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清宮十大畫家 徐揚


徐揚,字雲亭,蘇州吳縣人,家住蘇州阊門内專諸巷,原為一名監生,擅長人物、山水、界畫,花鳥草蟲亦生動有緻。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南巡到蘇州,徐揚與同鄉張宗蒼獻上各自的畫作,繪畫才能得到皇帝的賞識,二人都被任命為畫院供奉,後又被欽賜舉人,授内閣中書。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徐揚完成了《盛世滋生圖》獻給皇帝。此畫原藏清宮禦書房,著錄于《石渠寶芨續編》。清王朝覆滅後,遜位皇帝溥儀輾轉将此畫連同其他珍品攜到長春。1945年日本投降後,長春僞宮文物流散民間。1948年,此畫由東北文物保管委員會收得,其後,歸東北博物館即今遼甯省博物館收藏,為國家一級文物。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擅長人物、花鳥草蟲的蘇州籍宮廷畫家徐揚用了24年時間創作了一幅名為《盛世滋生圖》長卷,并以散點透視技法,反映當時蘇州“商賈輻辏,百貨骈阗”的市井風情,又名《姑蘇繁華圖》,進獻乾隆皇帝,以贊乾隆盛世。這是繼宋代《清明上河圖》後的又一宏偉長卷,全長1225厘米,寬35.8厘米,比《清明上河圖》還長一倍多,具有極大的曆史價值,為國家一級文物。

《姑蘇繁華圖》畫面自靈岩山起,由木渎鎮東行,過橫山,渡石湖,曆上方山,介獅和兩山間,入蘇州郡城、經盤、胥、阊三門,穿山塘街,至虎丘山止。作者自西向東,由鄉入城,重點描繪了一村(山前)、一鎮(蘇州)、一街(山塘)的景物,畫筆所至,連錦數十裡内的湖光山色、水鄉田園、村鎮城池、社會風情躍然紙上。
粗略計算,全幅畫有各色人物1萬2千餘人,各色房屋建築約2140餘棟,各種橋梁50餘座,各種客貨船隻400餘隻,各種商号招牌200餘塊,完整地表現了原作中氣勢宏偉的古城蘇州市井風貌,是研究250年前“乾隆盛世”的形象資料,具有極大的曆史價值。畫卷布局精妙嚴謹,氣勢恢宏,筆觸細緻,十分細膩地刻畫出了江南的湖光山色、田園村舍、阊胥城牆、古渡行舟、沿河市鎮、流水人家、民俗風情官衙商肆,描繪了蘇州城郊百裡的風景和街市的繁華景象,形象地反映了18世紀中葉蘇州風景秀麗、物産富饒、百業興旺、人文荟萃的繁盛景象,具有很高的藝術鑒賞價值。
清 徐揚姑蘇繁華圖卷 紙本設色 122535.8厘米 遼甯省博物館










清 徐揚 姑蘇繁華圖卷 紙本設色 122535.8厘米 遼甯省博物館
清 徐揚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 紙本 48.9×1342.6公分 台北故宮博物院藏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的創作背景

清乾隆25年,欽天監觀測到來年正月初一有“日月同升,五星聯珠”天文異象,是“海宇晏安,年谷順成”的祥瑞征兆,乾隆帝因此命令畫院畫家徐揚繪圖記錄這一罕見天象。
畫卷前中段繪有觀象台,上并有渾天儀、天體儀兩座觀測星象的儀器,觀象台兩側天空各畫日、月。卷中人物雖小,仍可見相互走告、觀看天象之态,更因當日為元旦,賀歲拜年的姿态也穿插其中,寫實曆曆。考文獻紀錄,當年正月五星位置确實相近,但未冠以“五星聯珠”之稱。或許正如款識所言,雖天象有兆,卻未“ 宣付史館”,而由徐揚此圖扮演着與“文獻”同功的紀實效能。
畫卷中,文武官員進京朝賀,市井百姓也紛紛出門拜年,從故宮内城城牆、觀象台起,經東單牌樓,到皇城内東安門、東華門止,北京東城區重要地标都濃縮在長卷中,畫面描繪新春胡同巷道車馬遊人絡繹不絕、街面店鋪鱗次栉比,展現出乾隆盛世北京市井的繁華富庶景象。
長卷中描繪的路徑,許多地标建築仍然建在。例如觀象台從明朝建成至今仍保存完好,清朝時有多件天文儀器,乾隆9年乾隆皇帝上觀象台發現沒有自制天文儀器,下令自制,10年後設計制成“玑衡撫辰儀”,與其他7件天文儀器到現在仍在北京觀象台頂,從北京建國門地鐵一出來就看得到。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與清明上河圖
“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出自清朝西畫大師郎世甯弟子徐揚之手。整幅畫高48.9公分,長1342.6公分。主要描繪清隆26年繁榮情景;同時記載清代的科學技術,頗具有曆史價值。它比“清明上河圖”還要長2米,雖然布局類似清明圖,但卻畫出清代的科學突破。清明上河圖是北宋畫家張擇端存世的僅見的一幅精品,它描繪了北宋都城汴京清明時節的繁榮景象,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而日月合璧五星聯珠圖描繪乾隆二十六年農曆正月初一,乾隆盛世皇都市井繁華的富庶景象。
徐揚為江蘇蘇州人,于乾隆十六年(西元1751年)高宗南巡蘇州時獻畫,因此進入乾隆朝如意館任職。相關作品如《盛世滋生圖》(西元1759年)長卷,描寫蘇州繁盛景象;以及《乾隆南巡圖》之記述乾隆曆巡江南的景象。本圖卷亦屬任職宮廷畫院之作,旨在描繪“日月合璧、五星聯珠”之罕見天象,用以稱頌皇帝德政。



清 徐揚 乾隆南巡圖第六卷 駐跸姑蘇(局部)


《乾隆南巡圖》第二卷過德州


徐揚 乾隆南巡圖第九卷 紹興谒大禹廟 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乾隆十四年(1749年)九月,兩江總督黃廷桂、河道總督高斌、漕運總督瑚寶、副總河張師載、安徽巡撫衛哲治、江蘇巡撫雅爾哈善、兩淮鹽政吉慶聯名上奏,合詞懇請巡乾隆幸江南。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正月十三,在皇後嫔妃、随從大臣及2000多護衛人員的前呼後擁下,乾隆皇帝的銮駕浩浩蕩蕩地通過午門,開啟了他帝王生涯中第一次南巡之旅。 乾隆皇帝效仿祖父康熙皇帝,曾6次巡幸江南,一方面督促地方政務,彰顯天子聖明;另一方面則縱情山水之間,借此擺脫宮廷生活的寂寞。乾隆南巡是聲勢浩大的政治活動,興師動衆,開支浩繁;地方官吏投其所好,無不曲意逢迎,鋪排極盡奢華。
随從乾隆第一次南巡的宮廷畫家徐揚也奉命繪制了《乾隆南巡圖卷》。《圖卷》以中國畫傳統的寫實手法描繪了乾隆皇帝南巡途中省方問俗、察吏安民、巡視河工、閱兵祭陵等場景,同時也展現了士民工商的風情世态,以及黃河、淮河、長江、大運河沿岸及西湖等地的錦繡江山,和保留了“康乾盛世”珍貴的曆史記憶。
《乾隆南巡圖卷》有絹本、紙本各一套12卷,凡24卷,總長度達150米,堪稱清代一系列叙事畫中的鴻篇巨制,是理解叙事性繪畫作品在清代宮廷繪畫中所扮演角色的關鍵性作品之一。但徐揚的乾隆南巡12卷畫卷從宮廷失散,目前全球各地博物館隻有6卷,其他畫卷下落不明,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都有珍藏。乾隆南巡圖一共十二卷,分别為:
第一卷啟跸京師。描繪乾隆十六年(1751年)正月十三日清高宗乾隆皇帝弘曆奉皇太後鈕祜祿氏自乾清門啟銮後,出正陽門,右轉沿西河沿大街西行,過宣武門前,出廣甯(安)門,過宛平縣拱極城,至盧溝橋,再過長新(辛)店、塔窪,前往良鄉縣黃新莊行宮的情景。圖卷總68.6厘米,橫1988.6厘米。
第二卷 過德州
第三卷渡黃河
第四卷 閱視黃淮和工
第五卷 金山放船至焦山
第六卷駐跸姑蘇。乾隆自二月十七日離金山,行經鎮江府城、丹徒、丹陽、常州府城,到無錫縣城,遊秦氏寄暢園、惠山寺,于二月二十日禦舟駐跸無錫縣北望亭。二十一日,禦舟啟行,通過湖橋,進入蘇州府長洲縣界的南望亭鎮,本卷即于此開始。圖卷縱68.6厘米,橫2171.9厘米。
第七卷 入浙江境到嘉興煙雨樓
第八卷駐跸杭州。乾隆自二月二十八日離開嘉興,經石門、塘栖,三月初一日到達杭州,駐跸于聖因寺行宮。本卷描繪乾隆沿西湖蘇堤遊覽的情景。圖卷縱68.6厘米,橫1126.4厘米。 第九卷 紹興谒大禹廟
第十卷江甯閱兵。描繪乾隆十六年(1751年)五月初四日,乾隆皇帝奉皇太後南巡回京,進入天安門後,經端門,走向午門,即将進入紫禁城的情景。圖卷紙本設色,縱68.6厘米,橫985.8厘米。
第十一卷 順河集離舟登陸
第十二卷 回銮紫禁城


南巡紀道圖 清 徐揚右半卷


南巡紀道圖 清 徐揚左半卷

《南巡紀道圖》上有楷書題簽:“南巡紀道圖,臣徐揚恭繪”,表明了作品名及作者。長卷自西向東,由京城入江南,以“乾隆南巡”經曆的村鎮城池為表現重點,描繪了千裡江山的繁華景色。整個畫卷氣勢恢宏,構圖精妙嚴謹,筆觸細緻,勝似宋代宮廷畫家王希孟的《千裡江山圖》。
在《南巡紀道圖》中标注的地名,也是乾隆遊曆時經過的地方,畫家徐揚将熟悉的山川景色和“乾隆南巡”途徑的地點融入畫卷之中,以視覺圖像的方式,記錄下南巡這一曆史行程經曆的地點。徐揚選取“南巡”作為表現點,緻力于表現京城至蘇州的繁榮盛況,實則是歌頌乾隆時期的太平盛世。該卷前後共有9方清代鑒藏印章。最早是乾隆帝钤蓋的“乾隆禦覽之寶”、“三希堂精鑒玺”、“宜子孫”3方印章; 繼其後,嘉慶帝、清末帝宣統又各自钤蓋了各朝的收藏印。此外,長卷還著錄于《石渠寶笈》,卷上有“石渠寶笈”和“寶笈三編”兩方印章。這些收藏印章是作品從乾隆一直流傳到宣統時期的印證。
從畫作本身價值來看,《南巡紀道圖》繼承了我國宋代以來風俗長卷畫的傳統,吸收《清明上河圖》等作品精華之處的同時,其形式、内容諸方面都有突破。繼其後,徐揚還完成了《乾隆南巡圖》、《姑蘇繁華圖》等作品。這些作品都是畫家根據乾隆時期重大的曆史、政治事件完成的,作品構圖宏偉、制作繁浩,每一個長卷都濃縮了乾隆盛世的軍政大事和社會生活場景。《南巡紀道圖》是其中完成較早的作品,可謂開先河之功。
更為特别的是,徐揚在《南巡紀道圖》上标注了從京城至蘇州一路上著名的城池山嶽之名,使作品不僅具有藝術欣賞價值和收藏價值,更對研究乾隆時期的地理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從史料記載來看,徐揚當屬乾隆皇帝身邊一位炙手可熱的畫家。清代胡敬曾在《國朝院畫錄》中對徐揚有簡單的介紹:“字雲亭,吳縣人,官内閣中書。《石渠》著錄三十有五,續編載有恭繪《南巡圖》十二卷。”乾隆南巡之時,看中徐揚的繪畫才能,将其召入宮中,“授内閣中書”,成為乾隆帝的“禦用畫師”。
傳統中國繪畫史研究往往集中于曆代推崇的精英畫家和文人藝術家,而忽視對職業畫家和宮廷畫家的研究。近年來,受到西方美術史研究的啟發,很多研究者轉向更為廣闊的“視覺藝術”研究,在此學科下,像徐揚這樣的宮廷畫家的作品受到關注。《南巡紀道圖》是研究200多年前乾隆盛世的形象資料,集藝術價值和文獻價值于一體,不僅是清代宮廷繪畫的力作,而且是清代美術史研究重要的參考圖像,具有極為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研究價值。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