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情感 > 正文

舒服的關系背後,有一個不動聲色的人

魯迅說過:“讓他人過得舒服些,自己沒有幸福沒關系,看見他人得到幸福生活也是舒服的。”

誠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态度,有自己的生活習慣。

不管你多厲害,都不能讓所有的人贊同你、理解你。你能夠做到的,就是站在對方的角度看世界,從而結下不解的緣分,留住有溫度的關系。

舒服的關系背後,一樣存在三觀不合,隻是有人在不動聲色地成全。

01

體諒他人的難處。

教育家傅斯年和語言學家陳寅恪,交情很深。

抗戰時期,他們一起住在昆明,時不時有飛機來襲。

傅斯年很胖,走路時,身體搖搖晃晃;陳寅恪身體虛弱,患有眼疾,有睡午覺、早覺的習慣。

當防空警報拉響了,大家都往防空洞跑,傅斯年卻使勁往陳寅恪家跑,成為了當之無愧的“逆行者”。

不顧自己的困難,去體會他人的困難,這樣看來,交情很深,就順理成章了。

梁思成的弟弟梁思永,因為長期勞累,身體垮了,在重慶休養。

傅斯年得知情況後,特意趕到重慶,認為梁思永家的房子,不見陽光,對身體不好。很快,他找到史語所山間向陽的房間,并派木工修理了樓梯和地闆等,還組織人,嘗試擡着擔架進屋,防止有考慮不周到的地方。

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關愛。這份關愛,很可貴,也很折騰自己,但是沒有關系。畢竟,對方的困難,比自己更大一些。

《伊索寓言》裡說:“應當在朋友正是困難的時候給與幫助,不可在事情已經無望之後再說閑話。”

與其等别人脫困之後,說一些奉承的話,還去讨好,不如在困難來臨的時候,積極行動。

真的不要等别人開口求助,才勉為其難去幫忙。能夠積極地幫助人,體現了善意,更體現了社交的态度,是一種可貴的精神。

02

成全他人的夢想。

每個人都會追夢,就是乞丐,也會有一個緻富的夢。

傅斯年作為老師,桃李滿天下。總有一些學生,生活困難,但是志向遠大。

經濟支撐不起夢想,這樣的情況下,若能得到幫忙,那就是真正的“冷廟燒香”——對方一輩子都會感恩。

“憑什麼要幫忙”,這是常态。但是也有例外,那就是“無條件幫忙”。

有一個泉州的學生李亦園,進入台灣大學後,就和家人失去了聯系。他的生活 開支,完全靠學校的獎學金。

本來,李亦園是學曆史的,但是他想要轉入考古人類學系。按照學校現狀,轉了專業,就要降級,并且不能享受獎學金了。

抱着試試看的态度,他找到傅斯年。

傅斯年問:“考古工作很難的,經常去荒郊野外,你決定好了嗎?”

李亦園點頭。

之後,傅斯年專門批示,為李亦園保留獎學金。

多年後,李亦園在人類學、文化學、比較宗教學、台灣漢族民間文化等方面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

除了父母,還有誰會默默無聞地支持你的夢想?想來,就是那個讓你舒服前行的人吧。

當你可以翺翔的時候,其實是很多人在托舉你。豐滿的羽翼,是自己長的,也是别人給的養分。

“俯首甘為孺子牛”,抱着這樣的态度去待人,那麼所有追夢的人,都會讓你青睐。也許他們的成就不大,但是你的推波助瀾,會讓人銘記。

有一種幸福,是“看到别人成功”。就是我們常說的——随喜。

别人成功了,自己也是“成功的一部分”,就也快樂了。

03

尋找他人的亮點。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是人就有缺點。若是你尋找缺點,那麼你會發現,根本就沒有人值得交往,甚至會讓你厭惡社會。

若你努力尋找一個人的亮點,就大不一樣了。你會發現自己成為了别人的貴人。

胡适在北大任教的時候,講授中國哲學史。

課程比較新穎,但是也引起了一些人的懷疑。有學生認為,這是思想造反。也有人提出,應該趕走胡适了。

學生顧颉剛很懂得胡适,也不希望胡适離開 北大,于是拉着傅斯年去聽課。

傅斯年聽課之後,對學生說:“這個人書雖然讀得不多,但他走的這條路是不錯的,你們不能鬧。”

很快,學生們就調整了思維,開始支持胡适了,風言風語也很快平息了。

一張白紙,上面有一個黑點,會迅速吸引人的目光,還有人罵罵咧咧:“誰缺德啊,弄一點墨子,浪費白紙。”

很少有人發現,除了那個黑點,之外還有很多的“白紙”,是可以利用的。

看人,就像看一張白紙一樣。不能被一個黑點遮住了眼睛,要放大自己的格局,全面待人。

發現一個人的亮點,并且積極鼓勵,不斷放大,那麼這個就有了光芒。

孩子有特長,親戚朋友和家長都鼓勵,那麼特長就會變成事業;大人流了汗水,被家人和上司肯定了,就會有積極性;老人有愛好,被支持之後,生活不再無趣。

04

傅斯年說過:“愛人是步步着實,天天可行的。”

人活着,要發自己的光,但也别吹滅了别人的燈。

若是有需要,把自己的光送給别人,雖然自己有一定的損失,但是所有借光的人,都是同路人,會形成強大的合力,成就一番事業。

再尖銳的刺,也奈何不了厚厚的棉花,這就是待人的學問。

舒服的關系,是不動聲色地幫忙,不動聲色地揚帆起航。

要相信,所有的善意,都會回到自己身上,若不能,那就回到了社會。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