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上的摩西》劇照
日前,由愛奇藝出品、愛奇藝燦然工作室打造的自制劇《平原上的摩西》迎來了大結局。該劇由刁亦男監制,呼和浩特本土導演張大磊執導并參與編劇,齊康任制片人,董子健領銜主演,海清友情出演,邱天、艾敬特别出演,董寶石、張晨、梁景東、王铮、鄭昊森、張夏萌等主演,巴音、巴德瑪、楊根和、付剛、郝蒙福等多名呼市本地藝術家參演。該劇全程在我市取景拍攝,滿滿的呼和浩特元素讓本土觀衆為之興奮。春節期間,導演、編劇張大磊接受了呼和浩特晚報記者的獨家采訪,暢聊劇集拍攝的故事,并回應了觀衆和網友的一些疑問。
青城取景拍攝 熟悉的場景讓本土觀衆倍感親切
據了解,該劇改編自雙雪濤同名小說《平原上的摩西》,以上世紀九十年代的一樁舊案為線,描摹出青年警察莊樹在成長過程中的生活圖景,衆生在回望與現實中尋找愛與溫暖。值得一提的是,該劇颠覆了傳統劇集樣态,創新性推出6集篇幅、單集70分鐘的迷你劇形式,将電影技巧與劇集形态相結合,通過時空疊加的藝術化叙事、極具戲劇張力的鏡頭語言、意蘊悠長的時代氛圍感,為觀衆帶來别樣的觀劇體驗。
對于張大磊,大家并不陌生,作為一名出生于1982年的青年導演,早在2016年,他的個人電影處女作《八月》就獲得“第53屆金馬獎頒獎典禮”最佳劇情片,而他本人則獲得了最佳新導演獎、最佳原著劇本獎的提名;2018年執導電影《藍色列車》獲得第2屆平遙國際電影展“發展中電影計劃”單元評審榮譽,并入圍了2021年愛沙尼亞塔林黑夜國際電影節的主競賽,主演梁景東獲得了2021年倫敦東亞電影節最佳男演員,他同時也是《平原上的摩西》裡李守廉的扮演者。2021年,其執導的短片《下午過去了一半》獲得第71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短片評審團獎銀熊獎,短片《我的朋友》入圍了今年柏林電影節的短片競賽單元,取景地同樣在呼和浩特……除了專業獎項的認可,對于呼和浩特觀衆來講,張大磊的作品總有着明顯的呼和浩特印記,《八月》《藍色列車》《下午過去了一半》,這些作品都展現了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的呼和浩特,讓本地觀衆感到分外親切。此次《平原上的摩西》也采用了大量的呼和浩特元素,比如大馬路體育場、滿都海公園、西化纖廠、北垣街等地方,再比如董子健和寶石說的“呼普”,小孩子撿沒有響完的炮,燒麥、焙子、羊雜碎等這些呼市人再熟悉不過的城市記憶,青城觀衆也紛紛在彈幕中表示,老呼市重現了。
劇集熱播引熱議 張大磊回應觀衆疑問與好奇
伴随着劇集的熱播,網友紛紛在彈幕中表達了各自的追劇感受,盡管觀衆的聲音各有不同,但是該劇還是受到了專業獎項的認可,入圍了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的劇集單元。
張大磊
張大磊在接受呼和浩特晚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平原上的摩西》是其首次創作的一部網劇,從這部劇開播他就特别關注網友和觀衆的評價。他坦言不管評價是好是壞,他都會去思考,但是從創作的角度來講還是要相信自己的感受、直覺和判斷,才能呈現出一個好的作品。在改編作品的過程中,他盡量避免與原著作者對話,希望不受幹擾地用自己的理解和鏡頭語言去诠釋這部優秀的文學作品,他說:“相對于文學作品的想象空間,迷你劇要在有限的劇集中展示原著的精華内容其實并不容易,得有留白與取舍。有些片段我們拍攝了,但是在最終的剪輯過程中,權衡再三還是删掉了。也許觀衆會覺得有遺憾,但是從我們的角度來說,這也是一次大膽的嘗試,以創作為主,不單純為了迎合觀衆去做一部電影或者電視劇,希望給觀衆打開一種看劇的新方式。”
記者:您導演的電影作品都會用到大量的長鏡頭,在看電影的時候,會覺得有種置身其中的感覺,像是演員的生活就在自己身邊一樣。在《平原上的摩西》這部劇中,觀衆再次有了這種熟悉的感覺。這樣的拍攝手法是刻意設計的嗎?您覺得電影質感的制作,尤其是長鏡頭的運用在懸疑劇中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呢?
張大磊:我覺得這是打開了一種新的形式,大家通俗的理解懸疑劇是劇情上的懸疑,而《平原上的摩西》的懸疑設置是每一個劇中人物的懸疑感,在當時那種環境下,每個人物的性格不同選擇不同,因此各自會有不一樣的危機感。和傳統的懸疑劇比起來,我們更想表達的是劇中人遇到了什麼,在他們身上發生了什麼事情,人為什麼會變成那樣,長鏡頭的表達方式,讓觀衆有種沉浸式的觀看感受,看似很多畫面和劇情沒關系,但細細回味過後又覺得線索就在其中。長鏡頭是最舒服最準确的方式,這個談不上刻意設計和刻意選擇,隻是覺得它應該是這樣的呈現方式。
記者:該劇取景滿滿的青城元素,讓呼市人感到很親切,有人說這部劇和《八月》一樣是您寫給呼和浩特的情書,您怎麼看待這種說法?
張大磊:這部劇全程在呼和浩特取景拍攝,拍了70多天,每天都很開心。海清老師、董子健老師都不是本地人,但在這個環境中,他們很快就能融入進去。劇中那些熟悉的場景都不用刻意去設計,它們就是最真實的生活畫面。原著的故事背景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東北,我選擇在熟悉的呼和浩特拍攝,對于故事發生時年代感的把握,以及服裝、道具等細節拿捏得更為熟悉、輕松一些。其次,我理解的故事的背景地其實不是局限在某一個城市,比如工廠大院、集體住房、巷子裡的露天台球桌,這些東西可以說是北方人共同的時代記憶。最讓人舒服的是呼市有很質樸的生活質感,它是一座能夠感染人的城市,拍攝完以後,劇組的人都說在呼市待着特别爽快,人和人之間沒有那麼複雜。但是說獻給呼和浩特的情書,這個不太準确,情感上是,但這件事本身不是為了寫這封情書。
記者:《平原上的摩西》成為第7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劇集單元創立9年來首部入圍的華語作品,也是今年唯一入選的華語作品。得知入圍消息的時候,您有什麼感受?
張大磊:在拍這部作品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想到這部作品可以入圍柏林國際電影節。我們當時想的是要把作品拍好,不留遺憾。然而有現在這樣的結果,大家也都很開心,也算是一種認可。
記者:《平原上的摩西》目前算是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您下一步的工作計劃是什麼?下一部的作品是否還會有呼和浩特印記?
張大磊:接下來我的工作重心還是會放在電影上,現在劇本是有了,拍攝地我還想放在呼和浩特,我們目前正在商讨中。
丨來源:呼和浩特晚報 記者 王璐 王劭凱
丨本期編輯:霍文睿
丨校讀:霍文睿
丨監制:張耀 封斌
丨總監制:趙敏
聲明: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使用本公衆号原創文章。轉載請注明來源于呼和浩特晚報官方微信;本平台轉載内容 部分 來源網絡,涉及侵權請聯系删除。
新聞熱線:0471-6564013
廣告熱線:0471-6564037 6564013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