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溫迪
來源:讀書369 (ID: dushu369com)真正有修養的人,居高處而不世故,處繁華卻不功利。
以前,我們總以為一生很長,許多事情是不用着急的。
但時光總是倏忽而過,就像李宗盛唱的:
“當你發現時間是賊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選擇。”
當下,倘若你問我,餘生怎麼過才能不再留下遺憾。
我想,靜心讀書,潛心做事,誠心待人,素心生活,便是最好的活法。
靜心讀書
《菜根譚》有言:“伏久者,飛必高。”
說的是靜能生慧的道理。
在喧嚣塵世中,一個人如果能遠離世事紛擾和無奈,靜心讀書,便能生出行走世間的底氣。
很多時候,人之所以陷入痛苦迷茫、煩惱不斷,就是因為讀書太少,思想空泛。
令人尊敬的學者楊绛先生,曾經曆過一段艱難的歲月,好不容易翻譯的書稿被沒收,甚至還被派去洗刷廁所。
換做旁人,面對這樣的境遇,可能早就消沉失落,黯然神傷了。
可楊绛卻始終微笑面對,閑暇時就坐在一隅安靜讀書,研究學問。
有人說,獨處是一個人精神的狂歡,而對于楊绛來說,閱讀就是她最好的精神家園。
她懂得,每讀一本書,都是在和優秀的靈魂進行對話,與卓越的思想碰撞交流。
讀書越多的人,内心越豐盈,更有勇氣面對黑暗,扛得住所有風雨。
這讓我想起了比爾·蓋茨,他工作曾非常忙碌,既要主持微軟公司,又要負責基金會的慈善工作。
可是,他卻保持了一個習慣,那就是每年抽出兩周的時間,閉居一室,隻看書和思考,不允許任何人打擾。
就好像,一個人從喧鬧無比的塵世,走進森林裡一座安靜的小木屋,砰的一聲把門關上,所有噪聲都被關在屋外,思考就此開始。
讀過一句話:每個人,都要學會長大,每個人都要學會一個人成長。
赫爾曼·黑塞也曾說:
“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
靜心讀書,在大腦中走得越遠,在生活中走得就越穩。
一個人,讀書越多,境界越高,格局越大;讀書越多,越能感悟生命的可貴,發現世界的美好。
潛心做事
羅曼·羅蘭說:
“一個人花時間和精力去鑿很多淺井,還不如花同樣的時間和精力,去鑿一口深井。”
在工作和生活中,如能潛下心,把一件事做到極緻的人,大多都得到了命運的饋贈。
國畫大家齊白石先生的成長經曆能給我們很多啟發。
由于家境不富裕,他16歲就跟随一個木工師傅學手藝。
為了能把國畫中的一些元素遷移到木雕裡,他開始自學。
由于沒有人教,一直無法真正入門。
偶然的機會,他在主顧家發現一本珍貴的國畫教科書《芥子園畫譜》,就借過來,用薄竹紙覆在樹葉上,描紅一般把原畫一筆一筆勾描下來。
就這樣,勾描了半年,畫了16冊,把原書交還。接下來的五年,齊白石就靠着這套畫譜,反複臨摹,勤學苦練,終于成了一代國畫大家。
著名漫畫家幾米的學畫經曆也是如此。
他會把在書裡見到的所有圖畫,都拿來仔細揣摩,不放過一處細節。
就算不能完全理解的英文刊物,他也會把裡面的漫畫挑出,研究裡面的技法;
他不斷精進,希望能用最簡單的步驟體現動作要領。
幾米就這樣,堅持修煉了至少十年。
很多人的成功,都是在日積月累中的單點極緻中得來。
蘇格拉底格言中講到,一隻站在樹枝上的鳥,從來不擔心樹枝會突然折斷,因為它相信的不是樹枝,而是它自己的翅膀。
隻有努力深耕,豐盈自己的羽翼,才能展翅高飛。
一個人能做到“潛龍勿用”,才有“飛龍在天”的機會。
那些持續努力的人,大多活成了自己最好的樣子。
誠心待人
孟子有雲:“誠者,天之道也 ; 思誠者,人之道也。”
以真誠之心待人,以誠信為品做事,方為立身之本。
季羨林的一生獲得過許多榮譽,成就斐然,被譽為“學界泰鬥”。
可他對自己的評價僅有六個字:“我隻是普通人”。
季羨林與清潔工魏林海之間的往事,至今讓人感慨萬千。
魏林海年輕時在環衛所工作,主要負責打掃街道和廁所。
空閑時,他喜歡到處找書看,還常“混入”北大聽講座,心裡很敬佩季羨林。
一次,魏林海與幾位愛好書畫的好友組織了一個書畫展,想找名人題詞。
開始,他們找到一位知名畫家,卻不想,此人聽說他從事的隻是清潔工作,便一口回絕。
一氣之下,魏林海直接上門請季羨林幫忙。
季羨林了解到他的身份和來意以後,爽快地為其書畫題詞。
不僅如此。
季老還贈送給魏林海一本自己新出的散文集,又親筆題上一句“梅花香自苦寒來”。
魏林海受寵若驚,非常感激,二人自此結下友誼。
每逢過年,魏林海都去拜年,季羨林也總是熱情接待,侍以熱茶。
很認可一個觀點:“真正有修養的人,居高處而不世故,處繁華卻不功利。”
以至誠之心待人,終會赢得家人和朋友的尊重。
富蘭克林說:“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裡,于幸福最重要的莫過于真實和誠意。”
真正聰明的人,都懂得以誠待人。
隻有用真心實意的态度,去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才能為自己赢得認可和信任,從而也得到他人真誠的回報。
素心生活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人不快樂的根源,是“貪”與“欲”,而快樂的生活是由寬容、健康、感恩、希望、豁達等心靈力量組成。
梭羅在瓦爾登湖旁建了一所小房子,過了兩年簡單、自足的生活。
餓了,吃自己耕種的糧食,渴了,喝清澈的湖水。
平時,閱讀寫作,湖心垂釣,聽清風鳥鳴。
雖物質簡樸,他的内心卻豐盈滿足。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擁有得越多,才會越快樂。
以為隻有住上大房子,開上豪車,才算好日子。
就像有的網友所說,假如自己有很多錢,一定會比現在更快樂。
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和不順。
生活的幸福感,與财富的關系不大,而跟心态有關。
有一個富翁,雖富甲四方,卻總是高興不起來。
一天,這個富翁經過市集,見到一個衣衫褴褛的乞丐,便輕蔑地扔了一枚小錢給他,并調侃說:“像你這樣一無所有地活着,還有什麼意思呢?”
乞丐很平靜地說:“我雖然沒錢沒勢,可是,我有一樣你沒有的寶貝。”
富翁表示他可以出高價買,乞丐卻說:“你買不起。”
富翁很生氣,覺得天下沒有自己買不起的東西。
乞丐解釋道:“它是無價的,因為它是一種感覺,那就是幸福。”
心态好的人,不愁不怨,積極樂觀,遇到坎坷,亦能素心以待,不急不躁。
而心态不好的人,常陷入情緒内耗,不僅于事無補,還因此讓健康亮起紅燈。
因此,珍惜當下擁有,知足惜福,則幸福長存,生活處處都是陽光。
正如豐子恺在《豁然開朗》中說:“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喜悅。就算經曆坎坷,内心依然澄澈;就算日子平淡,依然活得自在、開心。
既然沒有淨土,不如清心。
既然不能如願,不如釋然。”
做一個素心生活的人,不焦慮,少欲望,心無雜質,品無瑕疵,如此才能向陽而生。
畢淑敏在《心靈處方》一書中說:
“我們的心,好像一隻美麗的小箱子,容量有限;
它把憂愁和苦悶甩在外面,而留下的是甯靜和友善。”
确實,人活一世,滄海一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盡如人意。
有些榮枯繞不開,有些得失逃不過。
人生最重要的,其實是活出一份平和與淡然。
餘生,願每個人的小箱子裡,都裝滿光明與善意,從容不迫,活出自己最好的模樣。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有話要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