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UP主用AI技術,讓去世的奶奶與自己重新對話的視頻引發了大量網友關注。在視頻中,這位UP主“吳伍六”生成了奶奶的數字人物形象,并通過聊天工具與“奶奶”唠嗑:“奶奶,我要去火車站了,您不用送”“奶奶,我最近工作忙,就不回去看您了”“奶奶,我國慶要和朋友出去玩”……對話内容既溫馨,又傷感。
這段視頻發布以後,也引起了許多網友質疑:用AI技術生成已經去世的“數字人”,是否屬于對逝者的不尊重,是否存在對生命權利的不尊重,是否違背了科學倫理原則?
科技倫理規範是觀念和道德的規範,是從觀念和道德層面上規範人們從事科技活動的行為準則。科學界的一個廣為人知的共識是,科技承擔着社會責任和道德責任,它不應該是無序發展的狀态,而是要遵守社會倫理的規範和約束。2023年4月4日,科技部官網發布“關于公開征求對《科技倫理審查辦法(試行)》意見的公告”,其中第二條“科技活動倫理要求”中也提到,開展科技活動應遵循尊重生命權利的科技倫理原則。
随着技術的發展,像《流浪地球》裡的“圖恒宇難題”(用記憶移植技術“複活”去世女兒丫丫,但卻因為違背科技倫理原則遭到反對),也會逐漸成為人類需要認真思考的新的命題。圖恒宇的老師馬兆就明确表示,丫丫已經不在了,創造一個數字化的“烏托邦”隻是徒勞,而且數字生命一旦泛濫,還會破壞現存的人倫道德基礎。
那麼,圖恒宇和馬兆的選擇,究竟孰是孰非?在飛速發展的科技面前,人類确實應該保持基本的清醒,必要的時候踩一腳刹車。但無論“圖恒宇派”還是“馬兆派”,都應該先搞清楚一個概念,即科技的發展既是為人類社會道德倫理所約束,也是為人類文明發展所服務的。人類文明不光包含物質文明,也包含精神文明,情感的抒發與寄托,同樣是人類文明史上不可磨滅的部分。
一千九百多年前,西晉大臣李密為了贍養撫養自己長大的祖母,上書晉武帝,推辭朝廷征召,這就是與《出師表》、《祭十二郎文》齊名的《陳情表》。表文之中,言辭哀切,諸如“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不能廢遠”的句子,莫不使人淚下。是以人雲,“讀李令伯《陳情表》而不堕淚者,其人必不孝”。
科技的發展,需要用理性的缰繩控制速度和方向,而文明的傳承,同樣也需要用感性的琴弦制造振動與共鳴。近年來,通過新的技術手段,寄托對親人的哀思,也逐漸成為一種時尚。剛剛過去的清明節,不少人通過網絡祭掃代替焚香燒紙;還有人将二維碼刻在已故親人的墓碑上,供人掃碼回顧生平。這些都是科技進步帶來的新的社會現象,從一開始的不被人所接受,到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嘗試,都經曆了這樣一個過程。這其中的道理,正如“吳伍六”所說,“AI是輔助人類增加生活體驗感的工具”。我們應該相信,科技的發展始終會受到人類社會道德倫理的約束,但用技術手段寄托哀思,把思念具象化,也未嘗不是一種社會文明的進步。
特約評論員 周斌
上遊評論投稿郵箱:sypl2020@163.com
編輯:龍春晖
責編:李洋
審核:陳旭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