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雲岡石窟·法相記:大同行之二

大同行之二:雲岡石窟(3)法相記

第二十窟露天大佛像

  佛有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這是我們一般人很難理解的。但是,佛法相的莊嚴,則是我們上廟進寺活動中,其感性經驗中重要的體驗之一。所有大乘佛教的造像藝術,無論是在早期 犍陀羅時代的佛造像,還是佛教東傳的大唐時代,延至宋遼金元明清,以至民國當代,也包括藏傳佛教,其所有的佛造像雖特點不同,但法相莊嚴則是一緻的。   在第二十窟前,我徘徊良久。二十窟的三佛像(現存兩尊),現已成為雲崗石窟的标志,地球人都知道。16、17、18、19、20這五窟,被稱為昙曜五窟。這五窟是雲崗石窟的早期造像,主持人為當時的高僧昙曜。   現在,我們對于 開鑿了第十六至二十窟這雄偉壯觀的五窟的 高僧昙 曜,生在哪裡,生卒何年都無從知道。史書中對于他的記載過于簡單: 年少出家,原在涼州修習禅業,為太子拓跋晃所禮重。北魏太武帝廢佛教,北地經像零落,佛事斷歇,沙門多還俗,師獨堅固道心,俨然持守其身。太子再三親加勸喻,仍密持法服器物,不暫離身,聞者歎重之。後卒于大同。    《魏書·釋老志》(卷114)載:“和平初,師賢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門統。初,昙曜于複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見于路,禦馬前銜曜衣,時人以為馬識善人,帝後奉以師禮。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鑿山石壁,開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飾奇偉,冠于一世。”   高山仰止。雖曆史上記載無多,但有雲崗石窟在,昙曜便在。這個名号,令一千五百年後的我們心存崇敬。
  昙曜所主持修的這五窟,均以大佛像為主體。 有趣的是,後來我們為這五窟編号,也 應了佛三十二相中的16、17、18、19、20諸相:    十六相,皮膚細滑相: 謂皮膚細膩滑澤,不受塵水,不停蚊蚋。   十七 相, 七處平滿相 :謂兩足下兩手兩肩項中七處,皆平滿端正也。   十八相, 兩腋滿相: 謂左右兩腋平滿而不窊也。   十九相,身如師子相 ;謂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如師子王也。   二十相,身端直相:謂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

一、第二十窟大佛像

   第二十窟,窟前原有石造屋檐,約在遼代以前因某次地震,随 窟前半壁山崖而崩塌, 造像完全露天。立像的三大佛,僅存兩尊。其正中的釋迦坐像,據說 是依照北魏開國皇帝道武帝的形象雕刻的。造像 高13.7米,佛像面部豐滿,兩肩寬厚,造型雄偉,氣魄渾厚。 大佛全身比例适稱,造型手法簡練,寬闊的身軀給人以穩健莊嚴之感,很好诠釋了佛“三十二相、八十種随形好”的精神風貌,為這一時期佛像雕刻的代表作,也是中華佛造像藝術中的精品。

精美的局部


   二、第十九窟佛造像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釋迦坐像,高16.8米,是雲岡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東西鑿出兩個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當前,大佛像正在修繕。


十九窟西側局部



三、第十八窟佛造像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達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畫細膩,生動感人。   洞 開鑿于公元460-470年,稱為立三佛洞。此窟 窟設計嚴謹,布局完整,北壁主佛像高15.5米,高肉髻,面頰豐圓,鼻梁高挺,渾厚質樸,身披千佛袈裟,兩側分别配置脅侍佛、脅侍菩薩及十大弟子像。左脅佛頭頂華蓋,面龐渾圓,體魄偉岸。左脅菩薩頭戴花冠,秀麗典雅。上端五弟子雕刻,俱為西域人特征,或提瓶靜立,或拈花微笑,或閉目傾聽,或若有所悟,或喜從心生,鬼斧神工,令人歎絕(文據: 雁北草 )。

洞壁局部·千佛像: 整個昙曜五窟呈闆塊狀,外面遍雕小型千佛,寓意隻要潛心修行,人人皆可成佛。

四、第十六、十七窟佛造像


   十六窟稱立佛洞,為平面呈橢圓形。正中主像釋迦像,高13.5米,立于蓮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第十七窟稱彌勒三尊洞,主像是三世佛,正中為交彌勒坐像,高15.6米。東、西兩壁各雕龛,東為坐像,西為立像。明窗東側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後補刻的。
局部
以下為第十六窟佛造像




五、第三窟佛造像
  雲岡石窟第三窟,稱靈岩洞,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崖高25米,相傳為昙曜的譯經樓,中上部鑿12個長方形石孔,窟分前後室,前室上部中間鑿出一個彌勒窟室,左右鑿出一對三層方塔。後室南面西側雕刻有面貌圓潤、肌肉豐滿、花冠精細、衣紋流暢的三尊造像,為有一佛二菩薩雕像,本尊坐佛高約10米,兩菩薩立像各高6.2米,這些雕像體态自然,衣飾流暢,面容豐滿,是隋唐時期的衣冠服飾和造像風格,為北魏以後加刻的作品。
本尊坐佛形象飽滿生動 右側菩薩像
左側菩薩像
主尊上部




  相關資料:雲崗早期五窟
早期石窟:即今第16~20窟,亦稱為昙曜五窟。高僧昙曜選擇了鐘靈毓秀的武州山,開鑿了雄偉壯觀的昙曜五窟,揭開了雲岡石窟開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平面為馬蹄形,穹隆頂,外壁滿雕千佛。主要造像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豐圓,高鼻深目,雙肩齊挺,顯示出一種勁健、渾厚、質樸的造像作風。其雕刻技藝繼承并發展了漢代的優秀傳統,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羅、秣菟羅藝術的精華,創造出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
  相關資料: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三藏法數雲:   一、足安平相 謂足下安立,皆悉平滿,猶如奁底也。   二、千輻輪相 輻即車輪中之輻,謂足下毂網輪紋,衆相圓滿,有如千輻輪也。   三、手指纖長相 謂手指纖細圓長,端直[月*庸]好,指節參差,光潤可愛,勝餘人也。   四、手足柔軟相 謂手足極妙柔軟,勝餘身份也。   五、手足缦網相 謂手指中間,缦網交合,文同绮畫,猶如鵝王之足也。   六、足跟滿足相 跟,足踵也,謂足之踵,圓滿是足也。   七、足趺高好相 謂足之趺,高起如真金之色,趺上之毛,青琉璃色,種種莊飾,妙好圓滿也。   八、腨如鹿王相 腨,股肉也,腨如鹿王相者,謂足腨漸次纖圓,如彼鹿王之腨,纖好第一也。   九、手過膝相 謂雙臂修直,不俯不仰,平立過膝也。   十、馬陰藏相 謂陰相藏密,猶如馬陰,不可見也。   十一、身縱廣相 謂身儀端正,豎縱橫廣,無不相稱也。   十二、毛孔生青色相 謂身諸毛孔,一孔一毛,生相不亂,右旋上向,青色柔軟也。   十三、身毛上靡相 謂身諸毫毛,皆右旋向上而偃伏也。   十四、身金色相 謂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衆相莊嚴,微妙第一也。   十五、身光面各一丈相 謂身放光明,四面各一丈也。   十六、皮膚細滑相 謂皮膚細膩滑澤,不受塵水,不停蚊蚋。   十七、七處平滿相 謂兩足下兩手兩肩項中七處,皆平滿端正也。   十八、兩腋滿相 謂左右兩腋平滿而不窊也。   十九、身如師子相 謂身體平正,威儀嚴肅,如師子王也。   二十、身端直相 謂身形端正平直不伛曲也。   二十一、肩圓滿相 謂兩肩圓滿而豐腴也。   二十二、四十齒相 謂常人但有三十六齒,唯佛具足四十齒也。   二十三、齒白齊密相 謂四十齒皆白淨齊密,根複深固也。   二十四、四牙白淨相 謂四齒最白而大,瑩潔鮮淨也。   二十五、頰車如師子相 謂兩車隆滿,如師子王也。   二十六、咽中津液得上味相 謂咽喉中常有津液,上妙美味,如甘露流注也。   二十七、廣長舌相 謂舌廣而長,柔軟紅薄,能覆面而至于發際也。   二十八、梵音深遠相 謂音聲和雅,近遠皆到,無處不聞也。   二十九、眼色如金精相 謂眼目清淨明瑩,如金精色也。   三十、眼睫如牛王相 睫目旁毛也,謂眼睫殊勝,如牛王也。   三十一、眉間白毫相 謂兩眉之間,有白玉毫,清淨柔軟,如兜羅綿,右旋宛轉,常放光明也。   三十二、頂肉髻相 謂頂上有肉,高起如髻,亦名無見頂相,謂一切人天二乘菩薩,皆不能見故也。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