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聖誕節在中國的百年興盛史與國民政府打壓傳統密不可分

聖誕節,顧名思義耶稣他媽生下他的日子,原本與中國人八竿子打不着關系的一個西方節日。

中國關于聖誕節最早的記載是明朝天啟三年(1623年)在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在上面有當時過聖誕的記載“神天宣慶,室女誕聖于大秦,景宿告祥,波斯觀耀以來貢”。

聖誕節在中國的百年興盛史與國民政府打壓傳統密不可分

而中國人參與過聖誕的記載則是“開眼看世界”的清朝外交官員。1868年張德彜在作為翻譯随團出使英國時,親身經曆了維多利亞時期的聖誕節,随後郭嵩焘,曾紀澤等清朝外交官都在日記裡記載了自己所親身經曆的西方早期聖誕節。劉錫鴻更是在自己的日記裡在一次受邀的聖誕晚會上見到了後來聖誕老人形象的前身,因為我們今天看到的聖誕老人并不是一直就有的,直到19世紀末才形成了今天的樣子。他一出來便被後來的清朝駐美國公使張蔭桓所記錄,不過在這位清朝外交家眼中聖誕老人不過是個給孩子們分發玩具的貨郎。

聖誕節在中國的百年興盛史與國民政府打壓傳統密不可分

聖誕節進入中國是與中國人恥辱的鴉片戰争分不開的,随着西方人從口岸進來的除了堅船利炮還有傳教士,他們帶來了聖誕節。在通商口岸随着西洋人的不斷增加,聖誕節也不僅僅局限于在教堂,而是在西方人聚集的社區裡開始了過節氣氛。因聖誕節與中國傳統的冬至之間自相差三天,而且是緊随中國冬至而來,因此在當時有了一個很符合中國國情的稱呼“外國冬至”。在中國人的眼中西方人過聖誕是學中國人過冬至來的,畢竟冬至是要在聖誕前面不是?

聖誕節在中國的百年興盛史與國民政府打壓傳統密不可分

在清朝中國人過冬至可是要放假的,西方聖誕的時間也正好與中國冬至假期重合。在當時過冬至對于中國人來說可不是小事,親朋好友之間也是要相互贈送禮品的,因此有“冬至如過年”的說法。不光民間要慶祝,就是當時的官府,朝廷也是要舉辦慶典的,因此一直到民國初年中國冬至一直壓着“外國冬至”成為百姓心中在這個時間段裡最為重要的節日。

聖誕節在中國的百年興盛史與國民政府打壓傳統密不可分

随着國民政府後來采取陽曆,廢除一切舊節日、習俗,官方不但冬至不過了,甚至有一段民間連春節都不過了。這可倒好,中國的冬至習俗雖然還在,節日氣氛沒了,于是原本在中國一直被壓制的“外國冬至”,聖誕節終于有了出頭之日。

漸漸的外國的冬至成為了新節日,而中國冬至如過年也僅僅存在了回憶的腦海裡。從上世紀20年代上海,每到聖誕各家公司,商店的櫥窗裡便到處都是花花綠綠,路邊聖誕老人便開始站在路邊增添節日氣氛,為商家招攬生意,所有人的人都開始趕外國冬至的熱鬧了。

聖誕節在中國的百年興盛史與國民政府打壓傳統密不可分

從這時候起聖誕節便成為了商家招攬生意的手段,各種打折促銷活動不斷,商場,電影院,大劇院,遊樂場裡人滿為患。擁擠不堪。人們三五好友聚集在餐館裡胡吃海喝大肆慶祝,百樂門等歌舞廳更是在聖誕和平安夜兩天通宵營業。聖誕節全面占領了中國12月底的商業市場,成為了商家促銷的頭等利器。

随着1949年解放,聖誕節的民間的大肆慶祝曾一度消失,僅僅存在于教徒之中。但随着改革開放,90年代西方文化再次進入到大衆視野,尤其是在學生群體中流行,同時商業化的不斷發展,到了90年代末聖誕節又一次被商家捕捉,成為了刺激全面消費的狂歡慶典。

聖誕節在中國的百年興盛史與國民政府打壓傳統密不可分

今天的聖誕節,在中國已經完全脫去了他宗教的本質,而成為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商業節日,成為了大衆的狂歡。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