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編者按
董景昌,原籍山東省平度市人,早年從軍,随著國民政府撤退來台灣,台灣醫學家,台灣著名針灸師,是董氏奇穴的創始者。
董氏奇穴分布于全身,區分為十二個部位:手指部位稱一一部位;手掌部位稱二二部位;小臂部位稱三三部位;大臂部位稱四四部位;足趾部位為五五部位;足掌部位稱六六部位;小腿部位稱七七部位;大腿部位稱八八部位;耳朵部位稱九九部位;頭面部位稱十十部位。除以上十個部位外,尚有前胸及後背部位。
董氏奇穴不采用各種複雜的補瀉手法,僅采用”正刺“,”斜刺“,”淺刺““深刺”,“皮下刺”,與“留針”,配合“動氣針法”與“倒馬針法”,即可達到治療效果。
另外楊維傑醫師又發展了”牽引針法“,成為三種針法。
第一篇穴位學
第六章六六部位
腳側穴位
[火連穴、 火菊穴、火散穴、水晶穴、 水仙穴、水相穴、上瘤穴、花骨一至四穴]
火連火菊火散穴:
火連穴
穴位:在第一跖骨内側,距趾骨與跖骨關節後一寸五分。
解剖:心之分之神經、腎之副之神經。
主治:血壓高而引起之頭暈眼昏、心跳、心髒衰弱。
針刺:針深五分至八分,針沿第一跖骨底緣紮入(與跖骨成直角)。
火菊穴
穴位:當第一跖骨内側,距火連穴後一寸處是穴。
解剖:心之分支神經、腎之副之神經。
主治:手發麻、心跳、頭暈、腳痛、高血壓、頭腦脹、眼昏、眼皮發酸、頸項扭轉不靈。
針刺:針深五分至八分,針與跖骨成直角,沿跖骨底緣紮入。
火散穴
穴位:第一跖骨内側,距火菊穴後一寸處是穴。
解剖:心之分支神經、腎之分支神經、六腑副神經。
主治:頭痛、腦脹、眼角痛、腎虧、頭暈、眼花、腰酸、背痛。
針刺:針深五分至八分,針橫沿跖骨底緣紮入。
說明與發揮
1、火連穴位置與脾經之太白穴位置相符。本穴治前頭痛、眉棱骨痛療效甚佳。
2、火菊穴位置與脾經之公孫穴位置相符,治療上述各症确有特效。為董師臨床常用要穴。(治前頭痛、眉棱骨痛尤為常用)
3、火散穴與腎經之然谷穴位置相符。火連、火菊、火散三穴可同時下針,立治以上各症及腦瘤、腦膜炎。但注意單腳取穴,雙腳不可同時下針,孕婦禁針
說明與發揮1、火連穴位置與脾經之太白穴位置相符。本穴治前頭痛、眉棱骨痛療效甚佳。
2、火菊穴位置與脾經之公孫穴位置相符,治療上述各症确有特效。為董師臨床常用要穴。(治前頭痛、眉棱骨痛尤為常用)
3、火散穴與腎經之然谷穴位置相符。火連、火菊、火散三穴可同時下針,立治以上各症及腦瘤、腦膜炎。但注意單腳取穴,雙腳不可同時下針,孕婦禁針。
水晶穴、 水仙穴、水相穴
水晶穴
穴位:内踝骨之直下兩寸,跟筋前緣陷處;
解剖:子宮神經;
主治:子宮炎、子宮脹、子宮瘤、小腹氣腫脹悶;
針法:針深五分至一寸;
水仙穴
穴位:内踝骨之後之下兩寸,跟筋前緣陷處;水相穴直下二寸處取之(即太溪穴下2寸取之);
解剖:腎之支神經、腦神經;
主治:腎髒炎、四肢浮腫、腎虧而引起之腰痛、脊椎骨痛、婦科産後風、白内障;腎虧之背痛;
針法:針深五分;
水相穴
穴部位:内踝骨之後,跟筋前緣陷處;跟筋前緣陷處,内踝骨尖之直後二寸處;
解剖:腎之支神經、腦神經;
主治:腎髒炎、四肢浮腫、腎虧而引起之腰痛、脊椎骨痛、婦科産後風、白内障;
針法:針深三分至五分,或過量亦可(即針沿跟筋前緣紮透過去)
說明與發揮
1、水相穴位置與腎經之太溪穴位置相符,治療病症亦以腎經為主。賴金雄醫師用本穴配中白穴治額痛;合正宗穴、正筋穴可治後頭痛;搭配腎關穴、人皇穴能治視物重影與飛蚊症;治頸痛、手麻,配合複溜穴、水泉穴或水仙穴,針刺時要求要有麻感。本穴針刺時若位置稍後,貼筋針刺,效果更佳。
2、水仙穴位于水相穴下二寸處。常與水相倒馬并用,治療腎虧各病。
3、水晶穴在内踝尖直下二寸,貼骨針,治婦科子宮病及婦科小腹脹療效甚好。
上瘤穴
穴位:在足底後前緣正中央。
解剖:後腦(小腦)總神經。
取穴:平卧,當足底後跟硬皮之前緣正中央處是穴。
歸經:入心經。
穴性:清熱開竅、健腦靈神。
主治:腦瘤、腦積水、小腦痛、腦神經痛、腦神經衰弱、腦癌。
針刺法:直刺三分到五分。
針感:酸脹疼痛感。
經驗:
1、胡師以此穴配外三關穴、三重穴、米一穴、二穴、三穴治愈患者劉樹意(譯者、美籍、先生為美國人),患腦癌症,在美國夏威夷一家醫院連續治療三年餘無效,經胡師施針二十九次竟告痊愈。
2、治療腦震蕩不醒,本穴配正筋、正宗穴,并在内踝下附近放血,有效。
注意:本穴不宜深刺(超過五分),易引起心中不安,要特别注意。
配穴:
1、治腦積水本穴配火菊、正宗、正筋有效。
2、治腦瘤、本穴配土頂、木頂、外三關有效。
花骨一至四穴
花骨一穴
穴位:在足底第一跖骨與第二跖骨之間距趾間叉口五分一穴、後五分一穴、再後五分一穴、再後五分一穴,計四穴。
解剖:内側腳底神經、脾、肺、腎神經。肝之神經。
主治:沙眼、角膜炎、眼皮炎、眼迎風流淚、怕光、眉棱骨酸痛脹痛。鼻骨痛、頭痛、牙痛、耳鳴、耳聾。
針刺法:直刺五分—一寸五分。
應用:花骨一穴,由四個單穴組成,臨床時謹慎随取二個穴道,就有很好的療效。
說明:
1、由此穴在于腳底,進針需快,同時要患者用力吸足氣用34号針,以減輕患者疼痛。
2、筆者經驗外來引起的角膜炎可針刺此穴,不必配合其它穴位,留針一小時,紅腫可退。
3、迎風流淚可本穴配手珠圓穴治療。
4、耳鳴本穴配腕順一、二穴。
花骨二穴
穴位:當足底第二與第三跖骨之間,距趾間又口一寸一穴,後五分一穴,計兩穴。第二穴與門金穴相通。
解剖:脾之神經。
歸經:入脾胃兩經。
穴性:調和脾胃、清熱化滞。
主治:手指無力、手臂痛、手麻木。
針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針感:酸脹疼痛感。
說明:
1、董氏針灸治療四肢酸、麻、痛、都采手足對應針法,手掌對腳掌,手指對足指,手下臂對小腿,手上臂對大腿,更進一步的還分外側、内側、前側、後側,手足找到對應的點手病取足穴,足病取手穴,上下左右平衡針法,無不立效。
2、花骨二穴與門金相通,可治手食指與中指不能彎曲或無力。
3、花骨二穴在足,手三毛穴在手,兩者是相對應點,兩者互可對治側手足掌麻木或無力。
花骨三穴
穴位:當足底第三與第四跖骨之間,距跖間叉口二寸處是穴。
解剖:脾之神經。
歸經:入肝腎兩經。
穴性:通經活絡、行氣止痛。
主治:腰痛、坐骨神經痛、脊椎骨痛。
針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針感:酸脹疼痛感。
應用:
1、花骨三穴配花骨一穴及水金、水通治腰痛。
2、中白、上白、肩中、花骨三穴治坐骨神經痛。
3、正脊穴、花骨三穴、水相治脊椎骨痛,若脊椎骨之椎間闆突出,宜病位刺血,再紮花骨三穴,配上三黃、木黃或正脊一、二、三穴等,再視其病症加減。
說明:花骨三穴通木鬥、木留一線,因此對治療中指,無名指不能曲伸,無力亦有療效。
花骨三穴與對側手三火穴、三星穴一帶對應。
花骨四穴
穴位:在足底第四與第五跖骨之間。距趾間叉口一寸半處是穴;與六完穴相通。
解剖:肺之神經。腎之神經。
歸經:入肺、腎兩經。
穴性:通經活絡,通利下焦。
主治:脊椎骨痛、坐骨神經痛、小腹痛、胃痛、止血。便秘、月經不調、足背腫、月赤、夜尿、頻尿。
針刺法:直刺五分—一寸。
針感:酸脹疼痛感。
經驗:
1、在臨床可應用于足背腫痛,目亦、脅痛、月經不調等症,但需視各症症狀加減,如脊椎骨痛,可花骨三、四穴成倒馬針法、病位刺血,乳腺瘤則花骨四穴透六完穴,再配足三重穴(須紮二寸深)建中、肩中、療效具佳。
2、本穴配合木婦穴強刺激可減肥,控制食欲。
3、本穴配靈骨,大白治工作疲勞引起之腰酸背痛。
4、小腹脹痛,本穴配其門、其正、其角。
5、治頻尿、夜尿,本穴配花骨一穴另花骨四穴與六完相通,故可止血。
說明與發揮
1、花骨一穴系一穴組由四個單穴組成,位于足底,第一穴适與行間穴相對,第三穴适與太沖穴相對,第二穴則适在此二穴之中間,第四穴在第三穴後八分處。
2、花骨二穴由二穴組成,後穴與陷谷穴相對,前穴則在陷谷前五分(即陷谷穴與内庭穴之間)。花骨二穴治手臂不舉,甚效。
3、花骨三穴除治上述病症外,亦能治白眼發赤。
4、花骨四穴與膽經之地五會穴相對。本穴亦可治手發麻及腳發麻。
[董穴]八八部位:三黃穴、火枝穴、火全穴
[董穴]七七部位:光明穴、下三皇穴、腎關穴、四肢穴、三反穴
[董穴]七七部位:七虎穴 三重穴 外三關穴
[董穴]七七部位:側三裡 側下三裡穴、足千金 五金穴、 消骨穴
[董穴]七七部位: 上下唇穴、四花六穴 、 俯腸穴
[董穴]五五部位:火包穴、海豹穴、木婦穴
[董穴]四四部位:後椎、首英穴,富頂、後枝穴,背面穴,水愈穴,支通、落通穴,三神穴
[董穴]四四部位:肩六穴(肩中、建中穴 ,雲白、李白穴,上曲、下曲穴)
[董穴]四四部位:正脊穴,三宗穴,分金、合金穴
[董穴]三三部位:腰靈穴 、肝靈穴、喉靈穴、三士穴
[董穴]三三部位:心靈穴 曲陵穴
[董穴]二二部位:三其穴 手三火穴 火腑海穴 手千金 五金穴 手三門穴
[董穴]二二部位:三其穴 手三火穴 火腑海穴 手千金 五金穴 手三門穴
[董穴]反後絕穴 、三肩三穴、 靈骨、大白穴 、手六白穴、腕順二穴 、三叉三穴
[董穴]三風穴 三齒穴 三河穴 上高 下高穴
[董穴]重子 重仙穴 手解穴 骨關木關穴
[董針]二二部位:小節穴土水穴
[董穴]一一部位:火膝穴 正水穴 水腰穴
[董穴]指腎穴 指三重穴 正土穴 健脾穴
[董穴]二角明 膽穴 心膝穴 膝靈穴 肺心穴 木火穴
[董穴]指驷馬穴 指五金 千金 穴 三仙穴 指肺穴 指胃穴
[董穴]珠圓穴附大骨空穴
[董穴]止涎穴制污穴婦科穴
[董穴]五虎穴指三黃穴踝靈穴
[董穴]太陽穴失枕穴水源穴水海穴分水穴水清穴
[董穴 ]偏肩穴土航穴
[董穴]還巢穴鳳巢穴
[董穴]三眼穴定喘穴
[董穴]木炎三穴
[董穴]火膝穴膝靈穴心膝穴
[董穴]複原穴
[董穴]木華兩穴
[董穴]土興穴
[董穴]雙靈穴
[董穴]脾腫穴 開脾穴 火龍穴 火星上下穴
[董穴]心常三穴
[董穴]雙喘二穴
[董穴]木穴三穴
[董穴]天陽、地陽、人陽、内陰、沉陰五穴
[董穴]大間中間小間側間外間浮間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