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社會 > 正文

不疑,做自己的天使

她絕對不是裝的,她的感受肯定是真的。

你也不要太擔心,有病查病治病,沒病調養身心,過于擔心也沒用,幫不到她,反而會加重她的心理負擔;

她畢竟還是個孩子,生活經驗有限,考慮問題也不總是對的,作為長輩的你,也不能事事由着她;

遇事冷靜沉着,建議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将身體狀況和人和事都往好處想,往好處說,

未有确定證據别把人和事往不好的方向疑,即使有所猜疑未有明确證據也不說,也不多想。

少些情緒,遇事,自問:什麼問題?如何解決?其它不必枝技葉葉,莖莖蔓蔓。

所有的病痛都是真的,也是孤獨的,即使有人分擔苦痛,其實也隻是感情和心理方面的安慰劑,于本身身體痛感度并無減輕,病痛面前,人隻能孤身承受,自我療愈,人沒有這個勇氣也要樹立這份勇氣,沒有這方面知識也得學習這方面知識,在個體和疾病的鬥争中,可以借助外力,但最決定性的力量還是人的身體和人自己。
人很容易漠視他人的病痛,人自身本來就有很多痛苦,避苦趨樂或者是人的本能吧;另外,人很難對他人的病痛感同身受,即使感同身受其實也隻是更增加了旁觀者的痛苦,患者本身的身體痛苦卻并不能減少;疾病常常讓人深切感受到人的絕對孤獨,也讓人認識到健康的極端重要性。
無論人多同情他人的病痛,患者卻不能單借由這份同情而病愈。最終還是得靠科學,靠知識,靠經驗,靠信念,靠自己。
作為資深病人,深切感受到,生病了,人家的同情幫肋可以讓人好想點,好受點;但人家不同情不幫肋甚至不信任,也要想開些,畢竟人家感受不到你的感受,常人也做不到像重視自己那樣重視别人。曾經因為一位我看好的醫者對于我的病況的輕忽大為憤懑,這人這麼冷漠,這麼缺乏同情心,還配當醫生嗎?當時氣憤填膺,後來轉念一想,醫生也隻是具有多一點的醫學知識的普通人,不是天使也不是聖人。

生病會使人變得更敏感。這都是我的切身感受,病多了,會看到更多的人生真相,人情人性。但孩子們,是否知道真相更好,何時知道真相更妥?我沒有把握。


不過,孩子們許多方面比大人更有想法,她就對我說過,她看《生命的重建》,覺得它有一點說的很正确,就是很多事情是因為人不愛自己造成的,不愛自己不接受自己,可能會造成更大的傷害。我對此深有同感,不接納自己身體的不夠完美的部分,不愛自己,是病源之一。

總之,生病了,當更加重視健康,愛自己的身體,愛自己,做自己的醫生,做自己的天使和上帝~(指月軒原創)


你可能想看:

有話要說...

取消
掃碼支持 支付碼