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是戰國後期趙國人,位列戰國四大名将之一,其他三人是白起、王翦、廉頗。兩個秦國,兩個趙國。其他三人的故事廣為人知,白起是“人屠”,長平一戰殺掉趙國45萬人;王翦幾乎一人滅六國;廉頗小學都學過,跟蔺相如“将相和”,傳為千古佳話。唯獨李牧,對他的故事知之甚少,其實,李牧是中國史上最全能的戰神。
李牧被知之甚少的主要原因是他長期在北方跟匈奴人作戰,匈奴也是在這個時候崛起,中國古代的外來威脅全部來自北方,匈奴人善騎射,客觀的講,中原步兵不是對手,趙武靈王很有遠見,“胡服騎射”,像匈奴人學習,進行軍事改良,一舉稱為戰國後期最強大的軍隊,李牧就是這支軍隊的指揮者和收益者。
李牧被派往邊關抵抗匈奴,轉了一圈後,下了命令,加固城防,每天按時操練,按時吃喝,每天殺雞宰牛犒勞大家,還經常搞搞文藝活動,上下一心,其樂融融。隻有一點,匈奴來犯,隻得固守,不可出戰,違者立斬。将士們都很高興,每天有吃有喝,還不用打仗,對李牧都非常感激。效果也很顯著,匈奴騎兵來去如風,野戰無敵,但他們面對城牆也毫無辦法,每次來到城樓下轉一圈就回去了。
可趙王不幹了,養這隻軍隊幹什麼用,于是把李牧換下來。新到的将領一改李牧作風,匈奴來犯,主動出擊,結果打幾次,敗幾次,死傷幾萬人。趙王一看不行啊,李牧雖然不出戰,可也不死人啊,還是換李牧吧。李牧和趙王談條件,用我可以,我還那套,你别管。趙王說沒問題,你想怎麼弄就怎麼弄。
李牧還是堅持他那套戰法,幾年過去了,這支部隊人強馬壯,在城中都憋壞了,早已躍躍欲試,而且天天白吃白喝心裡也過意不去,紛紛請求出戰,李牧看時機成熟,制定戰略,正面幾千步兵誘敵深入,精銳騎兵兩翼包抄,形成口袋陣。匈奴大軍來犯,看到是李牧,早已麻痹大意,卻不料李牧一改往日固守作風,大軍殺出,殺敵十萬餘,大敗匈奴。
這一仗很有意義,匈奴數十年不敢南下,一勞永逸,不止解除了趙國邊患問題,同時替秦國,韓國,燕國解決了。而且這是中國軍事史上第一次大規模步兵協同騎兵作戰的戰例,大獲全勝,從此,中原王朝對抗遊牧民族就有了底氣。
秦國統一六國最大的障礙就是趙國,具體到人就是李牧一人,秦國想,你李牧再厲害,也就一個人,我派兩支部隊去,看你怎麼應對,沒想到李牧這麼厲害,他先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之勢擊敗一支,又即可回援,擊敗另一支,秦國傻眼了。于是用範雎離間之計,收買趙王寵臣國開,趙王糊塗,殺了李牧,自毀長城。
為什麼說李牧是全能戰神呢,一般将領都是某一方面厲害,比如白起,攻堅戰厲害;廉頗,防守厲害;比如明末常遇春,突襲厲害;可李牧幾乎樣樣都行,與匈奴對峙,可固守,找到機會,一舉殲滅,與秦軍作戰,可長途奔襲。能攻能守,能快能慢,真正做到了“疾如風,徐如林,不動如山”,難能可貴的是,他練兵也是一把好手,跟部下同吃同住,同生共死,将士們甘于為他賣命。
可惜,人無完人,李牧又是一個軍事天才,政治小白,沒死于陣前,卻被害于宮廷,可惜,可歎。
本文為一點号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