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和“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出于《道德經》第三十四章和第六十三章。
王弼注本,皆為“是以聖人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但近些年出土的漢簡和帛書本《道德經》,此語均為“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學界普遍認為,漢簡帛書本更早,表述也更通順,故皆改以其為“正”。
老子在第三十四章和第六十三章所講的這句話,含義是一樣的。
第三十四章,是老子對所雲之“道”的“贊歌”。其曰:“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常無欲,可名于小;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是以聖人之能成大也,以其不為大也,故能成大。”
王弼注釋,基本準确地闡釋了老子的原意。
“大道泛兮,其可左右。”王弼《注》曰:“言道泛濫,無所不适,可左右上下周旋而用,則無所不至也。”
“可名于小”。王《注》雲:“萬物皆由道而生,既生而不知所由。故天下常無欲之時,萬物各得其所,若道無施于物,故‘名于小’矣。”
王弼
“萬物歸焉而不為主,可名為大。”王弼《注》:“萬物皆歸之以生,而力使不知其所由,此不為小,故複可名于大矣。”
第六十三章,原話是:“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與第三十四章是一樣的。
需要說的是,王弼在第三十四章此句話後注曰:“為大于其細,圖難于其易。”
實際上,第三十四章,老子主要從“大道”看似“渺小”其實偉大的辯證關系,規勸君王聖人要“無己欲”,這樣才能“成其大”。而在第六十三章,他則着重講了“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的“為聖人”之“道”。前後兩章,相互銜接印證,如同“互文”。所以,王弼才在第三十四章此句話後,做了如此注釋。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