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性的呼喚》是美國現實主義作家傑克·倫敦最負盛名之作,講述了一條狗的故事。
這條狗名叫巴克,是公狼與母狗的後代,生得高大強壯,基因裡有着野性的因襲。
不過,由于生活在一個有錢的人家裡,很受寵愛,所以巴克的野性一直處于潛藏狀态,或者說是被善壓抑着。
如果就這樣一直生活下去,巴克的一生不僅無疑是幸福的,而且其野性也注定永無出頭之日。
盡管這種野性時常在它的血液中不安分,在它的潛意識裡召喚着它的靈魂,使它常有一種想幹點壞事的沖動,但由于缺乏相應的環境和際遇,所以它一直操持着一條好狗的“道德情操”。
它懂得感恩于自己的主人,也喜歡自己的朋友,它熱情而真誠地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人或是其它動物,并無比地信任他們。
總之,巴克感覺世界是那樣美好,“狗”生是那樣快樂,根本不知道世界還有殘暴的一面。
然而,它的命運卻因為被偷賣而被改寫。偷它的一個傭人,它視他為朋友,因為信任,所以上了他的當。這對它的世界觀打擊很大,動搖了它世界美好的信念。
被偷賣之後,巴克陷入了不幸的深淵,受到狗販子的毒打,受到新主人的虐待,受到群狗的攻擊,受累,挨餓,被凍……
在這樣悲慘的命運中,巴克對世界的美好感受再也沒有了,溫馴與善良,真誠與信任,一切都沒有了。
在狗販子與幾任新主人的毒打中,它懂得并牢記棍棒法則,野性開始潛生暗長。後來在群狗的攻擊中,它又懂得并牢記牙齒法則,野性進一步膨脹。
雖然因為被新主人的強制力控制着,它的野性還沒有沖突牢籠,但無情、兇殘甚至狡詐,卻已成為它固定的性格。
多麼讓人揪心、讓人壓抑、讓人歎惜的蛻變!
巴克明白了一點,要想生存,必須依靠牙齒,必須依靠兇殘,軟弱隻會被消滅。沒有愛護,沒有同情,沒有包容,隻有殘害,隻有冷酷,隻有逼迫!
讀到這裡,誰都會痛心疾首:善,這樣被惡吞噬!
就在巴克差點被打死時,一個叫桑頓的人救了它。桑頓是一個善良的紳士。在他人性地愛撫之下,巴克一直處于膨脹狀态的野性又一性被壓制,忠誠之心抗拒着野性的召喚,良性又一次回歸。
此時,讀者揪着的心會稍稍感到欣慰。然而,在一次探險中,桑頓被印第安人殺死。巴克失去了主人,從此無牽無挂。這又讓人感到可惜。
恰處于無人的荒原之上,巴克又一次聽見了狼的号叫,終于再也忍不住,便直奔野性的天地,成為一隻自由的野狼。
除了祝福,還有什麼可說的呢?可悲的祝福!
顯然,作者并不單單是在寫一隻狗,因為讀者可以分明看見一個生命在不同環境中的變化,受善則善,受惡則惡。
人何嘗不是如此呢?難道在我們的基因裡就沒有野性嗎?後天的環境不在影響着我們向善還是向惡嗎?
所以,巴克的遭遇對教育很有啟發意義。我們的教育給孩子提供了一個怎樣的環境?能否避免給孩子潛在的野性以生長的空間?
當下校園欺淩事件頻發,這種事情如果不加禁止,就等于是在為棍棒法則做廣告,是在召喚孩子的野性!
不光是孩子的教育,就是對于成人而言,其實也是這樣的。好的環境使人變好,壞的環境使人變壞。這是不争的事實。
古語說:近未者赤,近墨者黑。說得多麼深刻,深刻得驚心動魄!
到這裡,我們就該認識到,我們其實和巴克一樣,基因裡的野性永不會消失,它藏在我們的靈魂深處,等待着惡的呼喚,等着主宰我們生命的機會。
這樣的機會還很多,失敗的時候,得意的時候,發财的時候,獨處的時候,掌權的時候……我們變壞的機會如此之多,多麼可怕!
不過,我們變好的可能性其實更大,讀書,學習,遠離群小,接近品質高尚的人。
我們有自主選擇和自我教化的能力,這是我們與巴克最大的區别,值得慶幸!
非常值得一讀:兒子,奮鬥吧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