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文化 > 正文

關于老子“為學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的釋義

老子《道德經》:“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于無為, 無為而無不為。”

釋義1(古代)——求學,(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私欲也相對增加);求道,(私欲)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了再減少,與“道”融為一體,真正達到“無為”的境地。如果能做到“無為”,那就沒有什麼事做不成。

(老子承認知識是越積累越豐富的,但他否認知識對認識世界的作用,認為認識宇宙的總規律、總根源,要依靠心靈的'玄覽'、'靜觀'。'求學'是追求外在的經驗知識,'為道'是透過直觀體悟以把握事物未分化的狀态,或者感知自己虛靜的心境,這種工夫做得愈深,内心私欲妄想的活動就愈少。除去私欲妄想,就可返樸歸真、至于無為。)

為學, 學,指的是政教禮樂之類的學問,範圍較窄。即指對仁義聖智禮法等東西的追求。

日益,(知識)一天比一天增加。

為道,這裡是指通過冥想或體驗以領悟事物未分化狀态的'道',這裡的'道'指自然之'道'、無為之'道'。

日損,指外界對心靈所誘引的欲望一天比一天減少。

損之又損:損,帛書本均作'亡'。(私欲妄見)減少再減少(最終達到返樸歸真的'無為'狀态)。

無為:不妄為,順其自然,是“道”的最高境界。

無為而無不為: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

釋義2(現代)——不斷地學習研究外在的科學技術知識,人類的科學技術知識就會一天比一天增加。不停地修煉道德功,開發潛在的智慧,自我主觀意識就會一天比一天減少,減少再減少,直至自我意識完全符合客觀規律。自我意識完全符合了客觀規律,自我也就取得了無所不為的大智大慧。

“為學”能夠直接地給人類帶來顯而易見的實實在在的利益。現代教育的内容就屬于“為學”的範疇,而老子的“為道”即道學則是現代教育還沒有真正涉及到的内容。老子的“道”既是智慧的大廈,又是通向智慧大廈的道路。

(“為學”,即求知的過程,在人生意義上表達為“積極入世的有為”。“為道”,即愛智的過程,在人生意義上表達為“消極出世的無為”。“為學”的代表是孔子,“為道”的代表是老子,這也是孔子思想和老子思想最根本的區别。)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