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綜合 > 正文

她比道光帝小30歲,深受帝皇寵愛,臨死受封皇後卻不系宗谥!

自孝全皇後鈕祜祿氏死後,道光帝便不再願另立中宮,中宮之位一直空懸,後宮不可無主,為此,道光帝晉封她為皇貴妃,代行皇後之職,攝六宮之事,管理後宮事務,她攝行六宮諸事整整十年,卻始終未能得到皇後封号,直到死前的第八天才得到皇太後封号,死後也不能系宣宗谥,她就是湘妹子今天要和您聊的博爾濟吉特氏,靜貴妃。

她比道光帝小30歲,深受帝皇寵愛,臨死受封皇後卻不系宗谥!

博爾濟吉特氏,父親是花良阿,官刑部員外郎,生于嘉慶十七年(1812年),比道光帝小30歲,溫柔體貼,又解風情,初入宮時便被道光帝看中冊封為貴人,賜封号為“靜”,入宮第二年便生下皇次子,此時的道光帝已近不惑之年,子嗣甚少,得皇次子奕綱實在是高興之極。

她比道光帝小30歲,深受帝皇寵愛,臨死受封皇後卻不系宗谥!

靜貴人因為生皇次子,母憑子貴晉升為靜嫔,然而四個月後,皇次子卻夭折了,為安慰失去愛子,心情極為悲痛的靜嫔,道光帝又晉封她為靜妃,幸運的是,靜妃又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生皇六子奕訢,也就是後來的恭親王,靜妃的身份更是随之往上升成為靜貴妃。

她比道光帝小30歲,深受帝皇寵愛,臨死受封皇後卻不系宗谥!

道光二十年(1840年),道光帝第三任皇後鈕祜祿氏病逝,道光帝堅持不立皇後,一年後,道光帝下诏加封靜妃為靜皇貴妃,攝行六宮之事,孝全皇後去世後,留下的十歲獨子奕甯,也就是後來的鹹豐帝,交由靜貴妃撫養,靜貴妃将此視為自己的親生兒子對待,讓失去母愛的鹹豐帝再次感受到了慈母的溫柔。

她比道光帝小30歲,深受帝皇寵愛,臨死受封皇後卻不系宗谥!

然而道光帝對靜貴妃雖然十分寵愛,但其情分遠不及孝全皇後,也始終将靜貴妃定為妾室,而且在修建妃嫔園寝時,欽定次位,表明靜皇貴妃不管生前死後都隻是自己的妻妾之一,而不是正牌妻子。

她比道光帝小30歲,深受帝皇寵愛,臨死受封皇後卻不系宗谥!

道光帝晚年,因為外侮内亂,禍不單行,皇太後一病去世,道光帝悲傷過度,憂悲交加,于道光三十年(1850年),臨死之前将早已經準備好的立儲诏書拿出,當大臣們從建儲匣裡拿诏書時,發現裡面有兩份,一份是冊立皇四子奕甯的,一份是冊封皇六子奕訢,兩份同時頒布,這也說明了道光帝對這兩個兒子矛盾艱難的選擇。

她比道光帝小30歲,深受帝皇寵愛,臨死受封皇後卻不系宗谥!

道光三十五年(1850年),奕甯繼位,改元鹹豐,是為文宗,稱鹹豐帝,其弟奕訢被封恭親王。靜貴妃在道光帝在世時,一直未得到皇後封号,所以自恃對鹹豐帝有養育之恩,便一心想得到太後封号,而其兒子奕訢也十分希望自己的生母晉封為皇太後,用以擴張自身權勢。

她比道光帝小30歲,深受帝皇寵愛,臨死受封皇後卻不系宗谥!

鹹豐帝之所以遲遲不想給靜貴妃加封為皇太後封号,一是因為先帝妃嫔被嗣皇帝尊封皇太後的沒有先例;二是因為靜貴妃雖對自己有撫養之恩,但畢竟不是生身之母,所以更不情願加封皇貴妃為皇太後,因而兩兄弟因為靜貴妃封号問題産生了芥蒂。

她比道光帝小30歲,深受帝皇寵愛,臨死受封皇後卻不系宗谥!

鹹豐五年(1855年)六月,靜皇貴妃病情突然加重,恐命不久矣,鹹豐帝着急探視,正遇到恭親王奕訢,鹹豐帝問皇貴妃病情如何,恭親王跪地痛哭說道:“已經命在旦夕,唯有等皇太後封号下來才能瞑目了。”對此情形,鹹豐帝如還不加封,有不孝之嫌,雖然并非鹹豐帝本意,但也沒辦法,于鹹豐五年七月一日傳旨,尊靜皇貴妃為“康慈皇太後。”

她比道光帝小30歲,深受帝皇寵愛,臨死受封皇後卻不系宗谥!

靜皇太妃終于圓了數十年的夢,在臨死前的第八天終于得到了皇太後的封号,靜皇太妃得到太後封号九天後安詳平靜離開,享年44歲,鹹豐帝服缟素27日,但下旨“不系宣宗谥”,也就是不加宣宗成皇帝的“成”字,從而創下了清代曆史上皇後不系皇帝谥号的特例。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