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天道》、《天運》這三篇文章是莊子外篇比較重要的三篇文章,它闡述了萬物生化之理,天地運行之道。
莊子《天運》篇開篇就在探尋:天地萬物的第一推動力是什麼?有人問巫師鹹祒:天其運乎?地其處乎?日月争其所乎?天象是如何運轉的?大地是什麼來承托的?日月運行它的終點在哪裡?什麼時候才能夠停下來?雲者為雨乎?雨者為雲乎?到底是雲産生了雨?還是雨形成了雲?是誰閑來無事在張羅着這一切?風起北方,一西一東,有上彷徨,孰居無事而披拂是?這個風起于北方,然後又分為東風、西風,雲氣的上面還有風,這是誰閑來無事在那煽起的風呢?都是在追尋天地運行之道,以及萬物生化之理。
巫鹹祒說:來,我告訴你,九洛之事,治成德備,監照下土,天下戴之,此謂上皇。 '九洛之事’指的就是河圖、洛書,河圖洛書就表達了天地運行之理和萬物運行的這個
事理。九洛之事的'九’指的是河圖洛書都是由九組數字組成的。為什麼說九洛之事,監照下土?因為它可以在這個大自然中進行印證的。比如說它可以印證我們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總是分毫不差的如約而至。
河圖裡面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對應二十四節氣,一月份是雨水,六月份水勢就比較大;'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地二指的是二月份的驚蟄,到了七月份是最炎熱最悶熱的季節;'天三生木,地八成之’,三月份春暖花開,萬物複蘇,到了八月份才是真正的郁郁蔥蔥;同樣的道理'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四月份花落以後結果,到九月份是真正的收獲季節,這是春華秋實;'地五生土,天十成之’,五月份大地土氣上升,感覺到濕熱,到十月份感覺到濕冷,是一個收斂的過程,然後十一月、十二月是不升不化,對應的是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同樣它對于我們的身體百骸、九竅、六髒它也是可以驗證的,都是一一對應的,所以說叫做'監照下土’,是一種天錘象的過程。
在莊子看來,不僅僅對應的是二十四節氣,不僅僅對應着萬物,對應着我們身體的百骸、九竅、六髒。甚至在一天的時間裡邊,它也是分别對應的,'日月照而四時行,若晝夜之有經,雲行而雨施矣’。如果一天一夜的交替變化非常的準時,那麼就不用去看四季,四季一定是風調雨順的。這種河圖洛書之象,會顯化在天地之中,會顯化在一個人的身上,會顯化在一天一夜之中。
因此古人說“觀瓶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就是這個道理。
同時莊子說“治成德備,監照下土”。一切都是陰陽變化,按照河圖洛書之理都已經設定好的,如果沒有人為的幹擾,它在這個世間的顯化是非常清晰明了的。 如果我們人為幹擾太大,那就是離經叛道,上悖日月之明,下爍山川之精,中毀四時之施。這一切是由誰來操控的?是由誰來監督的?此為上皇。
上皇就是大宗師就是道,一切都是他來監管,監督的。天下戴之,隻需要去遵守,需要順其自然就可以了。
河圖洛書表達的這些事例,他是在每一個事物的細節上都會體現出來的,如果我們去盯着這些事物的變化,那是無窮無盡的,你永遠是追不上的。
'以有涯求無涯,殆也’。萬物的變化有那個成理在,萬物有成理呀不說。
《天運》篇表達的就是這種自然生化之道,都是天地之氣運化的結果,歸與心,歸與氣,才是歸與根,才能夠應付這個世界無窮無盡的變化。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