸項、肩背酸;咽有血絲、濾泡,不甚紅,扁桃體略腫,舌淡紅,苔薄白。脈略細弦滑、偏沉,左寸沉甚。
此上焦火熱未清,複為濕郁,濕熱郁滞少陽經脈。治以舒氣宣透為主,方選上焦宣痹湯參小柴胡湯加減:郁金15g,枇把葉、射于、柴胡、法夏、桔梗、秦艽各10g,黃芩、連翹、生甘草、白通草各5g。日服1劑,7劑後。咽痛咽幹大減,肩背酸減,脈細弦沉已無,仍略滑,寸稍沉,右稍弦,咽壁僅見少許濾泡。上方再進7劑善後。
按:咽痛者,多從火、熱論。一般或風溫、實熱,或曰風寒、痰火,病程日久則日虛火,多着跟于肺胃,殊不知還有火為濕郁,病屬三焦者。因三焦之腑,遊行相火,其上焦并于咽中,濕滞三焦,火失疏布而郁積上炎,即可使咽部受灼而痛。若此等咽痛,熱重者,可以銀翹馬勃散、甘露消毒丹之類治之;但若濕偏重而火不盛者,唯上焦宣痹湯輕清宣達、化濕透熱,而無寒涼礙濕之弊,可謂恰到好處。
2.3濕郁胸痹
舒某某,女,47歲,2005年1月19日就診。
主訴:胸悶闆痛1個多月。始因于感冒後使用抗生素,以緻胸上部闆悶隐痛,自覺氣息不得暢通,喉中如有痰梗而欲咳,咳則咽痛劇,微癢。咳不甚,喜咯吐,但疲不易出,痰色白中帶灰,質濃稠。元氣喘,飲食如常,口幹多飲,咽不紅,舌略紅,苔略灰厚。脈較弦,左兼細,右略滑。診斷為胸痹。
辨證則屬濕痰郁熱于上焦胸中。治宜舒氣寬胸,宣濕化痰。以上焦宣痹湯合瓜蒌薤白半夏湯加減:瓜蒌皮20g,法夏、郁金各15g,薤白、枇杷葉、射幹、枳殼、桔梗各10g。服藥7劑後,胸悶大減,胸痛近除,口幹略減,咳嗽反增,并轉以胸骨後及喉癢為主,癢甚則咳,咳無痰出,舌轉淡紅,苔轉薄白,脈細轉滑,右寸、左寸及寸上轉浮。此為上焦痰濕漸開,風痰上出,郁熱未淨。再以宣痹湯合止嗽散、溫膽湯加減:郁金、陳皮、竹茹各15g,枇杷葉、劑芥、桔梗、百部、白前、連翹、枳殼各10g,生甘草5g。服7劑,胸悶痛均除,咳、痰均大減,咽中不适,僅略需清嗓動作,多語則聲嘶也顯減,口幹再減。風痰郁熱均減退而未盡。以上方去荊芥,加桑葉10g、浙貝10g,再進7劑善後告愈。
按:論及胸痹,人多知《金匮要略》“陽微陰弦”之說,即病因多從痰飲陰寒考慮,病位多從心肺胸陽論治。其實濕亦為陰邪,而濕重者,亦可濁邪害清而閉阻胸陽,豈可置之不顧?三焦之上停布于胸中,包裹肺心,上焦陽氣,又豈可置之不論?濕郁于上焦化熱,濕重及肺則胸痹,熱重擾心則心悸。此時,若單取瓜蒌薤白白酒湯類,則嫌其溫燥助熱太過;若取小陷胸揚之類,病因雖然濕痰同類,但終以有形痰飲宜取绱滌,冗形濕郁尤當疏透而立法不同。橘枳姜揚雖能行氣,但也嫌其藥性偏溫,濕熱難除。因此,濕痹胸陽而吏有熱者。也應選上焦宣痹湯,疏透兼清,才是貼切病機之治。
2.4濕困汗多
張某某。女,45歲,2005年2月16日就診。主訴:汗出身冷1年餘。10年前曾因動脈導管未閉行手術。術後穩定,素易感冒。今年1月因感冒引發心衰,住院治療,症狀控制出院。但一直陣發身熱,汗出,繼則身冷惡寒,氣短乏力,納差,食後惡心,喉梗,大便偏幹,口幹欲熱飲,兩顴暗紅,咽喉壁暗,舌質暗淡,苔厚偏黃,脈細模糊。不流利,不規則,兩寸相對微浮。
此屬濕困,乃濕痰郁熱于上焦。治以化濕透熱兼化痰。處方:上焦宣痹湯參菖蒲郁金瀝法:郁金、竹茹、杏仁各15g,枇杷葉、射幹、菖蒲、桔梗、連翹、枳殼、滑石、蘆根各10g,茯苓20g,蔻仁6g,白通草5g。服7劑後,頭汗止,喉梗盡除,口幹、熱感、煩躁也減,苔轉薄黃,但仍較乏力。此濕化熱退,但未全淨,繼守上方去滑石、蘆根,加三七粉3g(沖服)、丹參15g。再進7劑阻善後。
按:病熱、陽氣虛,皆可令汗出。濕雖為陰邪,但濕部有熱者,也多有汗出,其或是自汗,或是盜汗,均為汗出不徹。如但見頭汗,齊頸而還,即是郁熱的表現之一。此例患者,為濕郁于上而熱尚不盛,其小便自利不同于茵陳蒿湯證(陽明濕郁發熱)之小便不利者。此例雖有脈模糊,不流利,不規則,看似病情較重,但因見其體力、精神較佳,故認定是濕邪卒病,影響其心髒痛疾,當先重點治其卒病,待濕邪去、郁熱除,再緩圖治其素疾。
(伍炳彩治療疑難性心肺病變——久燒不退,胸悶氣短——上焦濕熱——上焦宣痹湯——吃完好了)
3收獲與啟迪
3.1上焦宣痹湯的靈活加減與推廣運用
上焦宣痹湯雖原為溫病(上焦濕溫)而設,但其重在舒氣透濕、宣達上焦的立方特點,使其也可以在傷寒、雜病中得到推廣運用。即凡是以濕邪郁阻上部氣機為主者皆可以此方加減化裁,如濕兼風熱而發熱咽痛者,可合銀翹馬勃散;濕兼風寒而惡寒頭痛者,可合小柴胡湯;濕兼痰阻而胸脘痞滿者,可加溫膽湯;兼部熱較重而胸中煩熱者,可并用栀子豉湯等。另外,臨床上因濕邪緻病疑惑難辨,而少陽病機水火夾雜,尤其是三焦病位易與他髒互相牽涉,因此,臨床診治每多混淆,失治誤治,遷延日久。“緻病因夾雜、病位相兼的機轉頗多,故臨床上運用常需與他方合用,才能靈活應變。廣而運用。
3.2從上焦宣痹湯證治意義看三焦實質之争
三焦實質的“無形”、“有形”之争,若能真正本着理論聯系實際、緊扣辨證論治的要求,加以系統整理與臨床印證,是不難得出其應有的結論的。導師劉英鋒教授根據中醫重功能而輕形态、重氣化而輕實質的理論特點,認為對三焦理論的研究應該立足于對證治分類的有效性來加以探讨,才能真正落在實處。如導師将上焦宣痹湯的主治病證,在三焦理論的指導下,效用範圍得到有效擴大,即從理論指導實踐的角度,比較有效地證明三焦實質是确有其獨立意義的。
3.3從上焦宣痹主而的靈活應用看寒溫學說的溝通
上焦宣痹湯之所以可以在溫病、傷寒、雜病中靈活化裁而推廣應用,其關鍵在于抓住主要病機的通約性,即六經、髒腑、衛氣營血、三焦等辨證綱領,它們的生理病理基礎是自然相通的,是對不同層次、不同側面生命規律的側重表達;不同的辨遷方法之問是可以融為一體、相互貫通的。如對上焦宣痹湯的主治病證,即可認定位為少陽三焦氣分濕郁而偏于上焦之證,
因此,若中醫同道能尋此所思,锲而不舍地将中醫豐富而有效的方證内容加以系統整理與臨證挖掘。在不久的将來,構建一個寒溫溝通、内外統一的辯證論治體系是完全可以預見的!
(粉字部分為聽劉英鋒老師講上焦宣痹湯的補充記錄)
中醫陳亮的《一張神方“上焦宣痹湯”》
以下摘取精華部分。
上焦宣痹湯出自《溫病條辨》的46條“太陰濕溫,氣分痹郁而哕者,宣痹湯主之”,但是實際上是從葉天士的《臨證指南醫案》來的。
我們來看看藥物組成:郁金,枇杷葉,射幹,通草,香豆豉。
用劉英鋒老師的話說,沒有一味将軍藥,即沒有所謂的很有偏性的藥,但是用起來卻又大天地。不要小看這個方子,有時候用起來能夠派上大用場。
方子雖然是吳鞠通的,但是真正發揚的卻是姚荷生老先生,首先推廣的是姚梅齡,然後伍炳彩用的很多,劉老師用的也很多。
理論依據應該是姚荷生老先生的少陽三焦膜腠理論。所以可以搜索來仔細閱讀下。主治病證有:濕中夾熱,郁痹上焦。具體而言,運用範圍推廣到了頑固性咳嗽,慢性咽喉炎,濕熱性胸痹、心悸、多汗和眩暈等疑難雜病。上焦濕郁有熱的很多病證都可以使用。
上焦宣痹湯平淡的藥物,輕靈取勝,簡單的五味藥物,能夠宣透上焦的濕熱,清解上焦的郁熱。
簡單介紹一些使用情況,有胸咽自覺痹阻與輕度的郁熱現象都有使用。很多人都有,喜歡清嗓子,但是呢,又不會太不舒服,有時候感覺胸裡面有個東西,想要咳嗽出來,但是用不上力,感覺不在喉嚨裡面。
梗阻感。那麼怎麼分辨梗阻感呢?
覺得胸咽部位有點不通,或者梗或者悶,或者有壓迫感,或者感覺胸前有點東西,但是病人自己也搞不清楚。
很多人首先想到了梅核氣的半夏厚樸湯,這個是需要鑒别的。一般而言,梅核氣無形,而這個會發現比如有感冒病史,用電筒看看咽壁,可以看到濾泡或者漫腫大(就是有形了)。
喉痛的梗阻感病人其實特别多,問咽喉一定要問梗阻感。因為現在一般都去用西藥,可能痛也消了,癢也消失了,但是呢,遺留下來了梗阻感,而且越用抗生素越梗。這個時候就要想到這個是不是濕熱上焦了。如果用上了半夏厚樸湯,那麼你喉嚨可能就更幹,然後更痛了。
郁熱現象,比如會有點煩,有點口幹,咽喉有點紅,睡覺有點不踏實,或者摸這個脈搏,會有點快,或者一吃點辣的東西就喉嚨痛等。
喜歡咳咯清嗓子,有痰感,但是咯痰不爽,痰白而粘稠不易出(因為痰在角膜裡面,不在氣管裡面,所以固着在那,很難搞出來,也是病在焦膜的一個特點)。
舌象脈象可以沒有什麼,或者舌質有點暗紅,舌苔薄白膩,或者脈兩寸都是沉的,或者一寸沉一寸浮的(如果兩個都浮,那麼就可以考慮下銀翹馬勃散)。
内容雖然僅僅都是很小的部分。但是希望讓你引起對上焦宣痹湯的重視。不僅是在碰到所謂的梅核氣,隻會想到半夏厚樸湯,下次還知道有個濕熱上焦的上焦宣痹湯。要從辨證論治角度認識和說全,有點難度。大家取一瓢也好。
下面我們看看張文選老師關于上焦宣痹湯的論述
上焦宣痹湯方證
上焦宣痹湯出自《溫病條辨·上焦篇》濕溫第46條,組成為:枇杷葉二錢、郁金一錢五分、射幹一錢、白通草一錢、香豆豉一錢五分。水五杯,煮取二杯,分二次服。吳瑭稱此方為“苦辛通法”,其原條文謂:“太陰濕溫,氣分痹郁而哕者,宣痹湯主之。”
(一)方證理論源流
本方證系吳瑭根據《臨證指南醫案》呃門某案整理而成。
葉案如下。某,面冷頻呃,總在咽中不爽,此屬肺氣賸郁,當開上焦之痹。蓋心胸背部,須借在上清陽舒展,乃能曠達耳。枇杷葉、炒川貝、郁金、射幹、白通草香豉。(《臨證指南醫案·呃》)
鄒時乘在《臨證指南醫案》呃門按語中說:“先生謂肺氣有郁痹,亦能為呃,每以開上焦之痹,從中調治為法,可謂補前人之不逮。”可見,這是葉氏獨樹一幟的治呃之法。對于呃逆人們多從通降胃氣立法,而本案頻呃,兼有咽中不爽,故從肺氣賸郁立論。從“面冷”以及“心胸背部,須借在上清陽舒展,乃能曠達耳”一句分析,本案呃逆是由于濕熱濁穢蒙蔽上焦清陽,肺氣不能展化所緻,方用枇杷葉清降肺氣,香豉、郁金宣達肺郁;炒川貝、射幹化痰開結利咽,白通草滲利濕濁。
吳瑭采集此案,去方中川貝母,整理出了上焦宣痹湯方證。
(二)方證特點及其在雜病中應用的機制
上焦宣痹湯方以豆豉、枇杷葉、射幹清宣郁熱;以郁金、通草宣利濕濁,也屬濕熱并治之法。但該方用藥比較奇特:取栀子豉湯,但不用栀子苦洩,而以豆豉合郁金宣郁以解濕熱或氣火之郁閉;因“屬肺氣賸郁”,故遵喻昌清燥救肺湯意,取枇杷葉清降肺胃,平咳止哕;射幹清熱解毒利咽,《本經》謂:“治咳逆上氣,喉痹咽痛不得消息”;通草淡滲利濕,可使上焦濕熱從下而岀。全方輕清宣透,既宣散郁火,又通降肺胃之逆,且宣利三焦濕熱。吳瑭自注說:“上焦清陽賸郁,亦能緻哕,治法故以輕宣肺痹為主。”點出了本方治哕的機制。
上焦宣痹湯的證:吳瑭原治證:太陰濕溫,氣分痹郁而哕者。
從臨床經驗看,本方可用于治療濕熱郁閉肺絡而引起的咳喘;濕熱郁阻咽喉引起的咽喉疼痛、梅核氣;濕熱阻痹上焦、肺胃失于清降而引起的呃逆等證。
方證的特征性證:呃逆頻頻,咽中不爽,舌紅、苔薄黃白相間而膩者。
(三)用治雜病舉例與體會
葉桂善用栀子豉湯加杏仁、郁金、瓜蒌皮、枇杷葉,作為“輕苦微辛”法,治療濕熱痹郁上焦,肺氣郁痹,上焦不行而下脘不通的胸悶不爽、胃脘痞滿、腸痹、呃逆以及咳嗽、咯血、吐血等病證,本方是葉天士變通應用栀子豉湯法治療濕熱痹郁上焦的手法之一。
先師孟澍江先生擅用此方治療上焦氣機郁阻而引起的咳嗽、胸悶、嘔吐、呃逆等病證,每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他認為本方較之習常所用的理氣、止咳降逆之法更為穩妥可靠,特别是用于急性支氣管炎而肺氣郁閉較甚者,尤為貼切。現介紹孟老治驗案一則如下。
韓某,男,32歲。1984年2月13日初診。感冒3天,見有頭痛、咳嗽等症,旋即到醫務室就醫,診為上呼吸道感染,給予感冒沖劑及咳嗽糖漿等藥。藥後症狀未見減輕,又輕信别人介紹,用冰糖炖梨,服後咳嗽反見加重,乃來門診。
診見:咳嗽頻作,咳甚微喘,咳勢如頓咳狀,咳作則面色漲紅,咯岀些黏痰後始能稍安,不久又複咳。查血象不高,身微熱而不惡寒,胸部痞滿不舒,苔白微膩,脈浮弦。證本屬風邪襲表,理應辛散疏解,但在開始的治療中反用寒涼之品,緻風邪郁閉,越發不能宣透。因邪在肺經,肺氣痹郁,宜宣通肺氣。處方:淡豆豉9g,射幹6g,郁金6g,通草4g,川貝母6g,枇杷葉15g(包煎)。3劑。
二診:咳逆之勢明顯減輕,已無以前氣脹面紅之症,但咳猶未止,痰液不多,再以前方加杏仁9克,繼用5劑,咳逆平定而愈。
孟老認為:該方宣散而不耗氣,化痰而不溫燥,止咳而不收斂。方中淡豆豉、枇杷葉之升和通草之降,善調肺經出入之氣。在具體運用時,還可以根據病情進行靈活加減。如上焦濕阻氣痹較盛,可加入白豆蔻、瓜蒌皮等;如咳勢較甚,可加入杏仁、炙百部等;如上焦郁熱較甚,可加入栀子、黃芩等;如小便不利,可加入滑石、蘆根、車前子等。(《中醫臨床家孟澍江》)
姚梅齡先生用上焦宣痹湯治療慢性肥厚型咽炎,收效顯著,此介紹二案如下。
陳某某,女,19歲,知識青年。1973年12月8日初診。患者幼時即發現扁桃體肥大,經常發作急性咽痛,故于1973年3月在某院做了扁桃體摘除手術。術後雖然未再發作急性炎症,但一直感咽部不适。曾多次服抗生素和“養陰清熱”的中藥,未見好轉。現患者自覺咽幹微痛,喉癢咳嗽,咽中似有物阻,咯之不出,吞之不下,晨起咯少量灰色痰,胸略悶,口不渴,二便如常。脈略弦滑、右沉,舌質偏紅,苔薄白。咽部輕度充血潮紅,未見明顯的疤痕組織,咽後壁黏膜肥厚,有散在顆粒狀淋巴濾泡隆起。診斷:痰濕郁熱,痹阻胸咽(慢性肥厚性咽炎)處方:郁金12,枇杷葉12,射幹9,通草1.5,,杏仁10,蘆根6,逝貝母10,共服藥14劑,諸症基本消失,咽部檢查除發現少量突起的淋巴濾泡外,餘已正常。守方繼服7劑,其病告愈。年底随訪,一直未複發。
張某某,女,40歲,農民。1969年3月17日初診。自訴咽中似有物阻,反複發作咽喉疼痛已5年。根據其以往病曆記載,西醫診斷為慢性肥厚性咽炎,先後用過抗生素,清熱養陰的中草藥,激素混合抗生素溶液噴喉,硝酸銀腐蝕咽部等,均無明顯療效。某醫認為此病是“梅核氣”投以半夏厚樸湯,反而病情加劇。症現咽中灼熱疼痛,口咽幹燥,欲冷飲,咳少量黃濃痰,咽中仍有物阻感,吞之不下,咯之不岀,略胸脹,心煩,小便黃。脈數略弦,舌質偏紅,舌苔略黃膩。咽部充血,其色深紅,扁桃體二度腫大,咽後壁淋巴濾泡呈片狀隆起。考慮原屬痰濕郁熱,痹阻胸咽之證,誤服苦溫辛燥之劑反助其熱,故以銀翹馬勃散合宣痹湯加減:銀花10g,連翹5g,馬勃6g,郁金6g,枇杷葉8g,射幹10g,浙貝母10g,焦栀子仁5g,蘆根6g。服藥4劑,咽痛已除,痰色轉白,餘症均減,繼投:郁金10g,枇杷葉10g,射幹9g,通草1.5g,蘆根6g全瓜蒌10g。共服24劑,諸症悉除,咽部檢查正常,年底随訪,未見複發。
在孟澍江先生應用上焦宣痹湯的啟發下,我在臨床上遵照葉氏變通應用栀子豉湯的手法,用此方治療咳嗽、咽痛不利、呃逆等病證,現介紹治驗三則如下。
呃逆:譚某某,女,34歲。2005年11月8日初診。患者呃逆多日,胸悶,脅脹,最近自覺上火,鼻腔、口中燥熱,咽喉灼痛,口渴欲飲水。脈浮軟略數,舌胖、嫩紅,苔黃白相兼略膩。從脈舌辨為濕熱,屬上焦濕熱痹郁的宣痹湯證,處方:枇杷葉15g,射幹10g,郁金10g,通草6g,淡豆豉10g,生栀子10g,杏仁10g,生石膏20g。6劑。2005年11月15日二診:呃逆大為減輕,鼻腔口中燥熱、咽痛、口渴等症消失。上方去生石膏,加瓜蒌皮10g,陳皮10g。6劑。呃逆痊愈。
咽痛:梁某,男,23歲。2005年10月18日初診。患慢性咽炎,咽喉疼痛不舒,有異物感,時有黃痰,說話多則咽痛加重,晨起刷牙時惡心。脈弦滑略數,舌紅赤,苔黃白相兼略膩。從舌苔辨為濕熱,從咽喉疼痛不利辨為上焦宣痹湯證,處方:枇杷葉15g,川貝母8g,郁金10g,射幹10g,白通草6g,淡豆豉10g,生栀子10g,連翹15g,桔梗10g。3劑。2005年10月22日二診:咽痛明顯減輕,上方加薄荷10g。4劑,咽痛愈。
咳嗽:郭某某,男,26歲。2005年12月6日初診。入冬咳嗽至今不愈,屢服止咳化痰方無效,咳時有少量白色泡沫痰,胸悶,咽喉癢,汗多,但口不渴,不欲飲水,大便正常。舌紅赤,苔黃薄膩,脈弦滑數。辨為濕熱郁痹上焦的宣痹湯證,處方:枇杷葉12g,郁金10g,射幹10g,通草6g,淡豆豉6g,蘇葉、蘇子各10g,浙貝母10g,杏仁10g,前胡10g,蘆根15g。4劑。咳嗽痊愈。
我也常用此方合半夏厚樸湯治療梅核氣,加栀子合小柴胡湯治療郁證等,此不具體介紹。
(四)有關問題的讨論關于上焦宣痹湯取舍貝母的問題
吳瑭在拟定上焦宣痹湯時,去掉了葉案方中的炒川貝。葉氏之所以用炒川貝,是因為其案有“總在咽中不爽”一證,用炒川貝合射幹宣肺化痰、開結利咽。吳瑭删去“咽中不爽”,當然也就舍棄了化痰開結利咽的貝母。從葉氏原醫案“面冷頻呃,總在咽中不爽”一句分析,其“咽中不爽”是一個相當關鍵的症,能夠提示“面冷頻呃”的病機。因此,“咽中不爽”是辨識該方證的關鍵,是肺氣郁,上焦痹阻的特征性表現,不應該輕易删去,針對此證的炒川貝也應該保留。我在臨床上體會到,用本方治療濕熱郁肺所緻的咳嗽,加貝母,或再加杏仁則療效更佳。濕熱郁結上焦,咽痛不爽者,也須加貝母。本方有甘露消毒丹類似的功效,可以視作甘露消毒丹的輕劑,用治甘露消毒丹所主的咽痛、咳嗽、哮喘等病證,有理想的療效。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